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做正宗的意式披薩,餅底酥脆內餡軟嫩,比外面好吃太多了

2021-01-09 麥田初語

披薩是一種起源於義大利的餡餅,如今已經成為世界著名的美食。最早的時候,人們將發酵的麵餅放在石板上烘烤,加入橄欖油、番茄、芝士等佐料,使得出爐的麵餅美味無比。義大利還有一種古老的麵包叫佛卡夏,無論是外形還是味道,都與披薩極其相似,應該算是披薩的前身。

後來,義大利人把披薩帶到了美國,並且將它發揚光大,成為家喻戶曉的美食。從此披薩界形成了兩大流派,分別是意式披薩與美式披薩。如同中國的菜系一樣,義大利的那不勒斯、西西里,美國的紐約和芝加哥,這些帶著濃厚地方特色的披薩都廣受歡迎。

前文說到,披薩就是一張麵餅加上多種餡料烘烤而成。麵餅就像是一張白紙,你可以把餡料當作顏料,自由發揮自己的繪畫創意。當然,要想製作出色香味俱全的披薩,需要掌握一些搭配的技巧。

很多人會跟你說,餅底才是一塊披薩的靈魂,而麵粉與發酵則是餅底的關鍵。所以,要製作一塊好吃的披薩,首先得有合適的麵粉。傳統的意式披薩會採用披薩專用麵粉,這種麵粉也稱為00號麵粉,但這個數字並不是代表蛋白質或者灰分。其實00號麵粉就是一種高筋麵粉,產自於義大利。儘管現在電商非常發達,但如果你只是偶爾在家製作披薩,也沒有必要去買這種專用麵粉。你可以單獨使用高筋麵粉或者中筋麵粉來代替,最好是未經漂白的,能保留原始的麥香味。

至於具體的麵粉筋度如何選擇,也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喜歡有嚼勁的,那麼只要單獨使用高筋麵粉即可。想要酥脆鬆軟一點的,可以用部分低筋麵粉代替高筋麵粉,或者直接採用中筋麵粉。因為披薩並不需要像甜麵包那樣的膨脹程度,因此對麵粉筋度的要求不會那麼苛刻。但是你要明白一點,麵粉的蛋白質含量會影響到麵團的吸水率,而披薩麵團的含水量越高,烘烤的成品越軟嫩。

除了麵粉,披薩麵團的另外幾種原料是水、鹽、乾酵母、橄欖油,在本教程中它們的烘焙百分比分別是62%、2%、0.6%、10%。其中水的添加量可以在麵粉重量的60%-70%之間,你要根據麵粉的吸水率來把握,而不要一味追求大水量,否則麵團太軟太粘手,會影響到後面的整形。披薩的乾酵母用量要比甜麵包少得多,因為它需要長時間低溫發酵,酵母量不宜太高。加入橄欖油的目的是增加麵團的延展性與香味,烘烤成品更加酥脆一些。建議你選用初榨橄欖油,因為它比精煉橄欖油味道更香濃。

很多披薩的內餡之所以會拉絲,主要是因為採用了馬蘇裡拉芝士。馬蘇裡拉芝士的水分含量比較高,用快速烘烤的方式能保持它的水分,產生拉絲的效果。實際上,能用於披薩餡料的芝士有很多種,比如切達芝士、帕馬森芝士、藍紋芝士等等。這些種類各異的芝士賦予了披薩更多的口味,但是它們幾乎沒有明顯的拉絲效果。因此,是否拉絲並不是判斷披薩品質的標準,有很多不拉絲的披薩一樣美味無比。

除了芝士,披薩的內餡還需要其它食材搭配,比如葷菜中的火腿、培根、牛肉、雞肉、海鮮等,素菜中的青椒、洋蔥、蘑菇、豌豆、玉米等。在搭配餡料時,我們可以葷素搭配,按照你喜好的口味來定。不過要謹記兩個原則,一是無論餡料的種類還是數量,都不宜過多;二是儘量選用含水量少的餡料,或者在加入前去除多餘的水分。以上兩點都會影響到餅底的烘烤程度,決定最終的口感。

