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一來,身邊的人經常第一天好好的,第二天就邊流鼻涕邊打噴嚏了,特別是在南方,你甚至能在一天內過完「春夏秋冬」,稍不注意就容易感冒。感冒後伴隨著鼻塞、流涕、頭暈頭痛、發燒等等症狀,想必是十分難受。再加上目前處於新冠疫情特別時期,感冒出門要是被懷疑為新冠病人更是難上加難。
所以此時,判斷自己是什麼類型的感冒就尤為重要了,分辨錯了就算吃了藥也沒有多大的效果,還會導致病情症狀加重。那麼應該如何判斷自己的感冒類型呢?今天我們講述一下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的區別~
風寒感冒
風寒感冒多以著涼引起的,一般多發於秋冬季,患者一般不會出現高燒的情況,除此之外,還會出現惡寒、無汗、流清鼻涕、頭痛、咳嗽、咽喉不腫痛等等症狀。根據以上症狀,我們可以判斷為風寒感冒,此時應該服用辛溫解表效果的藥物來對症進行緩解、治癒。
若是選擇中藥治療,可以到中藥店配蘇葉、麻黃、防風、荊芥等等有解表散寒的中藥材進行煎服食用。若是選擇西藥治療,則可以購買選用感冒軟膠囊、正柴胡飲衝劑、川芎茶調散等藥物進行服用。
另外,風寒感冒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受冷導致,多穿衣、別吹風,保證身體暖和才能更好地恢復。
風熱感冒
風熱感冒多以風熱邪氣、上火引起的,一般多發於早晚溫差不大的季節,患者往往會出現發高燒的情況,除此之外,還會出現出汗或少汗、頭痛、鼻塞、咳痰黏稠、鼻涕發黃、咽喉腫痛等等症狀。若出現以上症狀,我們可以判斷為風熱感冒,此時應該服用辛涼解表效果的藥物來對症進行緩解、治癒。
對於風熱感冒,推薦治風熱感冒的三湯進行改善,薄荷粥、桑菊薄荷飲、貝母沙參蒸雪梨(具體做法可上網搜尋)。若是選擇西藥進行治療,則可選擇板藍根衝劑、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等等藥物進行服用。
另外,風熱感冒最主要的原因是受風熱邪氣、上火導致,改善平時的飲食習慣和不良習慣能更好的的預防和恢復。
此外,如果想要更加直觀地分辨兩種感冒,不妨對照這幾點進行判斷:
1、出汗量
風寒感冒:不出汗,蓋被子逼出汗也好不了,會低燒;
風熱感冒:出汗,逼出汗後體感會好很多,會高燒。
2、舌苔顏色
風寒感冒:舌苔呈現白色;
風熱感冒:舌苔呈現黃色。
3、流涕、痰
風寒感冒:痰量少且稀,清鼻涕較多;
風熱感冒:痰量多且濃,鼻涕為黃色。
最後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兩者的起因也不一樣,風寒感冒的起因大部分是在勞累受涼之後,自身免疫力較低導致的,風熱感冒的起因則大部分是因長時間便秘之後,出現喉嚨腫痛的情況,隨之造成風熱感冒。
總的來說,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風寒、風熱感冒最好的方法,接近秋冬季則勤添衣、多休息、少勞累,多喝溫補類的飲品;春、初夏則少吃上火的食品,適當吃些護腸胃、通便的食物,將風熱邪氣排出,避免逗留在體內引起風熱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