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

2022-01-04 河洛針灸
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是指當膝關節微屈姿勢下站立時,突然受到內翻或外翻應力的衝擊,致膝部內側或外側疼痛,韌帶組織異常及壓痛,以膝關節側向運動試驗陽性為主要特徵的一種膝部傷病。側副韌帶位於膝關節兩側,它與交叉韌帶和髕韌帶一起是維持、保護膝關節穩定和運動的重要結構。外側副韌帶呈繩狀,較堅韌,起始於股骨外上髁外側,抵止於腓骨小頭,故又稱腓側副韌帶;當膝關節伸直時,該韌帶緊張,與髂脛束一起制止和約束膝關節的內翻活動。內側副韌帶扁寬,呈三角形,基底朝前,尖端向後,分為前縱部、後上斜部和後下斜部;前縱部起於股骨內上髁,向下方斜行止於脛骨上端內側緣;後上斜部自前縱部的後緣向後下方,止於脛骨內側關節邊緣,並附著於內側半月板的內緣;後下斜部由前縱部的後緣向後上,止於脛骨髁後緣和內側半月板的後緣。當膝關節完全伸直時,內側副韌帶最緊張,可阻止膝關節的外翻與小腿旋轉活動。在膝關節半屈曲位時,兩側副韌帶鬆弛,膝關節不穩(小腿有一定的迴旋活動),容易遭受外力損傷。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絕大部分發生於內側。正常的膝關節約有10°左右的外翻。膝關節外側容易受到外力撞擊,使膝關節過度外翻而損傷內側副韌帶(部分撕裂或全部斷裂)。也可由膝關節屈曲位時,小腿突然外展、外旋或內收、內旋或在足部固定時,股部突然內收、內旋或外展、外旋而發生膝關節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拉傷、撕裂,甚至斷裂。由於內側副韌帶的深部纖維與內側半月板邊緣相連,故在內側副韌帶深部纖維損傷時,可伴有內側半月板邊緣撕裂,或交叉韌帶及關節滑膜損傷。膝部側副韌帶損傷的主要病理改變為韌帶拉傷、部分撕裂或全部斷裂,損傷局部出現瘀腫(水腫或血腫),影響膝關節的屈伸活動。完全斷裂者(可為橫斷、斜斷或縱裂傷等),使關節內側失去聯繫而喪失其穩定性。即使是輕微的撕裂傷,若治療不當,則斷裂的韌帶纖維回縮,形成瘢痕連接,造成韌帶弛張無力,膝關節功能減退。2.症狀  傷後即刻出現膝部一側疼痛,小腿被動內收或外展時疼痛加劇,傷部腫脹,2~3日後可出現皮下血斑,膝關節伸屈活動受限,行走困難且痛甚。膝內側副韌帶損傷,膝關節屈曲於135°位,不能主動伸直和屈曲,膝部內側腫脹,疼痛加重,韌帶斷裂時則側向活動幅度加大。3.檢查  損傷局部可觸及腫脹、壓痛。內側副韌帶完全斷裂時,可觸及斷端(凹陷)間隙及回縮的韌帶隆凸(軟結)。側向運動試驗陽性。慢性損傷的病例,可在股、脛內、外髁處觸及壓痛明顯的硬結狀物。4.X線平片檢查  可發現關節間隙增寬(韌帶完全斷裂時)及筋肉組織腫脹陰影,並可排除撕脫性骨折或膝部其他病變。根據側副韌帶損傷時外力的方向與膝關節所處的體位姿勢,來判斷損傷的情況,再依據其腫脹、瘀斑、壓痛及側向運動試驗陽性,即可明確診斷。但對於嚴重的膝內側副韌帶損傷,臨床上可伴有半月板撕裂或交叉韌帶損傷;膝外側副韌帶損傷,易合併腓骨小頭骨折及腓總神經損傷等,應注意鑑別。3.取穴  外側副韌帶損傷,取風市、梁丘、陽陵泉、足三裡、氣衝;內側副韌帶損傷,取血海、陰陵泉、地機、衝門;膝部疼痛劇烈者,取足部的膝反射區或手部第2掌骨橈側腿穴區。4.時間與刺激量  每次治療15分鐘左右;新傷隔2~3日複診1次,局部手法刺激宜輕,遠端取穴宜重;陳舊傷每日1次,局部手法刺激適當加重。(1)新傷韌帶未斷裂者,治療後,囑病人抬高傷肢臥床休息3日,可同時內服跌打丸等,3日後用中藥洗敷傷處。慢性損傷或陳舊傷,可在治療前後用中藥洗敷。(2)急性損傷或嚴重撕裂者,禁用推拿撥法,以防加重損傷。