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世上,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可是,愛已經被辜負的太多,美食,就別再讓自己將就了。
還聽到一種可愛的說法:胃長在心的下面,如果心空了,不妨就先用胃把身體的空缺補上。有時間絕望,還不如去吃美食,然後睡個覺。
因為「好吃的東西在任何時候都是好吃的。」心情總是有起有伏,可食物是忠誠,而且客觀的,不管在什麼狀態下吃,食物都是原來那個味道。
美食是人類最後的避難所。這恐怕也是唯一一個能提醒你,你還活著,世上還有很多美好的治癒神藥。
02.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日常卻不尋常的柿子。
柿子與葡萄,柑橘,香蕉,蘋果,並稱為我國五大水果,在我國已有了千年多的歷史。北宋詩人張仲殊稱美柿子︰
味過華林芳蒂,
色兼陽井沈朱,
輕勻絳蠟裹團酥,
不比人間甘露。
柿子可以做成柿子果醬,柿皮果酒,柿子椰絲羹,牛肉燉柿子……可以簡單介紹一道陝西點心:黃桂柿子餅。
相傳1644年,李自成稱王西安後,臨潼老百姓用火晶柿子拌上麵粉,烙成柿子麵餅慰勞義軍。後來,每逢金風送爽,柿子成熟的季節,臨潼人都要製作柿麵餅吃,來紀念李自成及義軍。
當然,課代表還想給大家推薦一道特別的,這其實之前是在豆瓣裡看到的一種北方吃法
首先把熟透了的柿子放到一隻水碗裡,睡覺前放在很冷的室外。隔天早晨起來,水已經把柿子冰在了碗中,然後就揭開柿子蓋,坐到熱炕上,用湯匙一勺一勺挖著吃。
南方人氣溫條件有限,放到冰箱一晚上,這個製作原理應該是差不多的。
剛拿出來的玻璃碗裡,凍了一夜的橙紅色變得晶瑩通透。南方的秋天尚未轉涼,屋內也沒有暖氣,就這麼靜靜的看著。等待間,外壁慢慢地結出細密的水珠,腦海戲特別多的文藝青年剎那居然有種一團火被冰守護著的美好錯覺。
好像原本柔軟的水把自己變得堅硬,保全了柿子的柔軟。口感也很微妙,其實不太好形容,有點介於啫喱和冰沙之間,軟糯軟糯,含在口中是綿綿的甜。
03.
日本那部治癒系的美食電影《小森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裡面的女主人恰恰好也叫市子,有次她就做了一道和自己同名的美食—柿子幹。
她把澀柿子削皮後,用麻繩穿起來懸掛著,等待晾乾,這些垂著的柿子就像天然的門帘,賞心悅目還散發出淡淡的果香。
電影《小森林》
等待柿子變軟後,就可以直接吃啦,類似梅子幹,桃肉乾之類的果脯。當然,也可以想像電影裡一樣,把柿子幹切成絲,和蘿蔔絲一起涼拌,酸味與甜味相互交融,曼妙可口得很。
再配一盞熱茶,邀上兩三知己,午後閒坐,談談心聊聊天,靜享這份自在的下午茶時光,完全就是嚮往中的美好生活呀。
電影《小森林》
04.
不過這還沒到秋天呢,別急別急。柿子不光美味,還是一種觀賞性植物呢。你看,小森林裡冬天銀裝素裹下的那一簇簇,紅出了生機。
金秋滿目的楓葉與柿子,紅橙相間,美得自然又盈實,不似城市裡落葉紛飛的蕭索,這裡到處透著喜氣,是山野獨有的秋韻。
至於夏天,就更是觀賞柿子樹的好時機了。就像世田義美老師在《高野山的24節氣》裡寫:
早春發芽的柿子樹的嫩葉正慢慢著上深色綠裝。每年這個時候,九度山城的平坦原野都被染成了柔和的淡綠色。第一百七十八座町石至第一百五十八座町石,大都建在柿子林中。
九度山城,不愧是全日本首屈一指的柿子產地。一到春天,冬日裡修剪過的樹枝都齊齊發出了嫩芽,遠遠一望,便欣然知曉春天的到來。
當地有名的「富有柿」,名字緣起好,很受歡迎
湛藍天空下,樹枝曲折纏繞地舒展著身軀,姿態甚是耀眼。初夏的陽光和著風灑在柿子樹的嫩葉上,在一片新綠中顯得尤其明亮。路邊的町石仿佛也跟隨著這嫩葉一起甦醒過來。
波斯婆婆納、碎米薺屬、蒲公英、野豌豆、芥菜等各色小花兒在町石腳下燦爛盛開,在這兒大可盡情體味近村山林的氣息。
柿子林裡還混雜著橘樹,恰逢橘子花盛開,甜美濃鬱的花香四處飄散。
到了豐收時節,在第一百六十三座町石附近,村民將橘子和柿子裝袋,以一袋一百日元售出,但並沒有人守攤,旁邊設有付款箱,想買的人隨意投進硬幣便可。
穿過柿子林,町石道就臨近了山路。等到走過了杉樹林,到達第一百五十一座町石時,雜樹林鮮嫩的新綠驟然顯現。
正因為剛才穿行於昏暗的杉樹林,所以此刻新綠才如此鮮豔地映入眼帘。此般陽光點點的鮮嫩綠色,真可謂有「驚豔之美」。
編輯 | 雯婷
配圖 | 選自網絡
👇戳「閱讀原文」,來看高野山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