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狀肌損傷的推拿治療

2021-02-23 零力度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概說】

梨狀肌損傷是指梨狀肌因負重閃扭或受寒,導致肌肉撕裂、充血、水腫、痙攣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又稱梨狀肌損傷症候群或梨狀肌症候群。梨狀肌位於臀部深層,起始於第2、3、4骶椎的前面,穿過坐骨大孔進入臀部,纖維形成狹窄的肌腱抵止於股骨大粗隆頂部,受第1、2骶神經支配,主要作用是作為髖關節的固定肌,有使大腿外旋的功能。梨狀肌把坐骨大孔分成梨狀肌上孔與梨狀肌下孔兩部分。上孔有臀上動靜脈、臀上神經;下孔有臀下動靜脈、臀下神經、陰部內動靜脈和陰部神經、坐骨神經等。

【病因病機】

梨狀肌自身的退變和解剖上的變異是本病的內在因素,扛抬重物或下蹲起立時「閃扭」以及感受風寒溼邪是發病的誘發因素。梨狀肌變異者當過度外旋下肢致該肌扭曲或臀部受寒冷侵襲時,由於梨狀肌肌束收縮幅度的改變,肌束間間隙突然縮小,使坐骨神經受到壓迫和刺激,從而引起病變的發生。當蹲位起立時,突然過度外旋下肢,可使梨狀肌發生扭曲損傷。或扛物負重過度外展外旋下肢時,可致梨狀肌肌腱破裂,肌肉發生保護性痙攣,突然收縮,可壓迫和刺激梨狀肌上、下孔的神經、血管,尤其以臀上神經和坐骨神經痛的表現為突出。

此外極少部份護士以及鄉村醫生,在進行臀部肌肉注射時,不嚴格操作規程,使注射的藥物直接損害或波及梨狀肌,造成變性水腫肥厚而壓迫或刺激坐骨神經,嚴重者可出現足下垂等症狀。


【臨床表現】

本病以秋冬較為多見。絕大多數為一側,雙側發病的極少見。患側臀部疼痛,可為「緊縮樣刺痛」或酸痛發脹,且有神經壓迫症狀,以坐骨神經受壓症狀為主。嚴重者,如刀割樣劇痛,坐立不安,不能伸腿平臥,行走困難或跛行。咳嗽、噴嚏、大便等腹壓增高時,可出現坐骨神經的放射性疼痛。部分病人以臀上神經損傷的症狀為主,大腿不能外展,內旋力減弱,大腿呈外旋位。囑病人以患肢單腿站立時,病人不能站穩,骨盆和身體均向健側傾斜。有的病人以腓神經症狀較為突出,足不能背屈、不能外翻,不能伸趾。病人行走困難,呈特殊的「跨閾步態」;嚴重者由於重力和後群肌的過度牽拉,呈「馬蹄內翻足」。個別陰部神經受損的病人疼痛可向小腹、會陰部放射,並伴有性慾減退或陽痿。


【檢查】

梨狀肌體表投影區有明顯壓痛,且有下肢的放射痛。梨狀肌緊張試驗陽性,即術者將患者屈髖屈膝,並儘量使大腿內旋內收牽拉梨狀肌而發生臀部疼痛。直腿抬高在60°以內時臀腿痛劇烈,當超過60°時,疼痛減輕。有的病人可觸及梨狀肌呈索條狀隆起、鈍厚,或呈瀰漫性鈍厚,日久臀部肌肉變得鬆軟,彈性和韌性減低或出現肌肉萎縮。部分患者可有小腿前外側、足背和趾背外側區感覺障礙。

【診斷與鑑別診斷】

(一)診斷要點:

1.梨狀肌體表投影區壓痛,且有下肢的放射痛

2.梨狀肌緊張試驗陽性

(二)鑑別診斷:本病應注意與下列疾病相鑑別。


1.腰椎間盤突出症:多發於20~40歲的青壯年,以下腰部疼痛伴一側下肢疼痛為主要特點。可有腰部脊柱偏歪,在腰椎棘突旁有明顯壓痛與下肢放射痛。而梨狀肌損傷,腰部無明顯疼痛,壓痛點在臀部,神經放射痛從臀部起始向下。

