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坦言:孩子一生中的「黃金8年」,很多家長都後悔看晚了

2021-01-06 欣欣寶貝的媽媽

通過我國大數據調查發現,當今社會家長們對孩子對教育可以說是越來越重視了,每年的教育支持幾乎都能超高年支出的20%以上,其中學齡前教育更是高達26%,和高昂的大學費用相比,也僅僅只低了3%,那麼為什麼家長們都願意給學齡前孩子進行如此大的投入呢?

其實這和孩子的發育特徵是有著絕對的關係,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早期的教育和精力對未來影響的佔比高達80%;史丹福大學教授也表示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和陪伴,是父母一生中最划算的投資,由此可見早期教育孩子有多麼的重要。

李玫瑾教授作為我國知名育兒專家,通過她對兒童系統的調查發現,孩子出生的頭8年,最為重要,因此又被稱為孩子一生中的「黃金8年」,但是很多家家長卻表示,自己還不知道。

孩子人生中的「黃金8年」

1、一歲是培養安全感不可錯過的一年

對於一歲的孩子來說,經過1年的成長,已經具備了一些行動能力和認知能力,但是由於孩子對世界的認知還不夠全面,並不知道那些危險的事情會給他帶來不可挽回的傷害,因此幼兒發生意外的概率要遠比我們成年人大很多。

因此對於一歲的孩子來說,家長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要儘可能在陪伴在孩子身邊保護孩子,要是父母長期不在孩子身邊,不僅孩子容易發生危險,心中的安全感也會大幅降低,這樣也很容易讓孩子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所以在孩子一歲的時候,我們要儘可能的陪在孩子身邊,幫助孩子建立起安全感。

2、兩歲是培養幽默感不可錯失的一年

幽默感是彰顯人格魅力的重要部分,不過正常來說人的幽默感表現的都比較晚,但是在兩歲的時候,孩子的幽默感已經有了初步的發展,所以這時也正是培養孩子幽默感的最佳時期。

這時家長注意拓展孩子的興趣,增添幽默有趣的家庭氛圍,用我們較強的幽默能力,來幫助孩子排解緊張和困擾,這樣能夠讓孩子受益一生。

3、三歲是培養創造力不可耽誤的一年

3歲的孩子已經具備了自主思維,這時的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並會想辦法將自己的想法展現出來,這就是創造力的表現。

這時的孩子可能會出現亂寫、亂畫的情況,這時家長不要過於生氣,反而要鼓勵孩子,最大程度的讓孩子能夠將創造力展現的淋漓盡致。

除了不去破壞,家長也要想辦法幫助孩子提升創造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讓孩子看圖編故事,或者自己講一半故事,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講故事的另一半,這樣累積下來,對孩子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

4、四歲是語言表達能力飛速成長的一年

對於四歲的孩子來說,這個階段是最容易出現「小話嘮」的階段,因為此時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會進入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這時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愛說、能說、控制不住的說。

所以家長不要去制止孩子,我就看到過很多家長因為覺得孩子煩,就給孩子訓了一頓,不僅孩子的性格變得內向了,話也變得很少,甚至和父母的關係都變得疏遠了很多,這樣只會影響孩子的未來。

作為父母我們更應該去鼓勵孩子說,儘量通過學習去滿足孩子的知識需求,在提高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豐富孩子的知識儲備,這樣培養出來對孩子才會更加優秀。

5、五歲是親子關係最親密融洽的一年

對於五歲的孩子來說,這個時候和父母是最親密融洽的一年,若是家長利用好這一年,和孩子的親子關係更近一步,那麼孩子將來步入青春期時的叛逆就會變少一點,這個時候最好多陪孩子做一些親子遊戲,在增進親子關係的同時,幫助孩子提升自己,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6、六歲是內心矛盾最為突出的一年

6歲的時候可以說是孩子和父母之間問題最多的時候,在5歲時,孩子可能會是一個以父母為中心的狀態,但是到了6歲,孩子就會開始以自我為中心,因此對於父母的話語或者命令,都會產生強烈的反應。

