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蔬煲仔骨
原料:
豬排骨300克 菜心100克 山藥80克 金瓜汁、雞蛋液、鹽、胡椒粉、味精、鮮湯、紅苕澱粉、溼生粉、化雞油、色拉油各適量
製作:
1、把排骨剁成小塊,納碗先加鹽、味精、雞蛋液和紅苕澱粉拌勻,醃一會兒再下油鍋炸成酥排。另把菜心和山藥切成粒,待用。
2.淨鍋上火摻鮮湯,加鹽和胡椒粉調味後,下酥排稍煮,盛出來上籠蒸20分鐘,取出待用。
3.另取淨鍋摻入鮮湯燒沸,把雞油、蒸好的酥排、菜心粒和山藥粒放鍋裡,加金瓜汁、鹽、味精調味並勾二流芡,起鍋裝入窩盤上桌。
天蓬聖果
原料:
豬小寶400克、芹菜節100克、青椒節80克、紅椒節80克、青花椒20克、泡辣椒節50克、泡薑片30克、野山椒節30 克、蒜瓣20克、蔥節20克、蔥頭10克、薑片、鹽、料酒、老抽、味精、雞精、白醋、胡椒粉、白糖、鮮湯、水澱粉、香料紅油、化豬油各適量
製作:
1.把豬小寶治淨後,用薑片、鹽和料酒醃碼入味,再投入沸水鍋汆一水,撈出來瀝水裝盆,加料酒、青紅椒節、泡辣椒節、泡薑片和野山椒節浸泡入味,然後用漏網濾幹水分(見圖1)。
2.淨鍋入化豬油和香料紅油燒熱,投入薑片、蒜瓣和青花椒爆香,下入過濾出來的所有原料爆炒。然後摻入少量鮮湯燒沸,放入芹菜節、蔥節和蔥頭,調入鹽、料酒、老抽、白醋、味精、雞精、胡椒粉和白糖炒勻入味,用水澱粉勾芡後淋明油,出鍋裝盤即成(見圖2~4)
石鍋生燜蝦
原料:
蝴蝶蝦仁200克、乾粉絲200克、金針菇30克、洋蔥絲20克、韭菜節10克、蔥花5毫升、甜椒粒5克、自製豉油汁50毫升、自製蒜蓉醬150克、鹽、老抽、生粉、大豆油各適量
製作:
1.蝦仁納碗加入少許鹽和生粉碼味備用。
2.淨鍋摻水燒開,加入適量老抽燒開後關火,倒入乾粉絲,燙軟後倒出瀝水冷卻。然後將其剪短納盆,加入少許大豆油和25克蒜蓉醬拌勻備用。
3. 將洋蔥絲、金針菇墊於煲仔盤底,鋪上拌好蒜蓉醬的粉絲,撒入韭菜節,再把碼味後的蝦仁均勻地擺入盤中,淋上剩餘的蒜蓉醬。然後沿周圍倒入清水50 毫升和豉油汁,置煲仔內加蓋大火上汽,轉小火燜約7分鐘,至蝦仁變色熟透、水分收幹時,關火撒入蔥花和甜椒粒即成。
製作關鍵:
1.製作此菜宜選獨蒜,成菜口味更加豐富。
2.粉絲上色時,老抽太少粉絲顏色過淡,過多則發黑,以棕紅色為宜。
3.燜蝦時以滋汁剛好收完為佳,滋汁過多粉絲會被泡漲,影響菜品品質。
4. 乾粉絲燙制上色也可用幹撈手法,即鍋中加入適量大豆油,邊加水邊翻炒,至其變軟上色即可。
說明:
1. 自製豉油汁的製法是:取一大桶,摻清水燒開,放入西芹、大蔥、香菜、陳皮,熬出香味後去渣,再下入幹珧柱、幹蝦米煮入味,打去渣後加入老抽、生抽、魚露、蒸魚豉油燒沸關火即可。
2. 自製蒜蓉醬的比例為:蒜泥5000克、味精200克、雞精200克、雞汁200克、鹽150克。具體製法是蒜泥洗淨,擠幹水分,取一半用大豆油炸至色金黃撈出,納碗倒入另一半蒜泥,加入雞精、味精、雞汁、鹽攪勻,淋入炸蒜泥的大豆油拌勻即得自製蒜蓉醬。
石鍋土鱔魚
此菜選用本地的土鱔魚,用高溫石鍋烹煮而成。香料味包裹住細嫩的土鱔魚,口感濃鬱鮮香,麻辣鮮香燙突出。
原料:
土鱔魚400克、芋兒300克、洋蔥塊50克、薑片30克、青花椒25克、青椒節25克、小米椒節25克、蒜瓣、姜蔥汁、鹽、料酒、雞精、味精、五香粉、香料紅油各適量
製作:
1.把土鱔魚治淨後,用姜蔥汁、鹽、料酒、雞精、味精和五香粉醃碼入味。另把芋兒去皮後治淨,用刀切成滾刀塊,再入籠蒸熟,待用。
2.把石鍋上火燒至200℃,放入薑片、蒜瓣和洋蔥塊墊底,下入碼好味的鱔魚和蒸熟的芋兒塊,待用。
3.淨鍋入香料紅油燒至五成熱,投入青花椒炸香,出鍋倒入石鍋內,放入青椒節和小米椒節,加蓋悶約半分鐘,即成。
傳統盆菜
盆菜,寓意「盆滿缽滿生意興隆」「團團圓圓」,將十多種美味食材匯聚一煲,層層裝盤,相互陪襯滲透,百味交融。溫熱的香氣縈繞餐桌,烘託出熱鬧的團聚氣氛。
原料:
