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損傷篇:前十字韌帶撕裂

2021-02-06 旅途者

十字韌帶也稱交叉韌帶,是膝關節內的重要穩定結構。膝關節的穩定性依賴四條韌帶來維持,即兩條內外側韌帶和兩條十字韌帶。內外側韌帶分別在膝關節的內外側;十字韌帶在膝關節的內部,分別稱為前十字韌帶(ACL)和後十字韌帶(PCL)。

前十字韌帶起於股骨外髁內側面後部,向前內下方走行,止於脛骨髁間粗隆前方及外側半月板前角。其正常時維特膝關節前後方穩定,參於限制膝關節過伸,協調關節旋轉活動,限制內外翻活動。由於膝關節過伸或外展,過度展曲、內收、旋轉均可引起損傷撕裂。

前十字韌帶(ACL)撕裂在女性中的發生率高於男性,從青少年到年紀較大的運動員都是如此。大部分前十字韌帶撕裂都來自於膝關節非接觸類損傷。需要原地旋轉和急轉方向的體育運動(足球和籃球)最常發生非接觸性前十字韌帶損傷,而美式橄欖球最常發生直接接觸性前十字韌帶損傷。前十字韌帶撕裂可能伴隨半月板撕裂或側副韌帶損傷。

大多數運動員在十字韌帶撕裂前時聽到或感覺「噗」的一聲響而且伴隨疼痛,不久之後會出現腫脹,雖然在罕見情況下可能沒有腫脹。膝關節快速腫脹通常是損傷導致內部出血引起的。前十字韌帶損傷引起的疼痛可能很快就消退,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撕裂或拉傷正在癒合。在旋轉或讓膝關節受力時,運動員會感到膝關節不穩定或者不安全;偶爾感覺到的膝關節過度伸展也很常見。壓痛通常發生在外側關節線。 

診斷前十字韌帶損傷的關鍵是拉赫曼測試,該測試評估膝關節在屈曲30度下的前十字韌帶鬆弛,並與未受傷的膝關節進行對比。如果韌帶完好無損,起點可能出現像繃緊的弦一樣的感覺。如果沒有這種繃緊的感覺,通常暗示著前十字韌帶撕裂。同時還要測試內側、外側和後側韌帶。評估活動範圍也尤為重要。需要拍普通的X線片,但一般能夠顯示出來的東西不多。偶爾,從脛骨側面拉扯下來的小塊骨片可能顯示在X線片上。這表示發生撕脫性骨折,而且通常與前十字韌帶撕裂相關。核磁共振成像能夠相當準確地診斷前十字韌帶撕裂。通常情況下,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檢查韌帶撕裂,得到的結果包括大腿骨骨端、股骨和脛骨後側有挫傷,腫脹,股骨附著處的前十字韌帶異常。在前十字韌帶撕裂中,伴隨半月板損傷(p. 209)的情況並不罕見,這也可通過核磁共振成像診斷。

在決定前十字韌帶撕裂的治療方法時,要考慮運動員的年齡、職業、喜歡的活動、體育運動參與程度和膝關節相關的各種損傷。 

非手術治療包括在監測下做物理治療,以恢復活動範圍、減輕腫脹和恢復力量。在重返體育運動時,參加激烈體育運動的運動員可能要使用抗旋轉前十字韌帶護具。 

由於關節鏡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近年的進步,使得術後恢復較快,縮短了重返體育運動的時間,所以和以前相比,手術治療前十字韌帶撕裂更具吸引力。對於生長板脆弱的年輕受傷者,手術可能會推遲骨骼成熟,但是關於這點還存在一些爭議。對於60歲以上的受傷者,一般推薦非手術治療,但定期滑雪的80~90歲的老人可能選擇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然而,雖然對於孤立的前十字韌帶損傷,任何年齡組的人都可以考慮非手術治療,但是這種方法在活躍的受傷者身上通常不太成功。 

