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特胡文化中的飲料記憶:葡萄美酒夜光杯,絲綢商路夢駝鈴

2021-01-11 紅塵滾滾歷史

聞名遐邇的絲綢之路,除了享譽世界的東方絲綢,同樣也承載著中外交流的美酒文化,我們只知葡萄酒的香甜甘醇,其實更應該了解背後的絲路葡萄酒故事。有酒有故事,又何嘗不是人生一大樂事呢?當然今天的故事主角就不得不提及常年生活旅居在絲綢之路上的葡萄酒民族---粟特民族

以善於經商而聞名亞歐大陸的粟特人

粟特商人作為長期往返於絲綢之路上的使者,他們對於絲路的發展作用無可厚非,當然絲綢之路上的大宗交易是絲綢,除此之外還離不開東方的玉器、毛皮,自然也包括四大發明之火藥,以及具有鮮明的東方特色的羅盤,各式各樣的銅器飾物。

貿易的發展離不開雙方基於平等的價值交換,東方同樣也需要來自於西方的各種金銀裝飾品,讓人慾罷不能的香料,具有西方特色的玻璃,琥珀琺瑯器,除此之外象牙以及相關的象牙製品。但其實最讓人嚮往神思的,莫過於那猩紅如血的葡萄美酒。

葡萄酒文化溯源

根據現今主流的歷史資料推測,葡萄酒最早應當起源于波斯,當然這裡還有一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葡萄酒的誕生也算得上一次機緣巧合了。

主流看法認為葡萄酒起源於古代波斯,而且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據說曾經有一位波斯國王,深深迷戀於葡萄的美色,近乎痴狂的地步,以至於讓他做出了接下來匪夷所思的舉動:為了防止自己的葡萄被別人偷吃,這位波斯國王就如同藏私房錢一般,找了一個陶罐,將自己心愛的葡萄放了進去,為了以防萬一,還在上面密封壓緊,還是不放心的他同樣做出了此地無銀300兩的舉動。

裝有葡萄的罐子上赫然寫著幾個大字:有毒,切勿偷吃!隨後,國王就將這件事拋之腦後了,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葡萄被偷吃,可算是高枕無憂了,居然給遺忘了。但是令國王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由於他的一位妃子,在後宮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一氣之下就想了結自己的性命,恰好看到了那個「有毒, 切勿偷吃」的陶罐,咕咚咕咚就灌了兩口。

求死不成,卻嘗到如此人間美味,喝了酒的妃子就在美酒的作用下沉沉睡去,等她醒來之後,對於那種感覺還意猶未盡,隨即就將這壇種美味的飲料,端給了國王飲用。本來就對葡萄情有獨鐘的國王,遇上這美味的葡萄汁兒,更加沒有抵抗力了。事後,國王也決定把吃不完的葡萄都依法炮製,如此一來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得到葡萄美酒喝了。

當然故事僅僅是傳說,真正的考古發現。還要數從位於歐洲地區保加利亞的遺蹟最靠譜,通過清理古遺蹟發現,他們已經開始了利用葡萄釀酒的先例,而當時的那處遺蹟距今約5000至8000年,所以要說保加利亞地區的古人類是葡萄酒的先祖也不為過。

國有葡萄酒的歷史記載

《太平御覽》卷九七二記載:「葡萄酒西域有之,前代或有貢獻,人皆不識。」

儘管對於葡萄酒,也並沒有進一步明確的表述,但是我們依稀可以從中推斷,我國起初最早的葡萄酒也是從西域引進。在我國漢朝時期,因為張騫出使西域,也同樣使得葡萄酒成功的在我國這片土地上開花結果。

