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眾銀行線上舉辦發布會,銀行用戶體驗調研成果受關注

2020-12-26 網易新聞

(原標題:微眾銀行線上舉辦發布會,銀行用戶體驗調研成果受關注)

近日,微眾銀行-銀行用戶體驗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在新華網舉行年度成果發布會線上直播,發布了《2020年銀行業用戶體驗大調研報告》。本次發布會還邀請了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用戶體驗方向負責人劉偉等針對當前「數字金融背景下,銀行如何提升金融服務的用戶體驗」進行了分享。

微眾銀行副行長、銀行用戶體驗聯合實驗室創始人陳峭在致辭中說到, 2020年是一個特殊年份,新冠疫情對銀行的非接觸式服務水平提出了考驗,微眾銀行在產品和體驗兩個方面不斷進行探索。在產品層面,通過線上化模式夯實金融業務,走向數據化、精準化、敏捷化和智能化,實現銀行數位化轉型。在體驗層面,以打造全鏈路的線上用戶體驗為目標,打通各個業務節點,對用戶的每個具體的使用場景進行體驗的優化,從而提升服務質量和效果。

持續四年,研究成果一脈相承

微眾銀行戰略總監徐源宏現場發表演講,介紹實驗室在2020年的研究成果。

2015年成立以來,實驗室的合作力量也在逐年增加。今年實驗室的合作夥伴已經包括了54家合作銀行、3家高校、2家行業合作夥伴。合作銀行包括了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國內領先的城商行、農商行,也包括了民營銀行和外資金融機構。而高校及行業合作夥伴,包括北師大、深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BCG和中國用戶體驗聯盟等。

四年來,實驗室不斷拓展研究邊界。2017年,實驗室首次發布了的第一份研究報告,2018年,第一次發布用戶體驗評估工具WeUX指數,幫助發現銀行渠道在體驗上的痛點;2019年,發布的第三份研究報告迎來全面升級,包含了全新的子篇章-小微章。2020年,實驗室發布了第四份研究報告,聚焦後疫情時期的用戶金融需求洞察,並推出用戶行為可視化工具WeBoard,該工具目前已經應用到了微眾銀行內部的一些業務,後續將持續進行打磨和優化。

通過4年的持續研究,可以發現用戶的金融行為變化趨勢。2017年,1/3用戶的資金從銀行流出,銀行在用戶心目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到了2018年,行動支付的盛行,銀行借記卡成為資金中轉站,這也是銀行壓力相當大的一年。這種情況2019年有所扭轉,在經濟運營的新常態下,用戶態度趨於保守,對收益和風險評估更加謹慎,用戶選擇銀行存款的意願回升。在2020年,用戶理財偏好分化,存款與基金同受重視。

一份大調研報告,多個亮點關注

今年是實驗室連續第四年對外發布行業大調研報告。實驗室聯合發起人徐高騫直播現場進行了《2020年銀行業用戶體驗大調研報告》的亮點解讀。

本次報告聚焦「後疫情時期的用戶金融需求洞察」這一議題,追蹤回收超過2萬份樣本數據,洞察用戶在疫情上升期、疫情末期的金融需求變化。

在「存」方面,疫情後用戶對理財投資環境呈現信心回暖的現象,理財行為模式從被動理財變成了主動理財,產品選擇從疫情期間主要選擇隨存隨取理財產品,到疫情後多元化配置存款、基金、大額存單等。另外報告顯示,當被問及「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超過多少時,會覺得有風險」,用戶這一風險警戒點四年來持續下降,從2017-2018年的10%、2019年的6%下降至後疫情時期的5%,創下四年新低。這意味著用戶風險意識正在逐年加強,對理財產品的收益-風險的認知更加全面。

在「花」方面,疫情期間用戶的「支出-收入比」大幅度下降,現階段即使疫情得到控制,用戶的消費欲望也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消費理念也從偏隨意消費逐步轉變為更關注必要性的謹慎消費。

