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期刊選出過去10年十大考古發現 陝西石峁遺址榜上有名

2020-12-26 中國小康網

12月19日,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近日,美國考古學會在其期刊《考古》上評選了過去10年間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陝西石峁遺址榜上有名。

該十大考古發現分別為克羅埃西亞文迪亞洞穴(2010)、中國陝西新石器時期的石峁城(2011)、秘魯萬查基託—拉瑪斯奇穆遺址(2012)、英格蘭萊斯特理察三世的墳墓(2012)、加拿大北極圈皇家海軍「埃裡伯斯」號和「恐怖」號的殘骸(2014)、南非新星洞穴納萊迪人(2015)、柬埔寨雷射掃描高棉帝國首都吳哥(2015)、希臘皮洛斯獅鷲戰士之墓(2015)、埃及薩加拉木乃伊作坊(2018)、義大利龐貝雷吉奧五號區域的發掘(2018)。

2011年,省考古研究院等相關單位對石峁遺址開展了系統考古調查和發掘,最終確認石峁遺址是一座面積約400萬平方米的龍山晚期到夏早期時期的城址,由皇城臺、內城、外城組成,是目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最大的史前城址。其中,皇城臺作為石峁遺址的核心區域,已具備早期「宮城」性質,是目前東亞地區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早期宮城建築,展現了黃土高原上一處神秘王國都邑的極致輝煌。石峁城址以其恢宏的氣勢直觀地顯示著公元前2000多年當地文化、社會的發展高度。

美國考古學會作為一個非營利性組織,是北美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考古學組織,其於1885年創辦的《考古》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考古學雜誌之一。《考古》認為,在過去的10年中,包括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孫周勇在內的發掘者揭露了一座擁有巨大防禦工事和複雜基礎設施的石城,該遺址的年代和地理位置都令人驚訝。