李時珍曾說:葡萄,《漢書》作蒲桃,可以造酒,人飲之,則然而醉,故有是名。

《漢書》:張騫使西域 還,始得此種,而《神農本草》已有葡萄,則漢前隴西舊有,但未入關耳。

《神農百草經》已有關於葡萄的記載

其實根據以前的史料記載,主要還是從漢代以來,葡萄文化的發展才正式被提上議程,中國僅僅也只能算得上世界上較早栽培葡萄的國家。真正的發展還要從西漢時期引進了大宛的葡萄說起,至此才真正算得上葡萄落腳中國,其後逐漸出現的葡萄酒。當然也才有了後來唐宋時期,對於葡萄酒文化的廣泛頌揚,與此同時,還飽含戰亂不斷的無限悲涼。

《涼州詞》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詩詞歌賦,最能體驗當時文人墨客們的心情,這首詩也算得上描寫葡萄酒的巔峰之作,美酒應景,但是卻抵不過陣陣催促,美好的時光甚是短暫,終究需要面對殘酷的現實。

中西方葡萄酒文化交融並茂

粟特商人對於葡萄酒的世界傳播起到了關鍵作用

有關於葡萄乃至於葡萄酒的歷史溯源,暫且告一段落,其後葡萄酒文化的發展,才是真正將葡萄酒推向人類文明高潮的巔峰之作。之所以盛唐時期的文學發展空前絕後,當然與酒文化的發揚密不可分,整個葡萄酒文化的發展歷程,其實也進一步反映了整個絲綢之路的繁榮昌盛。

葡萄酒剛剛被引進伊始,作為一種果酒飲料,也在當時具有極強的稀缺性,當絲綢貿易的吞吐量還相對較小之時,葡萄酒的貿易作為其附屬品,也僅僅只有王公貴族能夠享用的起。後來隨著絲綢之路的全方位開放,進一步也擴大了葡萄酒貿易的市場份額,但西域高端進口的葡萄酒,還是供不應求的局面,而這一商機也被粟特商人把握住了。

作為整個絲綢之路重要的貿易使者,粟特商人深知葡萄酒需求旺盛,而且以他們極強的商業天賦,不僅為中原地區帶來了葡萄種植技術,而且順便帶來了先進的葡萄酒釀造技術。也正因為如此,我國古代葡萄酒行業的發展正式迎來井噴期。

隨著我國疆域範圍在隋朝時期進一步擴大,當時重要的西域葡萄產地也被囊括其中,其後300年的穩定發展,直接將葡萄酒文化發展成為一種民族特色。

葡萄美酒記憶貫徹中原大地

唐朝邊塞詩人王翰寫下的名詩《涼州詞》有「葡萄美酒夜光杯」這樣一句話

絲綢之路使得中外文明交流更為密切,然而葡萄酒在我國古代,正因為其殷紅鮮豔的血色,也同樣承載著辛酸的血淚故事。絲綢之路的發展必然伴隨著利益交割,然而正是因為利益的糾纏,也讓本來和睦的人間變成動蕩的人間地獄。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但是在歷史上,因為時局動蕩,也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流血犧牲。而這一切也因為葡萄酒訴說著一個個動蕩曲折的故事。壯士豪情,無處揮灑,有時往往只能借酒澆愁。

酒美悲情人自醉,古來徵戰又有幾人能回?殷紅的葡萄酒,與古代邊疆的夕陽慕色交相輝映, 「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就是其中最真實的寫照,葡萄酒珍貴,但要是比起那些徵戰在外的將士們,他們的鮮血又何嘗不珍貴呢?孤寂的軍旅生涯,有時候只能借酒麻痺自己,葡萄酒也逐漸由一種名貴的外來貿易品,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飲料存在。

粟特人與葡萄酒的不解情緣

敦煌壁畫中的粟特人

究其根本,葡萄記憶的發展與傳承,不得不感謝生活在中亞地區的古代粟特人,儘管他們沒有自己的獨立政體,但卻以極其包容的特性,和別具一格的民族文化,促進了整個絲綢之路文化的發展。

儘管沒有長期的聚居地,但是藉助絲綢之路上的貿易系統,他們同樣可以通過獲取巨額的財富,來進一步找到強大的勢力來進行庇護發展,如同猶太人一般四海為家,但他們心中不變的文化傳承,那就是對於商業的敏銳嗅覺。