製作披薩必不可少的醬料是番茄醬,你可以用新鮮番茄自製,也可以購買品牌番茄醬。古人認為「不時不食」,不是當季的番茄味道不夠鮮美,這時購買罐裝的番茄是個更好的選擇。自製番茄醬的基本流程為,先將番茄用料理機打爛,再加入橄欖油、蒜末和鹽混合即可。當然,你也可以炒一下,這樣的番茄醬會更香。如果購買品牌番茄醬,可以選擇大眾型產品如亨氏、味好美、百利,也可以選擇義大利進口品牌如茄意歐、百味來等。像其它餡料一樣,番茄醬也不宜使用太多,不然會酸倒你的牙齒。

披薩麵團的揉制過程與簡約麵包類似,遵循低溫、低速的原則,最好提前冷藏麵粉與水,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麵團完成時的溫度。如果製作的份量不多,可以一開始就加入橄欖油,這樣對揉面效率的影響不大。麵團揉到表面略微光滑,大約為8成的筋度就可以了,因為後續的靜置發酵還會加強麵筋。

將揉好的麵團放入發酵盆中,並在麵團的表面抹上一些額外的橄欖油,目的是防止麵團表皮變幹,最後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冷藏發酵24小時左右。其實發酵時間也不需要特別精準,前後相差三五個小時都是沒有問題的。

通常披薩麵團可以發酵48小時以上,經過充分發酵的餅底,擁有更濃鬱的發酵風味。更多的澱粉被分解成小分子糖,這些還原糖會讓餅皮更加香甜,而且容易上色。不過,考慮到花3天時間製作一個家庭版披薩有點奢侈,找到味道與效率的一個平衡點,發酵24小時也是可以接受的。

當你從冰箱取出麵團後,此時它的溫度非常低,要將它按扁放在常溫環境下回溫。這樣既可以排掉部分氣體讓它繼續發酵,又可以增加麵團的表面積,使其回溫速度加快。在這個過程中,一樣要用保鮮膜蓋好防止風乾。隨著時間的推移,麵團逐漸回溫,酵母也慢慢恢復活性,加快發酵速度,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這個過程相當於最終發酵。一般從冷藏溫度(4度)回到常溫(25度),需要2個小時左右。

傳統的意式披薩是使用窯爐來烘烤的,這種爐火溫度高達400度以上,將披薩放進去2-3分鐘即可出爐,這樣餅底即能變得焦脆,餡料又能保持充足的水分,形成外脆裡嫩的絕佳口感。在家庭烘焙中,窯爐是遙不可及的,那麼如何利用極限溫度為250度的家用烤箱,烘烤出脆嫩的披薩呢?答案就是採用烘焙石板。如果你還沒有烘焙石板,又是披薩的狂熱愛好者,我強烈建議你入手一塊。

充分預熱的石板能存儲大量的熱能,在披薩入爐時就能提供超高的加熱效率。儘管不能達到那些專業披薩爐的效果,但足以製作出令人滿意的披薩。用低溫長時間來烤披薩,你會得到一塊餡料烤焦、口感發乾的麵餅,那足以毀了它的味道。

在麵團回溫這段時間,你可以開始預熱烘焙石板了。常見的石板厚度從1.2到2釐米不等,在250度的情況下,需要預熱的時間大約為40-60分鐘。沒有充分預熱的石板,效果會大打折扣。

待麵團回到常溫後,它的體積會膨脹2倍以上,這時你可以開始進行整形了。雖然用擀麵杖整形很方便,但我還是建議你徒手來操作,因為擀麵杖會將餅皮壓得太實。徒手整形並不難,基本動作就是壓扁、拉伸、拋擲。要注意的是,保證披薩的外緣2cm比中間的位置略高一點,這個邊緣叫作「披薩邊」,這樣才能阻止內餡流得到處都是。

在整形過程中,使用粗粒玉米粉最方便,這相當於在麵餅底部放置滾珠一樣,讓它滑動更自如。如果沒有玉米粉也可以用全麥麵粉、高筋麵粉代替,只是效果會差一些。你可以藉助叉子或牙籤,將麵餅中較大的氣泡戳破,因為這些大氣泡會使披薩局部位置膨脹太高,從而導致頂部的餡料烤焦。

