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廊坊市(北京)環保產業招商座談會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作為廊坊市的投資企業代表,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先生的次子、美國臺塑JM Eagle集團、河北泉恩集團總裁王文祥先生受邀做《水與中國》主題演講。演講結束後,王文祥接受了部分媒體的採訪。採訪中,他談到回饋與公益、華商與臺商,以及對「富二代」的理解。
做的第一件事將是回饋廊坊
「我們泉恩集團在河北廊坊七月份已經正式投產,現在生產狀態很穩定,所以我們明年就能賺錢,我希望的是,我們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饋廊坊。」談起去年在廊坊投資建設的塑管生產項目,王文祥討論的第一個話題是回饋。
2012年4月6日,王文祥在中國大陸投資的塑管生產項目在河北廊坊開工。據介紹,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塑料管材生產工業園,工業園總投資約4.4億美元,引進世界先進技術建設大口徑環保PVC、PE等管材生產線,填補了中國超大口徑管材生產領域的空白。
三年前,王文祥來大陸考察了許多地方,最後決定把廊坊作為投資大陸的基礎。回憶當初投資廊坊的初衷,王文祥說:「我9歲就去了美國,對國內不是那麼熟悉,三年前我來國內看了很多地方,一到廊坊就有一種親切感。加之,河北省政府以及廊坊地方政府對我們的企業很贊同,他們認為塑膠管材是好產品,他們對我們企業了解後,知道我們所做的事業,對河北和全國來說,是實實在在的事情,符合國家的發展精神和產業要求,所以對我們的投資很重視。之所以選擇廊坊,最終還是人和人的關係,那就是看人和人之間可不可以一起努力,一起達到我們要做的事情的目標。」
在廊坊的投資,是美國臺塑JM Eagle集團在大陸的第一次投資,「我們投資大陸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城市化進程高速發展所帶來的塑料管材市場需求,另外,我們有一些好的經驗和產品,想把它應用到中國的市政建設中。我們只有一個心願,能為社會、為人民做點事情,輸送好的、乾淨的水。對於大陸的市場,我們只要做,就一定竭盡全力去做,我們一定要將國外最好的技術、最好的產品帶到祖國來。」王文祥表示。
華商、臺商要多來祖國投資
「我建議大陸的人,以後去美國考察不要只去大城市,要多往小城市去看看。」在回答記者「身為一名美籍華商,對於中美經貿往來有何建議時」王文祥這樣回答,「洛杉磯、紐約、舊金山這些大城市,已經考察得夠了,不用再去看了。大陸的人要多去美國那些人口比較少的州,那裡人的看法和心態不同,他們比較單純,他們會比較容易接受中國人。美國有很多州,它們的農業技術很好,可以把這些州的技術引進來。」
談到海外的華商群體,王文祥說:「全世界各地有很多成功的華商,吸引華商回來對祖國是非常重要的。他們擁有很好的技術,最近這些年,大陸做了很多努力,舉辦了各種活動,例如最近剛在成都舉辦的第十二屆世界華商大會,通過這樣的活動把海外的華商召集起來,吸引他們回祖國投資。」
眾所周知,王文祥的其他家庭成員的企業大多在臺灣地區,王文祥三姐王雪紅在大陸多個地方都有投資。因此,對於大陸和臺灣的經貿往來,王文祥也是時時關注。
「臺商在中國大陸有將近30年的投資歷史,最近幾年,兩岸的經貿往來越來越健全,臺商對國內的環境已經非常習慣。我認為臺灣應該更加開放一些,臺灣有很多很好的技術,臺商應多來祖國投資。我相信,兩岸的關係會越來越好。」
剛剛在南京結束的2013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上,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劉雪琴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她認為現在是兩岸經濟合作的最佳時機。「希望大陸方面能持續推進對臺合作規劃、更多臺灣企業家能抓住時機來大陸發展,兩岸經濟產業合作一定大有可為。」
