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指出,人在接受一項任務時,就隨之產生了一定的緊張心理,這種緊張心理只有在任務完成後才會徹底解除。倘若任務沒有完成,則緊張心理將持續不變。
我國古代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師傅在傳授徒弟射箭的技巧。師傅問:「你的臂力強嗎?」徒弟自豪的說:「當然了!七石的弓(古代以石論弓的強度),我常把弓拉滿幾個時辰都不放。」
「很好!現在我要你把箭射出去!看看你能射多遠!」師傅說道。
信心百倍的徒弟忙用自己拉滿的七石的弓將箭射了出去。師傅看後,也跟著射出一箭,用的僅是自己六石的弓,但是箭卻比徒弟射的遠很多。
看著徒弟驚訝的表情,師傅開口了:「強弓要含的時候多,滿的時候少,才能維持彈性,成為強弓。倘若弓弦總是被拉緊的,就不可能射出有力的箭。」
原來,箭射得是否足夠遠,並不單單倚靠弓的強度,弦繃得越緊越容易斷。人的精神何嘗不是如此?如果一味將自己置身於緊張的狀態中而沒有絲毫休息的時間,忽略了我們生理和心理的壓力承受能力,那就得不償失了,甚至會本末倒置。
人在做事情的時候需要適度的精神緊張,這是人類解決問題的必要條件。因為,適度的緊張,可以集中人的注意力,幫助人迅速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過猶不及,倘若過度緊張,就可能會導致失誤和失敗。
那麼,如何消除緊張的心理情緒,心理學專家建議嘗試以下6種方法:
1.平衡心態,放下壓力
2008年北京奧運會,面臨上屆奧運首金壓力、奪取此屆奧運首金壓力、在自家門口比賽壓力的杜麗,因精神緊張而造成了發揮失常,在女子10米氣步槍比賽中僅獲得第五名,衛冕失敗。丟掉首金的杜麗在後面的比賽中調整心態,放下包袱,在50米運動步槍三姿的比賽中以總成績690.3環破奧運會紀錄奪得金牌。從而重新成功地為中國射擊隊奪得一金。
很多時候,同場競技的對手與你實力相當,這個時候,誰能勝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是否過硬。壓力會讓人無所適從,關鍵時刻,只有平衡心態,放下巨大的壓力,才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出色。
2.學會自我接受
當感到緊張時,不要與這種不安的情緒對抗,而是體驗它、接受它,你可以問自己:「我真的害怕嗎?」然後慢慢做深呼吸,並持續一段時間,你的緊張心理就會有所緩解。
同時,要學會接受自己的緊張,可以用積極的態度鼓勵自己:「如果我感到緊張,那我確實就是緊張。但我不能因害怕而無所作為。」在完全接受了它以後,你會發現你的緊張心理會減少甚至消失。
3.做好充分的準備
坎貝爾說,他主持節目時永遠不會慌亂,他的秘訣是做好準備工作。他認為,在準備過程中汲取資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準備工作的行動。因為做足準備工作,是為了讓自己產生信心,並消除緊張的心理。
4.保持精神飽滿
女子射擊總冠軍陶璐娜在雅典奧運會的前一天晚上,由於緊張,一夜沒有睡好,結果名落孫山。而在多哈亞運會上,她賽前美美地睡了一覺,第二天滿懷自信地走上賽場,結果奪得金牌。她說:「保持精神飽滿絕對是件重要的事情。精神好,就不會緊張,自己表現就會穩定,並且更加出色。」
5.鼓勵自己
大家都很熟悉的央視節目主持人倪萍,在人生第一次上臺主持時也很緊張,甚至有些邁不動步子。但是,當她感覺自己膽怯或緊張時,就信心十足地對自己說:「勇敢些,你是最棒的!」最後她抬頭挺胸地走上了舞臺。倪萍說:「人最怕自己嚇唬自己。勇敢地戰勝自己,就沒有什麼好緊張的了。」
6.以自嘲消除緊張
惠普公司的前任女掌門人奧菲利亞在一次重要的談判中,扣子掉了一粒,衣服不慎裂開了,這讓自己和談判對手都很尷尬,於是她便開了個玩笑:「時代的躍變要求我們跑步前進,當我想解開衣服奔跑時,發現自己沒穿運動短褲。好吧!讓我們趕緊結束眼下的談判,好讓我回家換裝。」談判最終圓滿地結束了。巧妙地自嘲消除了緊張氣氛,也緩解了自己的緊張情緒。
當然,造成緊張的原因有時候是多方面的,而不是某一種影響。而我們的應對方法也要因情況制宜,但最重要的一點兒,就是把自己的心態擺放平和,放輕鬆一些,在你放鬆自己的時候,也許困境就不再是困境。
- The End -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請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