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穴位通治各種感冒,風寒風熱都管用

2021-02-12 針推培訓中心

這個部位在哪裡呢?它就在翳風至缺盆的一條區帶上,翳風穴與缺盆穴的具體位置見下圖。

按揉方法:拇指與其餘四指分揉脖子兩邊,從上至下,也就是從翳風穴往缺盆穴的方向按揉,連續不斷,中等力度,揉的時候再捏一捏,提一提,效果更好。


按揉時間:

持續五至十分鐘。

可兩手輪換操作。直到脖子與前額同時微微出汗為止。這時患者已有全身輕鬆的感覺。

療效:

八十九例中只有一例效果較差。(年齡從三歲至八十四歲)

特殊病例:

女,五十九歲,王某某。感冒一個多月,吃藥、打針、輸液、喝中藥均不見效,全身無力,咳嗽,頭暈鼻塞,經一次按摩,全身輕鬆許多,咳嗽減輕。後又按摩兩次痊癒。一般感冒,大多一次即可。

延伸閱讀:

另一個穴位通治各種感冒,風寒風熱都管用

感冒大家都得過。同樣是感冒,卻有風寒、風熱的區別。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程凱告訴大家一個身體自有的」感冒藥「,不論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都可以找它。

我們都知道,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所吃的藥是不同的,如果吃錯了藥,不僅不能緩解病情,還有可能會加重病情。

風寒感冒:

一般都是由於吹風受涼引起的,典型的症狀包括鼻塞、打噴嚏、流清鼻涕、怕冷、輕微發燒、頭痛、頸項發緊、無汗等。鼻為肺之竅,受涼流清涕是衛氣不足的表現,同時也多為風寒感冒初起時的首要症狀之一。其症要點為「寒」。寒為陰邪,易傷陽氣,肌表失於衛陽溫煦而寒,因而怕冷惡寒重;寒性收引凝滯,因而人體腠理閉塞而無汗、頸項發緊、周身疼痛、氣血運行不暢。治療的時候當溫陽散寒,也就是把皮膚表面瘀積的寒氣、邪氣發散出去。

風熱感冒:

是由於風熱之邪侵襲肺衛,導致衛表不和,肺失清肅。風熱感冒多發生於春季、夏季。春季多風,氣候轉溫,所以風與溫熱之邪多相兼致病;夏季室外悶熱,室內又較為涼爽,室內室外溫差較大,也容易患病。從症狀上,風熱感冒與風寒感冒很容易區分,風熱感冒的典型症狀包括發高燒、鼻流黃涕、咳嗽、痰黏或黃、怕熱、有汗、咽喉紅腫疼痛等。其症要點為「熱」。邪熱傷人,多見高燒;肺失清肅,則流黃鼻涕,其經脈循行所經的肺系(咽喉)見腫痛。因此治療的時候要解表清熱。

既治風寒又治風熱的感冒藥——大椎穴

無論溫陽散寒還是解表清熱,都可以用到大椎穴。大椎為督脈之穴,督脈具有統率和督促全身陽經的作用,有「總督諸陽」和「陽脈之海」的說法,而手足三陽經,都匯聚到督脈的大椎上,因此大椎又被稱為「陽中之陽」,只要給大椎適當的刺激,就可以振奮陽氣,祛邪防病,使人精神抖擻。

要想溫陽散寒,治療風寒感冒,可以採取溫熱的刺激方法,最簡便的是擦熱——把兩手掌心搓熱,然後按在脖頸大椎的位置,這個方法隨時隨地都可以採用。有條件的話,也可以用艾灸大椎的方法或者用毛巾熱敷,或者在洗澡時調高水溫,用熱水對著大椎連續衝五六分鐘。以上方法都是對大椎進行溫熱刺激,溫補大椎之陽,也就溫補了一身之陽,陽氣充足,則可驅寒外出,症狀自然緩解。

解表清熱,治療風熱感冒,可以改為刺血拔罐。刺血拔罐屬於清瀉的方法,可以清瀉陽邪,相對於擦熱、溫灸這些緩和、溫補的刺激方式,屬於強刺激。

快速取穴:坐位,在頸背交界處椎骨的最高點即為第七頸椎,它的下緣凹陷處即為本穴,按壓有酸脹感。

主治:熱病、瘧疾、咳嗽、氣喘、骨蒸盜汗、癲癇、頭痛項強、肩背痛、腰脊強痛、風疹。

強力按壓「百會穴」2個小時,感冒也會徹底痊癒

這是周爾晉在他的《人體藥庫學》三部曲和《人體平衡論》二重唱中介紹的方法。周老已經80多歲了,看上去才60來歲。老人家一輩子免費給人治病,從來不要一分錢!連禮物都拒收!行醫一輩子,從來沒有出現一例醫療事故——這簡直是個奇蹟。

