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性價比:HZSOUND/海梵聲 心鏡 入耳式耳機 體驗測評報告

2021-02-13 趣聽耳機測評

包裝盒正面 

包裝盒的結構是左右抽屜的樣式,側面也有拉出抽屜的布條。拉開後就可以看到已經安裝好線材的耳機本體,被放置在一個覆絨的海綿當中。打開下方的蓋板,就可以拿出耳機包,相關配件也都放在這個耳機包當中。

打開包裝盒

配件方面非常豐富,兩對可更換的濾網。三對質感很好的哥倫比亞套,三對一次成型的小口徑矽膠套,一對記憶海綿,一個登山扣,一枚線夾,以及一個非常眼熟的耳機收納包。可以說298的價格上給到這麼豐富的配件,也實屬良心吶。

 配件全家福

02.外觀與做工

耳機本體

可能很大一部分人心水心鏡,不單單是其聲音,而外觀上也有很大的原因。心鏡整體的設計其實已經很難去挑毛病了,看似稜角分明的外形還有幾分曲線,如果你仔細看輪廓的話,不難發現它的外形和鐵三角的LS50IS有幾分相像,只是材質完全不一樣。

自從水月雨的KXXS系列開始,亮面拋光金屬的外殼在當下備受歡迎,而目前來看心鏡是你能以較低價格選購此類外觀的唯一選擇了。整個外殼均為鋅合金材質熔鑄製成,再進行CNC切削和拋光電鍍,表面處理工藝相比起鋁合金氧化外殼,略微繁瑣一些。

取下耳機線

但實話實說,心鏡的外殼是拉低成本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因為它採用鑄模的生產工藝,所以相比起CNC精雕外殼來說,成本會低很多。但實際上卻很難在質感上與後者拉開多大的差距,這樣做也無可厚非。

耳機做工細節

但從細節上來看,就能看出端倪,接縫部分較粗的縫隙和導管部分的披鋒(合模線)就能看得出來熔鑄腔體上的一些劣勢,當然售價999元的KXXS也同如此設計,所以在298元的心鏡上,這也不算是什麼太大的缺陷。

因為心鏡的外殼在公差和細節的把控上做的還是很優秀的,如果你有心思,可以看一下我們很久之前測評的KPE的測評,你就會發現近些年來耳機的熔鑄腔體工藝已經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耳機內側做工細節

線材是一條2PIN插針的無氧銅鍍銀線,雖說現在MMCX接口與2PIN插針二分天下,但看起來也有準備取代之勢,畢竟相比起MMCX接口長時間使用後容易接觸不良的問題,2PIN看起來就穩定許多了。這條鍍銀線的質感很好,並且採用了利茲結構編織,只是線材本身略細了一些,

配機線材

重量也的確不低,32.8g,再加上這偏細的線材,多少會有些頭重腳輕的感覺。好在繞耳佩戴,並且腔體體積也不算很大,所以佩戴舒適度上也沒什麼問題。

整機重量32.8g

3.聲音表現

因為心鏡的價格比較低,其實我對他的聲音表現不是有很高的期待,但很多人都說這款產品的聲音非常不錯,那麼我也其實是非常好奇的。只要心鏡的解析力、聲音均衡度都是在一個合理範圍內的話,它的性價比就已經很好了。

心鏡最「引以為豪」的就是那枚10mm碳納米單元了,坊間有人宣稱這款耳機的單元和天使吉米的Oxygen是相同的,這個說法沒有什麼準確論證,所以先不要相信。單元的靈敏度為106dB,阻抗為32Ω,一切看起來都剛剛好。

本次測評主要使用專業音效卡和便攜播放器作為前端。對比參考VIVO XE800、水月雨 星野、inTime SORA Light。耳塞套參考標配哥倫比亞矽膠套,耳機已進行50小時例行煲機,試聽曲目參考《趣聽耳機評測試音集》。

