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送禮物,是老母親過聖誕節最後的儀式感

2021-01-07 陳妍媽媽

元宵節的湯圓、清明節的青團、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中國的節日講究不同的日子吃不同的食物,其實不管是傳統的節日,還是國外的洋節,最開心的就是那個期盼的過程,真正到了那一天跟其他的平常日子也沒什麼不同。

不過說到過節的氛圍,聖誕節一定是一年中最有氣氛的節日。因為它讓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名正言順地收禮物。對於孩子來說,聖誕節的禮物就像是他們認認真真完成「好孩子KPI」後,姍姍來遲的年終獎,多少努力都化成了期待,期待在平安夜那天晚上美夢成真。

這樣的節日,除了商家的促銷打折,家裡也應該有一點氣氛的點綴。

在我們家聖誕節也有一個保留節目,就是N年前我斥「巨資」買過一個木質的聖誕樹。每年這個時候就會派上用場。

同樣是每年出現一次烘託氣氛的聖誕樹,我覺得它遠甩那種塑料的假松樹好幾條街。

而且它很妙的是每一個小格都可以打開,裡面可以放你想放的東西。我一般會放一顆巧克力,或者類似龍眼、車釐子這樣的小水果。

順便我還會在裡面放一張小紙條,紙條上可以提一些小要求。比如,跳500個繩,做100條口算,讀半個小時英語等等。當然也不完全是要求,也可以是一些小獎勵,比如假期不寫作業一天,玩遊戲20分鐘等等。

聖誕樹一面6格,4面24格,今年的紙條是我寫一半,兒子寫一半,兒子在接受義務的同時,也開始享受權利,很是興奮。

我跟兒子的約定是一天打開一個小格,這樣遊戲幾乎可以玩上一個月。每天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小格子,是獎勵還是要求都不知道,完全憑手氣,是不是想想就很刺激。

聖誕節雖然一年只有一次,聖誕樹雖然一年也只用這麼一次,但完全可以當「傳家寶」傳下去。

一年又一年,孩子期盼聖誕節的日子,很快就會過去,將來有一天,他和他的孩子在過聖誕節的時候,或許已經不記得收到過我們給他送過什麼禮物,但一定會記得在每年的最後一個月,每一天都帶著期待醒來的喜悅。

每一天都是嶄新而明亮的,每一個年的付出都會獲得回報的,這種感覺不正是父母送他最好的禮物嗎?

PS:

