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明德你知道多少?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你能做到幾條?

2021-01-07 生活中的國學
《釋迦摩尼佛傳》

開悟這個詞,咱們老百姓更多的是從武俠小說和武打電影中略知一二,貌似與普通人無關,好像是佛家、道家和得道的高人才有這個能力。輪不到我們小老百姓頭上。進一步了解開悟是4-5年前,看過的一部呂良偉出演的電影《釋迦摩尼佛傳》,影片非常精彩,我被電影中的喬達摩 · 悉達多王子(釋迦摩尼佛)開悟得道後的超能力驚呆了,那種感覺真是妙不可言!

喬達摩 · 悉達多王子悟道成佛

電影中,2500年前的喬達摩 · 悉達多王子經過種種磨難,在菩提樹下頓悟,直呼「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然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無師智、無礙智、自然智自然現前。」意思是說:世間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具備佛性,都可以通過修行成佛,只是眾人被貪婪心、怨恨心、不明理之心所蒙蔽,所以才不能夠成佛。可又想,那是佛祖,有幾個人能修到佛祖的境界和能力呢?

24集電視劇《天道》劇照

這其間,一朋友推薦我看了一部王志文出演的《天道》,劇中王志文扮演的丁元英,也是一個悟道的高人,表面上看和普通人無異,從德國回國後在古城一座單元樓裡隱居期間,甚至被樓下賣麵條的老人罵成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人,但他每說的一句話,都極有分量,會讓你思考半天都明白不過來,他所預測的事情分毫不差,太神奇了!

修行人

直到2015年,有幸接觸到國學文化,才慢慢知道,開悟真的不是佛祖和那些神秘的高人才有,普通人也一樣具備開悟的能力,開悟面前人人平等,哪怕你是乞丐也一樣可以開悟。

《禮記》·大學篇

讓人不解的是:同樣是2500年前,幾乎和佛陀同時,華夏大地相繼誕生了老子和孔子這樣的得道高人,給後人留下了千古傳頌的不朽著作,和本文相對應,之後的儒家弟子的一篇名作《大學》,就和佛陀說的異曲同工。《大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據史料介紹,這篇廣為流傳的名作,為孔子弟子曾子所寫,而近代許多學者則考證是秦漢時期儒家作品。文章開頭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是文章的點睛之筆,其中的「明明德"即指」開悟。

孔門雕像

儒家理論認為:人性本善,但人在後天的影響下,因心靈蒙受了汙染,遮蔽了內心本有的光明良善。明明德,就是掃除心靈的汙染,讓每個人的心燈明澈的過程。但我們要深刻地認識到,明明德不僅是掃除心靈灰塵的過程,也是自我啟蒙,讓自己明白道理,學到真知灼見的一個過程,甚至還有人」頓悟「。東方的儒家和西方的佛陀同時揭示了生命的本質,所持觀點不謀而合,堪稱神奇!

王陽明雕像

開悟的過程是一個明心見性覺悟的過程,並不玄妙,但這過程的千辛萬苦、曲直坎坷非常人所能理解,王陽明曾經在自家院子裡每天對著小竹林的竹子格物(悟道),幾個月也沒格(悟)出門道來,家人還以為他瘋了,經過無數次的磨難和考驗,終於悟道,才給後人留下了著名的心學四訣及經典的核心理念:」此心具足,不假外求!「,這又和佛家、儒家對悟道的描述不謀而合。

當我們原本的心性被遮住

那麼,說了半天,開悟到底是個什麼東東呢?我們不妨通俗的比喻一下,人的心性好比一個手電筒所發出的光,人人生來都具備,但生活在塵世幾十年後,逐漸被汙染,從開始的明亮逐漸被蒙上一層薄薄的紗,進而發展到中度透明的紗,最後被黑布所徹底蒙住,完全黑暗,這時的人已經成魔。要想成佛,就必須通過修行,把這些紗一層層剝掉,還原之前的光明本性,心性自然重新光芒四射,穿透時空,直達彼岸!