當然粟特人也並非不喜歡安定的生活,而是起初他們生活的地區並不適合維持穩定的生活,通過在絲綢之路上活躍的蹤跡,也讓他們逐漸在我國中原地區,找到了適合他們居住的場所,通常也會藉助中原地區先進的農業文明,幫他們從事農業生產。就拿唐朝時期的都城長安來說,也成為當時來自西域地區的粟特胡人主要的聚居地。

文明的交流與碰撞就是在不斷的交換過程中得以發展,粟特胡人帶來了先進的葡萄種植技術以及釀酒工藝,然而中原地區也同樣存在,他們可以利用的優勢,肥沃的土地,充足的勞動力,龐大的市場需求,縱觀當時的整個亞歐大陸,這裡也是他們理想當中的安居樂土。

粟特文明在中原的具體體現

隋唐時期,大量的粟特人自西域東遷中原

由於絲綢之路的連接,使得粟特人也成為中華民族的友邦部落,正因為如此,彼此之間不僅有密切的商業交流,許多粟特人也逐漸融入華夏文化,成為整個華夏民族的一份子。甚至有在中原地區朝中任職的,而他們的主要職責,除了對於絲綢之路相關貿易的負責,也要對位於中原地區的粟特胡人,進一步加以行為規範。

隨著越來越多的粟特胡人在中原地區定居,他們特有的民族文化,也逐漸帶入其中,他們既有當時北方地區遊牧民族的特色,同樣還包含了自己民族不可磨滅的印記,他們擅長的葡萄種植,也成功的為中原地區的葡萄產業奠定基礎。

不僅我國古人對於葡萄酒情有獨鍾,粟特胡人對於葡萄酒也同樣有著不可磨滅的精神記憶。釀造葡萄酒的畫面,從曾經的粟特部落石榻上還依稀可見。

總而言之,葡萄酒文化技藝的傳承,離不開粟特人向新疆乃至更遠的中原地區遷移,隨著時間的推移,粟特人也逐漸融入中原文化之中,當然也正因為他們的傑出貢獻,使得葡萄酒這般人間美味,逐漸也發展成為整個華夏民族記憶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

總結:

無論是漢文化還是胡文化,無論是國產葡萄酒還是進口葡萄酒,他們都以極其豐富的色彩,訴說著自己的故事,浸潤著我們的生活。葡萄酒從一種進口的奢侈飲料,逐漸走進千家萬戶尋常百姓家。無一不是在見證著整個華夏文明的發展,同樣也代表了那個時代,文明交融的開放性與多樣性。

西域胡文化特色已逐漸被中原文明認可,逐漸在當時的社會掀起了一股不一樣的娛樂風尚,但其實也正是由於此前的文化積澱,為後來的民族文化大交流掃清了輿論障礙,儘管有著不同的祖先,但是並不妨礙超越國界的合作與發展。

粟特胡人,他們以商業天賦堪稱亞歐大陸的佼佼者,放下身段,經商貿易,就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之下,成為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無論是生活方式還是文化習俗,都從點點滴滴改變和影響著這個世界。