強按「百會穴」,2小時治好感冒,這是周老一輩子總結出來的「一壓靈」,在自己身上百試百靈,他說「從此我再也不怕感冒了」,每次感冒都用這個辦法。

  

今年春節後,我和妻子也分別感冒過,我自己是在晚上臨睡前,剛剛發現(感冒初起)時,立即用此方法,結果第二天起來,嗓子不疼了、頭也不嗡嗡了,完全好了。我妻子佛靜居士,前些日子外出時,傷風感冒,晚上回家時已經高燒了,第二天早上起床前,我才想起來用這個方法給她按百會穴,強壓了兩個半小時,兩隻手、四個指頭(食指、中指)輪換著按。按完後,她要起床時,說還是不舒服,頭疼。母親把熬好的紅糖姜水給她喝下,讓她躺下捂汗。兩小時後,她起床時,說完全好了!

  

註:發燒痊癒後,三天內最好不要見風,否則可能再次引起不適。我妻子當天就下樓去,因為粗心大意,穿得太少,結果下午又有些嗓子疼,兩天才好。

  

附:「百會穴」在哪裡?在頭頂正中央——兩耳耳尖的連線,與眉間中心線的交點。

操作方法:用手指強力按住,不要動。手指累了,換個指頭。要堅持,不要怕疼——只有疼,才治病。

小孩的手臂上有條退燒、止咳通道

最近孩子感冒的特別多,很多學校都因為這個停課了。看到寶寶不舒服,家長比自己生病還難受,這裡介紹一種退燒止咳的按摩方法,希望能幫助更多的孩子和家長。

退燒和止咳通道

這條通道的主幹線其實就是我們的前臂中線。古傳中醫有「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肺經」的退燒和止咳方法。我下面講具體做法,大家對照著找這條通道及其支流。

1、左手握住孩子的右手腕偏上一點點的地方,右手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沿著孩子的右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推至肘橫紋,連推49下或81下。古人管這叫「清天河水」,這個簡單的方法能很快退燒。


2、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面沿著孩子左手前臂尺側(小手指掌側位),自腕紋尺側推向肘關節,連推49下或81下。注意次數與剛才推右手臂的次數最好一樣。古人管這叫「退六腑」。


3、左手握住孩子的任何一隻手,讓他的手心向上,您用右手大拇指的螺紋面從孩子的無名指第二指間關節橫紋推向指尖。也推49或81下。古人管這叫「清肺經」。力度不要太大,如果孩子皮膚太嫩,可以用雞蛋清薄薄塗一下孩子的手臂再推。

平時不發燒不咳嗽時也可以如此做一做,但是次數不用太多,以7或9的倍數為佳。為什麼非得是7或9的倍數呢?《黃帝內經》講「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說明「數」對人體有深刻的影響。7是轉折之數,病了是不是期望有轉機啊?9是變數,古人有「逢九必變」之說。

對付感冒這麼多方法,趕快轉發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吧,方法不是對每個人都有效果,找到適合自己的為佳,嚴重的沒有效果的還是要及時就醫哦!

