吃...吃...吃...
品嘗美食吃撐了,吞粒酵素;
朋友聚餐後,喝包酵素;
體重增加了,服用酵素……
以水果、植物發酵而成的「酵素」,聲稱有減肥、排毒、保健等功效,儘管價格不便宜,仍引發海淘、代購熱。酵素真有那樣神奇功效嗎?對此,市中醫院營養科醫師黃垚森提醒,市民不必過分迷信酵素的神奇功效。
近日上午,記者來到市區一家連鎖保健及美容產品銷售店發現,各類酵素擺在貨架上,有酵素原液、酵素粉、酵素飲料、酵素梅等,都在包裝標明了酵素成分,並在宣傳上突出排毒、減肥、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記者看到,一款粉狀水果酵素,三包容量售價為78元,只能服用三次;另一款含108種蔬果精釀的酵素售價228元。
打開微信朋友圈,日本酵素是代購推薦的重點,主要功效仍是減肥和美容。記者了解到,一款宣傳稱在晚上吃宵夜後服用,能分解脂肪,不會發胖的酵素最受青睞。市民湯小姐告訴記者,她愛吃零食和宵夜,又想要保持身材,便堅持服用這款酵素。「服用後第二天早上就會排便順暢,不知道有沒有效,反正覺得自己沒有胖。」湯小姐說道。
記者打開某電商網頁,輸入酵素搜索發現,各種各樣酵素琳琅滿目,粉狀、液狀、固體顆粒等應有盡有,還有酵素代餐粉,以及酵素麵膜、酵素眼霜、酵素牙膏等。一些生產地址在國內的產品,外包裝上沒有QS質量安全標誌。
徐女士買了幾個大大的罈子,把檸檬、奇異果等水果洗淨去皮,放進罈子裡,加入純淨水、食用醋和糖,密封罈子靜置,讓其自然發酵。待三個月後發酵完畢,就能食用了。
她告訴記者,從網上得知長期堅持服用水果酵素能軟化血管、排毒減肥,一些網友還貼出服用酵素的前後對比照片,讓她很心動,立馬開始自製酵素。
酵素的作用真的那麼神奇嗎?黃垚森告訴記者,不少網帖中水果酵素的功效被盲目誇大了,而且自製酵素的衛生條件難控制。在自然界中,水果表面的微生物組成是多種多樣的,除了發酵需要的酵母菌或乳酸菌外,還有其他包括致病菌在內的微生物,若製作的過程中稍有不慎,水果酵素便受到汙染,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記者在走訪酵素市場發現,為突出產品原料的豐富性,商家在宣傳中普遍強調參與發酵的果蔬數量,從一百到幾百種不等,數量越多,價格越貴。黃垚森表示,酶的催化具有專一性,一種酶只能對特定的化學反應有催化作用。若這些水果酵素無法確定裡面是什麼酶,就無法得知在人體起什麼功能,吃酵素的人也不知道自己缺什麼酶,該補充什麼酶。
「即便補充了酶,在人體內也不一定發揮作用。」黃垚森說,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口服蛋白質類物質會被人體降解成小分子胺基酸,酵素產品進入體內後,其酶的成分就被人體消化系統降解,失去其活性,不能起到其生物催化功能。
黃垚森解釋道,一些市民用了酵素產品後覺得減肥瘦身有效,其實很大程度上起作用的是發酵產物中的益生菌、微生物以及其他產品添加物。市民若要服用酵素,建議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
文字|何朋鍵
圖片|網絡
編輯|楊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