在手術之後,運動員通常可以在1周內返回學校或坐著工作。運動員將在1~2周內使用拐杖,而且基本可以立即開始物理治療。要繼續進行物理治療和力量訓練計劃,直到受傷的膝關節的力量恢復至另一側膝關節的90%以上。訓練的重點是加強膕繩肌和股四頭肌以及其他下肢肌肉。膕繩肌肌肉尤其重要,因為它們增加受傷膝關節的穩定性。膕繩肌收縮時向後拉脛骨,有助於抵消內在的前十字韌帶不穩定引起的脛骨向前滑動。此外,膝關節完全伸展對長期膝關節功能非常重要,在治療中應該總是優先考慮。重建前十字韌帶的臨床結果相當不錯,再次受傷率很低。最常見的併發症是延遲性膝前痛。在治療期間加強臀部的肌肉也是極其重要的,有助於恢復下肢的穩定性和減輕對重建韌帶的壓力。

在手術和康復治療之後,運動員通常可以在大約6個月內重返體育運動。在剛開始重返體育運動時,膝關節護具可能有幫助。是否使用護具通常取決於運動員的喜好和康復後的膝關節是否存在任何不穩定。一些醫學專家通過一系列的功能測試來評估運動員手術後的前十字韌帶,進而評估膝關節的力量和穩定性。需要用到等速力量測試機器和一系列的跳躍測試。運動員必須逐步恢復體育活動,而且在全面重返體育運動之前,需要模擬體育運動中的動作,比如跑步、急轉方向、扭轉身體和跳躍。

和許多膝關節損傷一樣,通常根據運動員的意願使用膝關節套筒或軟護具。這些裝備通常比機器支撐設備提供更多的本體感受支持。運動員在重返體育運動時要循序漸進,並留意腫脹和疼痛。如果發生疼痛或腫脹,在降低活動水平的同時,繼續進行下肢力量訓練計劃,以髖關節訓練為重點。髖關節的力量對於支持整個下肢非常關鍵。在訓練後冰敷以減輕腫脹和疼痛。

【往期文章】

膝關節損傷篇:髕骨關節疼痛

膝關節損傷篇:半月板撕裂

膝關節損傷篇:內側副韌帶撕裂

膝關節損傷篇:髂脛束綜合症

髖關節損傷篇:內收肌拉傷

髖關節損傷篇:髖關節盂唇撕裂

髖關節損傷篇:內收肌管症候群

髖關節損傷篇:髖關節滑囊炎

髖關節損傷篇:骨關節

髖關節損傷篇:髂腰肌肌腱炎

髖關節損傷篇:內收肌肌腱炎和體育疝

提升跑步能力的專項訓練

【跑步專項肌肉訓練】

【跑步訓練】Step-up:曾與深蹲齊名的練習

【跑步訓練】利用彈跳練習讓你跑的更快!

【跑步訓練】為什麼要關注膕繩肌近端(肌腱)