絲路文化源遠流長,歷史故事根基長青,依稀駝鈴聲響起,端起葡萄酒杯,又想起了那獨特的文化記憶,回味著那永世不滅的文化傳承。

相關焦點

  • 葡萄美酒夜光杯,張裕的故事
    19世紀末,也就是葡萄酒因唐朝滅亡而衰落一千年後,葡萄酒文化又迎來了它在中國的復興。二人偶然談起葡萄酒的釀製,張振勳記起一位法國領事曾經告訴他,煙臺的地氣極佳,所產的葡萄,可以釀製葡萄酒,就向盛宣懷提起。兩人一拍即合,計劃試辦酒廠。盛宣懷向張振勳保證,上海的玻璃廠可以為葡萄酒廠提供盛酒的玻璃瓶,張由此信心大增,立即趕回南洋籌辦此事。
  • 酒杯藝術|葡萄美酒夜光杯
    葡萄美酒夜光杯,早在周穆王時,西戎獻玉杯,光照一室,因此得名夜光杯。夜光杯,可以理解為是玉製成的杯,當月光和燈光透過杯壁與酒色相互照耀時,則呈現出如月光流曳的光彩。另一種理解就是,玻璃製成的杯,因為顏色澄澈,顯得美酒也流光溢彩,玻璃在古代是十分珍貴的物品。早在公元前2000年,東歐人就開始使用玻璃,而玻璃酒杯也成為了歐洲貴族的專用物品。隨著貴族的寵愛,每一個時期的玻璃酒杯都有著不同的工藝特點,從文藝復興到洛可可時期,不同的玻璃工藝造就了酒杯的極致藝術。
  • 馮驥才:葡萄美酒夜光杯
    一千二百年前,葡萄剛剛傳入中國時,它鮮亮如珠的果實及其甘甜美酒,曾使唐人欣喜若狂。一時女人們梳妝用的銅鏡上,也出現了美麗的「海獸葡萄」圖案; 而王瀚《涼州詞》中那千古名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更是對葡萄酒的激情讚美。
  • 葡萄美酒夜光杯,法國美酒邀您一起醉!
    東莞長安網(dgcaw.com)合作微信:378286559長安資訊·街坊爆料·新鮮趣事·吃喝玩樂·品牌推廣 葡萄美酒夜光杯~法國美酒邀您一起醉~從我們石獅市劍程貿易有限公司2014年12月8號拿下法國波爾多路易威頓中國區和菲律賓地區總代理權銷售截止到2016年3月1號實體專賣店已經從1家發展到210家,中國地區微商代理已突破
  • 葡萄美酒夜光杯的酒泉生活簡介
    在泉中倒入御賜美酒而到名。還因那一首詩句「葡萄美酒夜光杯」,而是這裡的夜光杯而馳名天下。甘肅兩字的肅字來源,就是取自古酒泉叫肅州的肅字。酒泉雖處在戈壁深處,但它卻是沙漠中的綠洲,一顆璀璨的明珠。南靠祁連山,終年白雪皚皚,雪水滋潤著這肥沃的土地。盛產各種水果,小麥,穀物等農作物。牛羊肉肥美,附近景區有酒泉勝跡,嘉峪雄關,敦煌莫高窟等中外知名景點。近些年來神舟系列飛船更是接連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發射升高,更將酒泉之名響譽世界。陸上三峽風力發電站的建成為我國南方一些省輸送電為,做出貢獻。可以說經濟發展日新月移,人民生活日漸富足。
  • 到此一遊|葡萄美酒夜光杯,古絲綢之路的新玩法
    地點:亞塞拜然亮點:葡萄酒文化位於古絲綢之路沿線的亞塞拜然,不僅有古老的歷史遺蹟和秀麗的山脈風光,還有獨特的葡萄酒文化,遊客可以在此享受「葡萄美酒夜光杯」的體驗。很多考古研究都證實,亞塞拜然是葡萄種植和釀造葡萄酒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19世紀初,德國南部移民遷徙至亞塞拜然漢拉爾地區定居,開始種植葡萄。為了加快葡萄酒業發展,19世紀60年代初,亞塞拜然出現了第一家成熟的商業化釀酒廠——漢拉爾酒莊。20世紀80年代初,亞塞拜然葡萄酒的產量達到巔峰,成為了當地利潤最豐厚的產業。
  • 葡萄美酒夜光杯——頂級幹邑;「XO」白蘭地