佛光四射

普通人的心性或許只是被遮住幾許,並沒有達到魔的程度,但要還原到最初的光明本性,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人說,開悟得有先天的好基因及後天的機緣巧合,開悟不論年齡,有幾歲就開悟的,有十幾二十歲開悟的,而有人直至生命終了也不知開悟為何物。能開悟是人人具備的能力,但最終能不能開悟就不一定了。

悟道

那開悟真的那麼玄乎嗎?有衡量開悟與否的標準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一些人,十分的明理,他們看問題有與眾不同的見解,會做一些利益大眾的事情,情商高於一般人許多,他們開悟了嗎?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常人悟道有沒有方法?

禪宗六祖慧能像

這些問題,我想大家都很感興趣,聽我一一道來。據我所知,的確有人不經點撥能直接開悟,比如禪宗的六祖慧能,禪宗六祖慧能不識字,但卻能悟出著名的《菩提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你不能不服啊。但多數開悟之人是需要老師指點的,如孔子就是經老子點撥後開悟的,現如今,具備慧根的人,如果有幸經老師指點,會少走很多彎路,在有生之年開悟明理。

馬雲

必須明確一點,開悟不等於悟道,但凡成功的人,多半已經開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馬雲就是一個例子,你可以發現,這些人所說的話都相當有哲理,也許你會說,成功的人說什麼話都有道理,因為他成功了,不成功的人說什麼話都不是,的確是這樣,成功的人當然說的對,因為他離大道不遠,或許就在道上,而你卻被蒙著眼睛在亂摸瞎走,也許路就在腳下,你卻朝反方向走,甚至有人直接掉到溝裡,能一樣嗎?

悟道之路曲折彎彎

開悟的人一般要經過小悟到大悟和徹悟的過程,是一個上樓梯的過程,但如果不持續修身,很可能再次無明,還可能來回乘電梯,終生無法悟道。

成道

網上搜索了一下,結合自己的認知,概括開悟之人具體有如下特徵,但不全面:

1.他們表面和普通人沒什麼不同,但內心卻是無比的寧靜和寬厚,不與人爭,遇事沉著冷靜不慌張。

2.他們不崇拜任何人,他會意識到「萬物與我為一,是一個整體,知曉時時平等、處處平等。

3.他們身心合一,不為物喜不為己悲。

4.他們會從本質看現象,能游離於我來看我,一切矛盾都化為烏有。

5.他們會把矛盾的對立面看成統一體。

6.他們懂得放下,不會為一切事務而煩憂。

7.他們不會居功自傲,並時刻懺悔做錯的事和錯的念頭。

8.他們有著區別一般人的自信,他知道生命的根本在哪裡。

9.他們無須別人點燃自己生命,無論何時何地都是正能量的化身,並無所畏懼地面對一切,沒有牢騷,沒有抱怨,真實不假地活在每一個當下。

10.他們不懼死亡,視死如歸。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近幾年來學習的一點感悟,班門弄斧,如有不妥,請讀者們批評指正!

