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薩是一種起源於義大利的餡餅,如今已經成為世界著名的美食。最早的時候,人們將發酵的麵餅放在石板上烘烤,加入橄欖油、番茄、芝士等佐料,使得出爐的麵餅美味無比。義大利還有一種古老的麵包叫佛卡夏,無論是外形還是味道,都與披薩極其相似,應該算是披薩的前身。
後來,義大利人把披薩帶到了美國,並且將它發揚光大,成為家喻戶曉的美食。從此披薩界形成了兩大流派,分別是意式披薩與美式披薩。如同中國的菜系一樣,義大利的那不勒斯、西西里,美國的紐約和芝加哥,這些帶著濃厚地方特色的披薩都廣受歡迎。
前文說到,披薩就是一張麵餅加上多種餡料烘烤而成。麵餅就像是一張白紙,你可以把餡料當作顏料,自由發揮自己的繪畫創意。當然,要想製作出色香味俱全的披薩,需要掌握一些搭配的技巧。
很多人會跟你說,餅底才是一塊披薩的靈魂,而麵粉與發酵則是餅底的關鍵。所以,要製作一塊好吃的披薩,首先得有合適的麵粉。傳統的意式披薩會採用披薩專用麵粉,這種麵粉也稱為00號麵粉,但這個數字並不是代表蛋白質或者灰分。其實00號麵粉就是一種高筋麵粉,產自於義大利。儘管現在電商非常發達,但如果你只是偶爾在家製作披薩,也沒有必要去買這種專用麵粉。你可以單獨使用高筋麵粉或者中筋麵粉來代替,最好是未經漂白的,能保留原始的麥香味。
至於具體的麵粉筋度如何選擇,也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喜歡有嚼勁的,那麼只要單獨使用高筋麵粉即可。想要酥脆鬆軟一點的,可以用部分低筋麵粉代替高筋麵粉,或者直接採用中筋麵粉。因為披薩並不需要像甜麵包那樣的膨脹程度,因此對麵粉筋度的要求不會那麼苛刻。但是你要明白一點,麵粉的蛋白質含量會影響到麵團的吸水率,而披薩麵團的含水量越高,烘烤的成品越軟嫩。
除了麵粉,披薩麵團的另外幾種原料是水、鹽、乾酵母、橄欖油,在本教程中它們的烘焙百分比分別是62%、2%、0.6%、10%。其中水的添加量可以在麵粉重量的60%-70%之間,你要根據麵粉的吸水率來把握,而不要一味追求大水量,否則麵團太軟太粘手,會影響到後面的整形。披薩的乾酵母用量要比甜麵包少得多,因為它需要長時間低溫發酵,酵母量不宜太高。加入橄欖油的目的是增加麵團的延展性與香味,烘烤成品更加酥脆一些。建議你選用初榨橄欖油,因為它比精煉橄欖油味道更香濃。
很多披薩的內餡之所以會拉絲,主要是因為採用了馬蘇裡拉芝士。馬蘇裡拉芝士的水分含量比較高,用快速烘烤的方式能保持它的水分,產生拉絲的效果。實際上,能用於披薩餡料的芝士有很多種,比如切達芝士、帕馬森芝士、藍紋芝士等等。這些種類各異的芝士賦予了披薩更多的口味,但是它們幾乎沒有明顯的拉絲效果。因此,是否拉絲並不是判斷披薩品質的標準,有很多不拉絲的披薩一樣美味無比。
除了芝士,披薩的內餡還需要其它食材搭配,比如葷菜中的火腿、培根、牛肉、雞肉、海鮮等,素菜中的青椒、洋蔥、蘑菇、豌豆、玉米等。在搭配餡料時,我們可以葷素搭配,按照你喜好的口味來定。不過要謹記兩個原則,一是無論餡料的種類還是數量,都不宜過多;二是儘量選用含水量少的餡料,或者在加入前去除多餘的水分。以上兩點都會影響到餅底的烘烤程度,決定最終的口感。