2.腰椎小關節紊亂:起病突然可無明顯外傷史,一般不出現坐骨神經痛,但是,因為小關節的前方靠近神經根,所以,當小關節周圍發生炎症浸潤水腫時,可影響到神經根,此時如作腰後伸動作時,也可出現放射性坐骨神經痛。

【推拿治療】

1.治療原則:舒筋通絡,活血化瘀,濡養經筋。

2.手法:四指推法、滾法、彈拔法、點壓法、揉法、擦法、振法。

3.取穴和部位:秩邊、環跳、環中、陽陵泉、陽交、外丘、丘墟、足臨泣、地五會、跗陽、承扶、殷門、委中、飛揚、懸鐘、阿是穴等。


4.操作:

(1)患者俯臥,在環跳、環中、秩邊、承扶等穴先施以四指推法、滾法。再施以彈拔法5分鐘左右,雙手拇指作與梨狀肌垂直方向的緩緩彈拔。

(2)點按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的委中、承山、陽陵泉、跗陽、懸鐘、丘墟、足臨泣等穴。然後改取仰臥位屈髖屈膝,輕輕搖擺髖、膝關節,並牽抖拉直下肢數次,再被動抬高患肢80°左右,同時使足背伸。

(3)局部擦法、拍法。

【其他療法】

1.可平衡舒筋通絡,活血搜風等中藥外敷或燻洗患側。

2.可配合使用理療,常選超短波、音頻等。

3.可配合使用針灸。

【注意事項】

1.局部注意保暖,冬季休息時可用熱水袋或「坎離砂」熱敷於患側臀部,夏季不宜讓患側臀部直接接觸冷凳、涼蓆等,宜用坐墊或浴巾相隔。

2.繼發性梨狀肌損傷除治療本病外,還應該治療原發病。

3.手法宜輕柔,特別是彈撥梨狀肌時切忌蠻幹。

 