SONY ZX300A 便攜音樂播放器

曠世CMA Twelve 解碼耳放

聽感與風格印象:心鏡是非常典型的那種冷聲的塞子,整體聲音非常乾淨透徹,低頻的量感不多,整體解析力也要比SORA Light和XE800好一些,在充分煲機之後還是比較耐聽的。相比起星野略暖一點點的聲音來說,心鏡的風格或許會對大部分發燒友來說都很友好。


但是在大動態和大編制音樂下,心鏡的控制力一般,會感覺些許嘈雜和有些混亂的感覺,這可能是單元本身的實際素質導致的,而在這一點上XE800就要好一些。

對比vivo XE800

不過心鏡的聲場表現還是很出色的,在我們對比的這幾款產品當中,心鏡的聲場是最為規整,且具有一定規模的。只不過量感偏少的低頻,很難會給你那種渾厚、紮實的聽感,這讓心鏡聲音顯得有些單薄。

對比水月雨 星野

三頻表現:心鏡的高頻明亮、富有線條感,高頻的解析力比星野更好一些,也不會有Sora Light那麼緊緻,初聽的時候高頻的延展性不太好,並且有一定的毛刺感。在50小時煲機之後就好了一些。心鏡的高頻素質其實實際上是很不錯的,比起一些低價位圈鐵耳機來說,要優秀不少。

中頻部分則是偏薄、略微靠前的感覺,中頻的解析力是不錯的,但是聲底偏薄導致人聲缺乏一些厚實感,所以聽起來會有些乾澀,不過好在結像還是處理的很好,而且齒音也不算多,所以構不成什麼問題。

而低頻部分則非常的克制,可能HZSOUND熟知HiFi發燒友對低頻量感過大沒什麼好感,所以將心鏡的低頻壓到一個甚至不可聞的狀態。很多人吐槽水月雨的產品「沒低頻」,當你聽過心鏡之後,就知道什麼叫做「沒低頻」了。它的低頻量感不大,密度一般,而且下潛也就只能說馬馬虎虎,不過也聊勝於無。

HZSOUND/海梵聲 心鏡 頻響曲線

總結:心鏡打的這副牌,非常明顯,它的調音思路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整體均衡的走向對於初入HiFi的發燒友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入門產品。但你硬是要說心鏡的聽感有多麼好,則不敢苟同,這款產品可以讓你花不了多少錢,就能體會到不錯的解析力和一個中正的調音,我認為心鏡的任務就完成了。