此時的孩子一方面希望獲得父母的愛,一方面又想變得獨立自主,因此會處於強烈的矛盾當中,最後弄的父母和自己都很痛苦,所以在和6歲的孩子相處時,父母要多一點耐心,尤其是父親,更應該在孩子面前成立一個榜樣,供孩子學習,幫助孩子消除內心的矛盾。

7、七歲換位思考的能力、抽象思維開始發展的一年

經歷過內心最為矛盾的一年,此時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他們開始能夠換位思考,站在父母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因此這個時候的孩子往往會更加懂事,懂得父母的辛苦。

同時孩子的抽象思維也會開始發展,例如一個七歲的小學生對一個詞的寫法和意義開始感興趣,這個時候的孩子能夠慢慢的理解兩個物體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這時家長可以多給孩子進行一些IQ訓練,促進孩子抽象思維發展同時,幫助孩子提高智力。

像我給孩子準備的這套《IQ益智遊戲大百科》就是實打實的實力派,它是由著名數學家秋山仁博士,重磅推出的一套兒童大腦科學書。

全套共5冊,可以說是包含了世界上絕大部分的益智遊戲類型,一套書相當於玩遍了古今中外最經典的益智遊戲,真正意義上的越玩越聰明。

8、八歲的孩子熱衷思考,是思維最活躍的一年

八歲的孩子在各個方面幾乎都已經發育得非常完善了,無論是智力還是性格和體能,相比之前都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所以這時的孩子會開始熱衷與思考,不斷的在思考的過程中訓練自己的思維,從而為將來的發展提供更大的幫助。

對於孩子的思維的訓練,當時我給欣欣購買了很多很多書籍,但是效果最好,孩子最喜歡的還是這套《兒童思維訓練》。

這是一套融科普知識和遊戲活動於一體的全新遊戲書,其內容涉及天文、歷史、數學、科學、自然、實踐等多學科知識,還鍛鍊孩子對事物的推理、思考和判斷能力,有助於孩子的智力開發與拓展。

內容豐富有趣,所鍛鍊的能力也非常全面,非常適合在孩子4-8歲孩子使用,當時我家孩子使用的時候每天都要晚上半個小時左右,和手機電腦相比,孩子更願意我陪她一起玩這套書中的遊戲,因此我也講這套遊戲書推薦給大家,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提升孩子能力的同時,幫助孩子們從手機遊戲中,回歸現實,提高思考能力,為孩子的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強烈推薦)