臺灣董氏奇穴正脈真傳私塾學習講堂

中醫四診合參及經絡穴位按摩催乳療法

非物質文化遺產張氏正骨;骨折損傷及正一徒手整形

【深圳站】葉穎華肌筋膜松解術疼痛的剋星

穩、準、輕、巧、無痛骨旋移·單指定點復位法

點擊→ 〖疾病查詢 穴位查詢 海量視頻 傷寒論 黃帝內經   金匱要略 〗

關注針推培訓中心可查詢下面這些疾病 (疾病搜索)關注微信查詢穴位

子宮肌瘤、婦科、乳腺增生、風溼臀診、美容養生、艾灸、腫瘤痛經、刮痧、拍打、拔罐、耳鳴拉筋、揉腹、牙疼、白髮失眠老花眼

小兒推拿、小兒腹瀉感冒咳嗽、腰痛、腰間盤突出、頸椎、脊椎、頭痛肩周炎腱鞘炎膝關節、落枕

刺血針灸、穴位救命穴筋絡、富貴包、麻木痔瘡中風偏癱青筋、

眼診 脈診 腹診 手診 舌診 背診、、糖尿病胃病


相關焦點

  • 中醫方▎兩種食療粥,分別搞定風寒、風熱感冒
    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同屬於感冒的類型,但很多寶媽無法分辨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差別
  • 風寒、風熱感冒鑑別方法
    看到有同學發消息了解風寒、風熱感冒,這個之前圈友新中華醫藥1224分享過,今天再次給大家分享:中醫通常把感冒分為風寒和風熱感冒
  • 風寒風熱感冒分不清?九個症狀一定記好
    如果是風熱感冒,因為風熱直接襲肺,咳嗽風熱位置比較深,來自胸腔,聲音響亮。如果有痰,咳嗽的聲音還會略顯沉悶。5、舌苔的顏色風寒感冒的患者舌苔薄白,而風熱感冒的患者整個舌體發紅,舌苔薄黃。6、是否出汗風寒感冒的人由於寒邪閉阻了肌膚毛竅,故不輕易出汗。
  • 感冒只有風寒和風熱?這種感冒更要小心
    天氣一涼,稍不注意就容易感冒,傳奇君身邊就有不少小夥伴不小心得了感冒。相信大家對感冒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也知道感冒分風寒和風熱。但其實,感冒並沒有這麼簡單,還有許多特殊情況。中醫裡,根據病因的不同,大致把感冒分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和暑溼感冒及時疫感冒等。風熱外感,多發生於春季。春季多風,氣候轉溫,風與溫熱之邪常常相兼導致疾病。
  • 風寒、風熱感冒的區別,附推薦食療方!
    大家對風寒風熱這兩個詞還算熟悉,但是準確判斷孩子是得了風寒還是風熱感冒還真是拿不準,有風寒的症狀也有風熱,開始風寒,然後又風熱,真真是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感冒時流著 清鼻涕不出汗,但喉嚨很痛,同時發熱口渴,看了中醫書也還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屬於哪種感冒,對於廣大吃瓜父母們,有沒有一種快速鑑別寒熱類型的方法呢?
  • 如何識別風寒風熱感冒?九個症狀可記好,5分鐘的感冒消退法!
    如果患者口乾舌燥,總想喝水,就是風熱感冒了。無論哪一種感冒,補水都沒錯,但要注意適量。8、胃腸不適:無論哪種感冒,人體都處於不適狀態,都會導致胃腸不適。風寒感冒更容易造成腹部冷痛、小便頻多企鵝質地清稀、無異味,而風熱感冒人常見便秘、腹瀉,並且伴隨口氣重、有異味,小便黃的狀況。9、發燒:兩種感冒都可能發熱,但風寒感冒發熱輕,患者更怕冷,更有頭頸背部僵緊疼痛感。
  • 有一個特殊的穴位「感冒穴」,刺激它5分鐘,男女老少感冒都管用
    「感冒穴」,刺激它5分鐘,男女老少感冒都管用。現在寒冷乍寒,正是隆冬時節,天氣忽寒忽熱,很容易感冒。有一個穴位叫感冒穴,它對普通的感冒有效,對流感也會有作用。男女老少感冒都管用。....感冒穴位於第三手指和第四手指的交匯骨縫處。兩手指最突出的骨頭中間凹陷處。....感冒穴刺激的方法採用點掐按法,用指甲用力按下去,以感覺到酸痛為準。
  • 風寒和風熱感冒 別再傻傻分不清楚
    感冒也有分類型,一般是風熱感冒和風寒感冒。如何區分風寒和風熱感冒呢?
  • 速治感冒小方法
    這個穴位通治各種感冒,風寒風熱都管用感冒大家都得過。同樣是感冒,卻有風寒、風熱的區別。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程凱告訴大家一個身體自有的「感冒藥」,不論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都可以找它。我們都知道,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所吃的藥是不同的,如果吃錯了藥,不僅不能緩解病情,還有可能會加重病情。風寒感冒:一般都是由於吹風受涼引起的,典型的症狀包括鼻塞、打噴嚏、流清鼻涕、怕冷、輕微發燒、頭痛、頸項發緊、無汗等。鼻為肺之竅,受涼流清涕是衛氣不足的表現,同時也多為風寒感冒初起時的首要症狀之一。其症要點為「寒」。
  • 有一個特殊的穴位「感冒穴」,刺激它5分鐘,男女老少感冒都管用
