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課題是從提出研究教育問題開始的,以科學解決問題作為研究的目的。課題研究的過程就是尋求解決問題辦法的過程。
1.教育課題的含義。有的專家曾經這樣定義:課題就是所要研究解決的教育科學領域或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我們認為,從中小學開展課題研究的角度來看,課題是按照教育科研的規範程序和方法所研究解決的教育問題。這一定義是從當前中小學校教育科研的實際需要定義的。
這裡需要澄清一個對課題的不當說法——「問題即課題」。這個說法流傳很廣卻似是而非。沒有進行規劃研究的問題,不能叫做課題。有些簡單的問題或者價值不大的問題也很難規劃成研究課題。
2.課題的一般來源。
一是經過自己精心選擇的教育問題。當前的教育教學環境中有很多問題,課題不是信手拈來的,而是研究者根據自己對教育教學理論以及法律法規的把握所選擇地進行研究的問題。這類課題往往是在進行研究規劃之後,由此再進行各級各類立項課題的申報工作。選擇研究問題十分重要,有人說,選好了課題,就成功了一半。來源於教育現實中的問題一般都有較好的研究價值。但對課題研究價值的追求,也要合乎自己的研究條件和研究能力。否則課題研究價值雖大,與自己的研究能力差距較大也不能完成。
二是選題申報。即根據各級各類規劃辦出臺的《課題申報指南》選擇題目,或者根據所列範圍自行確定題目。所選問題正是本單位亟待解決的問題,這樣選擇的課題才具有針對性。
三是持續研究的課題。這是對教育問題進行持續研究的課題。學校或學科在前一階段,已對這一教育問題進行了研究,對於問題的研究解決形成了階段性成果,課題研究成果已經進行了結題鑑定。在此基礎上為進行深入研究所規劃的課題,也可以申報立項課題。
四是引進課題的研究。這類課題往往已經立項或已取得顯著成效,其研究成果對解決本校或本學科的同類問題具有針對性,學校或學科向課題組提出申請,以子課題或實驗學校的方式課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