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臉色最要命!啥樣臉色最健康

2021-02-12 大醫堂

    點擊圖片上方大醫堂,訂閱公眾號!

             每天獲取新鮮的養生資訊
  諮詢微信:651980980

  都說兩個陌生人見面時,最不會出錯的就是談論天氣;而當兩個熟人見面,話題則常常由「臉色」開始——「您今天滿面紅光的,一定是有什麼喜事吧?」、「看你臉色蒼白,是不是最近沒睡好啊?」「其實,臉色就是一面可以看出整個人生理、心理狀態的鏡子。」一直從事體質與疾病相關研究,擅長望面色診病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體質與生殖研究中心副主任錢會南告訴《生命時報》記者。

  現代人臉色越來越差

  「如果按照我的標準『紅黃隱隱、含蓄明潤』來判別,現在能擁有健康臉色的人實在不多。」錢會南表示,人們的工作壓力增加,生活越來越沒有規律,熬夜晚起、吃高糖高脂的食品、菸酒不離手,都是可以從臉上顯露出來的。而記者隨機調查的20人也表示,幾乎都在某一時期被身邊人指出「臉色不佳」,尤其在生病、熬夜、醉酒後,「似乎第二天,所有人都能看出來。」周女士就告訴記者,在經期或是工作比較繁重的年底,常常被別人說臉色「難看」,「有時會用粉底,但會顯得臉更蒼白,反而更不自然。」

  其實,臉色除了可以反映身體健康程度,還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精神狀態。上海市心理行業協會會長王裕如認為,面色恰到好處的紅潤會讓人覺得精力充沛、快樂開朗;如果面色蒼白或蠟黃,會讓人覺得沒有衝勁和鬥志,在工作上,人們一般也不願意和這樣的人合作;如果面色鐵青,會讓人覺得過於嚴肅或陰沉,難於溝通;如果面色過紅,會讓人覺得此人衝動、不夠理智。

  啥樣的臉色最健康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觀面色是望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錢會南說,《黃帝內經》告訴我們,「人的12經脈、365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因為人體面部的血管最為豐富,所以能夠反映人整體的氣血運行和臟腑的健康狀況。說起健康的臉色,人們總會想到「白裡透紅」這個詞,可亞洲人都是黃皮膚,健康的臉色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我們把面色分為主色、客色和病色。」錢會南解釋說,所謂主色,就是人一生一成不變的膚色。在黃膚色的基礎上,還是有人會偏黑、偏白、偏黃,這是正常的;但在不健康的時候,出現的黃色、白色、黑色等,就是不健康的。中國人健康的膚色,應該是紅黃隱隱、明潤含蓄。明代表「明亮」,潤代表「潤澤」,含蓄就是夾有血色,這個就是健康的黃色。而不健康的黃色,往往是淡黃、沒有光澤的,就好像是植物缺乏養分和枯萎的樣子。

  對於健康的面色,《黃帝內經》中有非常精闢的回答。「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說的是健康的紅色要像白布裹著硃砂,而不能是赭石色;「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健康的白色要像鵝毛一樣充滿光澤,不能像鹽一樣黯淡無光;「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說的是青要青得明潤,而不能像藍色那樣晦暗;「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黃膚色要像薄薄的綢緞裹著雄黃、白裡透黃,而不是像黃土那樣乾燥的黃;「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健康的黑色要像層層刷過的油亮的黑漆,不能像黑炭一樣。

  「除了主色之外,臉色還有客色,說的是氣候、飲食、情緒變化、運動、工作環境等導致的臉色變化。」錢會南說,比如運動後臉會泛紅,寒冷的冬季臉會顯得蒼白,長期在戶外工作,膚色會變黑等,這些也都屬於正常範疇。

  臉上有五種病色

  「說完主色和客色,最常見的就是病色了。」錢會南告訴記者,人在健康狀況不佳時,就會面露病色。而病色中的白、黃、紅、黑、青五色,都對應著不同的身體疾患。

  白:蒼白、煞白、慘白。這些白色沒有光澤、不夾雜血色,都是人們用來形容臉部病態的白色。中醫認為,這種白色多跟氣虛、血虛關係密切。血液不足、不能營養面部,就會出現蒼白色;血液的運行和生成又是靠氣的,中醫說氣能生血,氣虛了,生血的功能就減退了,血就不能夠營養面部,就會出現蒼白色。還有一種白是體寒引起的,這類人特別需要保暖。