我們此次製作的是2個10寸的薄底披薩,麵團的重量大約400克,也就是每個10寸披薩的麵團重量為200克(其實還可以更少),麵粉的重量則是120克。那要製作12寸、14寸的薄底披薩怎麼算呢?其實很簡單,就按照圓形的面積來計算比例,比如12寸的披薩,直徑就是12寸,那麼它的面積與10寸的面積比為(12*12)/(10*10)=1.44,然後再拿120克麵粉乘以1.44,就可以得出1個12寸披薩的麵粉用量為173克。同理也可以算出其它尺寸的麵粉用量,這裡也不再多說了。

將麵餅製作完成後,就可以按照番茄醬、芝士、其它餡料的順序進行擺放了。番茄醬均勻刷平即可,芝士如果有結塊就將它切碎一點,其它餡料則可以按照先放肉類再放蔬菜水果的方式擺放。

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在製作披薩過程中,你要確保三個方面的溫度適宜。一是烘焙石板的預熱溫度要足夠;二是麵團整形時要回到常溫;三是所有餡料的溫度回到常溫,尤其是冷凍保存的馬蘇裡拉芝士。

因為使用了石板,你需要用一個鏟子將披薩送入烤箱。最方便的做法就是使用披薩鏟,如果沒有也可以用金屬片來代替,這樣在放入和取出烤箱時都比較方便。如果烘焙石板預熱充分,烤箱設置上下火250度,披薩只需要7分鐘左右就可以將餅底烤熟,產生焦黃的烘焙色澤。儘快移出烤箱,趁熱享受這種美味吧!