若是家長能夠為孩子抓住人生中的「黃金8年」,那麼孩子將會更加優秀,將來面對生活和工作時也能更加的從容不迫。

我是欣欣寶貝的媽媽,從事兒童教育行業七年,每天都會為大家更新專業的育兒知識以及早教方法,當然還有一些育兒時發生的趣事,希望能夠給各位家長帶來一些啟發從而更好的教育孩子!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一生必過的3次「黃金生日」,家長再忙也要給孩子過
    但是包括李玫瑾教授在內的很多專家都不贊成父母把孩子的生日辦得過於隆重。 因為這只會讓孩子滋生攀比心理,對孩子而言起不到任何正面的教育意義,反而有可能讓孩子形成錯誤的價值觀,所以家長必須要重視。 當然,孩子的生日無論對父母還是對孩子自己而言,其實都是非常特殊的,父母可以給孩子過生日,但是一定要注意正確的方式方法。
  • 李玫瑾教授坦言:毀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懶惰和遊戲,而是最親的父母
    文\張媽編輯\張媽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所有家長最關心的頭等大事,許多家長總會覺得還是會因為一些壞習慣或許因為懶惰而耽誤了學習從而毀了一生。那麼,究竟什麼東西能毀了孩子的一生呢?或許很多人會說是電腦遊戲,遊戲裡面的打擊快感和精美畫面無疑都是讓孩子為之沉迷而荒廢學業的東西,畢竟沉迷遊戲的孩子在上課和做作業的時候滿腦子都是遊戲根本無心學習;還有人說是懶惰是人墮落的原罪,懶惰的孩子往往不喜歡學習,他們也沒有刻苦學習的心。但是這些都是只要家長加以引導和教育,孩子都可以改正過來。
  • 李玫瑾坦言:缺乏「情商」的孩子,家長大多有這些顯著特徵
    心胸狹窄,愛計較 「低情商」父母大多也都是心胸狹窄的人,他們看不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 我們只要在生活中留心觀察,便可以發現:「低情商」孩子他們大多都安於現狀,不喜歡奮鬥而且沒有人生理想,甚至會向朋友傳播一些負能量。
  • 李玫瑾:孩子將來是暴躁還是沉穩,3歲是「分水嶺」,家長要注意
    李玫瑾是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一名育兒專家,根據她的論述,3歲是家庭教育的黃金時期,家長的管教方法非常重要。等孩子的年紀到了12-18歲之間,他的性格特徵已經逐漸定型,如果孩子這時候有性格上的缺陷,除非是孩子想改,要不然你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
  • 讓孩子考上大學真的很要緊嗎?李玫瑾的語錄,讓很多父母如夢初醒
    讓孩子考上大學真的很要緊嗎?如果這個問題拿來問我們當今和多家長,相信很多家長都會回答,那當然很重要啊,全家的希望全部放在他身上了,沒有考上大學,對得起全家人嗎?是啊,我們很多家庭,特別是一些農村的家庭,那真的是省吃儉用,就為了讓孩子上大學。對於這樣的家庭,可以說孩子上大學,是很重要的。
  • 李玫瑾:5歲之前是孩子的「黃金檔」,浪費了家長們後悔也來不及
    為什麼家長開始對學齡前的教育越發重視?關於學齡前的教育問題,育兒網紅李玫瑾教授曾表示,0-5歲是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檔。在這段期間,是對孩子性格、習慣,以及觀念培養效果最顯著的階段,甚至有人說,如果這個黃金檔沒有把握好,浪費了家長們後悔也來不及。
  • 李玫瑾:孩子一生中的3個生日,家長最好別錯過,教育意義重大
    每年的不管大小節日,都是熱熱鬧鬧的,呼朋引伴的過。給在貧苦中的自己一點樂趣。現在的中國人民生活都比較美滿,更加重視生活中的儀式感了,不管傳統節日、外來節日,也不管是生日還是情人節,都喜歡過。生活需要儀式感,儀式感能給人幸福感。我覺得教育也需要儀式感,教育的儀式感能給人更深刻的教育。
  • 李玫瑾教授:孩子6歲前,家長最該管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在《圓桌派》這個節目上,李玫瑾教授說到:很多家長在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他開始管。 在這裡,李玫瑾教授重點提到了一個年齡段:1-6歲。 李玫瑾教授也說:「6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這時候管孩子效果是最明顯的。 那麼,這段時間家長們最該管孩子什麼?
  • 到底要不要打孩子?聽到李玫瑾教授的解釋,家長不用再糾結了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很多家長都對此抱有一定的看法,也都有各自的想法,覺得教育孩子應該怎樣怎樣,如何如何。可是,很多父母都不約而同的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和孩子講道理,把事情和孩子講清楚。
  • 李玫瑾教授:二胎家庭孩子打架時,家長說:大的讓小的!都錯了
