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試點老舊小區封閉式管理 涉126棟樓10339戶

2020-12-13 環京津新聞網

本報訊(記者李瑤)目前東城區首批5個老舊小區實現常態化封閉式管理,並在綠化保潔、停車管理等多方面實現提升。接下來,繼續推動15個老舊小區的封閉式管理,讓居民住得安心舒適。

今年3月,《東城區老舊小區封閉式管理試點工作方案》發布。方案提出,將通過採取「一小區一策」的方式,讓常年失管的老舊小區逐步過渡到有安全防範、有綠化保潔、有維修維護、有停車管理的小區。

「在充分徵求民意的基礎上,今年先確定了20個老舊小區試點封閉式管理,涉及56萬平方米、126棟樓、10339戶,這些小區普遍具備相對獨立、樓群集中,常年無物業、無門崗,居民安全感不高等特點。」東城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實現封閉式管理,根據小區情況因地制宜。位於建國門街道的大羊宜賓胡同35號院引進了新物業,配備了門崗保安,日常環境衛生、安全管理、設備設施維護、綠化養護等各類服務也跟上了,這座多年失管的小院兒終於變了新模樣。

目前,龍潭街道夕照寺西裡小區、建國門街道大羊宜賓胡同35號院等5個試點小區已完成封閉管理。接下來,東城區將繼續對東四街道倉南胡同12號院等15小區推動封閉式管理。

