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鑑定:疑/分情況
要點(趕時間?只看要點就夠了)
1. 洋蔥既不防癌,也不抗癌。
2. 一種食物中含有某種或某些抗癌活性物質,並不等於吃這種食物就可以防癌抗癌。
3. 均衡飲食、合理搭配、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飲食預防癌症的核心策略。
查證者:潘戰和 | 腫瘤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微博@腫瘤專科醫生
有人問:每天吃一個洋蔥能防癌嗎?作為腫瘤專科醫生,無論是現實工作中,還是網絡諮詢中,經常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比如秋葵是癌症的剋星嗎?大蒜能防癌嗎?還有許多食物都被冠以「防癌/抗癌食物」的稱號。
真有防癌抗癌食物嗎?不妨先從吃洋蔥能不能防癌這個問題說起。
有研究發現,洋蔥含有抗癌活性物質,包括硒元素和槲皮素等。硒有抗氧化作用,動物實驗顯示其可降低某些癌症的發生率。至於槲皮素,有研究讓結腸癌細胞直接接觸從洋蔥中提取出的槲皮素,結果癌細胞被殺死了。這就是「洋蔥抗癌」說法的由來。
但事實是,目前還沒有明確的人體研究結果支持這種假設。洋蔥作為一種蔬菜,當然要吃,但也要適量,不要過度偏食。
除了洋蔥,美國癌症協會(ACS)防癌指南指出,目前尚無確鑿證據表明各類維生素補充劑和礦物質補充丸劑、橄欖油、菜子油、大蒜、綠茶等有防癌作用,即便在動物實驗中顯示可能有降低某些癌症發生風險的作用,也並不等於對人體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某種食物含有抗癌活性物質,並不意味著吃這種食物可以防癌抗癌
其實一種食物中含有某種或某些抗癌活性物質,並不等於吃這種食物就可以防癌抗癌。我們不能簡單地通過對它所含成分的分析和邏輯推理,或者僅僅依據細胞實驗和動物實驗的結果,就想當然地得出它對人體也有效的結論。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可以說所有食物都能「防癌」。蔬菜瓜果穀物等,含有人體需要的營養素,吃了對身體有好處,身體好了,自然間接地就有助於降低得癌症的風險,不吃蔬菜水果或蔬菜水果吃得少的人,患癌症的風險會更高。
即使植物中的某些抗癌活性成分最終被證實對人體有用,但通過食用這種植物補充的量也只是杯水車薪。很多癌症病人或家屬應該都聽過紫杉醇這種化療藥,其實紫杉醇是一種從裸子植物紅豆杉樹皮分離提純的天然次生代謝產物,具有抗腫瘤作用,但紅豆杉中的紫杉醇含量相當低,資料顯示,大約13.6kg樹皮才能提出1g的紫杉醇,相當於說,治療一個卵巢癌患者大約需要3-12棵百年以上的紅豆杉樹。也就是說,即便這種植物中含抗癌成分,你如果想通過靠紅豆杉樹皮來泡水喝,想起到抗癌作用,你覺得可能嗎?
均衡飲食、合理搭配、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飲食預防癌症的核心策略
在我看來,飲食均衡才是更重要的原則,而不是過分糾結於哪一種食物可防癌。在均衡飲食的基礎上,考慮到有些地區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可能容易缺乏某些營養素,以及不同職業、年齡、性別的人對營養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別,可以有針對性地適量增加食用某些營養成份,但最好不要盲目地補充。
除了飲食要均衡,良好的飲食習慣也助於降低患癌風險。暴飲暴食、狼吞虎咽、喜吃滾燙的食物、喜吃鹹食、飲食不規律三餐不定時、不吃早餐、喜歡吃油炸燒烤食品、喜吃醃製食品等等都是不良的飲食習慣,也許短時間看不出其帶來的損害後果,但時間一長,損害就出來了,癌症喜歡找這樣的人。
均衡飲食、搭配合理、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飲食預防癌症的核心策略。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和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給出了一些關於癌症預防的循證醫學建議,其中包括:在不至體重過輕的情況下儘可能減重;避免飲用含糖飲料,限制食用能量密集性食物(尤其是含糖高或纖維素量低或高脂肪加工食品);多吃各種蔬菜、水果、全谷和豆類食品;限制食用紅肉(如牛肉、豬肉和羔羊肉),避免食用加工肉;限制飲酒;限制鹽分攝入;勿使用補品防癌。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其實並沒有所謂「防癌食物」,更沒有什麼蔬果是「癌症剋星」,如果衝著防癌的目的而長期偏食某種或某幾種所謂「防癌食物」或「癌症剋星」食物,反而可能給身體帶來傷害。想要通過飲食防癌,一是飲食要全面均衡,要多樣化,不要「偏」,要「雜」,多吃各種新鮮蔬菜水果,而不是偏食某一種或某幾種蔬果,搭配要合理;二是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
版權聲明:本文系較真平臺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轉載請後臺留言。還有別的問題求較真?
請在後臺留言#我愛問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