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國》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創作的哲學對話題著作,全書共10卷,是柏拉圖的哲學思想的概括和總結。
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臘雅典人,奴隸主貴族家庭出身,是西方文化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也是古希臘偉大的教育家和數學家,「希臘三賢」之一。
柏拉圖在《理想國》裡探討了哲學、政治、道德倫理、教育、文藝等多方面的問題。他推崇真、善、美,這些觀念在現代仍然是寶貴的,具有普世價值。但他主張以哲學家執政;主張不以佔有對方肉體為目的,只存在於靈魂之間的愛情;主張由國家統一撫養兒童,實行「斯巴達式」的、軍事化的教育,弱化父母和孩子的聯繫等,都是理想化的措施,很難在現實中施行。
以柏拉圖為代表的的古希臘文化,對西方文化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甚至被認為是西方文化的源頭之一。實際上,這種看法是有問題的。古希臘存在於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持續了約650年(其中古埃及託勒密王朝由古希臘人託勒密一世建立,公元前30年滅亡,著名的埃及豔后克裡奧帕特拉即託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王)。
古希臘文明被古羅馬帝國滅亡後,損失慘重。它的文化不再是古羅馬帝國的主體文化,它的人民也基本滅絕(現代的希臘人與古希臘人沒有血緣關係)。所以古希臘文明在公元前就已經滅亡了。
公元五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古羅馬文化也遭受重創,幾乎毀滅。殘存的古希臘文化主要保存在東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而在當時的西歐地區,大部分地區處於蠻荒時代,古希臘文化在這裡已經絕跡。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基督教成為西歐國家的主體文化。直到12世紀末,西歐發動了「十字軍東徵」,隨著戰爭和貿易的進行,西歐國家才重新發現了古希臘文化。16世紀,隨著東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的滅亡,大量的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被帶到了西歐,並對西歐的文化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古希臘文化對西方文化,如同佛教對中華文化,都產生了巨大影響。但如果認為古印度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之一,這不是很可笑嗎?同樣地,認為古希臘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頭之一,也是不恰當的。並且,東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擁有古希臘文化的時間更早、更長,卻並沒有像西歐國家一樣誕生出現代文明,同樣可以說明古希臘文化雖然對西方文化產生過很大影響,但這種影響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重要。
由此可知,西方近代史中的兩大重要的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其主要推動力量是西歐的學者們對自身文化的重新思考、突破。古希臘文化實際上是融入到西方文化中,被西方文化所同化了。
古希臘文明的滅亡,說明其文化中存在重大缺陷。中華文明講「仁義」,西方文化講「神愛世人」,都把「愛」作為文化的核心價值。而根據現存的柏拉圖等古希臘學者的著作,可以看出,雖然他們推崇智慧、理性,但並沒有把「愛」提升到應有的高度。這大概就是古希臘文化的重大缺陷之一了。
古希臘文化是光輝燦爛的,也對西方文化產生過巨大影響。但其存在的固有缺陷,導致其文明過早的滅亡,對西方文化的發展並沒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