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看電視到底該不該?答案讓很多爸媽嚇出冷汗

2021-02-08 凱叔講故事

末,閨蜜帶著孩子聰聰來家裡串門。一進屋,聰聰跟我打過招呼後,就坐在大廳沙發上看電視了。


芸拉著我進了裡屋:「快幫我想想辦法,你看我家聰聰成了電視迷了。」



原來,放寒假第一天,芸就跟聰聰定好上午做作業,下午的時間自由支配。但還不到半個月,聰聰就成了一個「電視迷」。


芸說:「孩子在電視面前根本挪不開眼睛,感覺孩子已經不是自己的孩子,是電視的孩子了。」


曾有一份來自全國各大醫院的匯總報告,提醒我們為人父母者注意:每年的寒暑假過後,開學之前,醫院裡的眼科就診兒童人數猛增。


我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會像聰聰一樣,一不小心,就成了電視迷。



為什麼孩子那麼容易迷上看電視?

孩子對電視的沉迷其實僅僅是表象,背後的主要原因是父母之愛的缺乏。


0-6歲的孩子,正是對愛的需求高峰期,一旦需求得不得滿足,沒有與父母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戀關係,那麼他就缺乏對他人和世界基本的信任。


內心的需求促使他用自己的辦法去尋找,而電視裡的節目、動畫,設計完美的情節與故事,往往能滿足他們內心的需求。


因此,心理學家對無數個電視迷與網癮少年研究會得出結論:容易成癮的孩子心理原因,排名第一的是父愛的缺失,排名第二的就是不良的親子關係。


可以說,如果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比較融洽,孩子就能健康成長,這樣的孩子是不太容易出現網癮問題的。


夫妻關係不和睦,父母與孩子之間沒有良好的相處模式,往往會促成孩子成癮性人格的形成。

所有的行為背後都有著他們的心理需求。我們對孩子錯誤的教養方式,往往會造成孩子的心理空缺。


無論是溺愛還是控制,往往只注重我們成人自己的想法,沒有關注孩子內心的實際需求。


孩子的心理始終處於空缺不滿足的狀態,這對於孩子而言,是一種無法言說的痛苦。


成癮是解決痛苦的一種方式。


所有的成癮都是人感到痛苦後,想要找個東西依附,或者依附於人,或者依附於物。而電視裡的動畫情節,往往能滿足他們內心的嚮往與渴望,成癮在所難免。


孩子看著電視能跟著唱歌跳舞做遊戲的時候,我們往往認為電視對孩子的智力有促進作用。


而更多的時候,因為孩子在看電視時,能安靜不吵鬧,讓我們能夠放鬆休息,所以不知不覺間,電視就承擔了一部分「保姆」的責任。


當孩子吵鬧不休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因為一時的偷懶,打開電視讓孩子安靜下來。時間一久,孩子沉迷於電視就是習慣成自然。


當孩子逐漸長大,我們會認為看電視和學習是相矛盾的,看電視必然影響學習,從而嚴格阻止孩子看電視。


可是10歲左右的孩子開始了青春期,逆反心理重,我們的阻止反而會讓孩子產生強烈對著幹的念頭:

「你不讓我看,我偏要看。」

「我明裡不看,我暗地裡偷偷看。」

「我在自己家不看,到別人家去看,反正我會找一切機會看電視。」


孩子到底該不該看電視?


幾年前,英國就有專家向國會遞交報告,建議政府制定法律禁止家長讓年齡低於3歲的兒童看電視。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2歲以內的孩子不要使用電子產品,2歲後直到學齡前有選擇性地使用。


而澳洲明確禁止2歲以下的孩子觀看任何電視節目,2-5歲的孩子每天也只能看1小時。


諸多研究報告證明,過早看電視,對孩子的成長往往是弊大於利,有很多無形的危害。


2013年,日本東北大學的神經科研究小組,發表了針對5~18歲青少年每天看電視的時長的研究結果表明:兒童的語言智商隨著他們看電視時間的增加而成比例地下降。

德國兒童心理學家皮特·溫特斯坦及羅伯特·J·瓊維斯以無可辯駁的方式展示了電視對兒童創造力的傷害。


他們對兩組5歲兒童做了「畫小人」測試,第一組幾乎不看電視,第二組平均每天看3小時以上的電視,結果一目了然。


第一排小人是每天看電視時間不超過1小時的孩子畫的。


第二排小人是每天看電視超過3小時的孩子畫的。

第三排,是那些看電視時間和內容不受限制的孩子畫的。很顯然,他們被電視內容嚇到過。

另一項針對0到3歲兒童進行的研究表明,如果只把孩子放在一個開著電視的環境裡(即使孩子不看電視),孩子都會有被兒童心理學家認為是智力發育遲緩的症狀(頻繁更換玩具、遊戲方法越來越簡單、提前結束遊戲、遊戲時間不能集中精力)。

