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市,位於河南省中西部,因北汝河貫穿全境而得名,是河南省十個省直管縣試點之一。
這裡的風穴寺又名香積寺、千峰寺,白雲禪寺,位於汝州市區東北中嶽嵩山少室山南麓風穴山中。始建於東漢初平元年,後經北魏、唐、宋、金、元、明、清歷代重修與擴建。在中原四大名寺中保留下諸多唐宋金元明清的建築遺存,為中國建築史上留下厚重的實物資料,被古建專家譽為中國的古建博物院。唐代岑參、劉禹錫、元稹等人,都曾在此留下詩作。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劉希夷:
劉希夷 ,唐朝詩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漢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進士,善彈琵琶。其詩以歌行見長,多寫閨情,辭意柔婉華麗,且多感傷情調。
《代悲白頭翁》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句,相傳其舅宋之問欲據為己有,希夷不允,之問竟遣人用土囊將他壓死。延之少有文華,落魄不拘常格,後為舅舅宋之問所害,死時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傳。
孟詵:
孟詵,字號不詳,汝州梁縣新豐鄉子平裡(今河南省汝州市陵頭鎮孟莊村)人。唐朝大臣,著名學者、醫學家、食療學家。
精通醫學,進士及第,授尚藥奉御,累遷中書舍人。失言得罪武后,貶為台州司馬,入為禮部侍郎、相王侍讀,出任同州刺史。神龍初年,年老致仕,居於伊陽山,煉製方藥。著作《食療本草》,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食療專著,匯集古代食療之大成,與現代營養學相一致,為我國和世界醫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世譽為世界食療學的鼻祖。
朱繩武:
朱繩武,字效聖,汝州溫泉朱寨人。18歲考中秀才,20歲入開封法政學堂學習,法政學堂是同盟會河南分部開展秘密活動、發展成員比較集中的地方。朱繩武受到民主共和思想的感染,毅然加入同盟會,矢志反抗封建專制,追求民主共和。1909年,朱繩武從法政學堂畢業,回到家鄉,以教書為掩護,向群眾揭露清政府腐敗誤國,傳播民主革命思想。家鄉附近有一集鎮楊樓,乾隆年間清政府為了加強對地方的統治在這裡設置了分州衙門,由一名州同駐守。武昌起義成功的消息傳來,朱繩武感到歡欣鼓舞,遂聯絡平時受其影響的朱老三等數十名群眾,進攻楊樓分州衙門,響應武昌起義。
釋妙興:
釋妙興,河南汝州謝灣人(今汝州謝灣人), 小名謝疙瘩,家裡一共有4個兄弟和一個姐姐。因家貧,8歲釋妙興即出家少林寺,拜雲松恆林大和尚為師,參禪習武。師父給取法號妙興,字豪文,號金羅漢。是少林寺的武僧和僧兵首領、少林寺當家和尚。
妙興著有《少林拳解》、《少林棍解》、《達摩五拳經》、《禪杖圖解》、《少林宗派淵源世系圖解》、《少林戒約釋義》、《增補拳械箴言》等書,對少林武功進行整理和發揮。這些書藏於寺內,後因寺院遭兵火之災,也一塊被焚。
戴民權:
戴民權,名正,字端甫,河南汝州市蟒川鎮戴灣村人。中華民國軍人,官至中將。他為中日戰爭期間陣亡的中國軍方高級將領之一。曾參加過討伐陳炯明,營救孫中山的戰鬥。
林藍:
林藍,河南汝州(原臨汝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兒童作家、電影編劇。畢業於抗日軍政大學及魯迅藝術文學院。丈夫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周立波,兒子是北京大學教授周小儀。
趙秉鈞:
趙秉鈞,河南汝州人,清末民初著名政治人物。在袁世凱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期間,被提拔重用為第三任國務總理。曾擬訂警務章程,創設警務學堂。是中國近現代警察制度創始人。
袁世凱繼任李鴻章直隸總督位後,奏保趙秉鈞為保定巡警局總督,以知府候補,加鹽運使銜。趙秉鈞任職期間購閱上海書局翻譯的外國警察制度書籍,見識漸增。趙秉鈞與袁世凱的日籍警察顧問三浦喜傳一起,參照東西方國家現成的法律典範,擬定了警務章程,創設警務學堂,選募巡警500人,分布保定城內外,維持治安,成績昭著。
八國聯軍撤退以後,袁世凱任命趙秉鈞為天津南段巡警局總辦,日本人伊藤次郎為幫辦,原田俊三為顧問。趙在天津籌建了中國最早現代警務系統,創辦天津偵探隊及天津警察學堂。不久將天津、保定兩所巡警學校合併,改稱北洋巡警學堂,並在各縣設立巡警傳習所。
當然,汝州還有很多歷史名人,你還知道哪些汝州歷史名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