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首富王永慶,曾買下美國15萬畝地送給祖國,為何卻被政府拒收

2020-12-26 話花草

引言

在古時候,歷朝歷代統治者大多重文輕商,清朝文人汪洙在《神童詩》中寫道:「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商人往往沒有什麼社會地位,就算是許多名商巨賈,一樣為人所看不起。但是,近現代的商人可就完全不一樣了,在經濟為王的時代,許多出色的商人憑藉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個個商業帝國。

01

被稱為「臺灣經營之神」的王永慶,就是一個龐大商業帝國的締造者。王永慶是臺灣本地人,1917年出生於臺北。他的家庭是臺灣普普通通的一個茶農家庭,家中世代以種茶為生。王家祖上曾經算得上富裕,但是到了王永慶的父親王長庚時,雖然一家人都在勤勤懇懇地務農,但是日子也只是勉強度日而已。

▲王永慶舊照

王永慶七歲的時候,家裡將他送到一個米店當學徒。一年後,王永慶找自己的父親借了兩百塊,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米店。雖然王永慶面臨著強大的競爭對手,但是他依然憑藉出色的營銷方法,不但為家中賺來養家餬口的錢,還賺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王永慶在1942年結束了自己的米店生意,在家鄉買了五十畝田地,成為一個小地主。抗戰勝利後,臺灣迎來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王永慶敏感地發現了這個契機,並且迅速轉行開始做木材生意。雖然由於搶佔先機,王永慶憑藉木材生意賺了一些錢,但隨著競爭對手越來越多,王永慶並沒有更大優勢,於是他退出了這個市場。

▲王永慶創立的臺塑集團

儘管如此,王永慶卻並不遺憾,因為他很快發現了另一個潛力無限的新市場。那就是塑膠行業,這個行業在當時的臺灣來說,其巨大的發展前景遠比木材更好。當時日本企業壟斷了臺灣的塑膠行業,但是王永慶並不認為自己沒有一點機會,他籌集了50多萬元後,成立了一家塑料公司。

02

王永慶在經營上有著毒辣的眼光,在這家塑膠公司剛剛成立之初,其銷售量並不理想,王永慶發現這是由於成品價格太高的原因。為了改變現狀,王永慶想方設法的改進生產工藝,讓生產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為了一舉在競爭中取得壓倒性優勢,王永慶還投入了全部身家,加大產量。

▲中空塑料建築模板

他的這種做法並不是瘋狂的賭氣行為,事實上,王永慶進行了縝密的商業調查,當時的市場上供小於求,所以他的產品一旦能在價格上取得優勢,那麼塑料製品自然不愁賣。這一次王永慶賭對了,在於日本塑料產品的競爭中,他的公司憑藉低價優質的產品大獲全勝。王永慶當然也賺得盆滿缽滿,他的商業帝國也就此開啟。

03

1989年,王永慶已經積攢下巨額財富,不但成為當時的臺灣首富,在整個華人世界也是首富,並且以54億美元的身價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榜。王永慶的創業和經營經歷也成為商界教科書式的經驗,無數後來者,跟在王永慶身後開創了另一番天地。

▲王永慶老年照片

功成名就的王永慶並沒有隻失去生活目標,也並沒有鋪張浪費,而是一直保持著節儉的美德。《王永慶全傳》中寫道,王永慶認為:「有錢不去做公益,是一種罪過。」所以,王永慶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錢在各種公益活動上。

上個世紀80年代,王永慶準備在廈門以70億美元的巨額投資建立石油化工廠,這個項目得到了當時政府的支持。當時王永慶還準備捐贈給祖國兩間擁有3000張病床的醫院,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最終這個項目並未能實行。此後王永慶又在美國購買了150000畝地贈送給家鄉廈門,但由於實際操作上的困難,政府將已經送來的地契又送還了他。王永慶並未就此作罷,他拿出了一千萬美元,全部用於了廈門的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

▲王永慶捐贈援建的明德小學

2008年5月12日,發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令全世界所有的華人都極為揪心,王永慶於是捐贈了1億元人民幣的物資用於支援災區。此外他還曾經表示要捐贈1萬所小學,目前這一項工作還在進行中,王永慶以及其家族已經在中國大陸捐贈了4000多所小學。然而在2008年10月,王永慶與世長辭,享年92歲。

結語

王永慶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不管是在從商還是在為人上,在他身上都有許多值得人學習的地方。在開創自己商業帝國的路上,王永慶創造了許多第一,但是他從來沒有躺在這些成功上,就此止步不前。他所構建的經營政策以及企業管理方針,都堪稱是教科書級別的智慧結晶。

參考資料:

