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的術後康復

2020-12-23 澎湃新聞

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的術後康復

2020-12-08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科普工作委員會 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科普

喜歡就關注我吧,訂閱更多最新消息

前交叉韌帶損傷是膝關節常見的運動損傷,關節鏡下韌帶重建手術已成為治療該損傷的常規手術。

除了及時有效的手術治療外,術後規範化的康復治療也尤為重要,其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恢復關節的功能。

本視頻將從患者術後5個階段來介紹康復過程中的具體方案。

康複方案

1

第一階段 術後1-7天(術後水腫期)

訓練目標:

減輕關節疼痛,消除下肢腫脹,減少肌肉萎縮。

訓練內容:

(1)膝關節支具鎖定在0度伸直位,踝關節主動屈伸訓練(踝泵)。

(2)股四頭肌、膕繩肌等長收縮訓練。

(3)上下左右活動髕骨。

(4)膝關節伸直時直腿抬高訓練。

(5)扶雙拐患側不負重下地行走。

2

第二階段 術後2-3周(最大化保護期)

訓練目標:

加強膝關節活動度,加強腿部肌肉力量為主。

訓練內容:

(1)0-20°終末端伸膝主動訓練。

(2)髖內收肌等長收縮訓練。

(3)0-90°膝關節活動度訓練。

(4)雙拐支具保護下進行部分負重行走。

3

第三階段 術後4-6周(控制行走階段)

訓練目標:

膝關節主被動活動度接近正常,患側負重50%~-100%,加強力量和本體感覺。

訓練內容:

(1)髖關節前屈、內收、外展小負荷抗阻訓練。

(2)靠牆屈膝訓練

(3)平衡槓內患肢重心前後、左右轉移訓練。

(4)功率自行車訓練。

(5)在支具伸直位保護下,撐雙拐完全負重行走。

4

第四階段 術後7-12周(中期保護階段)

訓練目標:

增強耐力和肌肉靈活性、功能性活動,增強平衡功能及本體感覺。

訓練內容:

(1)小負荷股四頭肌耐力訓練

(2)上下臺階訓練

5

第五階段 13-24周(主動活動階段)

訓練內容:

適應性訓練、步行訓練、靈活性訓練。可在康復科進行平衡治療儀評估及訓練,步態分析儀評估及訓練。

溫馨貼士

由於每位患者病情不盡相同,進行康復鍛鍊時,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制定合適的康複方案,溫馨提示患者朋友,如在術後遇到肌肉萎縮,關節活動不利等情況,請諮詢康復科,我們一起制定屬於您的康複方案。

供稿:李靜 解彥

單位: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編輯:楊閃閃

中國康復醫學會作為全國獲得2020年中宣部、科技部、中國科協聯合表彰「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的為數不多的學會組織之一,長期致力於打造「科普之翼」,凝聚以科普工作委員會為主幹力量以及60多個分支機構康復同仁的共同努力,建立全國30餘個科普示範基地,開展康復科普推廣、學術培訓與科技志願服務等系列活動,及時、全方位的向全生命周期人群傳播康復科技成果及健康知識,指引大眾了解更多科學的防病治病知識,正確的認識疾病、了解康復、理解健康,努力融合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協同發展,藉助多樣化媒體平臺,動員全社會力量,構建具有康復特色的現代化康復科普工作體系,形成符合創新型國家水平的康復科普工作新格局。

本平臺所有科普作品僅供學習交流,作品版權歸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所有,請勿隨意轉載!