圖文/生活中的國學

相關焦點

  • 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看看你有沒有,大安法師開示
    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看看你有沒有,大安法師開示開悟是每個學禪人夢寐以求,就是為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得什麼性,就是自己本有的佛性。禪宗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慧能祖師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悟道的過程,不是向外求索,而是認識內心,去尋找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
  • 佛教:已經開悟的人,身上會有4個特徵,你有嗎?
    開悟的狀態分為多種,如果你明白了生活中的一些小道理,就會有小的開悟,如果明白了一些大道理,就會有大的開悟,若是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諦,能夠明本心,見本性,那就是大徹大悟。學佛之人千萬多,開悟之人能有幾個?我們要想知道自己有沒有開悟,可以看一看自己身上有沒有這四個特徵,一般開悟的人,身上都會有這四大特徵,看看你有幾個?
  • 真正開悟的人,會有這三大特徵,看看你身邊有沒?
    有一次去寺廟,子曰便和同行者探討過一件事,即怎麼知道那裡的和尚,是不是高僧?其中一位同行者,說了一個答案,讓子曰印象深刻:你進門時,先大罵和尚一頓,看和尚會不會起嗔恨心。如果他依然對你笑,那就是個高僧;如果不動聲色,那就是個很厲害的和尚;如果拂袖而去,說明水平也還行;如果跟你對罵,那估計是個普通角色;如果一幫和尚出來打你,那你就趕緊跑吧!這是那位同行半開玩笑說的話,但是卻也從表明,像高僧這種開悟的人,他們早已將人世喧譁放下了。那麼真正開悟的人,都有什麼特徵?特徵一:開悟的人,生命會由繁至簡。
  • 開悟?很難?做到這4點,就是開悟
    心情愉悅是開悟之後的首要表現,如果你問我這個世界上有沒有包治百病的藥,我只能說「開心」便是任何病痛、壞事的剋星。站在人的角度來說,開心會大大地增強人的抵抗力,延年益壽,為什麼有些原本得了癌症的病人,連現代醫學都無法醫治了,卻在不經意間痊癒了,不過是心情愉悅罷了,人也好起來了,世界也是美好的。
  • 真正開悟成佛的人,往往有這些顯著特徵,看看你有嗎
    佛語有云:「心中有佛,所見皆佛。」佛以各種方式顯現在眾生面前,所謂的見到,並非是表象上的見到,而是真切地感受到開悟的過程。開悟見性,明白了佛所說的經義真實不虛,自然就能見到佛了。修佛修的是心,是指心靈的開悟,但是對於開悟許多人並不了解,畢竟學佛之人無數,開悟的能有幾個?修心如何才算是開悟?很多人在修行的過程中會陷入迷茫,就像船在狂風暴雨中沒有方向一樣,永遠也駛不到終點。
  • 什麼才算是「開悟」?真正開悟的人,往往都有這3個特徵
    開悟是什麼樣子?現在有很多描述,但是絕大部分都是錯的,因為大多數描寫開悟的人都沒有開悟,只是用大腦理解,哪怕描述的都一樣,也是錯的。同樣的,本篇文章也是錯的。開悟是什麼樣子,要聽那些開悟的人說,哪怕他們說的都不一樣,也是對的。區別就在於,兩個人都在給你講如何學會遊泳,不會遊泳的人就算背誦了一本遊泳教材,他講的也是錯的;會遊泳的人,即使從來沒有上過學,他說的也是對的。許多人通過各種方式苦苦追求開悟的境界。
  • 真正開悟的人,會有兩個「顯著」特徵,福報越來越多
    真正開悟的人,會有兩個「顯著」特徵,福報越來越多開悟的人,境界和格局非常人所能及,如同登上五嶽之巔,自然視野遼闊,能夠一覽眾山之小,而真正的開悟之人,往往會有兩個特徵。第一可以充實自己,避免心靈被那些塵世汙垢所佔據,你心裡有了正念,那麼邪念自然就沒有了,一聲佛號念到底,也是對治邪念的好方法還有一點呢,就是說我們學習佛法之後,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金剛經所謂「持戒修福」,不持戒,就不能修福,這一點也很重要。
  • 開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開悟者現身說法是硬道理
    這個必須是過來人才有資格說的,否則就是誤人子弟一個人開悟以後,他就會領悟出一套理論,並且他做到了以下三點:人生沒有疑惑生命主動進化指導別人開悟這個世界是十分複雜的,不說各門科學十分深奧,就說三觀相關的問題,世界上誰人能給予很好的解答?
  • 開悟的人是什麼狀態呢
    開悟的人是什麼狀態呢開悟的人也會有各種情緒悲傷憤怒難過都有和沒開悟的區別在於就算悲傷憤怒難過也屬於在「愛」裡面悲傷憤怒難過「愛」就是將各種現象與發生都當成恩典欣然接納讓一種情緒只是在肉體上有感覺和你的內心的寧靜沒有什麼關係能做到痛與苦的分離就算你真的很生氣很難過在肉體上表現得再多麼的極端你的內心永遠是寧靜的