來自日本的一份研究表明:童年時期每多看一個小時電視,患抑鬱症的概率會增加8%。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曾報導:在英國,因患精神疾病而住院的14歲以下兒童人數已猛增50%,全國學齡兒童已有3%患了嚴重的抑鬱症。


權威專家認為,「電視文化」是造成這一問題的重要原因。


電視以快速運動的影像和鮮豔的顏色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在它的反覆刺激下,將影響孩子的自覺注意力。自覺注意力一旦受影響,會讓孩子的注意力極容易渙散。


醫學專家提出:過早地接觸電視,會讓孩子患上多動症的機率大大提高。


這也是許多多動症兒童在看電視、玩遊戲時能安靜,一旦離開電視手機就無法安靜的原因,因為他們的大腦皮層習慣電視影像快速運動的刺激。


所有的研究結果都證明了個體攻擊性與長期看暴力圖片有極大的關係。而60%的電視節目都有暴力鏡頭。


諸多研究證明兒童的反社會性行為(撒謊、欺騙、不聽話、出走,等等)和電視有關。


怎樣避免電視對孩子產生危害?


或許我們在看到以上研究結果時會視電視如猛虎,從現在開始就讓孩子遠離電視。


但事實上,看電視本身並沒有錯,錯在讓孩子毫無節制地看電視,無選擇地觀看電視節目。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電視發揮它最大的益處,儘量避免對孩子產生危害呢?

很多孩子愛上電視電腦手機,往往是受父母的影響。我們看電視、玩手機,孩子也學我們:爸爸媽媽看,那我也想看。結果就是大人孩子一起看。


而大人能控制,但孩子卻無法控制,所以父母應該做孩子的榜樣,少看電視等電子產品。

控制每天看電視的時間,規劃單次的時間。


2歲以下的寶寶,請儘量不要看電視,如果實在要看,每天應控制在15分鐘內。2-3歲寶寶,每天控制在30分鐘內。3歲以上的孩子,差不多每天45分鐘左右。待到學齡兒童,一天看一小時足夠了。


必須堅持一個規則:到了規定時間就關閉電視,不再拖延。


哪怕有再好玩的節目,也不能繼續,否則就視為不信守承諾,有相應的懲罰:罰寫一頁課文或增加10道數學題等。


每次被父母罵不許看電視,回房間做作業去時的我!

很多兒童視頻也充滿了暴力和邪惡,那些毒視頻與毒遊戲讓人遂不及防。我們必須學著做孩子的眼睛,他們觀看的電視節目,一定要經過我們的篩選。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專題研究顯示,有兩類節目最適合少年兒童觀看


一類是兒童文學作品,像兒童文學名著、童話改編的故事片、動畫片;另一類是知識性作品,如大自然探險、科普專題、科幻題材等。


我們要指導孩子觀看這些具有美學價值和教育價值的電視節目,儘量避免那些有消極作用的節目進入孩子的視野。


電視節目《經典詠流傳》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大女兒詹妮弗就讀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她直到14歲才有了第一部手機,還被嚴格限制使用時間,每天玩電腦也不準超過45分鐘。


比爾·蓋茨曾告訴《今天》的節目主持人馬特·勞爾,他認為,孩子在13歲開始用手機,是最合適的。

給孩子講一個故事,陪他一起外出郊遊,一起準備晚餐,一起做家務,一起下一盤棋……


陪伴的時間多了,孩子被電視霸佔的時間就會減少。


我相信,當我們願意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的時候,即使他是個十足的電視迷,堅持幾天,他一定會改變,滿心歡喜地接受我們的陪伴。


對我們而言,我們永遠也不願意,陪伴孩子成長的是電視、電腦、手機那些冷冰冰的電子產品。


願我們用愛跟隨他,陪伴他,讓孩子沐浴在我們的愛中健康成長。


作者:筱泓,從教多年,教育機構顧問,親子情感專欄作者。人生多坎坷,且以文字療傷。願流年無殤,歲月留香。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郵箱tougao@ksjgs.com。