食譜信息

【環境】室溫20度,溼度60%

【份量】2個薄底10寸,4-8人食用

【烘烤】石板放入烤箱中層,250度預熱1個小時,烘烤上下火250度,時長7分鐘,要根據你的烤箱溫差靈活調整

【保存】密封常溫保存1天,密封冷凍保存1個月

原料

麵團:高筋麵粉240克(冷藏),水150克(冷藏),乾酵母1.5克,鹽5克,橄欖油24克

餡料:馬蘇裡拉芝士160克,番茄醬120克,香腸120克,青椒32克

麵團原料
餡料

步驟1

攪拌盆中加入麵粉、酵母和鹽,用手動打蛋器混合均勻,要避免酵母和鹽直接接觸。

加入乾性材料

步驟2

加入水與橄欖油,開啟廚師機低速(1檔)攪拌,時長大約為1分鐘。

加入水與油
開啟廚師機

步驟3

原料成團後轉為中速(3檔)揉面,攪拌時長大約為12分鐘。

轉為中速

步驟4

將麵團揉至表面略微光滑,能拉出較薄的膜,破裂口有鋸齒的狀態即可。此時麵團為8成筋度左右。

八成筋度

步驟5

這時麵團的溫度為25度。

麵團溫度

步驟6

將麵團揉圓,放入抹油的發酵盆中。

揉圓

步驟7

麵團表面再抹上一層油,蓋上保鮮膜送入冰箱冷藏發酵,時長大約為24小時。

蓋保鮮膜

步驟8

將麵團取出,體積已經膨脹了2倍以上。在桌面上撒一些手粉,將麵團分割成兩份,每份約為200克。

膨脹2倍
分割

步驟9

將麵團揉圓後再按扁,放入烤盤內蓋上保鮮膜靜置回溫,大約需要2小時左右。

按扁
蓋上保鮮膜

步驟10

將石板放入烤箱中層,開始250度預熱,至少需要1小時。

預熱石板

步驟11

現在開始準備餡料。如果芝士結塊,直接用刀將它切碎。

切碎芝士

步驟12

將香腸切片,厚度大約在8mm左右。

香腸切片

步驟13

青椒切段,然後再對半切開。

青椒切段

步驟14

在桌面上撒適量的手粉,將回溫的麵團用手掌按成圓餅形,並進行適當地排氣。在整形過程中如果麵團比較粘手,要多使用手粉。

步驟15

用兩手的指腹按壓麵餅,壓出1cm的邊緣,然後旋轉30度重複按壓,直到壓出完整的披薩邊。確保麵餅底部有足夠的手粉,這樣更容易轉動麵餅。

雙手指腹按壓

步驟16

接著兩手按壓住麵團橫向拉開一小段距離,然後旋轉30度重複上述動作,使麵餅逐漸變大。

橫向拉開

步驟17

將麵餅抬起放在一隻手上,然後將它在兩手之間來回互拋,每拋一次要小角度旋轉一下,這樣可以讓麵餅因重力作用,變得越來越大。

雙手來回拋擲

步驟18

重複拉伸與拋擲這兩個動作,直到麵餅的直徑達到25釐米左右,然後放在油紙上。如果不小心弄破了,可以將破的地方捏合在一起。

麵餅直徑

步驟19

用手把麵餅修整得更圓一些,將一些明顯的大氣泡扎破,可以防止頂上的餡料烤焦。

扎破大氣泡

步驟20

在麵餅上倒入番茄醬,用湯匙將它抹勻,麵餅邊緣1cm不要塗抹。

倒入番茄醬
抹勻

步驟21

加入芝士碎,用手將它鋪平。

加入芝士碎
鋪平

步驟22

均勻擺上香腸片,再放入青椒片完成最後裝飾。

擺上香腸片
放入青椒片

步驟23

連同油紙一起將麵餅移到鏟子上。

移到鏟子上

步驟24

送入烤箱中層,稍微抖動使麵餅邊緣抵在石板上,然後迅速抽離鏟子,使披薩和油紙落在石板上。

抵住石板
抽出鏟子

步驟25

調整上下火250度7分鐘,要根據你的烤箱溫差靈活調整。

調整溫度

步驟26

當披薩餅底上色,內餡出現少量焦斑,則說明烘烤到位。抓住油紙邊緣拉到鏟子上,即可輕鬆移出烤箱。

拉到鏟子上

步驟27

先移到晾網上,接著趁熱用輪刀將披薩分成8等分。

移到晾網

步驟28

餅底微微焦黃,從切面能看到大小不一的氣孔,帶有淡淡的發酵香味,口感非常酥脆鬆軟。

餅底焦黃

常見問題

一、麵團溼粘不成團

原因分析:麵粉吸水率太低

解決方法:根據麵粉的吸水率調整添加的水量或者更換麵粉

二、按壓麵團時回縮嚴重

原因分析:1.麵團溫度太低;2.麵團松馳時間不足

解決方法:1.等麵團充分回溫後再操作;2.延長麵團松馳時間

三、拉伸麵餅容易破皮

原因分析:1.麵團筋度不夠;2.用力不夠均勻

解決方法:1.提高麵粉的筋度或者增加揉面時間;2.拉伸時注意用力均勻

四、頂部餡料烤焦

原因分析:1.麵餅的大氣泡太多;2.烤箱溫差太大

解決方法:1.消除麵餅的大氣泡;2.根據烤箱的溫差調整烘烤溫度與時間

五、餅底不夠酥脆

原因分析:1.烘焙石板預熱不足;2.烘烤時間不夠;3.餡料水分太多

解決方法:1.保證石板預熱1小時以上;2.適當延長烘烤時間;3.減少餡料的水分

六、芝士沒有拉絲效果

原因分析:1.馬蘇裡拉芝士的品質問題;2.烘烤時間太久導致芝士水分流失

解決方法:1.更換拉絲效果更好的芝士;2.提高烘烤溫度並縮短時間

總結

披薩就是一塊帶餡料的麵餅,要想做出好吃的披薩,首先要選對麵粉,延長發酵時間,這能使餅底的味道更加突出。其次,烘烤的溫度也是關鍵,使用烘焙石板使得烘烤時間極大地縮短,這樣在保持餡料水分的同時,使得餅底烘烤徹底,變得非常焦香酥脆。在內餡方面,只要確保使用高品質的芝士,並且不要放入過多的餡料就可以了。