製作披薩必不可少的醬料是番茄醬,你可以用新鮮番茄自製,也可以購買品牌番茄醬。古人認為「不時不食」,不是當季的番茄味道不夠鮮美,這時購買罐裝的番茄是個更好的選擇。自製番茄醬的基本流程為,先將番茄用料理機打爛,再加入橄欖油、蒜末和鹽混合即可。當然,你也可以炒一下,這樣的番茄醬會更香。如果購買品牌番茄醬,可以選擇大眾型產品如亨氏、味好美、百利,也可以選擇義大利進口品牌如茄意歐、百味來等。像其它餡料一樣,番茄醬也不宜使用太多,不然會酸倒你的牙齒。
披薩麵團的揉制過程與簡約麵包類似,遵循低溫、低速的原則,最好提前冷藏麵粉與水,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麵團完成時的溫度。如果製作的份量不多,可以一開始就加入橄欖油,這樣對揉面效率的影響不大。麵團揉到表面略微光滑,大約為8成的筋度就可以了,因為後續的靜置發酵還會加強麵筋。
將揉好的麵團放入發酵盆中,並在麵團的表面抹上一些額外的橄欖油,目的是防止麵團表皮變幹,最後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冷藏發酵24小時左右。其實發酵時間也不需要特別精準,前後相差三五個小時都是沒有問題的。
通常披薩麵團可以發酵48小時以上,經過充分發酵的餅底,擁有更濃鬱的發酵風味。更多的澱粉被分解成小分子糖,這些還原糖會讓餅皮更加香甜,而且容易上色。不過,考慮到花3天時間製作一個家庭版披薩有點奢侈,找到味道與效率的一個平衡點,發酵24小時也是可以接受的。
當你從冰箱取出麵團後,此時它的溫度非常低,要將它按扁放在常溫環境下回溫。這樣既可以排掉部分氣體讓它繼續發酵,又可以增加麵團的表面積,使其回溫速度加快。在這個過程中,一樣要用保鮮膜蓋好防止風乾。隨著時間的推移,麵團逐漸回溫,酵母也慢慢恢復活性,加快發酵速度,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這個過程相當於最終發酵。一般從冷藏溫度(4度)回到常溫(25度),需要2個小時左右。
傳統的意式披薩是使用窯爐來烘烤的,這種爐火溫度高達400度以上,將披薩放進去2-3分鐘即可出爐,這樣餅底即能變得焦脆,餡料又能保持充足的水分,形成外脆裡嫩的絕佳口感。在家庭烘焙中,窯爐是遙不可及的,那麼如何利用極限溫度為250度的家用烤箱,烘烤出脆嫩的披薩呢?答案就是採用烘焙石板。如果你還沒有烘焙石板,又是披薩的狂熱愛好者,我強烈建議你入手一塊。
充分預熱的石板能存儲大量的熱能,在披薩入爐時就能提供超高的加熱效率。儘管不能達到那些專業披薩爐的效果,但足以製作出令人滿意的披薩。用低溫長時間來烤披薩,你會得到一塊餡料烤焦、口感發乾的麵餅,那足以毀了它的味道。
在麵團回溫這段時間,你可以開始預熱烘焙石板了。常見的石板厚度從1.2到2釐米不等,在250度的情況下,需要預熱的時間大約為40-60分鐘。沒有充分預熱的石板,效果會大打折扣。
待麵團回到常溫後,它的體積會膨脹2倍以上,這時你可以開始進行整形了。雖然用擀麵杖整形很方便,但我還是建議你徒手來操作,因為擀麵杖會將餅皮壓得太實。徒手整形並不難,基本動作就是壓扁、拉伸、拋擲。要注意的是,保證披薩的外緣2cm比中間的位置略高一點,這個邊緣叫作「披薩邊」,這樣才能阻止內餡流得到處都是。
在整形過程中,使用粗粒玉米粉最方便,這相當於在麵餅底部放置滾珠一樣,讓它滑動更自如。如果沒有玉米粉也可以用全麥麵粉、高筋麵粉代替,只是效果會差一些。你可以藉助叉子或牙籤,將麵餅中較大的氣泡戳破,因為這些大氣泡會使披薩局部位置膨脹太高,從而導致頂部的餡料烤焦。