    人一生下來內心都是純潔的、乾淨得,不為世俗睏倦,沒有鬥爭。但是往往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一些事就會讓自己變得暴力無法控制,是內心壞嗎?當然不是,有些人受盡了世人的傷害,卻也變得溫柔;而有些人在孩子時經歷一些事後會造成性格暴力,不能冷靜下來。
  • 李玫瑾:發現孩子有這4個行為時,該打就得打!長大後想改就難了
    上次我看她整個人的狀態都不是很好,就像變了一個人,我都快認不出來了,她看到我就抱著我痛哭,說現在好後悔當時沒有教育好孩子,看著閨蜜的樣子我也是很心疼,但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 孩子一生必過的3次「黃金生日」,家長最好別錯過,助娃走上正道
    文|全文共2006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生日」也是「母難日」,每個孩子的生日都是媽媽若干年前受苦受難的日子,因此,生日非但是新生的紀念,也是母愛的證明如今,孩子的生日,作為家長很多家庭都會「大辦特辦非但會讓孩子養成鋪張浪費的習慣,每年都給孩子過盛大的生日,對孩子來講,也沒有特別的教育意義。李玫瑾教授,是中國公安大學青少年領域的權威專家,李教授也是不贊成給孩子大過特過生日的,她的理由也是,這樣盛大的生日宴會對孩子來講毫無意義。
  • 家中有1到3歲寶寶的父母,一定要讀下李玫瑾的語錄,不然一生遺憾
    1到3歲年齡的寶寶,大多數都是很好動,好奇心很強的,很淘氣的,這個年齡應該注意什麼呢?如果問現代人,現代很多人估計都會回答說,這個年齡,肯定要注重教育啊,叫寶寶認識一些生字和字母。大多數寶寶在8個月左右就已經學會叫爸媽了,1歲半就能夠說很多話,能聽懂父母的指示。
  • 致家長—孩子不喜歡讀書,你會怎麼做?快來看看李玫瑾的回答
    可是不少家長卻表示:書籍就未必吧?孩子看都不看一眼,更別提去了解了,那麼今天欣兒媽邊待著大家來分析一下這是為什麼。每個孩子不喜歡閱讀的原因都不一樣,但是孩子身上的問題根源大部分都在家長身上,如果家長在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時候用法不當,那麼只會適得其反,李玫瑾教授普及了幾個閱讀雷區家長們不妨看看是否踩雷了。
  • 孩子3歲前到底該不該看電視?李玫瑾坦言:看與不看,差別很明顯
    這裡就不得不說一個小故事,上周去同事家做客,一進門就看到她3歲的兒子在看電視,她在廚房忙著做飯,老公在玩手機,看見我來後趕緊讓孩子和我打招呼,但後面吃飯、聊天過程中,孩子眼睛始終緊隨著電視,目不轉睛的觀看。
  • 李玫瑾坦言:孩子「情商」太低,父母大多也是如此,怨不得旁人
    還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導致孩子的情商不同?對此,李玫瑾教授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家長不妨好好應對,好好反省,對被招的人迅速做出改變,以救孩子,怨天尤人。李玫瑾教授說,一般來說,孩子的情商與家庭和父母密切相關。如果父母是那種對與錯的人,那麼孩子很可能情商很高。而且如果父母整天抱怨別人,充滿負面情緒,那麼孩子的情商就不高,這就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 李玫瑾:家有男孩,家長在孩子6歲前,要教會孩子「5項技能」
    獨立技能 家中有男孩,家長首先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技能。因為沒有哪個家長會陪伴自己的孩子一輩子,一旦父母離開了孩子,如果孩子不具備獨立能力的話,孩子就很難繼續生存下去。 特別是男孩,他們將來走入社會中以後,所要承擔的責任是十分重大的,他們需要具備很強的獨立能力才行。
  • 家長的情緒影響孩子性格,李玫瑾:好的教育,是家長學會控制情緒
    面對孩子的突然發火,王先生非常生氣,想上前揍孩子兩下。孩子媽媽卻上前阻止,而且說出了一個王先生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剛才孩子的摔碗舉動,完全是在模仿王先生的日常行為。他經常在和老婆發生矛盾的時候做出這種行為,孩子看見之後就默默地學了下來。這件事讓王先生直觀地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影響,不由得有些後悔,平時不應該當著孩子發火。
  • 李玫瑾提醒:記憶力最好的3個時間段,家長要幫孩子把握好機會
    因此,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眾的記憶力,在培養孩子的記憶力上也花了不少功夫。但由於缺乏相關理論的指導,兒童的記憶力不僅沒有得到提高,反而出現了對記憶的抵制。李玫瑾直言:一天中,記憶力的3個「黃金時段」,家長把握住!
  • 李玫瑾教授坦言:是性格而非智力
    擁有「英國大眾傳播心理學第一教授」之稱的理察·懷斯曼就和他的團隊,用了3年時間裡,通過調查和測試400名志願者,發現了性格與運氣的關係。在這項研究中他把人格分為5個維度,親和性、盡責性、外向性、神經質、開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