相關焦點

  • 孩子看電視到底該不該?答案讓很多爸媽嚇出冷汗
    可孩子雖小,卻有自己的主見,有時會因為我們的阻止而產生逆反心理:「你不讓我看,我偏要看。」「我明裡不看,我暗地裡偷偷看。」「我在自己家不看,到別人家去看,反正我會找一切機會看電視。」孩子到底該不該看電視?幾年前,英國就有專家向國會遞交報告,建議政府制定法律禁止家長讓年齡低於3歲的兒童看電視。
  • 孩子到底該不該「看電視」?答案跟你想的一樣嗎
    關於孩子近視的話題,被家長提及的越來越多了,甚至很多人,不知不覺地把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作為孩子近視的罪魁禍首。現在,我們就來談談被妖魔化的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我知道有一些家庭,從孩子出生,家裡的電視就沒有打開過。也有的家庭一天到晚,不管看不看電視,都開著。
  • 很多爸媽在曬 這種「鎮娃神器」到底該不該買
    這段時間,很多家長都在網上曬一種鎮娃神器——戒尺。這種戒尺一般都是竹子做的,長約四五十釐米,厚薄適中,有樸素的光面,也有刻著《三字經》《朱子家訓》《弟子規》等文字。買戒尺這件事,說來一般都是爸媽主動的。沒想到,有個三年級小朋友亮亮,給自己「挖了個坑」。一年前,全家去山東孔廟旅遊,在景區的商店裡,一群人熱熱鬧鬧買紀念品。亮亮看到這把竹子做的戒尺,眼前一亮,央求媽媽給他買。他喜歡的理由很簡單:戒尺上刻著《論語》,裝在一個封套裡,拿出來揮舞一番,像耍劍,感覺很神氣。「看到兒子要買戒尺,我和他爸相視一笑,並沒有點破。」
  • 廣告圈集體「見鬼」,嚇出一身冷汗!
    SocialMarketing(ID:social_marketing) 獨家編輯記得之前馬可婷分享過奢侈大牌Burberry、Prada的新年廣告大片(延伸閱讀:Prada新年廣告,嚇出一身冷汗>▼ 7-11  陰間帝國總理髮來賀電 這是7-11(臺灣)以中元節為主題拍攝的廣告片廣告片從陰間帝國總理的視角出發通過電視轉播的方式
  • 知道後嚇出一身冷汗,看完要當心了!
    知道後嚇出一身冷汗,看完要當心了!網羅天下趣事,縱觀世界奇聞。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斷舍離,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過去不太使用的東西捨棄,那麼大家在生活中常常會有一些穿不下或者是過時了的舊衣服,又是如何處理的呢?對於這一點,小編要提醒大家,舊衣服千萬不能燒,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葉羅麗》主角現實根本不存在,頭骨說明原因,看完嚇出一身冷汗
    不過像王默的這樣的女主角在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為何這麼說呢?其實頭骨說明了原因,看完嚇出一身冷汗。 只不過多看幾眼就會發現端倪,這眼睛是不是太大了一點呢?感覺眼睛在整張臉中的佔比非常多,和生活中的常人完全不同。一句話說完,簡直就是大得有點過分了。
  • 中國當年該不該抗美援朝?很多人說不值,美軍在14年後給出了答案
    中國當年該不該抗美援朝?很多人說不值,美軍在14年後給出了答案推薦語:我們現如今的生活都是依靠英雄烈士們的努力所獲得的。他們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我們平白無故地接受了他們的饋贈。天下並沒有白吃的午餐,既然我們享受了現如今的安定和美好,我們也有責任為國家去不斷的努力。
  • 孩子3歲前到底該不該看電視?李玫瑾坦言:看與不看,差別很明顯
    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就坦言:3歲之前,看與不看電視,差別很明顯。1.想像力電視總是將最完整的畫面展示給我們,讓我們的大腦固定在某些畫面,長期觀看電視,孩子的思維能力會受到局限,影響創造能力,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最可愛的地方往往是各種奇思妙想,看電視直觀的表現會讓他們缺乏思考,失去很多想像能力。
  • 男子半夜起來上廁所,感覺不對勁,低頭一看嚇的冷汗直冒
    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為,也不仰仗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於我們本身!我們是獨特的——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首先,非常感謝帥哥美女打開小編的文章,今天為大家帶來《男子半夜起來上廁所,感覺不對勁,低頭一看嚇的頭皮發麻》希望各位看官給小編動手評論點讚喔!
  • 女童模仿動畫情節意外身亡,法院做出判決,動畫片到底該不該被禁