    葡萄美酒夜光杯——頂級幹邑;"XO"白蘭地「XO」其實說起來也並不神奇,只是屬於一種白蘭地的年度標籤,顧名思義,我們可以根據這個標誌來判斷酒是多少年的。而且這種酒的年度標籤只在法國白蘭地裡邊幹邑使用。過去,一款XO原酒需要在橡木桶中陳年六年半以上。而從明年,2016年開始,只有原酒在橡木桶中的陳年時間超過十年的幹邑才有資格標上XO的標籤。法國幹邑區所特產的白蘭地, 由一種淡白酒經兩次蒸餾而成 , 儲藏於橡木酒桶中薰陶成熟 。 軒尼詩幹邑白蘭地,可以倒進白蘭地酒杯中淨飲(不加水),或倒進平底水杯中加冰或水品嘗。
  • 上海往事:話劇《葡萄美酒》與張裕葡萄美酒
    在1941年8月17日《申報》第四版刊登的張裕葡萄酒廣告中,末尾有一句「張裕公司鄭重介紹中旅名劇《葡萄美酒》」;而在同期《申報》第十四版刊登的話劇《葡萄美酒》演出廣告中,也加了一句「本院鄭重介紹譽滿中外的『張裕葡萄美酒』」。如此珠聯璧合、交相輝映,堪稱「跨界營銷」的一段佳話。
  • 葡萄美酒夜光杯,F等於ma。關於高考,寧波網警蜀黍有話說...
    高考衝高考加油葡萄美酒夜光杯,F等於ma;山重水複疑無路,make後面不加to.如果夢回高三,那該是種什麼體驗?總有人問:如果現在的生活都是一場夢,夢醒了,發現你還坐在高中的教室裡,聽著老師講解著昨天考的試卷,那該是種什麼體驗?一夢十年,那時候的青春,懵懂天真,一門心思想著如何提高成績。可以坐在位子上做上一天的試卷,老師能把問問題當成一筆生意,我們能把課堂上玩手機當成一場戰爭。——當年高考前老師說的話有一句成真了嗎?
  • 涼州詞除了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西域風情,還有春風不度玉門關的鄉愁
    大漠只有親自到那去體驗過才知道它的美,也只有站在黃土一天的沙丘上時才能感受到塞外風情,羌笛、楊柳、胡笳這些遠離中土文化的西域風情只有遠在邊關守土的將士才懂得有何意義。唐詩是中國詩詞文化的一個巔峰也是一個符號,眾多的詩人閱盡人間風景,走遍人群州縣,寫出了不少傳世佳作。
  • 葛承雍:中國記憶中的絲綢之路_鏡相_澎湃新聞-The Paper
    《後漢書·孔奮傳》說「姑臧稱為富邑,通貨羌胡,市日四合」。1907年,斯坦因在敦煌西部古烽燧下發現的粟特語古信札,斷代為4世紀初期,其中數封信內容是粟特商人從敦煌、姑臧(武威)向故國撒馬爾罕(康國)與布哈拉(安國)匯報經商的艱難情況,並提到了黃金、麝香、胡椒、亞麻、羊毛織物等等商品。西晉胡人騎獅青瓷器漢唐時期商胡販客的貢使化,是當時習以為常的歷史現象。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是催喝酒呢,還是催離開?
    可能有人不認識劉宇寧,但是他在年輕人中非常受歡迎啊。他是一名歌手,是摩登兄弟組合的主唱,代表作有《讓酒》、《戀語1910》;他也是一名演員,主演了很多網絡大電影,比如與黃子韜、張雪迎出演的青春劇《租界少年熱血檔案》等,也是非常多才多藝的呢。說回到王翰的經典作品《涼州詞-其一》吧。「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 葡萄美酒夜光杯,紅酒杯是這麼挑的,你了解嗎?
    有首詩裡寫到「葡萄美酒夜光杯」,再好的酒也是需要杯子來陪襯的,我們喝白酒有白酒杯,啤酒有啤酒杯,那麼紅酒自然而然也有紅酒杯來品酒,我們平常只會在電視以及餐廳裡看到紅酒杯的身影,但是如果你自己家裡面也需要的話,你會挑選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如何成為一個真正有品質的女人,酒桌禮儀:葡萄美酒夜光杯
    一個深具魅力的女人,應該是一個懂酒的女人,一個能將氣質融進酒杯中的情調女人。當然,最重要的是女人懂酒並不見的是要去取悅任何人,而是在葡萄美酒夜光杯中慢慢去品味自己的人生。酒難懂,禮易學。在學會品酒之前,至少先學會品酒的姿態。不管是中餐還是西餐,喝酒都有一套基本的禮儀在。
  • 走訪酒泉「夜光杯」廠家:敦煌元素助推手工藝傳承