    有一個穴位叫感冒穴,它對普通的感冒有效,對流感也會有作用。男女老少感冒都管用。感冒穴位於第三手指和第四手指的交匯骨縫處。兩手指最突出的骨頭中間凹陷處。從古人總結口訣中,我們就知道,感冒穴不僅對感冒有用,對鼻子發炎也有效果。說到這裡,還有一個穴位要說一下的,就是二扇門穴,它比感冒穴多一個點,加上在第二、第三手指對應的位置就是二扇門穴。
  • 有一個特殊的穴位「感冒穴」,刺激它5分鐘,男女老少都管用!
    有一個特殊的穴位「感冒穴」,刺激它5分鐘,男女老少感冒都管用。它對普通的感冒有效,對流感也會有作用。男女老少感冒都管用。感冒穴位於第三手指和第四手指的交匯骨縫處。兩手指最突出的骨頭中間凹陷處。從古人總結口訣中,我們就知道,感冒穴不僅對感冒有用,對鼻子發炎也有效果。說到這裡,還有一個穴位要說一下的,就是二扇門穴,它比感冒穴多一個點,加上在第二、第三手指對應的位置就是二扇門穴。
  • 風寒風熱,怎麼判斷?
    上面講了風寒和風熱邪氣在表,最重要的兩條判斷依據,一個是惡寒,一個是嗓子疼。除了這兩條,還有一些其他的臨床表現,也可以幫我們來做判斷。
  • 風寒、風熱、寒包火......感冒類型分不清怎麼辦?這裡有訣竅!
    流感通過飛沫傳播,尤其是打噴嚏的時候,感冒病毒就隨著飛沫出來了。很多人感冒的時候習慣用手遮一下,這樣感冒病毒就附著在手上了。有一種感冒是吃「藥」吃出來的。一些抗癌藥、抗生素、激素類藥物都有可能引起感冒。因為,這些藥必須抑制人體免疫力才能更好的發揮藥效,而免疫力被壓制的同時,感冒病毒也容易找上門來。對策:停掉 別亂吃藥,對於確實需要服用這些藥物的人來說,打一針流感疫苗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久坐也能「坐」出感冒來。
  • 風熱感冒?您真的分得清嗎?
    感冒幾乎是一年四季都會發生的一種常見性疾病。大部分人也都知道感冒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兩種。
  • 風寒風熱感冒傻傻分不清?醫生提醒:搞清這四點,對症下藥好得快
    春季氣溫陰晴不定,晝夜溫差相對較大,再加上空氣中各種粉塵、花粉等物質的增多,這階段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發期。所謂的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日常中所說的感冒,在患病後會有多個不良症狀,比如頭痛、流鼻涕、打噴嚏或咳嗽等。
  • 風寒、風熱感冒傻傻分不清?教你幾點簡單區分,對症下藥
    所以此時,判斷自己是什麼類型的感冒就尤為重要了,分辨錯了就算吃了藥也沒有多大的效果,還會導致病情症狀加重。那麼應該如何判斷自己的感冒類型呢?今天我們講述一下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區別~
  • 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鑑別與治療
    感冒病因主要是感受風邪,病位在肺衛,風寒、風熱及風溼邪氣,乘虛從人體腠理侵入肌膚;或由鼻竅而入,傷及衛氣,致肺氣失宣,衛氣失司而發病。將常見的感冒分為風寒型感冒和風熱型感冒,茲將感冒的辨證施護要點介紹如下。
  • 小兒感冒外治法,都在這裡了
    這篇文章介紹了中藥外敷、外洗、燻蒸、佩戴,以及推拿、艾灸、拔罐等各種方法,相信總有一款適合你,一起來看看吧~(編輯/盒子)按語:此方實源於《肘後方》蔥豉湯,系內服之方,後世改為貼敷劑,同樣能疏散風寒,治療風寒感冒,手心勞宮穴臨床常作為治療上焦疾病的輔助穴位。[《上海中醫藥雜誌》,1979,(2):14-17 ]用法:將藥用麻油熬,黃丹加六一散收,貼敷胸口。
  • 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區別
    最常見的是風寒和風熱兩種類型,那麼,如何分清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呢?一、介紹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症狀表現為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黏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風熱感冒多見於春季,外感風熱所致。風寒感冒、風熱感冒並不是以氣候和季節劃分,除了和季節有關,也與體質差異、個人生活起居等因素息息相關。
  • 風寒or風熱感冒有跡可循!身體5個部位暗藏玄機,別再傻傻吃錯藥
    感冒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疾病,在中醫看來,感冒由於引發的原因不同,所表現出來的症狀也不同,可以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大多數人在感冒初期,症狀較輕時,一般不會去醫院,而是去藥店自行買感冒藥服用。殊不知,如果沒分清感冒的類型,而用錯感冒藥,反而會延誤病情,從而加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