【跑步訓練】膕繩肌離心訓練

【跑步訓練】增強膕繩肌力量的訓練

【跑步訓練】針對腹溝股的動態訓練

【跑步訓練】腹溝股和內收肌訓練

【跑步的發動機】臀部肌肉的鍛鍊

【書籍推薦】歡迎點擊購買

相關焦點

  • 【專欄】接地氣|前十字韌帶損傷
    親們,又到了我們【接地氣】專欄的時間了,今天大地給大家帶來了超級實惠的「前十字韌帶損傷」!
  • 犬膝關節手術——前十字韌帶斷裂
    (4 )膝關節位於動物體兩個最長的槓桿臂之間,在承受負荷和參與運動中易於損傷,股骨和腔骨以寬大的內、外側幌關節面增大關節的接觸面積,可提高關節的穩固性和減少壓強。前十字韌帶斷裂前十字韌帶斷裂是指前十字韌帶因外力或病變造成斷裂或部分斷裂,而引起犬後肢踱行或疼痛的一種疾病。
  • 前十字韌帶損傷與膝關節超伸
    膝關節結構就是由圓形的股骨髁和接近平坦的脛骨表面組成的。因此,膝關節主要由它的軟組織來起到穩定的作用,而非骨本身的構造。韌帶是強韌的帶狀組織可以將骨連接起來。在膝關節有四條主要的韌帶提供穩定定。它們包括:前十字韌帶(ACL),後十字韌帶(PCL),內側副韌帶(MCL)及外側副韌帶(LCL)。前十字韌帶位於膝關節裡面,從股骨(大腿骨)後側穿過並連接到脛骨(小腿骨)的前面。
  • 其實你不知道什麼是前十字韌帶損傷
    進一步觀察可知,前十字韌帶(圖中的ACL)是貫穿於膝關節內部的一條韌帶。前十字韌帶由股骨外髁的後方,一直延伸至脛骨平臺的前方,若喪失此韌帶,則脛骨平臺會向前方滑動。十字韌帶韌性和緊張度保證了膝關節的前後穩定。通過這樣的圖示大家也大概能夠了解前十字韌帶的位置和作用了。前十字韌帶斷裂後可以產生明顯的膝關節不穩,嚴重影響膝關節功能,如果不及時治療,關節出現反覆扭傷,容易引起關節軟骨、半月板等重要結構的損害,導致關節過早老化和骨關節病的發生。
  • 【專業課堂】犬膝關節手術——前十字韌帶斷裂
    (4 )膝關節位於動物體兩個最長的槓桿臂之間,在承受負荷和參與運動中易於損傷,股骨和腔骨以寬大的內、外側幌關節面增大關節的接觸面積,可提高關節的穩固性和減少壓強。前十字韌帶斷裂前十字韌帶斷裂是指前十字韌帶因外力或病變造成斷裂或部分斷裂,而引起犬後肢踱行或疼痛的一種疾病。
  • 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怎麼辦
    膝關節側副韌帶包括兩條,一個是內側副韌帶,一個是外側副韌帶,一般是在外傷的情況下,也就是扭傷或者是撞傷,出現了副韌帶的損傷。如果出現了膝關節副韌帶的損傷,我們要根據它的嚴重程度來決定應該怎麼辦。如果測副韌帶是輕微的拉傷或者是撕裂,只要休息,局部的冰敷,然後外用一點止痛藥膏,這樣慢慢的會恢復。
  • 如何應對膝關節'四大韌帶'損傷?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且構造最複雜的關節,也是跑步中損傷機會較多、最受關注的關節。膝關節(脛骨、股骨關節,這裡不包括髕股關節)中有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這四大韌帶,分別限制膝關節脛骨的外翻、內翻、前移、後移對於穩定膝關節的運動、維持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它們的損傷也是常見的,膝關節的韌帶損傷約佔所有膝關節損傷的40%。
  • 膝關節韌帶損傷了該怎麼辦?
    如果用四個關鍵字來總結前交叉韌帶損傷後急性期的臨床表現,那就是「響、痛、腫、受限」。前交叉韌帶損傷還可能伴有或繼發半月板損傷,出現關節卡鎖的症狀。當前交叉韌帶完全斷裂後,有些患者不能完成急停、變向、旋轉等類型的體育運動,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動作如轉身都會出現膝關節不穩的症狀,如「打軟腿」,關節錯動感。經過一段時間,膝關節周圍的肌肉便逐漸出現萎縮。
  • 十字韌帶損傷,足球運動員的絞索
    受到負荷時韌帶適度伸長,負荷消除後恢復原狀。一旦韌帶因過度動作或外力衝擊而變形過大,那韌帶輕則拉傷,重則斷裂,人類運動也會受到影響。膝關節是人體中最重要的關節之一,承載幾乎全部的體重,並參與絕大多數的腿部活動。膝關節由三種骨骼組成:股骨、髕骨與脛骨。股骨與脛骨之間則由四條韌帶相連接: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前十字韌帶與後十字韌帶。
  • 【療· 】膝關節韌帶損傷了該怎麼辦?
