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現代戲劇批評之父!

2020-12-15 萌貨說文史

洪江,湖南省轄縣級市,由懷化市代管,位於湖南省西部,沅水上遊。

這裡的芙蓉樓坐落於沅、潕水匯流之處的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鎮(即古唐龍標、巫州治、黔陽古城所在地),有「楚南上遊第一勝跡」之譽,是歷代文人墨客吟詩作畫之處。它雖無皇家園林之氣勢,蘇州園林之精緻,卻也飛簷卷垛,儲蓄淡雅,清秀宜人。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一些歷史名人!

王繼賢:

王繼賢,字翰城,洪江黔城長坡村人。幼聰慧,12歲應童子試,曾兩度入長沙嶽麓書院受業,由稟貢生赴京都入國子監。受工部侍郎何凌漢的器重,延至其家授業子孫。不久以便補導援列入任中書科中書,前後達16年。道光二十三年,(1841),任山西省汾州府永寧州知州。

生平工書法,在京城一帶享有盛名,高麗國(今朝鮮)多次遣派使臣前來購求,為其書寫的"繼美凌煙"四個大字,譽滿鄰國。在永寧州存有他臨寫的《黃庭經》、《樂毅論》、《蘭亭序》、《九成宮》、《千字文》、《大雪題南山寺》等石刻,州人把它嵌 入關聖廟的牆壁。又自撰《石室文書法》、《愛書僧記》、《聽月泉記》、《詩竹雜刻》等。他的手書珍藏於上海博物館、湖南博物館,黔城芙蓉樓存有其"妙畫鴻戲秋江水,佳句風行曉苑花"石刻。

黃忠浩:

黃忠浩,字澤生,清末湖南黔陽(今洪江市)人。興實業,任湖南全省礦務總公司西路總理,辦教育,一度任湖南教育總會會長,掌軍事,1907年統領湖北巡防軍及荊襄水師,次年任四川兵備、教練兩處總辦,升提督 。1910年升任湖南提督,次年為巡防營統領。1911年10月22日湖南新軍起義,他負隅頑抗,被義軍擊斃。著有《黃黔陽遺詩抄》。

向培良:

向培良,黔陽縣(今洪江市)沙灣鄉寨頭村,筆名培、漱年、漱美、姜蘊、蘊良,在《女師大周刊》上曾使用過靜芳、靜、青方、白蟻等筆名。現代著名作家,劇作家,美學家,翻譯家。

向培良是一位對戲劇研究十分廣泛且深入的戲劇家,他的研究範圍涉及戲劇理論、戲劇創作、戲劇表演、戲劇舞臺、戲劇批評等。由於種種原因,他的創作與理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被人關注過,對他的研究幾近空白。近年來,向培良逐漸得到戲劇界的關注和重視,對向培良的研究也有所進展,但研究的人比較少,未能達到相應的規模,更沒有形成系統全面的研究格局。

當然,洪江還有很多歷史名人,你還知道哪些洪江歷史名人呢?