(3)陳舊傷觸及硬結或痛性條索,可用推、揉、撥、滾、擦等手法,施術於傷處10分鐘左右,或使局部透熱為度。(4)陳舊傷或新傷腫痛減輕後,應逐漸加強膝關節屈伸活動鍛鍊,以防止組織粘連、攣縮。(5)韌帶完全斷裂傷,慎用推拿治療,應動員其外科手術修補術。組成:川烏、紅花、防風、土鱉蟲、地龍、牛膝各9克,透骨草16克,蜂房2個。用法:用清水半臉盆,加上藥1付,煮沸後,即用熱氣燻傷處,一邊加熱,一邊燻蒸約10分鐘,去火降溫後,用毛巾洗敷傷處20分鐘,毛巾熱敷時可用手掌拍擊數次,但不要在傷處移動毛巾,防止擦傷皮膚。每日2次,2~3日1付。應注意避免受風著涼及寒冷刺激。功效:有溫通經絡,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作用。常用於筋肉組織損傷的治療。瘀腫嚴重者,待出血停止後用之。

主治兒科常見病,擅長小兒推拿治療小兒發燒、咳嗽、便秘、嘔吐等常見病症。針灸治療頸、肩、腰、腿痛及內科常見病等。

科室電話:0379-62212808

科室地址:洛陽市中醫院(西工院區)北院6樓 針灸推拿科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相關焦點

  • 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怎麼辦
    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是指由於膝關節遭受暴力打擊、過度內翻或外翻引起膝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臨床以膝關節內側或外側疼痛、腫脹、關節活動受限,小腿外展或內收時疼痛加重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病症
  • 【科普文】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
    膝關節內有前交叉、後交叉韌帶;關節內側有內側副韌帶及內側關節囊韌帶;關節外側有外側副韌帶;後側有膕斜韌帶。這些韌帶構成了膝關節穩定的條件,限制關節的活動範圍,也引導膝關節按規律進行運動。損傷原因1、內側副韌帶損傷為膝外翻和外旋暴力所致。
  • 膝關節韌帶損傷
    損傷機制及病理變化1.內側副韌帶損傷  為膝外翻暴力所致。當膝關節外側受到直接暴力,使膝關節猛烈外翻,便會損傷內側副韌帶。當膝關節半屈曲時,小腿突然外展外旋也會使內側副韌帶損傷。內側副韌帶損傷多見於運動創傷,如足球、滑雪、摔跤等競技項目。
  • 膝關節韌帶損傷(附視頻)
    以青少年多見,男性多於女性,以運動員最為多見受傷時有時可聽到韌帶斷裂的響聲,很快便因劇烈疼痛而不能再繼續運動或工作膝關節處出現腫脹,壓痛與積液(血),膝部肌痙攣,患者不敢活動膝部,膝關節處於強迫體位,或伸直,或屈曲膝關節側副韌帶的斷裂處有明顯的壓痛點。高處跌落,車禍等直接暴力也可直接至韌帶損傷或同時伴有骨折等其他損傷。韌帶損傷常常合併膝關節半月板損傷,MRI檢查可以幫助診斷。
  • 膝關節多發韌帶損傷的治療
    膝關節多發韌帶損傷會造成膝關節明顯不穩定,如果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將會造成膝關節殘障。     膝關節的穩定性雖然依賴於骨和多種軟組織結構,但在這些軟組織結構中,有4組主要韌帶即前、後交叉韌帶和後內側複合結構(內側副韌帶、膕斜韌帶)、後外側複合結構(外側副韌帶、膕肌腱、膕腓韌帶)是維護關節穩定性的最主要的結構,兩組韌帶同時損傷時即為多發韌帶損傷,而膝關節外傷脫位的患者往往有三組以上的韌帶損傷。有些患者或醫生錯誤的認為膝關節受傷脫位問題不大,只要沒有脛骨平臺骨折就好。
  • 膝關節韌帶損傷了該怎麼辦?