    韌帶好比是一條堅韌的帶子,把兩塊骨骼緊緊地連在一起,預防兩個骨塊間錯動帶來的不穩。若外力使膝關節旋轉或過度彎曲的力量超過韌帶所能承受的張力,那麼就會導致韌帶的損傷。膝關節有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四組韌帶。由韌帶損傷帶來的膝關節不穩定必須及時治療,否則由於關節的不穩定導致的關節軟骨磨損,久而久之就易發生骨關節炎,嚴重影響關節壽命。
  • 科普時間 | 膝關節韌帶及其損傷全介紹
    膝關節韌帶有助於控制和支持他們的運動。外側副韌帶(LCL)、內側副韌帶(MCL)分別位於膝關節的外側內側,主要提供膝關節橫向的穩定度。前交叉韌帶(ACL)可避免小腿骨相對於大腿骨之過度向前移位。後交叉韌帶(PCL)可避免小腿骨相對於大腿骨之過度向後移位。任何一條膝蓋韌帶的損傷意味著組織已經拉傷或撕裂。症狀和治療將根據損傷程度而有所不同。
  • 膝關節韌帶損傷(附視頻)
    、後十字韌帶(又稱交叉韌帶),前十字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前方,向後、上、外止於股骨外髁的內下方;後十字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後方、向前、上、內止於股骨內踝的外側面,膝關節不論伸直或屈曲,前後十字韌帶均呈緊張狀態,前十字韌帶可防止脛骨向前移動,後十字韌帶可防止脛骨向後移動。
  • 肩膀、關節、前十字韌帶的損傷,絕對不能小看!
    前十字韌帶:位於膝關節內,起於股骨外側髁部的內側向前下方止於脛骨平臺的內側髁間棘,其功能是限制脛骨向前過度移位,是膝關節主要的穩定構造。由於這兩條韌帶在膝關節內的穿越時呈現交叉的狀態,故稱為十字韌帶。前十字韌帶又稱為前交叉韌帶(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
  • 前十字韌帶損傷術後康復
    收錄於話題 #前十字韌帶損傷 前十字韌帶又稱前交叉韌帶,位於膝關節內,起於股骨外側髁部的內側向前下方止於脛骨平臺的內側髁間棘,其功能是限制脛骨向前過度移位,是膝關節主要的穩定構造。
  • 十字韌帶損傷了,我該不該做手術?
    在前面的這條叫前十字韌帶,後面那條叫後十字韌帶。他們的功能是穩住你的膝關節,更細一點說是脛股關節。他們牢牢抓住你的脛骨(小腿骨頭),以防你的小腿往前或往後滑動或是被你甩走。因為你的膝蓋是全身最大的關節,它平常承受很多壓力,受到大力量的拉扯、扭轉是有機會讓負責穩定的十字韌帶撕裂傷甚至斷裂。
  • 膝關節韌帶損傷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丨患者科普
    前交叉韌帶的損傷是膝關節常見的運動損傷,多見於體育活動和交通事故,如:足球、籃球、排球、滑冰、滑雪、羽毛球等等,運動過程中的起跳落地時膝關節扭傷或突然的折返動作容易損傷前交叉韌帶,常見於愛好運動的青少年。另外,隨著汽車的增多,由交通事故所導致的前交叉韌帶的損傷也越來越多。
  • 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
    內側副韌帶扁寬,呈三角形,基底朝前,尖端向後,分為前縱部、後上斜部和後下斜部;前縱部起於股骨內上髁,向下方斜行止於脛骨上端內側緣;後上斜部自前縱部的後緣向後下方,止於脛骨內側關節邊緣,並附著於內側半月板的內緣;後下斜部由前縱部的後緣向後上,止於脛骨髁後緣和內側半月板的後緣。當膝關節完全伸直時,內側副韌帶最緊張,可阻止膝關節的外翻與小腿旋轉活動。
  • 康復訓練 9種膝蓋前十字韌帶損傷的瑜伽療法
  • 什麼是後十字韌帶?
    >後十字韌帶後十字韌帶(或PCL)是膝關節的四個主要韌帶之一。PCL是一種囊內韌帶以及前十字韌帶(ACL),因為它位於膝關節深處。它們都與充滿液體的滑膜腔隔離,滑膜纏繞在它們周圍。 PCL的名字來自附著在脛骨的後部。
  • 科普 :膝關節韌帶組成以及損傷簡史
    包括以上所說的四條韌帶,LCL和MCL可以控制膝關節的側向運動,而ACL和PCL可以控制膝關節的前後運動。外側副韌帶位於膝關節的外側,將股骨連接到腓骨,可以防止膝關節過度內收。通常LCL的損傷是由於重力或者撞擊膝蓋導致的,類似於將膝蓋向外推的力量導致損傷,LCL損傷的症狀可能包括膝關節外側的疼痛,腫脹和膝關節不穩定(有膝關節「松」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