  • 人到中年,你有沒有過這種開悟的感覺?
    【原創】【首發】文:黎海濱(whlihaibin) 我有一摞書,藏著另一個世界;我有一支筆,願將人情冷暖寫給你看。 白天是記者、辦報人,晚上是作家、碼字人。或者相反。
  • 真正開悟的人,究竟有多厲害?不可思議!
    2開悟的人,從不解釋,因為他們知道一旦開口解釋或者描繪,就著了像,凡是能被說出的真理,已經離開了真相。此即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也是佛家的「凡有所見皆是虛妄」,開悟的人明白:真相是不可知的,而真理亦不可說。
  • 學佛開悟很難嗎?只要做到這幾點就容易多了
    大家都知道,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所有學佛人都喜歡探討的話題,也是大家所追求的學佛的終極目標。所以說到這個目標,我們就要談到開悟的問題。所以經常就有人說,如何修行才容易開悟?那這個問題呢?因為談的人多了。所以,大家都各有各的理,各說各的法。那有些法呢?
  • 開悟後有什麼變化?
    開悟,是修行者對自心真空法性的覺知,是一種感覺到思想認識的飛躍。這種飛躍,不是通過後天思維——第七識的作用所能達到的,更不可通過第七識所產生的意念——第六識的作用來實現。開悟的實現,是修行者的善根(包括心身障礙的清淨與客觀理智的增長)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的結果。
  • 什麼人容易開悟,悟道者一語道破:生理是基礎,後天可培養
    在讀這篇文章的朋友都可以輕鬆地回答:狗的大腦還沒有人類發達,可以說和人類差得很多,連我們人類都難以開悟,這 小旺 又何德何能,可以開悟呢其實 海雲青飛 說的不是笑話,現實生活中類似的人多得很,你知道我說的是哪些人嗎一個人要開悟確實很難
  • 你不是開悟的人,你不能做這種動作的(宣化上人)
    你不是開悟的人你不能做這種動作的◎ 宣化上人在《維摩經》上,文殊菩薩問維摩居士:「什麼是第一義諦?」你們猜一猜維摩居士說什麼?怎麼樣答覆的?你們現在若有人知道,這真是現在的維摩居士!若有人看過《維摩經》的,就會知道;沒有看過的人,我現在告訴你們。不過你們不要學那個周某愛炫示,出去對人也這麼樣表示;你們不可以這樣子去對人表示的。為什麼?你還沒有到維摩居士的程度!維摩居士把眼睛一閉,口也不張開,什麼也不講!文殊菩薩說:「喔,你明白了!就是這樣子的!」你們到其它的地方,人問你:「什麼叫第一義諦?」你不可以也這麼樣子做!
  • 較快的證到究竟開悟
    怎樣才能比較快的證到究竟開悟呢?
  • 禪宗的「開悟」到底是怎麼回事?開悟就是得道嗎?
    我們知道:禪宗自達摩祖師傳入中國之後,就成為地地道道的本土文化。實際上禪宗和正統的佛學文化,也就是釋迦摩尼佛的教化,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金剛經》裡面,佛對須菩提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金剛經)出。
  • 《心經》經典名句,越看越開悟!
    《心經》也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被無數人奉為修行的經典,無論是整篇經文還是其中的某一句,都存在著無上的奧義。正因為裡面存在的修行奧義極深,所以裡面的經文,哪怕是一句,對修行人都能起到開悟的指導作用。大家知道,淨土法門講究念佛。只要你不停地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能開悟。那麼,作為淨土法門也奉持的《心經》,只要你不斷地去念誦,也能使你達到開悟的目的。今天,雲來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心經》中的經典名句。這些名句,只要不停地去看,最終也能達到開悟。
  • 佛教:真正的「開悟」人通常有這三個特點,你有嗎?
    介紹在的時代,有很多人崇拜和學習佛教,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得到教化。我們常說啟蒙其實是兩個概念。啟蒙就是啟蒙,啟蒙就是啟蒙,啟蒙是分開的。所謂道是自然法則。如果我們的身、口、心都能符合這一規律,而沒有違反,那就是道。明白法律,看到自己的心,叫做覺悟。
  • 開悟的人,描述境界,為何像是說神話?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開悟,從生死輪轉之中解脫,但關於開悟的境界,描述起來,總有點像是說神話,類似於神仙得道,從此食氣不死的傳說。可按理來說,開悟,本該是心靈的醒覺,不是什麼神通奇異,為何會給人這樣的感覺?開悟為何像是說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