相比起國內某些主做低端產品的品牌來說,心鏡沒有給你一個畸形的聲音,沒有奇奇怪怪的宣傳和營銷手段,在我看來,這就是一個性價比還不錯,並且樸實的產品。

優點:素質優秀,外觀優秀,不挑前端,配件豐富。

缺點:細節做工一般,整體聽感一般。

相關焦點

  • 沒有風格的風格:HZSOUND/海梵聲 HZ5入耳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配件全家福02.外觀與做工T180A入耳式耳機本體這兩款耳機在腔體的造型上都屬於繞耳式佩戴的設計,並且在一些細節部分都有著一些相同。但是不同的是,DM5屬於半開放式的腔體,而HZ5很顯然是封閉式腔體,並且在配色和噴漆上有些區別。現在採用這樣繞耳式佩戴的耳機越來越多,外觀上同質化的情況也不可避免的發生。HZ5的外觀設計並不會讓你感到非常驚豔,肯定不會像飛傲FH1那樣甚至會看起來有些精美。
  • 炎炎夏日裡的平和心境——hzsound心鏡簡評
    最近hzsound又推出新品,我自然又搞到了一條聽聽: 「心鏡」真的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名字,相對而言hzsound
  • 【趣聽Micro】HZSOUND/海梵聲 HZ5入耳式耳機 精簡版測評
    【趣聽Micro】是簡潔幹練的測評報告如果你不喜歡冗長的測評文章在【趣聽Micro】可以最直觀的看到你所想知
  • HZSOUND/海梵聲 HZ3classic 入耳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耳機的腔體材料為塑料打造,整體設計較為圓潤,灰黑色的半透明外殼可以看到耳機內部的構造。外觀的設計和Shure以及Westone的造型有些類似,繞耳式佩戴設計的腔體也符合目前主流耳塞的設計。耳機的體積較小,與常見的繞耳式耳機相同,可以較好的佩戴在耳廓當中。但是HZ3並沒有在線材上設計一個彎曲的耳掛,因此剛入手的話需要佩戴一段時間後給線材定型。腔體部分的結構比較簡單,後腔與尾管部分是一個整體,而前腔則是有塑料材質的外環和鋼網組成。在一部分平頭塞上前面的外環會被做成軟質的橡膠,從而提供較為舒適的佩戴感受(如蘋果小白平頭塞),而RX-1的外環依然是硬質的。
  • BOSE/博士 SoundSport2 半入耳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BOSE SoundSport2入耳式耳機本體第一代的SoundSport與本次測評的這款在外觀上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延續性,但SP2的外觀缺與BOSE旗下的其它產品有著極高的相似度,比如QC20降噪耳機。
  • 馬馬虎虎:HIK S1 雙單元入耳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壓根就不是HiFi圈的牌子,為了擴充產品線的完整度,他們做了一個有線耳機,也就是今天要測評的這款S1,目前在電商平臺的售價299元,算不上很貴。耳機的阻抗只有16Ω,靈敏度為104dB。也提供了標準的0.78mm插針的接口,不過我覺得應該基本上沒人會給這個塞子換線吧。本次測評主要使用便攜播放器作為前端。對比參考海梵聲 心鏡、漫步者H297、飛利浦S2。
  • 森海塞爾 Momentum In-Ear 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Momentum In-Ear官方定價750元左右,一般在各種優惠下網購價格在500-600元人民幣。感謝網友送測測試樣機。耳機使用了「麵條線」耳機線,扁線的兩面分別為紅色和黑色,屬於近兩年來比較流行的耳機搭配色系。又寬又扁的「麵條線」在實際使用中確實可以減少線材擾亂纏在一起的可能性,而且在北京大冬天Momentum In-Ear的線材還可以比較柔軟。至少這些方面,這條耳機主觀體驗不錯。
  • 4000年一遇吧,一千元耳機腰斬後再腰斬!2020年度黑洞級耳機測評
    好了,進主題:這次要談的是一款2020年低價位的「黑洞級」耳機——hzsound心鏡。之所以說是「黑洞」,因為它的音色、音質都達到了這個價位段的恐怖級水平,有著「致命的吸引力」!掛耳式設計,我原本擔心可能有的不夠舒適問題,一點都不存在,入耳的舒適感和耳掛的自然服帖,它都近乎完美。對比IER-Z1R,「心鏡」個頭更小,佩戴更好,但個頭更大的,某些素質也會更強。
  • 【解密】Westone ADV Beta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此時此刻為了滿足各位的好奇,推出這篇權威測評。Adventure Series ADV Beta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來源: 數碼多 作者:soomal在印象中,威士頓是一個以動鐵耳機而聞名的品牌,知名型號很多,在Soomal的評價也不低。