    韌帶好比是一條堅韌的帶子,把兩塊骨骼緊緊地連在一起,預防兩個骨塊間錯動帶來的不穩。若外力使膝關節旋轉或過度彎曲的力量超過韌帶所能承受的張力,那麼就會導致韌帶的損傷。如果用四個關鍵字來總結前交叉韌帶損傷後急性期的臨床表現,那就是「響、痛、腫、受限」。前交叉韌帶損傷還可能伴有或繼發半月板損傷,出現關節卡鎖的症狀。當前交叉韌帶完全斷裂後,有些患者不能完成急停、變向、旋轉等類型的體育運動,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動作如轉身都會出現膝關節不穩的症狀,如「打軟腿」,關節錯動感。經過一段時間,膝關節周圍的肌肉便逐漸出現萎縮。
  • 膝關節多發韌帶損傷,怎麼辦?
    膝關節多發韌帶損傷會造成膝關節明顯不穩定,如果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將會造成膝關節的殘障。其中兩組韌帶同時損傷時,即為多發韌帶損傷,而膝關節外傷脫位的患者往往有三組以上的韌帶損傷。早期復位、石膏固定的非手術治療曾是膝關節韌帶損傷的治療方案,但目前認為該方案治療效果並不理想。隨著關節鏡技術的發展,利用關節鏡技術一期修復交叉韌帶及微創修復側副韌帶的手術方式取得了良好療效。
  • 如何應對膝關節'四大韌帶'損傷?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且構造最複雜的關節,也是跑步中損傷機會較多、最受關注的關節。膝關節(脛骨、股骨關節,這裡不包括髕股關節)中有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這四大韌帶,分別限制膝關節脛骨的外翻、內翻、前移、後移對於穩定膝關節的運動、維持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它們的損傷也是常見的,膝關節的韌帶損傷約佔所有膝關節損傷的40%。
  • 【療· 】膝關節韌帶損傷了該怎麼辦?
    韌帶好比是一條堅韌的帶子,把兩塊骨骼緊緊地連在一起,預防兩個骨塊間錯動帶來的不穩。若外力使膝關節旋轉或過度彎曲的力量超過韌帶所能承受的張力,那麼就會導致韌帶的損傷。膝關節有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四組韌帶。由韌帶損傷帶來的膝關節不穩定必須及時治療,否則由於關節的不穩定導致的關節軟骨磨損,久而久之就易發生骨關節炎,嚴重影響關節壽命。
  • 什麼是膝關節外側副韌帶損傷?
    這條韌帶和內側副韌帶一起,有助於防止膝關節的過度側向移位,有助於保持大腿和小腿正常的對線。為什麼會發生膝關節外側副韌帶損傷?事實上,膝外側副韌帶損傷是比較少見的,多因暴力作用於小腿內側使之內收所造成。伸膝位時,膝關節外側關節囊、股二頭肌腱處於緊張狀態,與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共同起到保護膝外側副韌帶的作用。
  •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的損傷及康復
    我們的膝蓋一共有5條主要的韌帶,分別是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以及髕韌帶。每一個韌帶在膝蓋的功能行使過程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膝關節內側副韌帶解剖:內側副韌帶(MCL)位於膝蓋的內側,連接著大腿骨(股骨)和小腿骨(脛骨)。內側副韌帶分為深淺兩層,其間無明顯間隙。
  • 膝關節損傷篇:前十字韌帶撕裂
    內外側韌帶分別在膝關節的內外側;十字韌帶在膝關節的內部,分別稱為前十字韌帶(ACL)和後十字韌帶(PCL)。前十字韌帶起於股骨外髁內側面後部,向前內下方走行,止於脛骨髁間粗隆前方及外側半月板前角。其正常時維特膝關節前後方穩定,參於限制膝關節過伸,協調關節旋轉活動,限制內外翻活動。由於膝關節過伸或外展,過度展曲、內收、旋轉均可引起損傷撕裂。
  • 膝關節承重責任大,韌帶損傷怎麼辦?
