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發生疫情如何管理?突擊隊+樓長全覆蓋

2020-12-22 廣州日報

今日,市衛健委公布廣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新情況,位於新華街麗雅社區的賓館新村是其中一個發生疫情的小區。發生疫情之後,患者第一時間接受隔離治療,區疾控中心對患者住處及小區內所到區域進行消毒,其密切接觸者已到政府指定地點進行集中醫學觀察。

記者了解到,賓館新村是麗雅社區內一個老舊小區,沒有物業小區管理、樓棟較為分散等問題,成為小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難點。

在賓館新村的南門,只能見到零星幾名業主出入,門口貼著禁止通行的告示,告知車主必須走北門接受體溫檢測才可進入小區。「小區的主要出入口為南門和北門,但由於小區22棟樓較為分散,存在其他零散的出入口,這也給疫情的防控帶來困難,」麗雅社區居委會主任曾惠康告訴記者,為了加強小區疫情管理,社區動員抗擊疫情突擊隊隊員進行每日巡邏和宣傳。

記者了解到,抗擊疫情突擊隊是花都區新華街防控疫情的堅實力量,依託村(社區)幹部、黨員(含在職黨員)、優秀團員為主體,新華街成立了41支各20人的抗擊疫情突擊隊,對新華轄區所有湖北籍的來穗人員進行全面核查跟蹤。

麗雅社區抗擊疫情突擊隊是其中一支。為了加強疫情防控,社區每天派10幾名突擊隊成員在賓館新村小區內進行巡邏,並上門開展排查和宣傳,同時,在小區門口安排專人把守,對進入小區的居民進行體溫檢測。據介紹,截至2月3日,新華街32個社區通過發動轄區黨員幹部、退役軍人、優秀青年及群眾骨幹等人群組成抗擊疫情突擊隊開展了地毯式摸查,累計走訪7萬戶,派發張貼宣傳資料15萬張。

樓棟分散、居民防控意識不強,給小區的疫情宣傳帶來了一定的阻礙。為此麗雅社區依託「黨委(黨總支)—黨支部—網格—樓棟」四級網格,實行網格化管理,日常的線上宣傳與排查通過樓長來發動,以此加強限制外來人員出入、外來人口監測、科普宣傳等方面的工作力度。

曾惠康表示,每位樓長在該棟樓的居民產生,平日裡積極參加社區舉辦的宣傳活動,而且和居民關係較好,這大大提高了疫情防控的宣傳和排查效果。據介紹,通過線上線下的全面排查,截至目前賓館新村總共排查514戶1581人,其中湖北籍12人,未出現體溫異常的情況。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張曉宜、徐靜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胡群智