《神童詩》

《王永慶全傳》

相關焦點

  • 號稱臺灣的商業教父,真正的良性企業家,買下15萬畝土地送給祖國
    中國的企業家顯然很少,但是提起企業家,所有中國商人的楷模必然是臺灣首富王永慶。臺灣的商業教父王永慶祖籍福建,1917年他出生於臺北的一個普通茶農家庭,他們家幾代一直以種茶賣茶為生。整個家庭經商的氛圍還是比較濃厚,王永慶從小就在父親和兄弟的耳濡目染之下學習著經商之道。15歲的時候,王永慶去米店當學徒,這讓他萌生了自己開一家米店的想法。
  • 臺灣富商王永慶,曾買下美國15萬畝地送給中國,後來那塊地怎樣了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出色的商人,卻保留著中華傳統文化的華人企業家。在他長期從事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他的一舉一動都被人津津樂道。儘管他的企業在臺灣紮根發展,但他從來不忘祖國。
  • 富商王永慶:當年買美國15萬畝地送給中國,如今那塊地怎樣了
    在他長到七歲時,王永慶被送去鄉裡讀書,後來由於父親因病臥床,王永慶只得匆匆讀完小學便輟學回家。但他不甘一直困在窮鄉僻壤中,15歲那年,王永慶離開了家闖蕩天下。他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的人生,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他再次來到鄉裡就此成為了一家米店的學徒。
  • 一個低調的華人首富,給內地投資千億,在美國買下土地送給國人
    王永慶是臺灣著名的企業家,祖籍是在福建的泉州,臺塑集團的創辦人,被譽為臺灣的「經營之神」。1917年,王永慶出生在臺北縣新店直潭,家裡是以種茶為生,生活條件很差,於是在15歲的時候就離開家鄉去了外地打拼,據說當時只借了200元就開始了創業。
  • 香港首富國內撈金,卻回報他國4千億,臺灣首富到死還心繫大陸
    說起華人首富,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李嘉誠曾連續15年登頂亞洲首富寶座,可以說李嘉誠是一位極具商業眼光的人。不過商人的使命就是賺錢,李嘉誠可以說將這個使命展示的淋漓盡致。李嘉誠自己也說自己只是一位商人,不要用道德來綁架他。
  • 他在買下美國1億平米土地後,無償捐中國使用,那塊地如今怎樣?
    幸運的是,王永慶沒有被這些話嚇退,1954年,他募集到50萬美元,創立了中國臺灣第一家塑料公司。而且,王永慶之所以敢這樣做,是因為多年來他一直在研究這一領域,曾拜訪過許多著名的實業家,也曾對市場情況作過深入細緻的調查,他認為臺灣的燒鹼生產基地遍及全國,每年可回收生產出70%的 PVC塑膠粉。
  • 臺灣真正的商界大佬,為大陸捐4200所小學,還買美國15畝地送中國
    當年,華人首富王永慶一直工作到91歲還沒有退休。王永慶很早就成為臺灣首富,他的創業史被幾代人視為「寶典」,也因此被譽為「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是臺塑集團的創始人,他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一位真正的愛國商人。有趣的是,王永慶去世後,郭臺銘還參加了他的葬禮,他非常尊敬王永慶。但遺憾的是郭臺銘並沒有王永慶的眼界和品行。
  • 臺商王永慶:買100平方公裡地送給廈門,還要修建1萬所希望小學
    不管你用不用蘋果手機,你都要認識這個一天工作16個小時的超級富豪,對比與郭臺銘,我們更應該記住的是臺灣地區真正的經營之王,臺塑集團的創始人王永慶。王永慶是何許人?前臺灣地區首富,在華人圈裡和李嘉誠一個級別,個人資產近七百億人民幣,據說海外還有三倍以上的資產被家人藏起來,手裡的臺塑集團年營業額佔臺灣地區GDP的5.5%。
  • 她是臺灣首富,做手機只重美國無視大陸,今遭蘋果擠垮市值暴跌97%
    父親白手起家成臺灣首富,她卻不靠父親獨立創業王雪紅是銜著金湯匙出生的。她的父親王永慶,被人尊稱為「臺灣工業之父」「經營之神」,多次被評為臺灣首富,齊名李嘉誠。在上世紀30年代,位於臺灣南部的嘉義是商品的重要集散地,糖、米、木材等商品都在此處流通販售。1932年,15歲的王永慶被父親送到嘉義的米店當學徒,在1年後,他借來200元舊臺幣準備自己單幹。
  • 變賣首飾助男友東山再起,結婚後丈夫成華人首富,今丈夫還她千億
    說起華人豪門裡面的太太,許多人都會談到何鴻燊的四太太梁安琪,或者是劉鑾雄的妻子甘比等等。當然這些人的傳奇程度還是不及一個人,她就是王永慶的太太李寶珠。王永慶的大太太不會生育,所以與世無爭。二太太楊嬌性格要強,當年她嫁給王永慶的時候,並不知道王永慶還有妻子,她是為報答王永慶對他們一家的救命之恩就決定嫁給他的。不過後來王永慶接二連三有其他女人,讓她無法接受,於是楊嬌沒有帶走一分錢,直接去了美國生活,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 臺灣經營之神:在美國賺錢,給大陸捐款上百億,令郭臺銘汗顏