    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很憧憬動漫中的一些場景,有些場景是動漫角色們靠著魔法或者術式打敗對手,有些動漫角色靠著自身實力贏得比賽等。大家有沒有很想模仿的場景?對於我們來說,知道哪些場景可以模仿,哪些場景不能模仿。但是對於喜歡看動畫片的小朋友們來說,他們並不知道其中的危險性。
  • 周揚青羅志祥分手:到底該不該看伴侶的手機?
    最有意思的是,羅志祥曾不止一次地告訴過周揚青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相互間的信任,看彼此手機會打破這種信任,他不喜歡。做了虧心事的人一定不願意讓伴侶看手機,這個觀點的確是沒問題的。但不讓伴侶看手機,就代表一定是做了虧心事嗎?
  • 該不該給孩子看電視?腦神經專家:可以,但不能小於這個年紀
    很多家長都忍不住擔心,這樣會對孩子的視力造成傷害,其實家長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根據相關調查:每到寒暑假,眼科看診的人數就暴增,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正是放假在家的兒童。看電視的孩子,和不看電視的孩子有啥不同?
  • 周揚青九年看羅志祥一次手機,分手了:到底該不該看愛人的手機?
    整條微博,周揚青都極力的想在字裡行間表現一種灑脫和釋然,但看到這句話,我腦海中立馬浮現出一個女孩,身穿盔甲,自作輕鬆的站在風雨中,臉上甚至還帶著愜意的笑,但盔甲下面,傷痕累累,遍體鱗傷。九年,女孩不曾看過男友手機,只因男友說, 「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相互間的信任 ,看彼此手機會打破這種信任,我不喜歡」。
  • 產婦突然胎動,剖開肚子,醫生嚇出冷汗,直搖頭:太讓人心疼
    產婦突然胎動,剖開肚子醫生被嚇出冷汗 小芝從小就是要強的孩子,凡事都要做到最好,不過經常事與願違,中學的升學考試意外落榜,因為家裡經濟的原因
  • 「老婆是獨生女,今年春節該去她家過年,我爸媽不同意怎麼辦?」
    問他原因,表弟一臉無奈:「老婆是獨生女,今年春節該去她家過年,我爸媽不同意怎麼辦?」表弟結婚快兩年了,老婆結婚前就跟他說明了,家裡就她一個女兒,過年不想家裡太冷清,不想爸媽難受,希望老公偶爾同意她回娘家過年。他們之前說好的,結婚第一年在我表弟家過年,第二年再回娘家過年。現在,眼看春節就要到了,當表弟把這個事情跟他爸媽說了之後,他爸媽死活不同意。
  • 全球最恐怖的五個詭異之地,看完嚇出冷汗
    全球最恐怖的五個詭異之地,看完嚇出冷汗,再也不敢一個人睡了    1. 伯克萊廣場50號       普拉克利是英格蘭肯特郡的一個小村莊,據信它是英格蘭最詭異的村莊。除了它的12個(有些人 說13或14個)鬼魂,普拉克利小鎮的出名之處還有它是電視連續劇《五月的花朵》的拍攝地。在那裡出現過的鬼魂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市政廳附近出現的幽 靈,其中有公路劫匪、馬車和馬匹、一個在睡夢中被燒死的吉普賽女人的鬼魂、兩個吊死的屍體、幽靈般的修士、三位上流社會的女士,然而最詭異的莫過於尖叫樹 林。尖叫樹林位於小鎮外,有許多在那失蹤的人的鬼魂四處遊蕩。
  • 到底該不該看伴侶手機?不是所有人看對方手機都是為了查小三的
    我在想,今天是不是很多男人和女人,都慌著清理手機裡面的東西呢?不是所有人看對方手機都是為了查小三的,可偏偏這麼隨手一看,也許只是想用一下手機看看天氣預報,沒想到自己居然成了八卦的主角。到底該不該看伴侶手機?無論怎麼回答,都有一堆反駁的理由。看了是不信任,那不看呢?是不是代表信任?
  • 到底該不該去印度參加瑜珈培訓,看了就知道!
    瑜伽老師是否應該去印度深造投票結果是一半一半,因此,「到底該不該去印度參加瑜伽培訓?」,成為每位瑜珈熱愛者最終的問題。
  • 「都成年人了,還看動漫,你幼不幼稚啊」成年人真的不該看動漫嗎
    「這麼大人了,怎麼還看動漫啊」「都成年人了,還看動漫,你幼不幼稚啊」「你也老大不小了,咋還這麼不成熟,喜歡這些小孩子的玩具啊(手辦)」,作為一個喜歡二次元每當這個時候,我們大多只能報以一個尷尬的微笑回應,那麼成年人到底該不該看動漫呢,看動漫真的就是不成熟嗎?今天我們就來講講。1、喜好不分年齡動漫,也是影視產業中的一種,和電視電影並無什麼區別。有人喜好籃球,有人喜歡遊戲,自然也有人喜歡動漫。
  • 給孩子過生日,到底該按陰曆還是陽曆?很多人不懂,裡面大有門道
    這兩種計時方式大同小異,但因為其一直存在1~2個月的時間差,不少小孩子完全搞不懂到底是怎麼回事。給孩子過生日,到底該按陰曆還是陽曆?現在我們一般都習慣用陽曆來計時,只有在年關將近的時候,才會說:「臘月二十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