做個富二代是件幸福的事
父親是被譽為臺灣「經營之神」的著名企業家、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對於別人稱呼自己為富二代,王文祥並不介懷:「可以做一個富二代是非常幸福的事,富並不代表就是浪費、不懂得如何節省。」
據了解,除了比王文祥大十八歲的大姐在臺塑企業工作,王文祥家其他四個孩子都是自己在外創業。
「我家的孩子都是出去創業的,我的三姐王雪紅,她是HTC、以及威盛集團的創始人,她當初創業時的第一筆資金是用我母親的房子作抵押換來的。我也是一樣,我的資金也是從銀行借來的,也不是父親給我的。我鼓勵富一代、也就是創業的第一代不一定要把二代放在自己的企業中,因為在自家的企業內總是會受到一些保護,我認為二代的小孩子應該出去好好地打拼一下,應該出去努力一下比較好。」王文祥說。
在《水與中國》的主題演講中,王文祥談到對財富的理解,他說:「財富雖然是每個人都喜歡的事物,但它並非與生俱來,同時也不是任何人可以隨身帶走。人經由各自努力程度之不同,在其一生當中固然可能累積或多或少之財富,然而當生命終結,辭別人世之時,這些財富將再全數歸還社會,無人可以例外。因此如果我們透視財富的本質,它終究只是上天託付作妥善管理和支配之用,沒有人可以真正擁有。面對財富問題,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正確予以認知,並且在這樣的認知基礎上營造充實的人生。」
預防吸毒重在從小教育
5月29日,王文祥獲頒2013年度美國聯邦緝毒署(DEA)教育基金會終身成就獎,此獎項是為表彰他在反毒品宣傳方面作出的貢獻。6月初,王文祥曾來北京與中國信託基金會洽商一項專門針對青少年開展的反毒品宣傳公益項目,項目名稱是「移動博物館」。
據了解,王文祥是美國聯邦緝毒署(DEA)教育基金會董事會成員,也是該署「移動博物館」項目的重要贊助人。
「一個人一旦沾染上毒品再去治療,有百分之三十的人都會復吸。我認為最有效的能預防吸毒的是在教育——要從小就教育孩子不要去碰毒品。我做的這個移動博物館項目,是把毒品的生產製造過程,以及人吸毒後每年身體發生的可怕變化,都用圖片、影音等形象的方式展示出來,然後讓小孩子們來參觀。在美國,至今已有兩千多萬的小孩子來看過,百分之八十的小朋友看過後都表示絕不會去碰觸毒品,他們不想自己變成圖片上那些吸毒的人的悲慘樣子。預計明年二月,我們會把這個移動博物館帶去臺灣展示,希望也可以帶來大陸。」王文祥說。
王文祥還一直關注大陸愛滋病人群體,「我跟愛滋病專家、雞尾酒療法發明人何大一博士是很好的朋友,他十幾年前開始做愛滋病方面的研究,我跟他有這方面的合作,送了許多藥品給大陸的愛滋病人。」
多年來,王文祥捐贈贊助了多項公益慈善活動,「水、健康、教育」是他從事慈善事業的三大領域。
記得去年王文祥在京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曾說,在他的生命裡,有兩個人對他的影響最大,一個是父親,一個是母親,「他們是用行動做給兒女看,教我們做『對』的事,要無私,要做對社會、對別人有益的事。我來大陸投資,也會在大陸開展相關慈善公益事業。」
王文祥根據自身企業的特點,專門制定了一項在祖國長遠發展的規劃——永泉計劃。這是一個解決中國水資源問題的方案,也代表著一種傳承精神,更是一個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具體實踐。在永泉計劃書中有這樣幾句話:「上一輩勤勞樸實的精神、追根究底的毅力需要傳承。企業的價值不是擁有多少資產,而是對社會有多大貢獻。企業家要用能力去幫助社會,不只是金錢。拿出具體行動做公益慈善。」
王文祥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記者 王怡然)
來源:中國臺灣網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