相關焦點

  • 普陀推行居民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 701幢老舊住宅有了「新管家」
    今年8月以來,普陀區東港街道蓮花公寓新添了3名門衛輪班,給小區居民帶來了更多安全感。「現在有了業委會後,這個大門才是『真』大門。」蓮花公寓業主虞女士說。而這得益於該區今年開始推行的準物業全覆蓋工作。蓮花公寓原是無物業、無業委會管理的小區,長期缺失安保,存在人員、車輛進出隨意和無序等問題。隨著今年老舊住宅小區改造擴面等工作的深入開展,小區住宅立面、道路、公共設施、附屬綠化等得到了維護和修復,居民生活環境有了明顯提升,但無物業、無業委會所帶來的問題仍需破題。蓮花公寓面對的問題並非個例。
  • 東城試點老舊小區封閉式管理 涉126棟樓10339戶
    本報訊(記者李瑤)目前東城區首批5個老舊小區實現常態化封閉式管理,並在綠化保潔、停車管理等多方面實現提升。接下來,繼續推動15個老舊小區的封閉式管理,讓居民住得安心舒適。今年3月,《東城區老舊小區封閉式管理試點工作方案》發布。
  • 拉高幸福指數,老舊小區改造如何放大「惠民空間」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那些基層治理較好的老舊小區,疫情防控工作也更加有序。這也提示我們,提升老舊小區治理水平,補齊治理短板,才能更好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現在一般以2000年為節點來劃分老舊小區和新建小區。作為惠州中心區的惠城區可謂是老舊小區的「集中地」。惠城區現有老舊小區389個,涉及居民約48萬人。
  • 去年夏天爬樓汗流浹背,今年輕鬆到家!看株洲如何解決老舊小區...
    老樓加裝電梯住戶生活方便又快捷從一樓到九樓家中,一級又一級的樓梯,曾經是董文輝幸福生活的攔路石。現在,董文輝走進電梯,輕按按鈕,同樣的距離,用時不到一分鐘,方便又快捷。「以前年輕的時候不覺得,年紀越大,上下樓越是吃力。」董文輝在湘安小區已經住了20多年,近幾年,出門買菜散步,都成了「煩心事」。
  • 河北新樂:251個小區實現「紅色物業」全覆蓋
    近年來,河北新樂市主城區範圍逐步擴大,對城市基層治理的要求不斷提高,但轄區內超過86%的小區沒有正規物業管理,群眾省了錢卻鬧了心。為了破解社區治理難題,從今年3月開始,新樂市全力推動「紅色物業」創建工作,以黨建引領動員八方力量,在全市251個小區實現「紅色物業」全覆蓋,大大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 老舊小區怎麼改?改造後的小區什麼樣?帶你去看看
    老舊小區怎麼改?改造後的小區什麼樣?你家的小區改造了嗎?改造後的小區有什麼變化呢?咱們到改造後的新城區聞都小區去看看。今年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老舊小區的改造主要是以基礎設施的改造為主,主要包括地下管網以及小區各種線路的改造,還有就是對小區配套設施的整體提升。老舊小區具體該怎麼改?改什麼?這些都是居民說了算。
  • 黨員突擊隊員當「義務樓長」,讓社區有了溫度
    「陳阿姨,我先給您測一下體溫,您出門的時候千萬要戴上口罩」……近日,有一群穿著綠色亮眼馬甲、戴著黨徽的年輕人、中年人忙碌在龍洞街育龍居、寶翠園等各小區門口和各村道入閘口,他們不是社區工作人員,也不是物業工作人員和村治保會工作人員,而是龍洞街13支疫情防控黨員突擊隊的100多成員。
  • 老舊小區換新顏 構築舒暢新生活
    「首先,確定了以主城區市政府以西為重點,2000年(含)以前建成、近5年未實施綜合改造、未納入今後5年規劃徵遷改造範圍且具有一定規模的住宅小區的改造範圍;其次,明確2019年底前建立工作機制,明確資金保障,開展項目試點;最後,確定了最終目標,那就是2020—2022年全市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3個(涉及項目19個),涉及居民樓278幢、住房5450套,涉及改造面積46.98萬平方米
  • 老舊小區改造,你居住的小區是否也有這樣的變化?
    安鋼五區經歷30多年的風雨,小區路面、照明、綠化等設施已經損壞或不能滿足住戶的需求。此次改造使小區的路平了、寬了,路燈也亮了。」小區服務全「芯」升級此次老舊小區改造,改變的不僅僅是小區的外觀,提高居民生活舒適度,增強服務功能應是其最大著力點。引進物業服務、新建文化活動站、提升日間照料中心功能成為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另一個大變化。
  • 吉林市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新聞發布會
    一、聚焦「惠民生」定位,深刻認識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重大意義   城鎮老舊小區因開發建設較早,普遍存在規劃建設標準不高、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物業管理真空等問題,居民改造的呼聲非常強烈。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對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做出決策部署。