我們此次製作的是2個10寸的薄底披薩,麵團的重量大約400克,也就是每個10寸披薩的麵團重量為200克(其實還可以更少),麵粉的重量則是120克。那要製作12寸、14寸的薄底披薩怎麼算呢?其實很簡單,就按照圓形的面積來計算比例,比如12寸的披薩,直徑就是12寸,那麼它的面積與10寸的面積比為(12*12)/(10*10)=1.44,然後再拿120克麵粉乘以1.44,就可以得出1個12寸披薩的麵粉用量為173克。同理也可以算出其它尺寸的麵粉用量,這裡也不再多說了。
將麵餅製作完成後,就可以按照番茄醬、芝士、其它餡料的順序進行擺放了。番茄醬均勻刷平即可,芝士如果有結塊就將它切碎一點,其它餡料則可以按照先放肉類再放蔬菜水果的方式擺放。
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在製作披薩過程中,你要確保三個方面的溫度適宜。一是烘焙石板的預熱溫度要足夠;二是麵團整形時要回到常溫;三是所有餡料的溫度回到常溫,尤其是冷凍保存的馬蘇裡拉芝士。
因為使用了石板,你需要用一個鏟子將披薩送入烤箱。最方便的做法就是使用披薩鏟,如果沒有也可以用金屬片來代替,這樣在放入和取出烤箱時都比較方便。如果烘焙石板預熱充分,烤箱設置上下火250度,披薩只需要7分鐘左右就可以將餅底烤熟,產生焦黃的烘焙色澤。儘快移出烤箱,趁熱享受這種美味吧!
食譜信息
【環境】室溫20度,溼度60%
【份量】2個薄底10寸,4-8人食用
【烘烤】石板放入烤箱中層,250度預熱1個小時,烘烤上下火250度,時長7分鐘,要根據你的烤箱溫差靈活調整
【保存】密封常溫保存1天,密封冷凍保存1個月
原料
麵團:高筋麵粉240克(冷藏),水150克(冷藏),乾酵母1.5克,鹽5克,橄欖油24克
餡料:馬蘇裡拉芝士160克,番茄醬120克,香腸120克,青椒32克
步驟1
攪拌盆中加入麵粉、酵母和鹽,用手動打蛋器混合均勻,要避免酵母和鹽直接接觸。
步驟2
加入水與橄欖油,開啟廚師機低速(1檔)攪拌,時長大約為1分鐘。
步驟3
原料成團後轉為中速(3檔)揉面,攪拌時長大約為12分鐘。
步驟4
將麵團揉至表面略微光滑,能拉出較薄的膜,破裂口有鋸齒的狀態即可。此時麵團為8成筋度左右。
步驟5
這時麵團的溫度為25度。
步驟6
將麵團揉圓,放入抹油的發酵盆中。
步驟7
麵團表面再抹上一層油,蓋上保鮮膜送入冰箱冷藏發酵,時長大約為24小時。
步驟8
將麵團取出,體積已經膨脹了2倍以上。在桌面上撒一些手粉,將麵團分割成兩份,每份約為200克。
步驟9
將麵團揉圓後再按扁,放入烤盤內蓋上保鮮膜靜置回溫,大約需要2小時左右。
步驟10
將石板放入烤箱中層,開始250度預熱,至少需要1小時。
步驟11
現在開始準備餡料。如果芝士結塊,直接用刀將它切碎。
步驟12
將香腸切片,厚度大約在8mm左右。
步驟13
青椒切段,然後再對半切開。
步驟14
在桌面上撒適量的手粉,將回溫的麵團用手掌按成圓餅形,並進行適當地排氣。在整形過程中如果麵團比較粘手,要多使用手粉。
步驟15
用兩手的指腹按壓麵餅,壓出1cm的邊緣,然後旋轉30度重複按壓,直到壓出完整的披薩邊。確保麵餅底部有足夠的手粉,這樣更容易轉動麵餅。
步驟16
接著兩手按壓住麵團橫向拉開一小段距離,然後旋轉30度重複上述動作,使麵餅逐漸變大。
步驟17
將麵餅抬起放在一隻手上,然後將它在兩手之間來回互拋,每拋一次要小角度旋轉一下,這樣可以讓麵餅因重力作用,變得越來越大。