  黃:蠟黃、焦黃。「有這兩種面色的人,往往不是脾虛就是體內有溼氣。」錢會南告訴記者,中醫認為脾胃是先天之本,是營養物質的來源,如果脾胃虛弱以後不能正常運化,營養物質就不能滋潤我們的面部,這時候會出現黃色。脾除了消化營養物質以外,還代謝水溼,如果溼邪不能正常代謝,營養物質異常積聚,也會造成面色出現不正常的黃。

  紅:通紅、潮紅。健康的紅是由內而外散發的,而不健康的潮紅有一個特點,就是像潮水那樣,比如有人會在下午時面色發紅。潮紅和陰虛、上火有關,一般面色潮紅的人還有五心煩熱的表現,也就是心情煩躁、兩手心兩足心發熱。如果上火屬於實火,表現出來就是滿面通紅、如果是陰虛引發的上火,往往只是在顴骨發紅。

  黑:枯萎、憔悴。發黑的面色會讓人覺得「形容枯萎」,看起來像老了好幾歲。錢會南表示,臉色發黑和腎關係比較密切,腎虛的病人多見面色黑,中醫認為五色對應五臟,黑是跟腎相對應,所以說腎虛的病人往往多見黑面色。黑眼圈也屬面色發黑,它就是因為腎虛導致水代謝異常造成的。

  青:鐵青。青是屬於肝的一種色,臉色發青一般是由氣滯血淤引起的。這種人的性格特徵很明顯,比如多疑、愛鑽牛角尖、容易莫名其妙地發火等。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受寒,我們有時說「凍得發青」,就是因為氣滯影響了氣血的運行。▲

  大醫堂推薦:好臉色 吃出來

  「如果你照鏡子觀察,發現臉色不夠健康,但又沒有什麼嚴重疾病,就可以從飲食和生活習慣上來調理。」錢會南說,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早睡,因為熬夜是最「傷」面色的,其次是見縫插針地保證每天運動半小時,讓血液循環起來。從飲食上來說,五種「病色」各有各的調理方法。

  面色白多吃大棗木耳。這類人應多吃補養氣血的食物,如黑木耳、大棗、桂圓、豬肝等。平時注意休息,不宜過於勞累。如果體內有寒氣,可以用適量的花椒煮成水後泡腳,對於溫散寒邪,具有很好的作用。

  面色黃吃點山藥豬肚。具有健脾功效的食物有百合、山藥、胖頭魚、黃魚、牛肚、豬肚、小米、人參等。如果有條件,可以自己煮點三仁湯來喝。祛溼的有薏仁、紅豆、冬瓜皮及荷葉、蓮子等。尤其是薏米,既健脾又祛溼,面色黃的人可以多吃。在三伏天溼熱最盛的時候,用荷葉煮飯、熬粥最適合不過。這類人還要注意,為了保護脾胃,要少吃牛黃解毒片、牛黃上清丸等苦寒藥物。

  面色紅多吃柚子甜瓜。對這類人來說,具有清涼作用的瓜果是首選,比如山竹、柚子、檸檬、梨、綠豆、西瓜,以及黃瓜、絲瓜、茭白等蔬菜。尤其是山竹和柚子,南方人就常吃它們清火。此外,一些滋陰的食物也不能錯過,比如芝麻、銀耳、糯米、海參、海蜇、牛奶、豬皮等,可以緩和情緒,改善面色。還需注意的是心態一定要平和,千萬不要急躁。

  面色黑多吃羊肉生薑。補養腎氣,要多吃溫陽的食物,其中最好的就是羊肉,可以配合生薑、當歸煮湯。鹿肉、蝦、韭菜、茴香等,也可以幫助陽氣的恢復。如果有需要,可以吃些地黃丸類的補品。

  面色青多吃山楂香菇。用玫瑰花、月季花沏茶喝,對女性改善氣滯血淤、面容發青很有效。男性則可以多吃山楂、香菇、黑豆、藕等。

 國家人社部CETTIC灸療師學員均可免費獲得「2014年第二屆國際灸法大會」VIP會員資格(VIP會員費999元)。

屆時,將與全國共計28屆灸療師學員歡聚一起,出席灸法大會分會場「全國灸療師年會」!