如今,必勝客、達美樂、棒約翰等國際披薩連鎖品牌,將披薩這款世界性美食帶進了千家萬戶。雖然傳統披薩擁有上千年的歷史,但現代廚房為了追求高效率,使用現成餅底和速凍餡料,很大程度上犧牲了披薩的口感。如果你想吃到正宗美味的披薩,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用高品質的食材,投入時間和精力,我想它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最後,為了寫出詳細的教程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我想麻煩你幫我一個小忙,為我點讚、轉發和關注我,非常感謝你的支持,我將會繼續寫出更好的教程作為回報。

我是麥田初語,專注烘焙教學與美食分享,讓你在麵粉雞蛋的世界中找回自己,快來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跟義大利大廚學做正宗的意式Salami披薩![7.3 深圳]
    正宗的意式披薩不需要太多的配料,薄餅底烤得表皮香脆內裡略帶鬆軟,搭配主廚用番茄秘制的底醬和拔絲效果一流的馬蘇拉裡芝士,入口層次豐富,醬料的酸甜可口與芝士的濃鬱奶香交織覆蓋你的味蕾,吃起來根本停不了口啊!
  • 自己在家做披薩,配方和技巧都教給您,餅底香酥餡料豐富,特好吃
    披薩是一種美味的外國食品,它跟我們中式的麵餅有點像,但是口感上卻完全不一樣,好吃的披薩餅要選用高品質的麵粉來做餅底,餅底金黃酥脆為佳,餡料有甜有鹹,還可以像我這樣,做成雙拼的口味,能滿足更多人的口味,披薩餅的製作方法和我們中式的面點一樣簡單,但是卻更好看,更好吃,咱們自己在家也能做出來,我把詳細的配方和技巧都告訴您,這樣做出來的披薩餅餅底香酥,餡料也很滿足
  • 教你做披薩,方法步驟告訴你,表面酥脆,內裡鬆軟,比買的好吃
    說起披薩大家肯定不會陌生,在城市中心,隨處可見的都是披薩廣告。起初披薩發源於義大利,慢慢地披薩成為全球流行的一種食物。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必勝客,顏色五彩繽紛,表皮酥脆,內裡鬆軟,濃濃的芝士味。尤其是小孩子特別愛吃。
  • 教你做最好的歐洲家庭披薩Pizza麵團,內附詳細圖文、配方資料
    披薩的奶酪通常採用馬蘇裡拉奶酪或莫薩裡拉乾酪,也有許多的師傅願意採用混合多種乾酪的做法,提升披薩的口味,比如帕馬森乾酪、羅馬乳酪、義大利鄉村軟酪等等,這個主要看你對口味的要求可以自由選擇。那麼再說一下餅皮,區分一個披薩餅皮是否正宗,主要看餅皮的成型方式,意式披薩通常是全手工製作,並手拋成型,不需要機械加工,翻邊均勻;我們另外見到的鐵盤披薩,就屬於美式披薩,一般採用機械成型餅底,這就是區分披薩餅皮的方法。
  • 吃了那麼多年披薩,你真的吃過正宗的意式披薩?
    披薩對於國人來說絕對算是「老朋友」了 金黃色的面胚上覆蓋著噴香拉絲的奶酪香氣誘人BUT吃了那麼多年披薩你真的吃過正宗的意式披薩?看完這篇或許你能找到答案▼現代披薩起源於義大利那不勒斯意式餅底主要由麵粉、酵母、水調製而成,不添加糖、油、鹽。製作過程比較複雜。首先用擀麵杖將低溫發酵的麵粉團推平並經過多次按壓。然後接下來的一步就是餅皮如此薄的秘密所在了。披薩師會將餅底置於手中旋轉,有點類似於印度飛餅的做法。你會見證餅皮越變越薄,越變越大的過程。
  • 薄脆底披薩,從餅胚到餡料詳解,不怕你學不會,芝士使勁加不心疼