聖誕節快樂,大家都要開開心心的鴨~

作者介紹:陳妍,各類電影愛好者,親子關係旁觀者,育兒內容提供者。新書《真正的教育在家庭》全網同步上市中。

相關焦點

  • 給孩子送禮物,就是老母親過聖誕節的儀式感
    不過說到過節的氛圍,聖誕節一定是一年中最有氣氛的節日。因為它讓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名正言順地收禮物。對於孩子來說,聖誕節的禮物就像是他們認認真真完成「好孩子KPI」後,姍姍來遲的年終獎,多少努力都化成了期待,期待在平安夜那天晚上美夢成真。
  • 要不要讓孩子過聖誕節?想讓孩子體會儀式感,「中國節」就足夠了
    明天是聖誕節,要不要給孩子過聖誕節,再一次成為了家長們爭論的焦點。 不知從何時起,洋節越來越多,萬聖節、感恩節、聖誕節,每個節日,到處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對于洋節的繁榮,有人提出質疑,認為帶孩子過洋節是崇洋媚外,真的是這樣嗎?
  • 孩子過生日,家長要不要送禮物?研究發現:收到禮物的孩子更自信
    在《小王子》中,小王子問狐狸,儀式感到底是什麼意思。狐狸對小王子說,儀式感,就是每天過得都不一樣,我們對每一天都充滿了很多期待。01 儀式感有多重要?儀式感的重要性可謂不言而喻,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儀式感可以讓孩子的生活充滿希望,讓孩子重拾生活的樂趣。
  • 給孩子過一個有儀式感的兒童節,究竟有多重要?
    遙遙媽說:「剛過完年,我家胖小子看中一款玩具汽車,直接問我,怎麼還沒到六一兒童節?」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聊到最後,分成兩大陣營:送禮物的和不送禮物的。給孩子送禮物的,在糾結送什麼、價位幾何。這份心意和重視,還有一個特別美好的名字:儀式感。關於儀式感,《小王子》這樣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它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它時刻不同。」
  • 聖誕節要到了,聰明的父母可以陪孩子這樣度過
    我是佑佑兜兜媽媽,一年一度的聖誕節馬上要到了,父母有沒有為那一天的到來做好準備呢?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我就會關注各方面的一些節日,培養孩子的儀式感。雖然這是一個西方的節日,但是在我們中國也越來越流行了,並且很多的商家在12月初就開始做了聖誕節的預熱。
  • 怎麼在孩子的心中植入一個聖誕節的夢?
    」01—球總說要給聖誕老人寫一封信四歲了,球球終於開始懂聖誕節了。養娃就是拿來玩的,當它不懂玩的時候,我總會有一種找襪子總是找不到另一隻的挫敗感。可是,今年,他懂聖誕節了!我倒不是一定要過聖誕,其實過元旦,什麼蛋都行,也可能是閒的蛋疼吧。可是,我百度了一下,元旦的習俗是什麼?百度跟我說:祭祀、爆竹、舞燈!我好像一個都無法實現,你說咋辦!樓下的商場都貼出了聖誕貼紙,那閃爍著燈的聖誕樹在亮眼的燈光下熠熠生輝啊,我無奈地在淘寶的搜索中打出了幾個字:聖誕節裝飾。
  • 孩子也需要儀式感?這不是矯情,而是一種「富養」
    文|淘媽馬上就要過平安夜,聖誕節了,這幾天在想要給孩子選什麼禮物。淘爸卻不理解「人家外國人的節日,有必要給孩子送禮物嗎?」沒錯,這兩個節日確實是外國的,但是近些年來國內也很盛行。我之所以要給孩子準備禮物,主要是想給孩子一種儀式感。其實我一直都覺得生活需要儀式感,不管是夫妻之間還是親子之間,儀式感的存在會讓彼此間的關係更加融洽、親近。什麼是儀式感?其實儀式感就是說,讓稀疏平常的某一天或某個時刻變得與之前不同。
  • 適合孩子聽的聖誕古典音樂,讓孩子聖誕節過得更有儀式感。
    聖誕節 今天,小編帶大家聆聽優美的聖誕歌曲,感受下滿滿的節日氣氛,讓聖誕節過得更有儀式感~ Merry Christmas 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那些最受歡迎的聖誕樂曲, 去發現古典音樂是如何從傳統的頌歌到 你從未聽說過的晦澀難懂的佳作去影響聖誕節的……
  • 生活需要儀式感,聖誕節裝扮
    迎接聖誕節的到來。聖誕節裝束聖誕開衫+白色打底衫+黑色破洞褲聖誕開衫+白色打底衫+格子短裙女神必備 聖誕開衫寬鬆慵懶針織外套紅色喜氣,白色晶瑩、綠色生機生活還是需要儀式感的,毛衣拼接羊羔毛外套,保暖的同時。
  • 聖誕節,讓孩子這麼過最有意義
    大家都知道生活需要有儀式感 情人節、結婚紀念日、 七夕節,聖誕節,元旦等等 只要你想的節日 都應該有滿滿的儀式感 這樣生活才有趣
  • 世界各國如何過聖誕節?青島人的聖誕儀式感盡在37號公園!