相關焦點

  • 汝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近現代警察制度的創始人!
    在中原四大名寺中保留下諸多唐宋金元明清的建築遺存,為中國建築史上留下厚重的實物資料,被古建專家譽為中國的古建博物院。唐代岑參、劉禹錫、元稹等人,都曾在此留下詩作。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劉希夷:劉希夷 ,唐朝詩人。
  • 撫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海上四妖」之一,張大千的恩師!
    這裡有王安石紀念館、湯顯祖文化藝術中心、湯顯祖紀念館、湯顯祖墓、曾鞏讀書巖、曾鞏紀念館、譚綸墓、陸象山墓、樂史墓、吳澄墓,舒同書畫博物館,還有數條以撫州名人命名的街道。歷代到撫州為官或週遊的文人墨客如顏真卿、王羲之、白居易、陸遊、謝靈運等,為市內留下了大量詩詞、文賦、字畫、雕塑、摩巖石刻。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
  • 重慶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愛國民族女英雄!
    這裡不僅吸引了眾多文藝界的名流,這裡也誕生了很多名人!1943年出生於重慶黃桷埡,中國現代作家。1948年,隨父母遷居臺灣。1967年赴西班牙留學,後去德國、美國等。1973年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結婚。1981年回臺後,曾在文化大學任教,1984年辭去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重心。
  • 漢中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四大妖姬之一!
    這裡的褒斜道,古代穿越秦嶺的山間大道,為古代巴蜀通秦川之主幹道路,在中國歷史上開鑿早、規模大、沿用時間長。棧道始於戰國範睢相秦時,前314(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秦派張儀、司馬錯伐蜀,大軍即經此道,原來的谷道此時已開鑿成能通過大部隊和輜重的棧道了,此後,褒斜棧道一直是南北兵爭軍行和經濟、文化交流必行之道。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
  • 海寧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之一!
    (關於潘閬的故事,詳見小編其它作品)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陳元龍:陳元龍,字廣陵,號乾齋,浙江海寧人,清朝大臣。康熙二十四年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直南書房。五十七年,擢工部尚書。六十年,調禮部。乙丑科會試開始施行殿試十本進呈之制。
  • 上海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的一生為何如此複雜?
    如此繁華的都市,自然也誕生了不少歷史名人!徐光啟:徐光啟,字子先,號玄扈,天主教聖名保祿,漢族,上海縣法華匯(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學家、政治家。官至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 無錫歷史名人,個個家喻戶曉,最後一位竟是華太師的原型
    有88米高的靈山大佛,聞名遐邇的天下第二泉,江南第一山的惠山,久經滄桑的龍光塔,人來人往的錫惠公園,太湖隹絕處的黿頭渚,四季飄香的梅園,珍奇細巧的蠡園……這裡不僅環境優美,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要離:要離,春秋時期吳國人,生活在吳王闔閭時期。
  • 龍港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南開大學數學系的創始人!
    這裡不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陳堯英:陳堯英,字秀伯,溫州學者葉適稱之為「平陽豪士」。出生於陳營裡(在今江山辦事處),從小便有安邦濟世大志,對尸位素餐的名公巨卿一向鄙視。高宗紹興六年(1136),獨自奔赴行在(臨安)上書,陳述了十二道治國之策。
  • 茂名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茂名名字的由來!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高力士:高力士(684年—762年),本名馮元一,祖籍潘州(今廣東省高州市),唐代著名宦官,冼夫人第六代孫。曾祖馮盎、祖父馮智玳、父為馮君衡,曾任潘州刺史。譙國夫人(冼夫人)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她率領族人歸附隋朝被加封譙國夫人,去世後追諡「誠敬夫人」。她一生審時度勢,順應潮流,對朝廷的忠並非愚忠,她識時務,愛國愛民,因而深得後人敬重。也因此,她生前身後有多個封號。她歷經梁、陳、隋三朝,順應歷史潮流,致力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功勳卓著,先後被七朝君王敕封,被尊稱為嶺南「聖母」。
  • 上饒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可愛的中國》的作者!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名人!柴中行:柴中行,字與之,人稱「南溪先生」,南宋著名文學家,餘幹(今江西萬年縣南溪鄉營裡村)人。文公之子,後周世宗第十三代裔孫。 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第進士,授撫州軍事推官、江州教授,累遷西京轉運使、湖南提刑、崇政殿說書、知贛州。
  • 營口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清朝唯一的漢族公主!