原標題:《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的術後康復》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科普工作委員會】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的術後康復
    【科普工作委員會】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的術後康復 2020-12-11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7個階段歷時1整年!
    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是運動系統常見損傷之一,傷後關節疼痛、穩定性差、自然修復困難,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功能活動,並且使骨關節炎的發生率增加。圖片來源:Pixabay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後關節不穩,通常依賴外科手術重建前交叉韌帶才能根本解決。
  • 前十字交叉韌帶重建 術後康復(1-4周)
    歡迎來到運動美學,我是AMC小軍醫-文卿原創視頻:前十字交叉韌帶重建 術後康復1-4周,附有視頻版和圖文版,可自行選擇觀看。圖片一:拇指和食指在髕骨左右兩側輕輕的移動髕骨     20個圖片二:拇指和食指在髕骨前後兩側輕輕的移動髕骨     20個
  •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的運動治療
    在日常生活和鍛鍊中相較於其他韌帶(膝外側副韌帶、膝交叉韌帶等)內側副韌帶更容易損傷,約佔膝關節韌帶損傷的
  • 膝關節承重責任大,韌帶損傷怎麼辦?
    膝關節韌帶是保護膝關節及維護穩定的重要結構,主要包括前交叉韌帶(ACL)、後交叉韌帶(PCL)及內側副韌帶(MCL)和外側副韌帶(LCL)。
  • AAOS 2017: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重返賽場的時機
    運動醫學會場由肯塔基運動醫學診所的 Ireland 教授主持,三位業內大牛針對「前交叉韌帶 (ACL) 重建術後何時重返賽場」這一問題展開討論,更新了理念,提出了最新的康復計劃。眾所周知,美國人民酷愛激烈的體育競技,由於劇烈運動中的旋轉急停的剪切力或來自其他暴力容易導致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或斷裂。
  • 前交叉韌帶損傷的診斷
    既可用於治療前診斷,也可應用於手術中測試以及手術後的康復治療中。1994年Daniel報告指出,應用最大限度手動試驗項目測試儀的準確率可以達到98%。繼KT-1000以後,其換代產品是KT-2000。在前交叉韌帶損傷的檢查診斷中,X線片檢查是必要的。它應包括標準的前後位和側位。目的在於檢查是否存在撕脫骨片,如脛骨髁間棘、側副韌帶附麗點骨片等。
  • 膝關節韌帶損傷(附視頻)
    2、外側副韌帶損傷 主要為膝內翻暴力所致,因外側方髂脛束比較強大,單獨外側副韌帶損傷少見,容易合併半月板及後交叉韌帶損傷,如果暴力強大,髂脛束和腓總神經都難免受損傷。3、前交叉韌帶損傷 膝關節伸直位下內翻損傷和膝關節屈曲位下外翻損傷都可以使前交叉韌帶斷裂。
  • 科普 :膝關節韌帶組成以及損傷簡史
    前叉之家 - 創立於2014年,是一個前交叉韌帶損傷、重建的康復交流平臺,致力於幫助患者了解更多康復知識,創立於叉友,服務於叉友。
  •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的損傷及康復
    我們的膝蓋一共有5條主要的韌帶,分別是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以及髕韌帶。每一個韌帶在膝蓋的功能行使過程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膝關節內側副韌帶解剖:內側副韌帶(MCL)位於膝蓋的內側,連接著大腿骨(股骨)和小腿骨(脛骨)。內側副韌帶分為深淺兩層,其間無明顯間隙。
  • 膝關節損傷篇:前十字韌帶撕裂
    十字韌帶也稱交叉韌帶,是膝關節內的重要穩定結構。膝關節的穩定性依賴四條韌帶來維持,即兩條內外側韌帶和兩條十字韌帶。
  • 前叉韌帶的康復與訓練
    前叉的解剖AM:前內側束PL:後外側束在屈膝狀態下,前內束是緊張的,提供主要的對脛骨前移的抵抗作用。而在伸膝狀態下,後外束的大部分是緊張的,提供對抗膝關節過伸的主要作用。當屈膝30°-40°時,前交叉韌帶的張力最小。當膝關節完全伸直時,前交叉韌帶也有一定的限制脛骨旋轉及膝關節內外翻的作用。
  • 膝關節軟骨損傷術後康復
    隨著對關節軟骨結構和功能的深入了解,關節軟骨修復術後的康復得以持續發展。關節軟骨的損傷機制包括直接創傷、間接撞擊負荷或膝關節扭轉負荷。膝關節的軟骨損傷會降低活動性,通常會導致運動時疼痛,最終發展為關節畸形和持續疼痛。
  • 膝關節韌帶損傷
    2.外側副韌帶損傷  主要為膝內翻暴力所致。因外側髂脛束比較強大,單獨外側副韌帶損傷少見。如果暴力強大,髂脛束和腓總神經都難免受損傷。3.前交叉韌帶損傷  膝關節伸直位內翻損傷和膝關節屈曲位外翻損傷都可以使前交叉韌;帶斷裂。
  • 再談十字韌帶的損傷和康復
    十字韌帶位於膝關節內部,分為前十字韌帶(ACL)與後十字韌帶(PCL),簡單來說前十字韌帶限制脛骨向前移動,後十字韌帶限制脛骨向後移動。兩條韌帶的相對位置為交叉排列,因此也限制了膝蓋扭轉。前十字韌帶從股骨外髁後內放(向內向前向下)接到脛骨平臺髁間隆起的前側,就像是插前方口袋的姿勢。
  • 新鄉朋友前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訓練每天多久能慢跑?
    如果出現前叉韌帶斷裂不及時治療做康復訓練,那麼可能會導致膝關節過早退變,那前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訓練每天多久能慢跑?前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訓練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訓練方法以及恢復運動時機一、前交叉韌帶斷裂術後早期康復訓練主要是加強肌肉力量的訓練,幫助恢復膝關節活動範圍
  • 每天跳繩2000個,小心「前交叉韌帶」損傷,4招教你輕鬆避免
    本文較長,大概閱讀4-5分鐘,共分為6小節,分別是:什麼是前交叉韌帶前交叉韌帶的損傷機制跳繩是怎麼造成前交叉韌帶損傷的>哪些日常動作能造成前交叉韌帶損傷如何防範前交叉韌帶損傷已經損傷了該怎麼修復和改善以上6小節,如果覺得較長,可以跨過前2小節,從第3節開始。
  • 摔傷後骨頭沒有問題,但覺得膝關節不穩?不要忽視前交叉韌帶損傷
    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這麼嚴重的病一聽就是需要高強度、高對抗項目訓練的運動員才會得的,跟我們普通人沒有什麼關係吧?」「其實不然,造成前交叉韌帶損傷的原因有很多,而且程度不同。
  • 內側副韌帶(MCL)損傷介紹以及康復講解
    前叉之家 - 創立於2014年,是一個前交叉韌帶損傷、重建的康復交流平臺,致力於幫助患者了解更多康復知識,創立於叉友,服務於叉友。
  • 膝關節韌帶損傷是怎麼回事?如何治療效果好?
    在談論膝關節內側韌帶損傷康復措施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膝關節的韌帶結構,膝關節腔內,內側韌帶位於膝關節的內側,韌帶與內側半月板相連,當膝關節由於直接或間接遭受暴力損傷時,通常會連帶半月板,前交叉韌帶一起損傷,是膝關節損傷中比較嚴重一種。此外,還可能發生韌帶撕脫骨折,和外側壓縮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