    甘肅酒泉夜光杯廠辦公室主任權玉廷告訴記者,面對連年產量驟降問題,同處酒泉市境內的敦煌文化成為助其「新生」的一臂之力。圖為夜光杯打磨工藝展示。 高瑩 攝早在一千多年前,正是因為唐代詩人王翰《涼州詞》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詩句,「夜光杯」的美名便流傳至今,傳統工藝技術也隨之延續下來。
  • 甘肅文交絲路文化「夜光杯」系列產品上線
    【本報訊】(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張建平)「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近日,甘肅文交絲路文化「祁連粹·夜光杯」產品上線啟動儀式在蘭州舉行。從此,我省文旅產業再添文化旅遊新品牌。據了解,該產品由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祈玉加工研發有限公司推出,旨在打造以祁連玉文化為主的「玉水苑」、「夜光杯」等文旅特色等產業,助力肅南文旅產業發展。產品由來自肅南裕固族自治縣上等原料製作而成,極具觀賞及收藏價值。
  • 涼州葡萄四時芳醇 琉璃美酒千鍾賓朋 河西走廊第十屆有機葡萄美酒...
    本屆葡萄美酒節以「綠色生態、共享未來」為主題,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推介產區品牌,旨在進一步提升武威葡萄酒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葡萄酒與文化旅遊等產業深度融合,不斷做大做強做優葡萄酒產業。千君美酒聚涼州 杯盞交錯話河西武威市委書記柳鵬致辭。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文化,粟特人服飾
    唐代中原壁畫、石刻中的此種胡服女子,身份多為一般侍女,如陝西乾縣唐永泰公主墓前室壁畫、線雕石刻,西安韋頊墓線雕石刻,西安南裡王村韋澗墓線雕石刻等。侍女著圓領小袖長衣和翻領小袖長衣的兩種形象為同墓所出,可見兩種式樣的胡服在當時都很流行。侍女戴渾脫金錦帽或梳高髻,著翻領小袖長衣,腰系鰈點帶,下穿條紋卷口褲,足著錦勒靴,一套典型的胡人裝束。
  • 夜光杯的千古之謎
    夜光杯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寶物,西漢東方朔所著的《十洲記》中就有記載。由於考古工作至今沒有發現夜光杯實物,古籍中關於夜光杯的記載又極少。因此,關於製作夜光杯的材料究竟是什麼玉種,到底是製作夜光杯的玉石本身就能發光,還是製作的工藝使夜光杯產生了發光效應等問題,研究者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本期就聊聊千古之謎的夜光杯。
  • 在唐朝待了多年的粟特人,為何還是堅持自己是胡人
    粟特胡人雖以經商擅長,但仍有許多從事著其他職業。到唐時有大批粟特人胡人進入漢室宮廷,擔任宿衛和儀仗之職。這些服務於皇室、貴族階層的粟特胡人,既有隨貢品同來的粟特人,也有久居漢地的粟特人。在中原居住的粟特人在胡漢交融中逐漸漢化,在衣食、禮儀、風俗等方面也勢必受到漢族的強烈影響,並將這些風俗習慣等帶回本民族。考之史籍,胡商著漢服,娶漢族女子為妻妾,崇尚漢人習俗者亦屢見不鮮。不過,即便如此,當時粟特人的胡人特徵還是非常明顯的。大名鼎鼎的安祿山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安祿山,營州雜種胡也,小名軋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