在「保」方面,經歷過疫情的考驗,公眾對健康的更加關注。用戶的保險意識增強,對保險的重視程度大幅提升,調查報告顯示,今年用戶更重視人身健康相關險種,其中重疾險首次超過意外險,成為用戶最重視的險種,除此之外,住院醫療險、專病專享醫療險、門急診醫療險的配置意願也較強。

疫情使銀行大力倡導非接觸式服務,銀行業今年最明顯的特點是「線上化加速,並試水新營銷模式」。調查顯示,手機銀行App已成為銀行服務「主戰場」,通過手機銀行App辦理業務的用戶與去年相比提升了15.9%。此外,今年銀行還開展了線上的新營銷方式,比如客戶經理線上工作室,線上課堂或短視頻推廣,用戶對這些新營銷方式接受度較高。報告指出「以短視頻為代表的新營銷方式,有助於轉變用戶對銀行的刻板印象。」

除了以上大眾用戶視角以外,大調研還關注到了「小微企業主」群體。相較於2019年小微企業主們為了更好的生活而經營,他們今年的更多是為生存而經營。面對小微企業主的困難,各家銀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加大對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的重視度,優化貸款政策,降低小微企業獲得貸款的難度和成本。調研發現,50.7%的小微企業認為今年貸款的難度比去年低很多。

調查報告顯示,83.6%的小微企業主對未來1年的經營有較強的信心,他們有很強的意志力和衝勁,在面對逆境時更具行動力,所以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充滿信心。

展望銀行4.0:開放銀行時代的用戶體驗提升

本次實驗室發布會上,參與線上直播的嘉賓還在探討了銀行業的未來趨勢。

北京師範大學用戶體驗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偉提出,銀行將邁入4.0時代——基於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銀行服務逐漸呈現場景化的趨勢,未來將會有更多實時交互式的業務與網際網路結合。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同樣提出了中國領先的商業銀行已經開始4.0的進化徵程,進入「開放銀行」的時代。銀行將變得無處不在,用戶在哪裡,銀行服務就在哪裡。

董希淼還表示,提升服務體驗,銀行需要一些「優術」。通過加快數位化轉型來改進和提升用戶體驗,更重要的是,要將用戶體驗的改善落實在具體的產品和服務上面。這就要充分藉助用戶研究的手段來洞察用戶,挖掘用戶的真實需求,重構產品服務的信息架構,完善前端互動設計,優化和創新產品和服務。