    營口市,遼寧省轄地級市,地處遼東半島中樞,渤海東岸,是中國東北近代史上第一個對外開埠的口岸,是大龍郵票的誕生地和發行地之一,是中國紅十字運動的發源地,也是中國民族金融業的起興之地。這裡的望兒山位於營口市熊嶽鎮東兩公裡處,建於明末清初,遠看如一位母親佇立山頭日夜守望大海,盼望遠方的兒子歸來,其修建的慈母館是我國唯一的母親紀念館。這裡的白沙灣位於營口市南部仙人島新區的白沙灣海濱公園境內,以海域風光為主,被譽為「遼東第一灘」,並且盛產白沙灣仙桃,故又被譽為「東北第一桃鄉」。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 南京歷史名人,最後一位把中國介紹給歐洲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應天等,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 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這裡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古代中國一半以上的狀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貢院。
  • 高安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中國物理學研究的「開山祖師」!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幸南容:幸南容,又名幸顯,字惕微,洪城(今江西高安華林山風景名勝區)幸村人。唐太常寺卿、國子監祭酒、太子賓客,桂巖書院創辦人。生於官宦之家,自幼聰穎,讀書過目不忘。年輕時,才名遠播,得到縣鄉推重和舉薦。
  • 陽泉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
    這裡的娘子關為中國萬裡長城著名關隘,位於山西陽泉市平定縣東北的綿山山麓。原名「葦澤關」,因唐朝平陽公主曾率兵駐守於此,平陽公主的部隊當時人稱「娘子軍」, 故得今名。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赤章曼伯:赤章曼伯,又名赤章曼枝,春秋戰國時仇猶國(今盂縣)大夫。
  • 資興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資興史上第一位進士!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風景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曾中生:曾中生,原名曾鍾聖,湖南省資興市人,軍事家。1926年6月,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前敵總指揮部組織科科長。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同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共和國36位軍事家中開始軍事生涯較早的一位,也是軍事論著最豐富的一位。撰寫《與川軍作戰要點》、《遊擊戰爭要訣》、《與「剿赤軍」作戰要訣》等多篇軍事著作,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軍事思想。
  • 張家界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張家界史上唯一的狀元!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張兌:張兌,原名張文悅,張家界市慈利縣五雷山麓張家塌人。元朝至正元年(1341)進士,著有《溪堂集》等書。他能文、能武、能醫,先後在山東德州、江蘇丹徒、湖南茶陵等地作過官,後因不滿朝政腐敗,隱居道教名山五雷山,做了第二代道長,留下不少奇聞軼事。
  • 壽光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竟陵八友」之一!
    歷史上也寫作鉅定湖、距澱湖,原稱青丘濼,又稱作清水泊。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清水泊戰役就是發生在此地。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馬保三:馬保三,山東省壽光市牛頭鎮人,曾化名張炳炎。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中共壽光縣委根據上級指示,組建人民抗日武裝。遂即發動了聲震渤海平原的牛頭鎮起義,樹起了「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魯東遊擊隊第八支隊」的大旗。
  • 蘭溪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金華四先生」之一!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歷史名人!貫休:貫休,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溪(今浙江省蘭谿市)人。唐末五代時期前蜀畫僧、詩僧。七歲出家和安寺,日讀經書千字,過目不忘。唐天復間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為「禪月大師」,賜以紫衣。貫休能詩,詩名高節,宇內鹹知。
  • 高子文:《文明的逆子們——美國現代戲劇的中國敘事》
    內容簡介該書主要研究美國現代戲劇的中國敘事,研究美國現代戲劇如何描繪中國,以及如何接受中國文化。作者將這些自覺地運用外來文化進行戲劇的革新的藝術家們稱之為「文明的逆子們」,他們誕生於自身的文明之中,卻又對其提出了反思和質疑。
  • 田漢:中國現代戲劇奠基人之一
    通過「戲劇 · 人生」系列推送,我們一起走進名家與名作,探尋戲劇魅力。 接下來的三期戲劇·人生,我們將講述當今公認的三位中國現代戲劇奠基人——田漢、歐陽予倩、洪深,他們不僅有優秀的戲劇作品傳世,更推進了中國現代戲劇的發展,造就了許多中國戲劇史的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