相關焦點

  • 推拿治療梨狀肌損傷
    【概說】梨狀肌損傷是指梨狀肌因負重閃扭或受寒,導致肌肉撕裂、充血、水腫、痙攣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又稱梨狀肌損傷症候群或梨狀肌症候群。梨狀肌位於臀部深層,起始於第2、3、4骶椎的前面,穿過坐骨大孔進入臀部,纖維形成狹窄的肌腱抵止於股骨大粗隆頂部,受第1、2骶神經支配,主要作用是作為髖關節的固定肌,有使大腿外旋的功能。梨狀肌把坐骨大孔分成梨狀肌上孔與梨狀肌下孔兩部分。上孔有臀上動靜脈、臀上神經;下孔有臀下動靜脈、臀下神經、陰部內動靜脈和陰部神經、坐骨神經等。
  • 【康復手法】梨狀肌損傷的康復治療
    梨狀肌損傷是腰腿痛疾患中的常見病多發病,為慢性勞損或急性捩傷所致。梨狀肌穿過坐骨大孔時,將該孔分隔為上、下兩孔,稱坐骨上孔和坐骨下孔。上孔有臀上神經及臀上動、靜脈通過;下孔有坐骨神經、陰部神經、臀下神經、股後皮神經、臀下動、靜脈等通過。梨狀肌損傷時易波及這些神經血管。梨狀肌損傷影響正常的步行、運動和工作。
  • 梨狀肌損傷的診斷治療
    髂內動脈在此分為臀上動脈和臀下動脈,分別經梨狀肌上,下孔穿出至臀部,分支營養臀肌和髂關節。 此肌因急、慢性損傷,或加上解剖上變異,致易發生損傷性炎性改變,刺激或壓迫神經,而產生腰腿痛,稱為梨狀肌綜合症。  梨狀肌結構:
  • 梨狀肌損傷
    梨狀肌損傷:病因病理:梨狀肌位於臀大肌下面,是臀部深層的一種肌肉,外形似梨狀,主要作用是配合臀部肌群大腿作外旋、外展動作。在外展、外旋、下蹲,持物立起時,由於下肢負重,內收、內旋較易使梨狀肌過牽而拉傷。
  • 梨狀肌解剖、梨狀肌綜合症與腰腿痛
    此肌因急、慢性損傷,或加上解剖上變異,致易發生損傷性炎性改變,刺激或壓迫神經,而產生腰腿痛,稱為梨狀肌綜合症。梨狀肌綜合症是指由於梨狀肌損傷而壓迫坐骨神經所引起的一側臀腿疼痛為主的病症。 梨狀肌主要是協同其它肌肉完成大的外旋動作。坐骨神經走行恰好經梨狀肌下孔穿出骨盆到臀部。可見梨狀肌和坐骨神經的解剖關係非常密切,梨狀肌若受損傷或梨狀肌與坐骨神經解剖發生變異就可能使坐骨神經受到擠壓而發生各種症狀。二. 腰腿痛絕大部分會牽連梨狀肌我們了解了梨狀肌的特殊解剖部位,就不難看出它與坐骨神經關係非常密切。
  • 梨狀肌損傷診療分析
    一、 梨狀肌(正常)解剖(三)3、梨狀肌與周圍組織的關係(B)⑴梨狀肌「上孔」與「下孔」。⑵梨狀肌抵止腱與其深部的髖關節囊之間偶有(5%±2.8%)大小不等的滑液囊,其炎症可刺激該肌攣縮,導致坐骨神經痛。⑶神經與血管的共生關係。
  • 梨狀肌
    髂內動脈在此分為臀上動脈和臀下動脈,分別經梨狀肌上,下孔穿出至臀部,分支營養臀肌和髂關節。此肌因急、慢性損傷,或加上解剖上變異,致易發生損傷性炎性改變,刺激或壓迫神經,而產生腰腿痛,稱為梨狀肌綜合症。梨狀肌結構出入梨狀肌上孔的結構:1.臀上神經 superior gluteal nerve行程:發自骶叢,梨狀肌上孔出盆後,行於臀中肌與臀小肌之間,與臀上動脈深支伴行,作用:支配臀中肌、臀小肌和闊筋膜張肌。2.
  • 梨狀肌及伸展
    髂內動脈在此分為臀上動脈和臀下動脈,分別經梨狀肌上,下孔穿出至臀部,分支營養臀肌和髂關節。 此肌因急、慢性損傷,或加上解剖上變異,致易發生損傷性炎性改變,刺激或壓迫神經產生梨狀肌綜合症。造成梨狀肌綜合症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坐骨神經在穿過梨狀肌時受到壓迫,另一個是由於梨狀肌本身的緊繃、痙攣或肥大而造成筋膜疼痛。
  • 來看梨狀肌症候群和臀中肌症候群有何異同?