---

 請點擊右上角箭頭... 分享到朋友圈
【私人微信:651980980】

【公眾微信:qq651980980】

本微信全球已超過10萬人在訂閱!
有4萬人在世界各地與我微信互動!
--

您的每一次分享,都將會幫助更多人收穫健康!更多資訊請查找公眾號:大醫堂

相關焦點

  • 看臉色測健康 | 警惕!這5種「臉色」在暗示你
    亞洲人健康臉色的標準是:紅黃隱隱,明潤而有光澤。臉色好比一面鏡子,可反映人體是否健康。中醫將人的皮膚可以出現的顏色分為白、青、黃、赤、黑五色。皮膚的色澤表現不同,說明相應的臟腑可能出了問題。不同臉色又分別暗示了哪些疾病?怎樣調理出好臉色呢?
  • 不同臉色代表什麼?解讀五大臉色對應的不同疾病
    都說兩個陌生人見面時,最不會出錯的就是談論天氣;而當兩個熟人見面,話題則常常由「臉色」開始———「您今天滿面紅光的,一定是有什麼喜事吧
  • 健康與否,看臉色就知道!這5種臉色要小心
    臉色好比一面鏡子,可反映人體是否健康。皮膚的色澤表現不同,也說明相應的臟腑可能出了問題。
  • 道醫「面診」的秘密,身體好不好,看臉色就知道!
    、「看你臉色蒼白,是不是最近沒睡好啊?」其實,我們常常談論的臉色就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看出人的健康。什麼樣的臉色最健康?不同臉色分別暗示了哪些疾病?怎樣調理出好臉色?1現代人臉色越來越差中醫講究望聞問切,觀面色是望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 看臉知健康,臉色發青有四成因!
    但是,想要健康身體,就要對身體有足夠的了解,從外在一些變化,知道是否身體中某些部位處於不健康中。比如,看臉知健康,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下有關臉色發青的原因以及相關知識吧。  成年人熬夜引起的臉色發青很容易辨認,這種人因為熬夜,過了肝臟休息的時間還不睡覺,因而肝臟不能正常排毒,導致了臉色發青。
  • 健康關注警惕!這5種「臉色」在暗示你...
    來源:環球網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而其中最重要的望,就是看臉色。正常臉色應是紅黃隱隱,明潤含蓄的,而偏向某種顏色的臉色,往往暗示著不同的健康問題。你是哪種臉色?  臉色的正常與異常  赤、青、黃、白、黑——臉色雖不同,但都有正常與異常之分。總的說來,光明潤澤是正常的臉色,而晦暗枯槁或某色獨見於不應該出現的部位,都屬於病色。
  • 臉色發黑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臉色發黑的原因
    很多人的健康不需要檢查就可以看出的了,一看臉色就知道,身體是如何的,臉色不好,也是身體的真實寫照的,那您知道出現臉色發黑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嗎?您知道臉色發黑如何鑑別的呢?想要調理臉色,試試飲食療法,好的臉色可以吃出來的,那就來看看臉色發黑吃什麼的知識吧。
  • 臉色發黃是什麼原因 臉色發黃怎麼調理
    很多女人的臉色看起來都偏黃,看起來沒有什麼精神和營養,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2、代謝失調  代謝失調對於身體的影響是很大的,它不僅會導致我們的臉色暗黃,還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健康狀況。這是因為代謝失衡的話,我們的身體就不能正常的排出廢物,而廢物的殘留,就會導致更多的毒素堆積到體內,那麼身體自然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 中醫話臉色
    中醫認為,人體的五臟健康與否就反應在臉色上。
  • 熱天,女人最該吃的是它,不是雪糕,隔天吃一次,臉色紅潤精神好
    熱天,女人最該吃的是它,不是雪糕,隔天吃一次,臉色紅潤精神好。天越來越熱了,一到熱天很多人都喜歡貪涼食,喜歡吃各種冷飲、冰棒、冰淇淋等等冰涼的美食,這些食物雖然表面上吃著是涼快了,但吃進身體裡其實往往適得其反,降溫也只是暫時的,長期吃還會給腸胃帶來負擔。因此夏天真的不建議吃太多涼食雪糕等等。
  • 臉色不好?顏面望診(大全)
