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銀行業正迎來一場變革。在線信貸是否迎來了新的春天?銀行業要往哪裡變革?要做哪些改變?為呈現此次疫情下銀行業的真實運轉狀態以及疫情帶來的業務層面、經營層面的種種變革,WEMONEY研究室特別推出銀行抗疫系列訪談。(文末附往期回顧)
本期採訪的是位於深圳的民營銀行微眾銀行。微眾銀行目前有序恢復現場辦公。在支持抗疫方面,除了捐款等舉措,微眾銀行還推出了定製化的服務和產品,如基於電商外送平臺推出「微常準」、為緩解網約車司機壓力推出「網約車司機專項貸款」產品。在微眾銀行看來,此次疫情給各家銀行線上貸款的供應和服務能力進行了一次情景模擬和壓力測試。銀行實現「零接觸」貸款仍有諸多方面需改進,一是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和監管配套,如銀行信貸業務現場盡調環節;二是要加強客戶數據的連通性,監管及其他掌握數據的相關機構,應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開放數據給銀行使用;三是對於場景金融,國家應該採取措施,利用科技能力,提升產業網際網路化、線上化程度,從而增加線上貸款的可使用場景。
以下為訪談內容
WEMONEY研究室:復工情況如何?微眾銀行:我行已於2月3日起復工,在保證日常服務不受影響前提下,主要採用遠程辦公方式;2月24日,我行依據疫情防控形勢和行內工作部署,積極響應深圳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關於復工的要求,安排符合條件的員工有序恢復現場辦公。 WEMONEY研究室:對受疫情影響的客戶或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有哪些支持舉措?微眾銀行:我行「微業貸」和「供應鏈貸款」主要服務小微企業,已累計為數十萬家小微企業發放超過1800億的貸款,間接支持超過200萬人就業。我行於2月17日推出「微閃貼」貼現業務專項紓困措施,全面下調「微閃貼」貼現價格,首貼可達最高5000元減息優惠,為小微企業降低成本。自2月25日起,推出「微眾企業愛普」APP在線辦理業務免結算手續費優惠。「微眾企業愛普」APP是微眾銀行專為小微企業客戶定製的移動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務應用,於2019年9月9日上線,目前已服務數十萬小微企業客戶,交易規模近200億元。在具體產品方面,面對外賣配送需求的劇增,我行基於電商外送平臺推出「微常準」,為超時賠付提供保障。數據顯示,在全國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微常準」日均保障訂單數增長517%。1月23日至今,日均激活人數提升了470%。為緩解廣大網約車司機壓力,我行於2月20日推出了「網約車司機專項貸款」產品。該產品是一款循環額度、隨借隨還、最高額度6萬元的個人信用貸款產品。目前,該產品還處於內部白名單邀請階段。該產品於3月中下旬向廣大網約車司機開放申請,對信用良好的網約車司機發放專項貸款。WEMONEY研究室:在線貸款業務佔比如何?哪些流程還離不開線下審核?微眾銀行:目前,我行貸款業務主要包含兩大類:一類是純線上貸款業務,即所有貸款相關流程都在線上,主要是微粒貸和微業貸;還有一類我們稱之為「場景金融」,主要是基於O2O平臺進行的消費類貸款,如微車貸。這類業務存在一部分由合作夥伴負責的必須線下與客戶接觸的流程,如辦理車輛抵押等,但授信核心流程如貸款申請、風險評估、授信放款等仍然在線上完成。總體來說,我行貸款都可以算作線上貸款。WEMONEY研究室:目前,銀行實現「零接觸」貸款還存在哪些需改進的地方?微眾銀行:一是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和監管配套。目前法律、監管對於傳統銀行信貸業務,仍然存在一些必須依賴線下接觸才能完成的相關要求,如現場盡調等。隨著金融科技和銀行大數據風控能力的逐步完善,這些規定應該適時調整,適應線上貸款新業態的發展需要。二是要加強客戶數據的連通性。「零接觸」貸款主要依賴客戶大數據進行審批,但由於「信息孤島」問題,銀行較難基於有限的數據對客戶風險進行完整判斷,尤其是那些徵信記錄不完整的客戶,這也是傳統銀行仍然依賴線下判斷的重要原因。監管及其他掌握數據的相關機構,應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鼓勵共享數據,開放相關數據給銀行使用,為銀行線上貸款提供重要的基礎設施支持。三是對於場景金融,國家應該採取措施,利用科技能力,提升產業網際網路化、線上化程度,從而增加線上貸款的可使用場景。對於一些目前必須要線下完成的流程,支持其逐步實現線上化,如對地方車管所進行全國聯網改造,實現汽車抵押流程的線上化。WEMONEY研究室:如何看待在線貸款的前景?微眾銀行:線上貸款近幾年一直在快速發展,而本次疫情,會導致在短期內,部分線下貸款信貸需求(主要是小額、個人消費類)轉移到線上,正好給各家銀行線上貸款的供應和服務能力進行了一次情景模擬和壓力測試。事實證明,大力發展在線貸款不僅可行,而且很有必要。監管機構及各市場參與方,應該利用好這次機會,總結經驗,進一步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探索更好的線上貸款業務發展模式。總體上,我們非常看好線上貸款前景。
微眾銀行簡介:
微眾銀行於2014年12月獲得由原深圳銀監局頒發的金融許可證,是國內首家開業的民營銀行。微眾銀行由騰訊、百業源、立業為主發起人,其中,騰訊認購30%的股份,為最大股東。目前,微眾銀行註冊資本達42億元。截至2018年末,微眾銀行資產總額達2200億元,管理貸款餘額超過3000億元,表內各項貸款餘額1198億 元,各項存款餘額1545億元。2018年全年營收超過百億,淨利潤24.7億元,比上年增長71%。
往期回顧:
銀行抗疫 | 新網銀行:風險審批條線過往依靠專家經驗,未來將走向智能化,全面運用決策引擎進行處理
銀行抗疫 | 億聯銀行:疫情給銀行業數位化發展帶來一場深刻反思,未來流量和產品是競爭力核心
來源:WEMONEY研究室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出處。
爆料、合作請發送至公眾郵箱:wemoney@ifeng.com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WEMONEY。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