    但是在臺灣,真正家喻戶曉、令人尊敬的企業家,當屬臺塑集團的創始人,被人稱為「臺灣經營之神」的——王永慶。眾所周知,越是艱難時,越能看清一個人的真面目,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最敏感的時期,郭臺銘做出的種種行為都令人憤憤不滿。暫且不說他出於商業考量,做出大力投資美國市場,或把蘋果生產線轉移到印度的決定。就憑他那一句話「是我給大陸人飯吃」,就足夠惹人爭議。
  • 臺灣首富王永慶發家史:200元開米店起家,一路掙到3000億!
    提及上世紀八九十代港臺華人圈富豪,有著「經營之神」稱號的王永慶是不可忽略的一位。他白手起家,積累了3000億臺幣的財產,常年獨佔臺灣首富寶座。回顧王永慶的成長發家之路,對於今人也有許多可裨益之處。王永慶祖籍福建安溪,那裡都是山地,不適於種植農作物,當地百姓生活窮困。到了王永慶曾祖這一輩,全家人渡海來到臺灣,定居於新店直潭,幾代相傳,都靠種茶為生。1917年王永慶出生,當時可以說是家徒四壁,一家人住在茅屋裡。
  • 臺灣工業教父王永慶之子王文祥,呼籲大陸重視實體經濟
    在王文祥提供的美國1950至2009工作崗位淨增加數據顯示,在1950年至1990年即實體經濟和製造業佔絕對主導地位期間,美國每年都增長數百萬個就業機會,並在1980年代開始達到頂峰。而在1990年到2009年,美國虛擬經濟和信息科技最蓬勃發展的歲月,美國卻每年減少數百萬個工作崗位。
  • 前臺灣首富去世後留下400億巨款,子女無人知曉,也無法取出
    而後,王永慶又進一步進軍木材業。到了1945年,臺灣回歸祖國,戰後的建設需要特別契合王永慶的產業,讓王永慶的事業又迎來了一次飛躍,很快身價就達到當時的五千萬臺幣,以34歲之齡,年紀輕輕就在工商界闖出了自己一番天地。
  • 「經營之神」王永慶的臺塑神話
    王永慶認為,燒鹼生產地遍布臺灣,每年有70%的氯氣可以回收利用來製造PVC塑膠粉,這是發展塑膠工業的一個大好條件。於是,王永慶就去找政府的有關部門,申請這個項目。不過,當時政府想把這個項目交給在臺灣化工業中地位高、影響力大的企業家何義。但是,何義認為依照當時的技術能力、生產水平,臺灣的塑膠產品競爭不過日本的產品,所以不願投資。
  • 新加坡是由華人組建的國家,獨立後為何不回歸祖國?
    6月5日,新加坡自治邦首任政府宣誓就職,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任總理。後來馬來亞首相想把新加坡、馬來亞、汶萊、砂拉越和北婆羅洲聯合起來組成馬來西亞。並於1963年9月,新加坡脫離了英國的統治正式加入馬來西亞。然而合併後的馬來西亞在政治上兩地發生重大衝突。
  • 雪紅阿姨催生第三隻「金雞」,女首富平安夜喜得大金蛋
    威盛是1999年上市的,宏達電是17年前上市,均曾是臺股之「股王」,如今威鋒也受投資人的追捧,會不會成為王雪紅第三隻「股王」,仍是未知數。王永慶、王雪紅父女合影昔日,臺塑創辦人王永慶是「臺灣首富」,投資眼光好,「只有玫瑰雪中紅,生女當如王雪紅」,有乃父之風的王雪紅,她也曾捧得「臺灣首富」之桂冠。
  • 為報恩嫁給老闆,婚後才知對方是有婦之夫,棄百億資產獨居美國!
    在大家的概念中,李嘉誠作為億萬富翁,已經足夠有錢了,他之前成為過華人首富,雖然這幾年比較低調,但是曾經打出來的名氣卻一點不減當年,然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王永慶已經不在了,如果他還在世,那麼首富可就輪不到李嘉誠來當了,據悉,王永慶生前財產遠超李嘉誠,也正是他一手創建了臺塑集團,王永慶的一生十分傳奇,不過最引人關注的還是他的情感經歷,尤其是他與第二個老婆的婚姻。
  • 臺灣商業教父:從200元起家到臺灣首富,成就7000億臺塑帝國!
    雪上加霜的是在他9歲那年,父親不幸患病臥床,雖然不久便恢復正常,但日子已大不如從前,王永慶的3個妹妹甚至被送給鄰居代養。從小的生長環境讓王永慶迫切地想要改變現狀,他15歲時,便離開家鄉,到嘉義闖天下,在一家小米店做學徒。
  • 甘肅首富的「墜落」:曾買地3萬畝,身價200億,如今被起訴被罰款
    2015年,闕文彬以200億的身價再次問鼎甘肅首富。然而,首富的帽子遠比想像更沉重,榮光背後是看不見的巨債漩渦。2019年,曾坐擁2家上市公司的闕文彬卻不得不質押手中股權,並逐漸失去對公司的控制權。創業13年,曾買地3萬畝,身價200億闕文彬生於1963年,自幼聰穎,研究生畢業後,就職於中外合資企業成都世亨恩威製藥。此後因出色的能力擔任公司銷售經理,開始奔走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