    國外的打滷囊,曾聽過一個不太靠譜的說法,外國人學中國的餡餅,但是不知道怎麼把餡包到面裡,於是餡就這麼露在外面被餅底託著,成了如今的披薩,顯然這說法不太可信,當笑話聽吧。披薩最初起源於義大利,不過如今已經演變為多種類型,有紐約式披薩、加利福尼亞式披薩、烤盤披薩、厚型披薩、薄脆型披薩、外帶烘焙式披薩、夾餡披薩、Focaccia樣式披薩等,最經典的還是傳統的意式披薩,最初的披薩餅底是偏厚的,但逐漸人們發現其實更喜歡吃上面的餡料,所以餅底越來越薄,現在薄底披薩貌似更受歡迎,連一直堅守傳統披薩的必勝客也出了薄底系列,可見它的受歡迎程度。
  • 女兒迷上這種餅,比披薩簡單多了,不用和面不用烤箱,底脆餡香
    女兒迷上這種餅,比披薩簡單多了,不用和面不用烤箱,底脆餡香孩子特別愛吃披薩,隔幾天總要做一次。有時候早餐吃有時候晚餐吃,早餐時間比較少,又是和面又是備餡,感覺有點麻煩,不如換個做法,用麵包代替傳統餅底,用平底鍋做別樣披薩,簡單易做味道也不錯,跟傳統披薩比起來,還加了一些雞蛋,營養更加豐富多樣化。前幾天吃過一個類似的餅子,這幾天還要吃,迷上這種吃法了。鍾南山老先發布健康飲食原則,提倡早餐要一定要吃,而且食物要多元化。
  • 拿坡裡披薩餅底薄脆,餡料豐富,啖啖拉絲!識食的你快來打卡!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廣州吃喝玩樂蒲,ID:pupu02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01·三款底薄餡正披薩烘烤得剛剛好得餅底,脆口之餘不會幹硬。番茄醬酸甜的滋味和奶酪相融,口感清爽不膩,入口還帶有羅勒葉獨有的香氣,小小的一個披薩就能品到正宗義大利風味!
  • 怎麼才能做出好吃的披薩?教你簡單又特別的做法
    怎麼才能做出好吃的披薩,有沒有簡單又特別的做法?首先說下披薩的組成部分吧:麵餅,醬底,主料,芝士,餅底的口感和味道,其實也很決定披薩的味道如何,各家和面的配方不同,直接決定了披薩餅的味道。如果是嚴格素食者的話,不妨做個佛卡夏試試,可以不放餡兒,或者撒些橄欖和香草,美味的關鍵是在烤盤和佛卡夏表面撒上大量的橄欖油,底殼酥脆、內瓤柔軟、表面焦黃,滿口都是橄欖油和小麥粉的香氣,想想都流口水呀。小夥伴教我做披薩的時候表示,這基本上就是和一坨麵攤開,然後有什麼菜都倒上去就好了,很有道理,上圖分別是剛做完、烤制中和最終成品(最後一張有濾鏡)。
  • 再也不用去必勝客買了,家裡也能做披薩,餅底酥脆性感拉絲,好吃
    必勝客知名菜品—披薩(比薩Pizza),又稱為比薩餅、匹薩、批薩、披薩,是一種發源於義大利的食品,在全球頗受歡迎。比薩餅的通常做法是用發酵的圓麵餅上面覆蓋番茄醬、奶酪以及其他配料,並由烤爐烤制而成。現在已經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美食之一。
  • 就在湯河旁,還藏著小島最正宗的義大利披薩!
    這樣不僅保持了披薩的原汁原味,更能防止食材的營養成分流失,汁多,餅皮薄脆。因為是石板高溫烘烤,所以餅底會有焦痕 ,口感爽脆卻不會酥掉。娜蘭餐廳的意式披薩用料講究,每一種原料都是精心挑選,榴槤、帕爾馬生火腿等都是空運而來,每一個披薩都由內而外地透露著滿滿的誠意!在講披薩之前我必須要先跟大家說一下這個帕爾馬生火腿!
  • 魔都最新人氣意式手工披薩大盤點
    小編今天就帶你一起來品味滬上那些美味意式披薩!資深披薩愛好者須知意式比薩餅,餅底是由手拋成型,不需要機械加工,呈正圓形,餅底平整,不超過3mm。馥鬱的松露香還未在口中完全充盈,濃厚的溫泉蛋醬就已滑入喉間,美味到你的大腦就剩下「好吃」!