    法國著名童話《小王子》中有句話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啊。在聖誕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更加少不了儀式感。但是在不同的國家,聖誕節的過法差異還是很大的。過聖誕節,不僅在中國盛行,歐洲國家也都過聖誕節。
  • 聖誕節的儀式感,都是鮮花給的!
    尤其是率先來到的聖誕節,總讓人有種幸福感爆棚的感覺,與心意滿滿的禮物最相配。一束恰如其分的鮮花,是必不可少的儀式感,也是最好的表達方式。玫瑰、百合、洋桔梗花、向日葵......什麼花最討TA的歡心?京東鮮花給出了答案,可以是永不褪色永不凋零的永生花,也可以是嬌嫩欲滴的鮮花禮盒。
  • 為什麼要給孩子過兒童節?儀式感和金錢無關,對孩子卻很重要
    文:育兒十月說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一年中,孩子除了過自己的生日外,最讓他期待的莫過於兒童節,而且有時候,孩子對於兒童節的期待要比自己的生日更高。生日是一個人,而兒童節是所有的孩子都一起過,是專屬於孩子的節日,在這天孩子會特別的開心。
  • 增添聖誕節儀式感的小清單
    聖誕節對於十二月來說就像嚴寒中的一束燭光,為蕭索而寒冷的冬天加上了一些熱烈的色彩和溫暖的盼頭,今年的聖誕節的意義更勝往年,慶祝聖誕節,更像是為今年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給那些對你而言很重要的人準備禮物呢?
  • 聖誕節怎麼玩比較好,領導問聖誕節怎麼過
    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以塔的形式用常青樹裝飾,如砍伐的杉木和柏樹。上面掛著五顏六色的燈籠、禮物和紙花,點著聖誕蠟燭。紅色和白色相互映襯成聖誕老人,聖誕老人是聖誕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在平安夜,西方孩子睡覺前應該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一隻襪子,等聖誕老人睡著後把禮物放進襪子裡。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聖誕節習俗有很多,有世俗的,有宗教的,有民族的,有與聖誕節相關的,國與國之間有很大的差異。
  • 誰說老夫老妻不配過520?中年老母親也是要有儀式感的!
    男人總是搞不懂,為什麼你們女人要過這個節那個節,要這個禮物那個禮物,那點「儀式感」有那麼重要嗎?每當這時,心中總有一萬匹草泥馬奔騰而過.......你以為我們女人就眼饞著你那點禮物嗎?收到老公和孩子的禮物,她感動地落了淚。正是生活中這些小小的儀式感,才令會愛情久經不衰,令婚姻永葆活力。劉嘉玲曾在《女人有話說》中談到,她的婚姻保鮮秘訣就是儀式感,情人節你可以不送珠寶,但是花你要送。
  • 什麼是儀式感?為什麼我們生活需要儀式感?
    最近似乎很流行儀式感這個詞,都說每個人生活中都應該有點儀式感。似乎儀式感能幫我們提升生活品質、改善心情。那麼儀式感到底是什麼呢?百度百科是這樣定義的: 儀式感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儀式感無處不在。
  • 羨慕「別人家孩子」的聖誕節?萊讀教你過專屬你的聖誕節!
    12月25號,聖誕節。這是一個被全球人熟知的節日。「聖誕節」又稱是「基督彌撒」。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我們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這一天,全世界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聖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那麼,應該怎麼跟孩子過一個意義非凡的「聖誕節」呢?
  • 聖誕節來臨,做這款簡單的蛋糕,好吃又應景,朋友:滿滿的儀式感
    孩子上完課後輔導班,邀請同學來家裡玩,他問我,能不能給他們做一些好吃的。小朋友似乎天生喜歡吃奶油蛋糕,正好過2天就是聖誕節了,那就來個簡單又好吃的聖誕紙杯蛋糕吧,家裡有淡奶油,又買了草莓,一切都剛剛好。
  • 聖誕節是洪水猛獸嗎?正確引導下,洋節也有教育意義
    現在很多幼兒園都教孩子過聖誕節,讓孩子產生了過聖誕的興趣,不管家長想不想過這個洋節,但孩子都想過。所以,對家長來說,怎麼來過這個節,怎麼過才有教育意義,是值得思考的。真經談談自己的體會吧:首先聖誕節肯定是一個西方宗教節日,對中國人來說,這不是我們要接納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