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閒聽歌,喝杯咖啡,聞一聞陽光,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慶幸自己能擁有這樣的閒情逸緻,這樣的愜意舒坦。
印度尼西亞的咖啡種植史可是坎坷。1696年,雅加達總督收到印度馬拉巴荷蘭總督贈與的咖啡樹苗,但是一場大洪水直接給衝沒了⊙﹏⊙
1699年印度尼西亞有了第二批樹苗,咖啡樹在這裡終於安家生長啦!
印度尼西亞的咖啡外銷產業1711年開始,當時是由荷蘭東印度公司管理。
從這裡做到阿姆斯特丹的咖啡豆可以賣到很高的價格,即便是咖啡遇到18世紀價格大跌,但是咖啡樹一直都是東印度公司的搖錢樹!
爪哇島在英國統治下,咖啡農一點兒好處都得不到。當時有一位來自荷蘭的殖民官員寫了一部小說《馬克斯.哈弗拉爾:或荷蘭貿易公司的咖啡拍賣》,描述的就是當時濫用殖民體制,咖啡農們辛苦的生活。
這本書對荷蘭帶來很深遠的影響,大家開始注意到了咖啡貿易和殖民體制的問題。到今天,馬克斯哈弗拉爾已經成為咖啡產業的一種道德認證。
印度尼西亞開始流行種植阿拉比卡,不過1876年大面積就行的咖啡葉銹病讓很多咖啡樹只能被剷除,後面有人改種Liberica,但同樣會受葉銹病影響。所以,眾人只能改種抗病性比較強的羅布斯塔。
印度尼西亞的咖啡豆製作很有特點,採收後會採用溼剝除法,這是一種水洗法和日曬處理法合成的咖啡處理法。
半水洗法對咖啡質量至關重要,因為經過水洗程序後,咖啡酸度大幅降低,醇厚度同步增加,口感會特別順滑圓潤。
因為這種特殊的製作法,也造就了印度尼西亞咖啡變化多端的口感,有時是植物、藥草香,有時是木味或者土壤氣息。
但是這不代表所有用半水洗處理法的咖啡都能有相同的質量和口感的。咖啡界對半水洗處理咖啡的口感分歧可是很大的。
如果是來自美洲或者非洲這樣風味的咖啡豆,不管處理過程多麼嚴謹,都會被視為瑕疵品;但是印度尼西亞這樣濃鬱醇厚的咖啡卻備受買家追捧。這麼說來,買家可真的是很雙標了!
*^O^*
印度尼西亞咖啡產地的信息追溯到盡頭也是很難的,如果是單一莊園出產的還有可能,不然,其他小農戶生產的能找到溼處理廠就算可以的了。但是即使一批咖啡豆來自同一個產區,質量也會有差異,買信息不全的咖啡豆無異於賭一把。。。
印度尼西亞有一種世界聞名的咖啡——貓屎咖啡。之所以是貓屎,是因為這種咖啡是麝香貓吃掉咖啡果之後又。。。拉出來的,僅僅半消化的咖啡果和糞便分離後經過處理乾燥,風味會有不同。
貓屎咖啡一直被人毫無根據的吹捧口感如何如何絕妙,所以貓屎咖啡價格非常高昂。
其實貓屎咖啡雖然風味比較獨特但是並沒有說得那麼那麼好喝,所以如此高價也是有點兒過分了。買貓屎咖啡價格的四分之一足夠買到最優質生產者的頂級咖啡了。
並且,因為貓屎咖啡的高價,很多人非法捕捉麝香貓,強迫它們吃咖啡果,使得麝香貓的生存環境非常惡劣。
市場上,假的貓屎咖啡數量龐大,很多都是用等級低的羅布斯塔冒充,假貨的量甚至超過了貓屎咖啡的實際生產量。
ok!今天就到這裡啦~
感謝大家耐心閱讀本凌的圖文。
如果您覺得我的內容、圖文結構哪裡不妥,可以請大家在留言處提意見!
凌凌想知道大家的想法,希望可以早日更上一層樓呢!
先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啦!
希望大家可以一直關注我的作品,發文不易,凌凌會一直用心做好一件事噠(凌凌也想漲粉好幾萬^_^)!
下期見!
圖片來源:網絡
文字創作:凌凌柏點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