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韌帶也稱交叉韌帶,是膝關節內的重要穩定結構。膝關節的穩定性依賴四條韌帶來維持,即兩條內外側韌帶和兩條十字韌帶。內外側韌帶分別在膝關節的內外側;十字韌帶在膝關節的內部,分別稱為前十字韌帶(ACL)和後十字韌帶(PCL)。
前十字韌帶起於股骨外髁內側面後部,向前內下方走行,止於脛骨髁間粗隆前方及外側半月板前角。其正常時維特膝關節前後方穩定,參於限制膝關節過伸,協調關節旋轉活動,限制內外翻活動。由於膝關節過伸或外展,過度展曲、內收、旋轉均可引起損傷撕裂。
前十字韌帶(ACL)撕裂在女性中的發生率高於男性,從青少年到年紀較大的運動員都是如此。大部分前十字韌帶撕裂都來自於膝關節非接觸類損傷。需要原地旋轉和急轉方向的體育運動(足球和籃球)最常發生非接觸性前十字韌帶損傷,而美式橄欖球最常發生直接接觸性前十字韌帶損傷。前十字韌帶撕裂可能伴隨半月板撕裂或側副韌帶損傷。
大多數運動員在十字韌帶撕裂前時聽到或感覺「噗」的一聲響而且伴隨疼痛,不久之後會出現腫脹,雖然在罕見情況下可能沒有腫脹。膝關節快速腫脹通常是損傷導致內部出血引起的。前十字韌帶損傷引起的疼痛可能很快就消退,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撕裂或拉傷正在癒合。在旋轉或讓膝關節受力時,運動員會感到膝關節不穩定或者不安全;偶爾感覺到的膝關節過度伸展也很常見。壓痛通常發生在外側關節線。
診斷前十字韌帶損傷的關鍵是拉赫曼測試,該測試評估膝關節在屈曲30度下的前十字韌帶鬆弛,並與未受傷的膝關節進行對比。如果韌帶完好無損,起點可能出現像繃緊的弦一樣的感覺。如果沒有這種繃緊的感覺,通常暗示著前十字韌帶撕裂。同時還要測試內側、外側和後側韌帶。評估活動範圍也尤為重要。需要拍普通的X線片,但一般能夠顯示出來的東西不多。偶爾,從脛骨側面拉扯下來的小塊骨片可能顯示在X線片上。這表示發生撕脫性骨折,而且通常與前十字韌帶撕裂相關。核磁共振成像能夠相當準確地診斷前十字韌帶撕裂。通常情況下,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檢查韌帶撕裂,得到的結果包括大腿骨骨端、股骨和脛骨後側有挫傷,腫脹,股骨附著處的前十字韌帶異常。在前十字韌帶撕裂中,伴隨半月板損傷(p. 209)的情況並不罕見,這也可通過核磁共振成像診斷。
在決定前十字韌帶撕裂的治療方法時,要考慮運動員的年齡、職業、喜歡的活動、體育運動參與程度和膝關節相關的各種損傷。
非手術治療包括在監測下做物理治療,以恢復活動範圍、減輕腫脹和恢復力量。在重返體育運動時,參加激烈體育運動的運動員可能要使用抗旋轉前十字韌帶護具。
由於關節鏡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近年的進步,使得術後恢復較快,縮短了重返體育運動的時間,所以和以前相比,手術治療前十字韌帶撕裂更具吸引力。對於生長板脆弱的年輕受傷者,手術可能會推遲骨骼成熟,但是關於這點還存在一些爭議。對於60歲以上的受傷者,一般推薦非手術治療,但定期滑雪的80~90歲的老人可能選擇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然而,雖然對於孤立的前十字韌帶損傷,任何年齡組的人都可以考慮非手術治療,但是這種方法在活躍的受傷者身上通常不太成功。
在手術之後,運動員通常可以在1周內返回學校或坐著工作。運動員將在1~2周內使用拐杖,而且基本可以立即開始物理治療。要繼續進行物理治療和力量訓練計劃,直到受傷的膝關節的力量恢復至另一側膝關節的90%以上。訓練的重點是加強膕繩肌和股四頭肌以及其他下肢肌肉。膕繩肌肌肉尤其重要,因為它們增加受傷膝關節的穩定性。膕繩肌收縮時向後拉脛骨,有助於抵消內在的前十字韌帶不穩定引起的脛骨向前滑動。此外,膝關節完全伸展對長期膝關節功能非常重要,在治療中應該總是優先考慮。重建前十字韌帶的臨床結果相當不錯,再次受傷率很低。最常見的併發症是延遲性膝前痛。在治療期間加強臀部的肌肉也是極其重要的,有助於恢復下肢的穩定性和減輕對重建韌帶的壓力。
在手術和康復治療之後,運動員通常可以在大約6個月內重返體育運動。在剛開始重返體育運動時,膝關節護具可能有幫助。是否使用護具通常取決於運動員的喜好和康復後的膝關節是否存在任何不穩定。一些醫學專家通過一系列的功能測試來評估運動員手術後的前十字韌帶,進而評估膝關節的力量和穩定性。需要用到等速力量測試機器和一系列的跳躍測試。運動員必須逐步恢復體育活動,而且在全面重返體育運動之前,需要模擬體育運動中的動作,比如跑步、急轉方向、扭轉身體和跳躍。
和許多膝關節損傷一樣,通常根據運動員的意願使用膝關節套筒或軟護具。這些裝備通常比機器支撐設備提供更多的本體感受支持。運動員在重返體育運動時要循序漸進,並留意腫脹和疼痛。如果發生疼痛或腫脹,在降低活動水平的同時,繼續進行下肢力量訓練計劃,以髖關節訓練為重點。髖關節的力量對於支持整個下肢非常關鍵。在訓練後冰敷以減輕腫脹和疼痛。
【往期文章】
膝關節損傷篇:髕骨關節疼痛
膝關節損傷篇:半月板撕裂
膝關節損傷篇:內側副韌帶撕裂
膝關節損傷篇:髂脛束綜合症
髖關節損傷篇:內收肌拉傷
髖關節損傷篇:髖關節盂唇撕裂
髖關節損傷篇:內收肌管症候群
髖關節損傷篇:髖關節滑囊炎
髖關節損傷篇:骨關節
髖關節損傷篇:髂腰肌肌腱炎
髖關節損傷篇:內收肌肌腱炎和體育疝
提升跑步能力的專項訓練
【跑步專項肌肉訓練】
【跑步訓練】Step-up:曾與深蹲齊名的練習
【跑步訓練】利用彈跳練習讓你跑的更快!
【跑步訓練】為什麼要關注膕繩肌近端(肌腱)
【跑步訓練】膕繩肌離心訓練
【跑步訓練】增強膕繩肌力量的訓練
【跑步訓練】針對腹溝股的動態訓練
【跑步訓練】腹溝股和內收肌訓練
【跑步的發動機】臀部肌肉的鍛鍊
【書籍推薦】歡迎點擊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