相關焦點

  • 陝西石峁遺址入選《考古》期刊評選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群眾新聞網12月19日消息,美國考古學會期刊《考古》近日在其2021年1月/2月期刊上評選了過去十年間的十大考古發現,中國陝西石峁遺址榜上有名。十大考古發現分別如下。1、文迪亞洞穴,克羅埃西亞,2010尼安德特人(智人近親)大約在3萬年前滅絕。
  • 陝西石峁遺址入選《考古》雜誌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群眾新聞網12月19日消息,美國考古學會期刊《考古》近日在其2021年1月/2月期刊上評選了過去十年間的十大考古發現,中國陝西石峁遺址榜上有名。十大考古發現分別如下。他們發現了失落的石峁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00年。在過去的十年中,包括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孫周勇在內的發掘者揭露了一座擁有巨大防禦工事和複雜基礎設施的石城,數以千計的豪華文物,以及一座230英尺高的階梯式金字塔,這是石峁統治者和領導家族的住所。該遺址的年代和地理位置都令人驚訝,因為人們認為,中華文明是在石峁建立大約500年後首先在中原發展起來的。
  • 石峁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綜述
    1986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呂智榮在神府煤田考古工作時對石峁遺址進行了調查,採集到陶器殘片、磨製石器、打制石器和細石器共40餘件,並徵集到個別玉器。呂氏提出,石峁先民的經濟生產以農業為主,大量細石器的發現又表明他們還存在著相當發達的牧獵經濟[10]。
  • 敦煌旱峽玉礦遺址榜上有名,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1經過演示匯報、評議和投票等環節,首次以網絡會議形式召開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5日揭曉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我省的敦煌旱峽玉礦遺址榜上有名。當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項目分別是: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新疆奇臺石城子遺址、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和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
  • 考古大事記——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上)
    由國家文物局主管,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聯合主辦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歷時四個月,於2020年5月初落下帷幕。今年是「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的第3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今年首次採用「線上會議+新媒體客戶端」的無接觸隔空對話形式舉行,連續4天的直播,掀起了網絡熱潮。
  • 石峁遺址:走進五帝時代的新入口
    2019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是一個「大年」,每一個入選項目都有顯著的特色、突出的價值,都凝結著考古工作者認真紮實科學的發掘研究成果,其中陝西神木市石峁遺址皇城臺大臺基遺蹟格外引人矚目。這是對石峁遺址首次進行科學考古發掘,人們對石峁遺址的認識有了較為客觀的基礎,但對玉器年代、文化背景及屬性等問題,學者仍然聚訟不休。[3]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隨著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深入開展,石峁遺址的大規模考古發掘進入嶄新的時期。在2011年區域系統考古調查工作中,石峁城址作為石峁遺址的主要組成部分被發現,「皇城臺」、內城、外城三結構城址得以最終確認。
  • 史前遺址石峁,會是誰的城?
    這是一個三次入選「六大」考古新發現、兩次入選「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史前遺址,自2011年確認並開展考古發掘以來,幾乎每年都會以令人震驚的成果給學術界帶來驚喜。
  •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5月5日下午,由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正式揭曉。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新疆奇臺石城子遺址、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入選。
  • 「視頻」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這個考古界「奧斯卡獎...
    楚天都市報記者戎鈺「我們需要了解過去的5000年,以便掌握未來的100年。」這句考古界的名言,既闡明了考古學的價值,也道出了考古學的魅力。中國考古界最高獎項、被譽為考古界「奧斯卡獎」的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今日下午揭曉「十大」名單,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榮耀上榜。
  •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結果公布
    經過5月1日至4日四個下午的項目匯報,5月5日下午,終評評委會經過評審和投票,最終產生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最終結果在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公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宣布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新疆奇臺石城子遺址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現代人始祖的生活印記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
  • 這十大考古新發現,個個大有來頭!
    這十大考古新發現,個個大有來頭!01 考古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中華5000多年文明是怎麼起源、形成的?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實證夏代存在的信史考古發現是什麼?「三皇五帝」究竟是確有其人還是神話傳說?……這些都是事關中華文明歷史的重大問題,也是世界文明史研究的重要問題。
  • 神木:石峁遺址 彰顯遠古文明燦爛輝煌 植樹治沙 黑色煤炭轉向綠色...
    CCTV-10 2019.11.2 22:47播出 《中國影像方志》陝西卷 神木篇 石峁遺址 彰顯遠古文明燦爛輝煌 石峁古城遺址,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遺存,400多萬平方米的宏大石砌城址
  • 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平糧臺、南海1號等入選
    2020年5月5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結束,從20個初評入選項目中選出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其中包括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廣東「南海1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等。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對入圍項目和其發掘意義進行了整理和介紹(資料來自中國文物報社)。
  • 2020年重磅考古新聞大盤點!
    10 9月24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工作會,通報了河北康保興隆遺址、浙江餘姚井頭山遺址、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石峁遺址周邊石城聚落5項重要考古成果。
  • 2019年考古「奧斯卡」初評啟動 「南海I號」等獲提名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封面新聞記者1月3日從國家文物局了解到,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當天啟動初評。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陝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T23方等36個項目入選。
  • 「許昌人」遺址微型鳥雕像獲評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弋  《考古Archaeology》雜誌是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面向公眾的雙月刊考古雜誌,已連續出版70餘年。自2006年開始,該雜誌在每年的12月評選出本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在全球範圍內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自評選以來,中國境內先後共有6項考古發現入選。
  • 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古代宮室形態的源頭……考古中國再次聚焦新...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4日訊(記者 成琪)2020年9月24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工作會,通報了河北康保興隆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成果。這5項成果聚焦新石器時代重要考古新發現。
  • 史前最大,四千年前的「華夏第一城」驚豔世界
    編者按你永遠都不知道在陝西的黃土下,埋藏著什麼文明。臺上,《裝臺》、《大秦賦》等陝西元素文化活躍;臺下,謎一樣的石峁王國,僅露出了「冰山一角」便已震驚中外。未來,石峁遺址還將破解哪些寶貴的秘密?更新著我們哪些認識?
  • 河南「許昌人」遺址微型鳥雕像獲評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自2006年開始,該雜誌在每年的12月評選出本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在全球範圍內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自評選以來,中國境內先後共有6項考古發現入選。12月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今年3月在河南「許昌人」遺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鳥雕像被評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 金聲玉振:上古世界體系中的石峁與二里頭
    又有學者提出早於二里頭的石峁遺址與陶寺遺址等,在規模和規格上也堪稱為「都城」,亦可納入初始國家的範疇。本期論壇即將「石峁與二里頭」置於上古世界體系背景下加以研討,邀請的四位學者研究領域涉及考古學、人類學、歷史學、神話學等學科,從考古遺址概況到宏觀理論闡述,再引入不同的學術觀點,從不同層面展示各學科研究成果。希求在多元文明交流互鑑的視角下,深入解讀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中國的時空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