微眾銀行戰略總監徐源宏總結:站在當下,著眼未來,我們相信體驗發展只有在業務中落地才有意義,從業務中理解用戶,在實踐中提升體驗,形成一套完整的閉環,是實驗室不斷的追求目標。實驗室希望與各方合作夥伴一道,繼續攜手前行,我們一起「用更多美好,讓更好的發生」。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微眾銀行開放AI精準營銷「聯邦推薦」能力
    受疫情影響,企業運營壓力大,如何降低市場成本,提升內容推薦的ROI?近日,微眾銀行將自研的AI精準營銷重要能力——「聯邦推薦」技術在其自研的全球首個聯邦學習工業級開源框架FATE(Federated AI Technology Enabler)上開放,為提升內容推薦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
  • 抗疫復產|微眾銀行談線上貸款:希望掌握數據的機構能開放給銀行...
    在微眾銀行看來,此次疫情給各家銀行線上貸款的供應和服務能力進行了一次情景模擬和壓力測試。微眾銀行:我行已於2月3日起復工,在保證日常服務不受影響前提下,主要採用遠程辦公方式;2月24日,我行依據疫情防控形勢和行內工作部署,積極響應深圳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關於復工的要求,安排符合條件的員工有序恢復現場辦公。 WEMONEY研究室:對受疫情影響的客戶或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有哪些支持舉措?
  • 微眾銀行可申請Ⅰ類戶實體儲蓄卡了
    據微眾銀行客服人員介紹,微眾銀行儲蓄卡是一張借記卡,與在傳統銀行線下網點開戶領取的實體卡使用一致,在支持銀聯晶片卡取款的ATM取現不收取手續費。 微眾銀行儲蓄卡目前為邀請制,暫未全量放開。受邀用戶可以在App【微眾卡】頁面看到邀請入口。
  • 微眾銀行發實體卡了,網際網路銀行升級Ⅰ類戶背後潛藏怎樣的風險
    出品|WEMONEY研究室文|劉雙霞網際網路銀行開戶受缺少線下網點的限制,一般要綁定傳統商業銀行的Ⅰ類戶,開立II類帳戶,也就沒有實體卡一說了。而WEMONEY研究室近日了解到,微眾銀行已合作了幾家銀行進行Ⅰ類戶升級,進而可以申請實體儲蓄卡。
  • 強開微眾銀行微粒貸是騙局,小心上當受騙
    來源:時刻頭條作為微眾銀行旗下的小額信貸產品微眾銀行微粒貸,採用純線上、無物理網點的運營模式,給借貸服務帶來了新的體驗。微眾銀行微粒貸免去了複雜的辦理流程,無需擔保抵押,無需提交任何紙質材料,能夠很好的滿足客戶短期資金周轉的需求。
  • 微眾銀行聯合存款:兩個銀行帳戶如何監管
    但是金融創新和監管總是一個貓捉老鼠的遊戲,既然是銀行就必須有存款,沒有存款,就沒有一定成本的負債去創造資產,從而獲得收益,這不,又是微眾銀行又創造了一款產品叫「聯合存款」。從8月初開始,微眾銀行App開始向部分「大額存單+」用戶推送籤約通知,並致電與用戶進行溝通說明。
  • 四大網際網路銀行的」年報答卷」大PK,微眾銀行最賺錢
    微眾銀行淨利潤是網商銀行同期淨利潤的3倍多。同時,也是億聯銀行、蘇寧銀行、三湘銀行、振興銀行、藍海銀行、客商銀行等6家同行合計淨利潤的4.78倍。1、網商銀行增速放緩淨利翻倍螞蟻金服旗下的網商銀行日前交出了2019年成績單,作為民營銀行的雙子星之一,網商銀行的成績備受關注。
  • 微眾銀行、小豬罐子 網際網路金融下的銀行與P2P
    近期,各大科技媒體報導了李克 強總理參觀深圳前海微眾銀行 。微眾銀行網站已於2014年12月底正式上線,在其官網上可以看到一行文字—我們是網際網路公司?我們是網際網路銀行!  與傳統銀行不同,網際網路銀行沒有線下櫃檯,沒有線下網店,放貸業務也是依靠海量的網際網路大數據基礎完成對貸款申請人的償還能力、還款壓力、違約風險情況的評估。
  • 微眾銀行推出實體儲蓄卡
    原標題:微眾銀行推出實體儲蓄卡   近日,微眾銀行
  • 微眾銀行探索助力扶貧新模式
    微眾銀行作為國內首家網際網路銀行和民營銀行,一直致力於為大眾和小微企業提供更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同時,微眾銀行也是一家極具社會責任心的銀行。為響應國家脫貧攻堅的號召,微眾銀行積極以創新金融扶貧的新模式參與精準扶貧行動,為貧困地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WeBank
  • 微眾銀行 微粒貸二次貸是虛假詐騙行為,大家千萬不要相信
    但是最近有些騙子開始利用微眾銀行微粒貸進行詐騙,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微眾銀行微粒貸二次貸騙局。微眾銀行微粒貸二次貸是虛假詐騙行為,大家千萬不要相信像圖中這些所謂的微眾銀行微粒貸二次貸,就是利用用戶是信用有一定保證的受邀用戶機制。
  • 定義未來銀行!微眾銀行聯合畢馬威發布「透鏡OPTICS」評價體系