相關焦點

  • 黑河40個老舊小區開始動工改造 惠及191棟樓9505戶居民
    人民網哈爾濱5月30日電(韓婷澎)5月29日,黑河市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舉行開工儀式。據了解,在2019年完成44個老舊小區改造基礎上,2020年黑河市又申請了40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涉及191棟樓,9505戶居民。
  • 今年呼和浩特市21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已全部完工
    目前,今年我市21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已全部完工。從2011年開始,市委、市政府以環境綜合整治、房屋整修養護、完善配套設施、建築節能改造和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為改造內容的老舊住宅小區改造工作全面啟動。本著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合理安排改造老舊小區數量,做到辦實事符合民心民意,辦好事不超越市情民力;統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和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項目,切實促進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工作更加高效、徹底。
  • 老舊小區發生疫情如何管理?突擊隊+樓長全覆蓋
    記者了解到,賓館新村是麗雅社區內一個老舊小區,沒有物業小區管理、樓棟較為分散等問題,成為小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難點。在賓館新村的南門,只能見到零星幾名業主出入,門口貼著禁止通行的告示,告知車主必須走北門接受體溫檢測才可進入小區。
  • 十一月東城,奪目!
    11月10日,「東城社工」李德青在「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上講述抗疫故事。11月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開啟,東城近4000名人口普查員入戶逐人逐項登記普查信息。
  • 舊址「新」家今更美 群眾幸福再升級今年我市21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本著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合理安排改造老舊小區數量,做到辦實事符合民心民意,辦好事不超越市情民力;統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和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項目,切實促進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工作更加高效、徹底。「居民廣泛參與、小區業委會和物業公司合力助推」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新模式,切實做到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大力促進居民深度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和管理;為確保工作做細、做實,市住建局組織市四區政府以及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組成回訪檢查組分別對前幾年已實施改造的老舊小區進行了逐戶回訪檢查。針對回訪檢查到的一些問題,逐一進行研究,予以解決。
  • 老舊小區改造先從哪下手?社會資本來了利益咋分?來看調查!
    此外,山東還啟動了老舊小區改造「4+N」籌資模式試點,在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老舊小區改造。 升級改造已箭在弦上 一天,柳先生還在業主群裡看到了一條信息:「旁邊那棟樓,上下水道建在一起,結果下水道堵塞、生活汙水外溢,把出自來水的上水管道泡了,這讓人怎麼吃水啊?」這條信息看得他起了雞皮疙瘩。 「差距是全方位的。」在對比了新開發小區和老舊小區之後,他如是說,「除了停車問題,上下水、電梯、寬帶等基礎設施,老舊小區都有所欠缺。」
  • 太原最大規模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收官
    隨著今年太原最大規模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老軍營一期改造工程的全面收官,老軍營小區迎來首個供熱季。12月14日,記者從當地居民口中得知,節能改造項目完工後,室內溫度較往年提高5-7度左右。據悉,太原老軍營小區一期改造工程共改造117棟居民樓,363個單元,總建築面積達41萬平米,惠及7000多戶,兩萬餘名居民。
  • 老舊小區封閉式改造,市民關注的這些問題有解了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轉入常態化的當下,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原本開放式的老舊小區,正在經歷從「人防」向「技防」的悄然轉變。事實上,這是按照《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要求,健全完善老舊小區配套設施、改善人居環境的成果。此輪疫情防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的步伐。
  • 西安高新區:24個老舊小區改造完成 惠及6880戶居民
    西安高新區:24個老舊小區改造完成 惠及6880戶居民 2020-12-12 2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三年完工155個項目,惠及84648戶居民,寧波老舊小區改造成果初現
    屆時,將形成小區長效管理、基層有效治理、城市有機更新的工作機制,實現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有整潔的居住環境、有配套的社區服務、有長效的管理機制,有特色的小區文化,有和諧的領裡關係的「六有目標」。 老舊小區改造,是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
  • 「建築界」破「舊」立「新」,四川老舊小區建設走出新步伐
    成都市高新區肖家河街道興蓉社區興蓉西巷1號老舊小區改造前後居住在此的李大爺對小區環境發生的變化感受頗深,在他的記憶裡,以前小區晚上路燈昏暗,路面不平整,車輛人員穿梭,一到晚上就很少下樓活動。如今隨著小區內外環境改善,李大爺每天吃過晚飯都會下樓散散步,約上老友下棋聊天,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 呼和浩特:老舊小區加裝電梯 居民樂享便利生活
    兩個半月以前我們這棟樓開始安裝電梯,大家特別高興。」陳芳說。  包頭拓峰機電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戴利清針對將來電梯的運行情況向記者介紹:「為了安全考慮,我們在電梯裡面加裝刷卡系統,只有此棟樓的業主才可以乘坐電梯上下,有客來訪的話需要經過業主操作,電梯門禁才可以解鎖。
  • 合肥瑤海區和平路街道25個生活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合肥瑤海區和平路街道已實現對轄區25個有條件的生活小區全部實行「封閉式管理」措施。居民刷卡或登記進入小區,並配合物業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居民出門自覺佩戴口罩;同時,所有外來人員一律要實名登記,測量無體溫異常者,經業主確認後方可進入。對暫不具備實行「封閉式管理」的剩餘的23個老舊小區,該街道已建立疫情工作組織體系,責任到人,聯繫到戶,確保各項防控措施得到切實有效落實,不留死角,及時上報排查信息。
  • 自貢沿灘: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打造幸福家園
    「我現在就盼望著能早日改造完成,每天吃完晚飯可以去小區的健身廣場鍛鍊身體,享受幸福生活。」劉官全說道。三大項目 惠及3044戶居民尹家灣小區改造是沿灘區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個縮影。今年,該區老舊小區改造包括城區升坪街老舊小區、鄧關龍江街小區、鄧關團倉壩一組團小區3個改造項目,共涉及3044戶居民,改造面積29.84萬平方米。這些小區如何改?
  • 2020年太原市共實施改造老舊小區(片區)333個
    2020年,太原市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力度,增大老舊小區改造規模,結合重點片區整治等重點工作,全年共實施改造老舊小區(片區)333個,涉建築面積約953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0.8萬戶,提高了城市宜居水平和百姓居住生活質量。老舊小區大改造 要「面子」更要「裡子」統建宿舍,位於太原市小店區營盤街道長治路。改造前,小區內的房屋及周邊設施大多已陳舊、老化,路面破損比較嚴重。
  • 長治又一老舊小區完成改造升級,快看看是你家小區嗎?
    長治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提升了居民生活幸福感。長治市典型的老舊小區,北城街小區也完成了改造升級,一改「灰頭土臉」的小區形象,營造出「乾淨、整潔、暢通、文明、和諧」的居住環境。北城街小區始建於1996年,小區佔地18.91畝,共8棟樓,22個單元,208戶,商鋪45間。由於小區建造時間較早,在項目工程改造前小區配套設施比較陳舊,路面和管道破損嚴重,影響著居民的生活。今年八月份市住建局牽頭小區改造開工建設,困擾居民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大家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 嵊州市老舊小區封閉改造順利推進 12個試點小區即將完工
    「我們小區改造後和改造前,真是天翻地覆的變化,不但小區環境變好,而且前段時間,我們小區又進行了老舊小區封閉改造,小區裡安裝了攝像頭,安全係數也更高了。」上半年,嵊州市老舊小區封閉改造工作順利推進,通過改造,小區居民獲得了滿滿的幸福感。
  • 惠及近2000戶!柳北區投資最大的老舊小區改造基本完成!「新家」長...
    惠及近2000戶!柳北區投資最大的老舊小區改造基本完成!重新粉刷過的外牆走進小區,大門口安裝了智能道閘,車輛進出自動識別開閘。在小區內,樓與樓之間的道路,已經是平坦的瀝青路面,寬敞的地方還劃了停車位,在28棟樓下還安裝了新的車棚。
  • 《人民日報》頭版點讚鄭州老舊小區改造
    迎難而上,違章建築終於拆了空中,線纜密得像蜘蛛網;腳下,道路坑窪汙水外溢;電動車充電難,停車位緊張……王平安介紹,多年前由於企業改制,園田小區從公司家屬院變成了管理不善的樓院。2019年,鄭州啟動城區1833個老舊小區改造,涉及7584棟樓、30萬戶居民,重點做好「一拆五改三增加」:拆除違章建築,實施電纜「上改下」、建築外立面和節能改造、雨汙水分流改造、綠地改造等,增加物業管理用房、安防設施等。園田小區順利入選。現狀錯綜複雜,改造從何下手?社區廣泛徵求群眾意見。結果發現,居民反映強烈的是佔用小區公共空間的違章建築。
  • 上老舊小區改造「菜單」!石鼓區居民喜「吃點菜」
    腳手架搭建在樓前,施工區域已經圍擋圈住,戴著安全帽的工人在搬運材料器械,一片緊張忙碌的景象。在中心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實施前,石鼓區委書記顏和平,區委副書記、區長劉浪帶頭,街道黨工委書記、主任,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一級跟著一級「沉」下去實地踏勘和調研,讓民意「浮」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