  • Pioneer 先鋒 SE-CL31 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官方定價128元,而前不久在電商活動價格為99元。另外,CL31還具有搭配線控麥克風的版本CL31T,價格要高出30元。Pioneer 先鋒 SE-CL31 入耳式耳機 - 包裝耳機外形體積中規中矩,並不算非常小巧的一類,塑料材質工藝比較精緻,光滑而有質感。白色與金色款尾部為特別的三角形裝飾,視覺上金屬質感不錯;而黑色款則使用了流行的黑、紅搭配。由於耳機使用塑料材質,所以整個耳機的佩戴重量非常輕,佩戴舒適度也沒有特別需要說明的地方。
  • 入耳式耳機牌子哪個好,5款性價比高的入耳式耳機推薦
    如今音樂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跑步運動還是日常娛樂皆如此,作為傳播音樂的媒介,輕便易攜帶的入耳式耳機,無疑成為大部分發燒友的首選,那麼一款好的入耳式耳機品牌要具備哪些因素呢?整理了5款熱銷的品牌型號分享給大家。下面我們來看看入耳式耳機牌子什麼牌子好,哪款性價比高。
  • NFAUDIO寧梵NA2音質測評,對比天天動聽T4
    自然聲NS3 頻響曲線 注意縱坐標絕對值千元以內入耳式耳機終極對決一個可以預測入耳式耳機主觀音質/聽感的算法什麼是哈曼曲線(Harman Target Curve)什麼是相關係數主觀評價環節這款耳機我是收到後第一時間試聽
  • 奧帝茲 Audeze LCDi4 平面振膜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奧帝茲Audeze LCDi4是Soomal一直想要聽到的一款耳機,因為在之前的LCD iSINE20和iSINE10的測評中,我們感受到了來自於奧帝茲小尺寸的平面振膜揚聲器以入耳的佩戴方式,展現出完全可以挑戰頭戴式耳機的聲音品質。
  • 鐵三角 ATH-IM04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與2014年同時期,Westone更新了W4R至W40,我們之前已經有過測評《威士頓 Westone W40 入耳式動鐵耳機測評報告 》[作者:趙宇為 ] 。感謝網友送測IM04耳機,不過11月份拍過照片和煲機後,這款耳機不翼而飛,所以我們又購買了一套全新的IM04,並煲機大概300小時進行測評,這裡表示非常抱歉。
  • Fidue/飛朵 A66 入耳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飛朵A66 入耳式耳機本體對於外觀設計,A66的樣子其實還是比較傳統的。現在的新品耳機已經越來越「排斥」這樣的直筒式設計的樣式,但是不得不說,結構越簡單,也越容易在較低的成本下做出好的聲音。不過A66雖然是比較傳統的直入耳式設計,但是在材質上卻比較用心的。A66的腔體一共分為了三段,最前端是金屬材質的前腔導管部分,中間採用了木質的主腔體,後端又採用了金屬材質的開放式濾網。
  • 漫步者 H293P 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EDIFIER 漫步者 H293P 入耳式耳機漫步者H293P耳機是12月發布的一款新型號耳機,雖然其貌不揚,卻是一款相對偏重音質的型號,從型號和命名上來看也沒有標識性的「設計」,這款耳機似乎來的有些突然。
  • 漫步者 H297 入耳式耳機測評報告
    而時隔一年後,漫步者發布了H297耳機,價格599元人民幣。從外形來看很像H293,也被猜測是H293的升級版,但價格卻是3倍還多[H293目前網購價格169元人民幣]。從價格來看,H297也是漫步者目前售價最高的耳機。EDIFIER 漫步者 H297 入耳式耳機
  • SONY/索尼 MDR-XB55AP 入耳式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XB55AP的外形像極了索尼早些年發布的EX8X、EX9X系列的耳機,均為向後突起的後腔加之圓形的斜入耳前腔,如果你對索尼經典的EX90這款耳機有印象的話,那麼看到XB55AP或許不會太陌生。不同的是,XB55AP在外觀設計的元素上可能會更加多一些。
  • 小米活塞入耳式耳機標準版[2015]測評報告
    國產手機行業競爭激烈,成本一層一層的摳,只要妨礙價格的,都可能被捨棄,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手機不再配送配套耳機。加上現在各種搶購策略調戲消費者,能搶到就是不錯,有無配套耳機,消費者根本不關心。而實際使用中,對大部分人而言,耳機又是實實在在的剛需,並非可有可無。這種情況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手機配塞[配套的耳塞式耳機]市場,它和其他的耳機對應的細分市場不同的是,它的用戶很明確,就是手機用戶,對音質要求不是那麼高,而對功能性要求更多,例如要求有麥克風,可以接打電話等等。
  • 再接再厲:TRI I3Pro入耳式平板振膜圈鐵耳機體驗測評報告
    收錄於話題 #測評報告(耳機腔體部分做工細節)雖然還是使用相同的製造工藝,但是I3Pro的細節處理上好了不少,接縫處更加平整,減少了很多毛刺,對於用戶來說也更加可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