    膝關節韌帶損傷指運動不當、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的膝關節韌帶損傷,嚴重時有關節不穩,主要表現為膝部傷側局部劇痛、腫脹,有時有瘀斑,膝關節不能完全伸直,內側副韌帶損傷時,股骨內上髁或脛骨內側髁的下緣處壓痛明顯,外側韌帶損傷時,股骨外上髁或腓骨小託處壓痛明顯。
  • 科普 :膝關節韌帶組成以及損傷簡史
    總來的來說,這些韌帶是限制膝關節的運動以保證膝關節的穩定性。這些韌帶中的任何一根受傷,都意味著韌帶組織已經被過度拉長或者斷裂,同時應該有相應的症狀和治療方法。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有三個骨骼組成,股骨(大腿骨)、脛骨(小腿骨)和髕骨(膝蓋骨)。
  •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來龍去脈
    ,並與關節囊及周圍肌腱、韌帶相固定,隨膝關節運動可向前後或內外方向微微移動;☆月牙形的「墊片」就叫做半月板。內側半月板外緣較厚,內緣很薄,呈「C」型;外側半月板比內側略小,但較為豐滿,呈「O」型;☆半月板有吸收震蕩、緩衝壓力、增強膝關節穩定、防止膝關節損傷,延緩膝關節老化的作用。半月板損傷的原因
  •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的運動治療
    在日常生活和鍛鍊中相較於其他韌帶(膝外側副韌帶、膝交叉韌帶等)內側副韌帶更容易損傷,約佔膝關節韌帶損傷的
  • 犬膝關節手術——前十字韌帶斷裂
    (4 )膝關節位於動物體兩個最長的槓桿臂之間,在承受負荷和參與運動中易於損傷,股骨和腔骨以寬大的內、外側幌關節面增大關節的接觸面積,可提高關節的穩固性和減少壓強。前十字韌帶斷裂前十字韌帶斷裂是指前十字韌帶因外力或病變造成斷裂或部分斷裂,而引起犬後肢踱行或疼痛的一種疾病。
  • 科普時間 | 膝關節韌帶及其損傷全介紹
    膝關節韌帶有助於控制和支持他們的運動。外側副韌帶(LCL)、內側副韌帶(MCL)分別位於膝關節的外側內側,主要提供膝關節橫向的穩定度。前交叉韌帶(ACL)可避免小腿骨相對於大腿骨之過度向前移位。後交叉韌帶(PCL)可避免小腿骨相對於大腿骨之過度向後移位。任何一條膝蓋韌帶的損傷意味著組織已經拉傷或撕裂。症狀和治療將根據損傷程度而有所不同。
  • 【技術】敖英芳:膝關節韌帶損傷與修復重建(一)
    膝關節韌帶損傷如果治療不當均可導致膝關節不穩而影響關節功能,其繼發關節內結構損傷又會加重關節損害。因此,膝關節韌帶斷裂的修復與重建對恢復膝關節的穩定性與功能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對膝關節的結構功能從組織解剖、超微結構、生物力學和動力學等多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別是對韌帶損傷的研究有了很大的進展。
  • 聊聊關於膝關節側韌帶的損傷與復健
    膝關節側韌帶位於膝關節的內外側,內側韌帶由股骨內上踝到脛骨內側,而外側韌帶由股骨外上踝到腓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