    、「看你臉色蒼白,是不是最近沒睡好啊?」其實,我們常常談論的臉色就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看出人的健康。什麼樣的臉色最健康?不同臉色分別暗示了哪些疾病?怎樣調理出好臉色?如果按照『紅黃隱隱、含蓄明潤』標準來判別,現在能擁有健康臉色的人實在不多。人們的工作壓力增加,生活越來越沒有規律,熬夜晚起、吃高糖高脂的食品、菸酒不離手,都是可以從臉上顯露出來的。
  • 孩子身體好不好,看臉色就一目了然!
    中醫常說要「望聞問切」,「望」指的就是最先看到的健康印象。而孩子的膚色大多由遺傳基因決定,有的皮膚偏黑,有的皮膚偏黃,這都是正常現象,但只要孩子臉色紅潤有光澤,皮膚有彈性,那麼多是健康的。 如果孩子的臉色出現以下幾個問題,那麼就要小心了,可能是身體出現了問題!
  • 觀面色知健康,中醫專家教你這樣看「臉色」,身體隱患早知道
    一個人的臉色與身體健康有著密切關係,身體健康的人,臉色紅潤,表示氣血充盈,而身體不健康的人常常表現出多種異常的臉色,如蒼白、潮紅、青紫、發黃、黑色等。面診是中醫診斷的重要方法,中醫常常通過看臉色,或氣色,就可以粗略地看出一個人的身體是否健康,那麼,是如何看臉色知健康的呢?
  • 寶寶臉色發黃,千萬別忽視!
    大家都知道正常健康的寶寶,臉色應該是白裡透紅的,如果不是,紅、青、黃、白、黑,你家寶寶臉色屬於哪一種?
  • 中醫「面診」的秘密:身體好不好,看臉色就知道!
    、「看你臉色蒼白,是不是最近沒睡好啊?」其實,我們常常談論的臉色就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看出人的健康。什麼樣的臉色最健康?不同臉色分別暗示了哪些疾病?怎樣調理出好臉色? 如果按照『紅黃隱隱、含蓄明潤』標準來判別,現在能擁有健康臉色的人實在不多。人們的工作壓力增加,生活越來越沒有規律,熬夜晚起、吃高糖高脂的食品、菸酒不離手,都是可以從臉上顯露出來的。
  • 女人臉色發黃怎麼辦
    女人最害怕的莫過於自己成為「黃臉婆」了,那么女人臉色發黃怎麼辦呢?我來說幾點專家認為,在晚飯的時候適當的吃點蔬菜,如:菠菜、菜花、萵苣、冬瓜等,可以防止第2天早晨醒來的時候出現眼皮腫脹的情況,如果你愛美又愛健康的話,可以適當的多吃點蔬菜哦。
  • 臉色發黃不只是身體問題!以下五點,第一點沒做好,皮膚皺巴巴
    健康白皙紅潤的膚色是所有愛美人士都想要的,因為,這不但讓人看起來更顯年輕,而且也是彰顯活力,體現身體健康的一種外在表現。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很多年輕人都被吐槽成「黃臉婆」,這就十分影響個人的心理了。
  • 臉色發黃的四個常見原因_範志紅
    很多女士抱怨自己臉色發暗發黃,用什麼美容品都無效之後,就說自己天生如此。其實,皮膚的顏色雖然有強烈的遺傳決定性,皮膚的健康狀態卻不是遺傳決定的。  皮膚是內臟健康的鏡子。黑皮膚也可以健康亮澤,白皮膚也可以憔悴暗淡。
  • 5種臉色對應5大內臟,腎不好也有徵兆
    中醫認為「五色主病」,所以中醫在「望聞問切」時,最常用的一個技巧就是觀察人的臉色,通過五色來判斷身體的健康情況。而五色就是我們所常說的「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根據中醫五色和五臟的關係可以得知,不同的顏色代表著不同的臟腑,因此可以通過望診,看人面部的五色分布,來初步判定的身體健康狀況。那麼,具體來說,不同的臉色代表哪些健康問題呢?下面我們一一來講一下。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白色。從中醫來看,白色與肺是相通的,若一個人面色白,證明該患者氣血運行無力,所以往往是氣虛或血虛的表現。除此之外,身體內的一些寒症也會有色白的表現。
  • 臉色蠟黃又暗沉是什麼原因?3種原因讓你提早變成黃臉婆!
    臉色蠟黃又暗沉是什麼原因不過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和不善保養方式不同,加上自身對保養皮膚的知識了解也不夠,所以在學習去黃的方法之前,要先搞清楚自己臉色暗黃原因,找到適合應對的方法。一類:天生的黃臉,臉色暗黃不均勻因為我們是黃種人,膚色看起來就會暗啞無光,有的人可能黃色素比較多。改善護膚習慣為定期敷美白面膜。二類:日曬的黃臉太陽光紫外線催生黑、黃色素,長時間暴曬不注意防曬,就會讓色素沉澱加深形成斑斑點點。改善護膚習慣為做好防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