  • 自貢沿灘: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打造幸福家園
    按照居民的「心願清單」,改造後的小區不僅安裝了門禁系統、健身器材,規劃了停車位、集中晾曬區,還配置了綠化景觀……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居民做主 決定小區如何改劉官全在尹家灣小區住了20年,提起小區過去的居住環境,他就直搖頭。因年久失修、缺乏管理等因素,小區路面破損、管線裸露、汙水橫流、垃圾遍地,給居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 遼寧印發《遼寧省老舊小區改造技術指引》暨「1358工作法」
    在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指導下,建立老舊小區改造民主協商機制,發動居民、社會力量和小區關聯單位參與改造,定期溝通協商,共同解決問題。     2.加強小區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社區大黨委的作用。將黨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小組設在老舊小區樓院內,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黨小組組長、樓院門棟長。
  • 你會買老舊小區的房子嗎?數一數老舊小區的十大缺點
    許多人居住在老舊小區,許多人首次置業也會選擇老舊小區,老舊小區的優點不少,缺點也很多,今天讓我們來細數一下老舊小區的缺點,如果這些缺點都不是事,那麼你可以考慮買個老舊小區的房子,畢竟總價低,位置好,而且可能還是不錯的學區房。
  • 銅梁:老舊小區「逆生長」 城市居住更有溫度
    對於家住晏濱路的張豔來說,老舊小區改造改變的不僅是自己住的這棟樓,更改變了整個街區。「以前這一片全是還建房單體樓,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張豔說。如今,晏濱路兩邊的眾多單體樓被規劃成三個小區,安裝了健身設施,劃上了整齊的停車位。這片曾經以髒亂出名的老舊街區如今變得乾淨整潔,處處透著溫馨和諧的氣息。
  • 無錫有近六成無物業老舊小區實現國有物業企業管理
    12月28日下午,無錫市住建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等10多個部門聯合組成驗收組,先後對城區3個老舊小區開展實地檢查驗收工作。  2020年初,我市制定了本年度老舊小區改造目標,計劃改造老舊小區95個,涉及建築面積266.54萬平方米,受益戶數達27699戶。目前,本年度老舊小區改造已進入驗收階段。
  • ...界」「內容菜單」結合「居民點單」,老舊小區改造的「鹹寧做法」
    老舊小區改造併入「城區發展」,實行統一謀劃鹹寧市將老舊小區改造與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等緊密結合,併入城區發展,以規劃設計為「制高點」,「裡」「外」兼顧、「軟」「硬」結合、「長」「短」並重,高標準設計、高質量推進,實行統一謀劃。
  • 萬州:樓棟自治煥發新活力 老舊小區開出幸福花
    曾經的「三無小區」髒亂差   「三無小區」是指無大修基金、無物業管理、無管理組織的老舊小區,2003年建成入住的中觀園小區正式其中之一。小區有4棟樓9個單元,163戶住戶,沒有物業管理。   今年71歲的小區居民何武成對此深有感受:「以前的小區三個字可以形容,就是髒亂差。」何武成說。
  • 我區老舊小區改造如何?記者帶你去看看
    受當時規劃理念限制,老城區很多小區基礎設施落後,環境差。去年,國家提出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策略,把老舊小區改造定義為民生工程、發展工程、改革工程,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特別是針對停車場等收費管理的項目,從收費標準到費用管理及使用,都由小區居民自己決定,實現了「共建共治共享」。到底老舊小區改造意義如何?果廠小區進行深入打探。
  •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為何遭遇「防護網」難題?建議:先完善安防
    就此,華商報記者走進10個老舊小區,並採訪社區、街辦和住建部門,以釐清惠民工程的阻點以及未來工作又將如何改進。而改造時,有居民提出的疑問讓他們難以回答,如防護網拆除後還裝不裝,幾樓以上安裝,小區水管老舊,可否一起改造等。蔡女士說,希望有明確的政策和具體的方案,這樣在面對居民提出的問題時,社區才知道如何做居民工作,如何宣傳。
  • 豐臺這4個小區今年將進行老舊小區整治,看看有沒有您家
    豐臺區洋橋71號院、方莊芳城園一區、芳城園三區、芳古園一區第二社區……6月2日記者從豐臺區房管局獲悉,受疫情影響的老舊小區開復工項目已經全面復工,今年豐臺區還將對四方景園一區、四方景園五區、橫七條40號樓和豐西路41號院4個小區實施老舊小區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