步驟18
重複拉伸與拋擲這兩個動作,直到麵餅的直徑達到25釐米左右,然後放在油紙上。如果不小心弄破了,可以將破的地方捏合在一起。
步驟19
用手把麵餅修整得更圓一些,將一些明顯的大氣泡扎破,可以防止頂上的餡料烤焦。
步驟20
在麵餅上倒入番茄醬,用湯匙將它抹勻,麵餅邊緣1cm不要塗抹。
步驟21
加入芝士碎,用手將它鋪平。
步驟22
均勻擺上香腸片,再放入青椒片完成最後裝飾。
步驟23
連同油紙一起將麵餅移到鏟子上。
步驟24
送入烤箱中層,稍微抖動使麵餅邊緣抵在石板上,然後迅速抽離鏟子,使披薩和油紙落在石板上。
步驟25
調整上下火250度7分鐘,要根據你的烤箱溫差靈活調整。
步驟26
當披薩餅底上色,內餡出現少量焦斑,則說明烘烤到位。抓住油紙邊緣拉到鏟子上,即可輕鬆移出烤箱。
步驟27
先移到晾網上,接著趁熱用輪刀將披薩分成8等分。
步驟28
餅底微微焦黃,從切面能看到大小不一的氣孔,帶有淡淡的發酵香味,口感非常酥脆鬆軟。
常見問題
一、麵團溼粘不成團
原因分析:麵粉吸水率太低
解決方法:根據麵粉的吸水率調整添加的水量或者更換麵粉
二、按壓麵團時回縮嚴重
原因分析:1.麵團溫度太低;2.麵團松馳時間不足
解決方法:1.等麵團充分回溫後再操作;2.延長麵團松馳時間
三、拉伸麵餅容易破皮
原因分析:1.麵團筋度不夠;2.用力不夠均勻
解決方法:1.提高麵粉的筋度或者增加揉面時間;2.拉伸時注意用力均勻
四、頂部餡料烤焦
原因分析:1.麵餅的大氣泡太多;2.烤箱溫差太大
解決方法:1.消除麵餅的大氣泡;2.根據烤箱的溫差調整烘烤溫度與時間
五、餅底不夠酥脆
原因分析:1.烘焙石板預熱不足;2.烘烤時間不夠;3.餡料水分太多
解決方法:1.保證石板預熱1小時以上;2.適當延長烘烤時間;3.減少餡料的水分
六、芝士沒有拉絲效果
原因分析:1.馬蘇裡拉芝士的品質問題;2.烘烤時間太久導致芝士水分流失
解決方法:1.更換拉絲效果更好的芝士;2.提高烘烤溫度並縮短時間
總結
披薩就是一塊帶餡料的麵餅,要想做出好吃的披薩,首先要選對麵粉,延長發酵時間,這能使餅底的味道更加突出。其次,烘烤的溫度也是關鍵,使用烘焙石板使得烘烤時間極大地縮短,這樣在保持餡料水分的同時,使得餅底烘烤徹底,變得非常焦香酥脆。在內餡方面,只要確保使用高品質的芝士,並且不要放入過多的餡料就可以了。
如今,必勝客、達美樂、棒約翰等國際披薩連鎖品牌,將披薩這款世界性美食帶進了千家萬戶。雖然傳統披薩擁有上千年的歷史,但現代廚房為了追求高效率,使用現成餅底和速凍餡料,很大程度上犧牲了披薩的口感。如果你想吃到正宗美味的披薩,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用高品質的食材,投入時間和精力,我想它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最後,為了寫出詳細的教程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我想麻煩你幫我一個小忙,為我點讚、轉發和關注我,非常感謝你的支持,我將會繼續寫出更好的教程作為回報。
我是麥田初語,專注烘焙教學與美食分享,讓你在麵粉雞蛋的世界中找回自己,快來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