    5月6日,微眾銀行金融科技研究團隊聯合畢馬威(KPMG)發布研究報告《透鏡OPTICS:定義未來銀行》(下文簡稱《報告》),提出面對「銀行4.0」時代的到來,創新型銀行應該具有什麼樣的能力評價和指南體系。
  • 無錫農商銀行手機銀行業務喜獲2020中國電子銀行金榜獎「最受用戶...
    中國金融網訊    12月10日,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聯合百家成員銀行舉辦的「2020銀行數字生態與普惠金融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電子銀行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
  • 這些聯繫微眾銀行客服電話的途徑,你知道嗎
    現在微眾銀行的用戶越來越多,不過有一些朋友卻反應不知道在哪裡聯繫到微眾銀行人工客服電話,今天就讓編者為大家介紹一下聯繫微眾銀行客服的途徑吧。微眾銀行客服電話微眾銀行在線機器客服小We大家如果有一些簡單的問題想要諮詢的話,可以直接諮詢在線機器客服。
  • 微眾銀行推出實體儲蓄卡,網際網路銀行升級帳戶「曲線救國」
    近日,微眾銀行合作了幾家銀行進行Ⅰ類戶升級,進而可以申請實體儲蓄卡,合作銀行包括天津濱海農商行、廣東華興銀行等,用戶可以在天津、珠海、深圳等地到相應的合作銀行網點進行帳戶升級。另外,百信銀行百度閃付卡也可以依靠母行中信銀行(601998,股吧)進行Ⅰ類戶升級。「目前,掃碼支付、網際網路轉帳等日益流行,是否實體卡已不是關鍵所在,但Ⅰ類帳戶的功能卻非常重要。
  • 微眾銀行微粒貸防騙知識科普:花錢強開微粒貸屬於詐騙行為
    微眾銀行微粒貸自上線以來就備受眾多用戶的青睞,也是因為微眾銀行微粒貸採用極具特色的官方邀請制,只有部分人才能夠使用,還不是微眾銀行微粒貸的受邀用戶就無法使用微眾銀行微粒貸。於是就有一些騙子利用這一點來騙取錢財,編者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利用微眾銀行微粒貸的騙局,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提高防騙意識,了解防騙知識。
  • 調研顯示:電子銀行用戶對四類數字營銷活動興趣度超過五成
    近日,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聯合百家成員銀行舉辦的「2020銀行數字生態與普惠金融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電子銀行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同期,《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正式對外發布。本文對報告中零售電子銀行和企業電子銀行的用戶行為與態度進行解讀,零售電子銀行包括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和微信銀行,企業電子銀行包括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和微信銀行。本次調查的方法包括電話調查、在線調研、定性深度訪談與大數據用戶畫像,調研執行有效樣本總量7112個。
  • 打造「極智」用戶體驗!江蘇銀行獲「最佳企業手機銀行」殊榮
    除全線上、零接觸服務和多項惠企舉措等業務亮點外,江蘇銀行企業手機銀行更是打破了常規銀行APP以企業財務為主的使用邊界,直擊中小微企業財務管理與辦公經營中的痛點,將移動金融與線上辦公有機融合,構建企業場景生態。用心創造極智用戶體驗細微之處見真章,好的用戶體驗離不開對用戶需求的感知和探究。
  • 微眾銀行微閃貼小額電子銀票貼現服務,優化小微企業現金流
    據央行發布《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20)》調研數據顯示,票據融資仍是除銀行貸款以外,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實現形式。事實上,小微企業收到的銀票往往具有金額小、期限短的特點,小微企業的市場話語權低,普遍面臨背書難,貼現難、貼現貴等困境。
  • 微眾銀行「踩雷」蛋殼公寓租金貸 場景金融為何風波不斷?
    記者 李娜 實習記者 豐鳳鳴 報導   繼11月16日申明"至少在2021年3月31日之前,已經申請住房消費貸款的客戶信用調查不會受到影響"之後,微眾銀行就踩雷蛋殼公寓租金貸事件再次做出讓步。12月2日晚,微眾銀行發布公告稱,對蛋殼公寓租金貸用戶剩餘貸款本金給予免息延期,在2023年12月31日前不扣款、不計息,也不上報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