鮑魚10頭、海參10條、蠔豉10隻、鮮蝦10隻、魚翅200克、泡發花膠200克、珧柱脯10粒、墨魚丸10粒、魚唇100克、德國鹹豬手400克、大鴨掌10隻、花菇10隻、大骨湯、盆菜汁、白蘿蔔、西蘭花各適量
製作:
1. 把各種葷料食材預處理好,花菇治淨,白蘿蔔和西蘭花分別切成塊,備用。
2取一鍋,鋪上白蘿蔔塊墊底,再依次間隔圍擺上海參、鮮蝦、鮑魚、花膠等各種葷食,中間擺上西蘭花,最後擺上珧柱脯。
3. 往鍋中倒入大骨湯,以淹沒原料為度,澆上盆菜汁,蓋上蓋,隨卡式爐一起端上桌, 點火燉製, 待原料煮熟即可揭蓋食用。
說明:
1. 盆菜除了燉製的形式,還可以將各種原料事先烹熟,然後在盆中擺好,上桌後稍微加熱即可食用。
2. 大骨湯的製法是,將淨鴨500克、淨雞500克宰殺治淨,剁成重約50克的塊,洗淨血汙浸泡15分鐘,撈入冷水鍋中大火汆5分鐘,撈出;另把豬蹄髈500克、豬龍骨200克、豬肉皮300 克洗淨,放入沸水中大火汆8分鐘,撈出;最後將以上汆好的原料一起放入不鏽鋼桶中,加適量姜蔥長時間熬製,打去表面浮沫,即得。
3. 盆菜汁的製法是,先往不鏽鋼桶中摻入清水5000 毫升,放入乾貝50克、海米5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煨6小時,然後下入雞肉泥和100克清湯,小火煮10分鐘,把湯汁中殘留的血汙及浮沫全吸出來,撈出雞肉泥和不用。然後放入姜蔥包(香蔥50 克、肉姜70克) 大火煮15分鐘,將其盛入瓷器內,放冰糖水15毫升、老抽100毫升、廣東米酒100毫升、鮑魚醬250 克、蠔油100克、適量雞精調勻。最後把瓷器放在小火上燒開,撇去浮沫後澆上色拉油10 毫升,密封放置在零下20℃的冰箱內保存,隨用隨取。
罐罐肉
原料:
豬拐肉500克、鵪鶉蛋150克、幹香菇50克、泡椒末、泡蒜末、泡辣椒碎、泡蘿蔔碎、八角、小茴、桂皮、大蒜、青紅椒圈、泡椒、鹽、雞精、味精、溼生粉、鮮湯、香油、花椒油、色拉油各適量
製作:
1.把豬拐肉治淨後,切成大小一致的小塊。把鵪鶉蛋下入水鍋裡煮熟後,撈出來去殼,再下入燒熱的油鍋滑油,撈出來瀝油待用。幹香菇用溫水泡漲,均待用。
2.鍋裡倒入色拉油燒熱,下泡椒末、泡蒜末、泡辣椒碎、泡蘿蔔碎,以及八角、小茴、桂皮炒香,再下豬拐肉塊翻炒,接著摻入適量的鮮湯燒開,煨至豬肉熟時,起鍋把豬肉塊揀入盆裡。鍋裡的湯汁打去料渣後,另外留用。
3.淨鍋上火,倒入適量煨肉的原湯燒沸,再下入滑過油鵪鶉蛋、煨好的豬拐肉塊和香菇煮一會兒,接著加入大蒜、青紅椒圈和泡椒,並調入鹽、雞精、味精,淋入香油、花椒油,待原料熟後,勾二流芡,起鍋盛入容器內,即成。
花椒排骨
原料:
豬精排骨400克幹紅花椒50克大蒜50克雞蛋液、椒鹽料、鹽、白糖、花生醬、芝麻醬、南乳、蒜香粉、鷹粟粉、糯米粉、色拉油各適量
製作:
1.把豬排骨剁成正方形的小塊,入盆用流動的清水衝漂血水。另把大蒜打碎並製成蒜水,放盆裡加鹽和白糖攪勻後,把排骨塊放進去泡3小時,撈出瀝水後,加入芝麻醬、花生醬、南乳、蒜香粉、鷹粟粉、糯米粉和雞蛋液,拌勻成半成品。
2.淨鍋裡放色拉油,燒至七成熱便下入排骨塊,炸至色呈金黃且熟時,撈出來瀝油,另把幹紅花椒在鍋裡炸一下,撈出來瀝油。
3.鍋裡留底油,先把炸過的花椒和排骨塊下鍋翻炒幾下,再撒入椒鹽料,顛勻便出鍋裝盤。
豆豉蒸鯰魚
原料:
鯰魚 約500g、香芹 1根、永川豆豉 20g、姜 10g、
調料:
鹽 5g、蒜 3瓣、醬油30ml、香芹 1根、油 15ml、紹酒 30ml
製作:
1.小鯰魚去除內臟,用清水衝洗乾淨,再剁成2cm寬的小段。
2.朝天椒洗淨,切碎。姜削去外皮,與大蒜一起切末。香芹洗淨,擇去葉子切碎。
3.在鯰魚段中調入薑末、永川豆豉、鹽、蒜末、醬油、油、紹酒和朝天椒碎,混合均勻後醃製15分鐘。
4.將醃製入味的鯰魚段放入蒸鍋中,加蓋大火蒸製約8分鐘。
5.最後將蒸好的豆豉鯰魚從蒸鍋中取出,撒入香芹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