  • 西安最正宗的意式披薩!如果你吃過Italava火山披薩,說明你真的蠻懂的!
    愛吃披薩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最美味的披薩要算那不勒斯披薩(Napoli Pizza)。因為那不勒斯在義大利語中名為Napoli,發音更接近拿坡裡,人們也稱「Napoli Pizza」為「拿坡裡披薩」。如果你也看過電影《美食、祈禱和戀愛》,一定會記得女主伊莉莎白在義大利那不勒斯,勸女伴一起吃披薩的情節。
  • 銀川最好吃的11家披薩店,全吃過算你狠!
    其實對於外賣,H更希望的是客人在店裡來品嘗,這也是她大費周章開店的原因——因為披薩在剛剛出爐的時候口感、味道最好!  店裡的披薩有4種餅底:獨特少見的摩卡餅底,金牌系列、乳酪芝心系列、意式薄底系列。算是一家低調的披薩店,人氣不高,但味道用料都比較用心,也是我個人私藏的一家!  店內環境也比較寬敞,乾乾淨淨的,老闆待人也很熱情。主打意式披薩,披薩餅底不是很厚,酥脆中帶韌性,可以捲起來,應該說是火候比較輕一點的。
  • 不用烤箱也能做!大叔教你自製披薩,酥脆味美,香氣撲鼻,很好吃
    一點都不,大叔有個懶招,就是用現成的蛋撻皮做披薩,特簡單,把自己喜歡的食材往裡邊一放,然後放進烤箱裡一烤就大功告成啦,味道也不錯哦。不得不說,自己烤的披薩真的比外賣披薩的期待感高出100倍,香得口水都留不住,顧不得燙手拿起一塊,鬆軟的餅底把芝士拉出長長的絲。
  • 2張手抓餅皮搞定1個披薩,奧爾良雞肉披薩
    用手抓餅解鎖披薩做法,真的很簡單又好吃,忍不住分享給大家,花樣風味隨意搭配,教程很簡單,大家看文字也能學會噠~期待你們的作品😍
  • 請你吃丨兇猛芝士冷切肉!柔情意式自助薄底披薩!西餐鼻祖的正宗吃法這家餐廳給你安排明白!
    這次的【MYLK】意式披薩也有一些改變,保留了經典的意式風味搭配,同時增加了DIY環節,可以自選配料放進你的披薩餅底,選出自己最愛的口味,酸黃瓜、撒撒米腸在牛排之後,就是我們期待已久的披薩,意式披薩的餅底非常的柔軟和輕薄,所以如果在餅皮增加太多的配料,怕是真的會吃不了,兜著走,柔軟的餅皮從切開的那個尖尖,到吃到最後的餅邊
  • 撲面而來的意式風情-香草雜菌披薩
    直到後來,我發現一家低調的義大利餐廳,才重燃對披薩的熱愛,不,應該說,打開了我新世界的大門!他家的披薩是薄薄的餅底,少少的料,芝士點睛恰到好處,每一口都能吃到麵粉的香氣,帶著烤爐的煙火氣和新鮮食材的鮮美。這才是我最愛的!意式披薩!義大利,尤其以那不勒斯地區的披薩最為人稱道。
  • 在家這樣做披薩,餅底外層香脆內層鬆軟,容易拉絲,口感醇厚!
    孩子愛吃的披薩在家做,按這個配方做披薩,麵皮不發硬,口感特別好!比薩又稱為比薩餅、匹薩、披薩、披薩,披薩是一種由特殊的醬汁和餡料做成的具有義大利風味的食品,現已成為全球流行的小吃,最受孩子和年輕人的歡迎。
  • 解鎖涼皮蛋糕油條之後,再戰披薩,記住這三點,餅底酥脆拉絲綿長
    解鎖涼皮蛋糕油條之後,再戰披薩,記住這三點,餅底酥脆拉絲綿長大家宅在家一月有餘想必解鎖了很多小技能吧,從涼皮到電飯煲蛋糕到炸油條麻花,從酸奶鬆餅到雞蛋布丁再到自製奶茶,基本上已經可以讓早餐店和麵包店的老闆們哭暈在廁所了,以後他們是否無用武之地了呢?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