    臀部一疼,我們就會首先想到坐骨神經痛但是坐骨神經痛只是一個症狀,而非是一種疾病椎間盤突出及腰椎退行性疾病、坐骨神經損傷、婦產科疾病……包括今天的主角之一梨狀肌症候群都會引起坐骨神經痛兩者同在第2層,臀中肌前方是闊筋膜張肌,後下方就是梨狀肌,兩塊肌肉緊密相鄰,且梨狀肌有小部分被臀中肌所覆蓋。此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臀中肌症候群經常與梨狀肌症候群伴發,臀中肌症候群可能會擠壓牽拉梨狀肌,從而間接擠壓梨狀肌上下孔的神經血管,出現類似於梨狀肌症候群的症狀,所以不仔細鑑別,確實很難區分。
  • 臀部疼痛|梨狀肌與臀中肌的故事
    梨狀肌:由骶叢(S1~S2)神經支配。梨狀肌穿出坐骨大孔,與坐骨神經的解剖關係非常密切,梨狀肌若受損傷或梨狀肌與坐骨神經解剖結構發生變異就可能使坐骨神經受到擠壓而發生各種症狀。梨狀肌症候群的病因:當梨狀肌遭受間接外力作用,如閃、扭、下蹲、跨越等,使梨狀肌受到牽拉損傷,引起局部充血、水腫、肌痙攣,刺激或壓迫坐骨神經,導致局部疼痛、活動受限和下肢放射性痛、麻等。
  • 梨狀肌綜合症詳解
    梨狀肌第一個觸發點位於近骶孔位置,牽涉痛集中於骶孔周圍。梨狀肌第二個觸發點位於遠端肌腹位置,牽涉痛集中在臀後外側。梨狀肌觸發點引起的臀部疼痛是由於臀上和臀下皮神經受壓的結果,然後最終造成臀肌萎縮。如果有明顯坐骨神經受壓則表現為小腿、足部的疼痛、感覺麻木。 如果有陰部神經受壓則表現會陰部的疼痛,會產生與性活動有關的問題,或者有腹股溝的疼痛。
  • 傷科——腰三橫突症候群、髂腰韌帶損傷推拿治療
    本病好發於青壯年體力勞動者,男性多於女性,是推拿臨床常見的腰腿痛疾病之一。   【解剖概要】   腰椎具有生理性前凸,第三腰椎位於其前凸頂點的中間位置,為五個腰椎的活動中心,是腰椎前屈、後伸及左右旋轉活動的樞紐,構成了此處最易受到損傷的解剖學基礎。
  • 什麼是梨狀肌症候群?
    功能:梨狀肌收縮時,使髖關節可以做出外轉的動作,並穩定及運動其他臀部肌肉共同維持骨盆和髖關節。       梨狀肌緊繃縮短會引起發炎,其產生的疼痛牽涉範圍和坐骨神經痛的範圍一致,所以又稱為假性坐骨神經痛;其次,坐骨神經離開坐骨孔後行經梨狀肌,當梨狀肌拉傷、受到擠壓、痙攣緊繃發炎時便會摩擦及拉扯坐骨神經,誘發坐骨神經痛。
  • 梨狀肌綜合症處理
    梨狀肌收縮時,可以讓大腿外轉張開。梨狀肌容易產生梨狀肌綜合症。其原理是梨狀肌的緊繃縮短發炎,產生激痛點,其牽涉痛的範圍和坐骨神經痛的範圍一致,所以又稱為偽坐骨神經痛(Pseudo-sciatica)。另外一種理論是,坐骨神經從體內離開坐骨孔經過梨狀肌,緊繃縮短發炎的梨狀肌會壓迫或影響坐骨神經,誘發坐骨神經痛。而這種偽坐骨神經痛,就稱為『梨狀肌綜合症』。好發於女性,男女比率約是1:6。
  • 洛陽正骨醫院田江波:小心是梨狀肌症候群
    健康大河南訊:一、什麼是梨狀肌症候群?答:梨狀肌症候群,是指由於梨狀肌損傷後刺激或壓迫坐骨神經而引起的以一側臀、腿疼痛為主要症狀的病證。本病可見於任何年齡段人群,是臨床引起腰腿痛的常見病之一。二、應該怎樣預防梨狀肌症候群?答:梨狀肌症候群的預防應該從病因上來避免。它的病因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勞損兩類。急性損傷多見於如閃、扭、跨越等使髖關節急劇外展、外旋, 梨狀肌猛烈收縮, 或髖關節突然內旋,使梨狀肌受到牽拉,可使梨狀肌遭受損傷。
  • 7種方法檢查你的梨狀肌
    哪些因素可誘發梨狀肌症候群  久坐,辦公室上班族和司機多發,長期壓迫而引發水腫、粘連,導致坐骨神經損傷,誘發疼痛。  久站,教師、收銀員等人群多發,長時間過度使用梨狀肌而導致勞損。  久蹲,長時間深蹲將使梨狀肌處於緊張缺血狀態。  下蹲彎腰搬重物,是梨狀肌損傷最常見的一種體位。
  • 屁股麻腿麻,小心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是臀部的深層肌肉,起於第2、3、4骶椎前面,分布於小骨盆的內面,經坐骨大孔入臀部,止於股骨大轉子後面,坐骨神經走行恰好經梨狀肌下方穿出骨盆到臀部
  • 被按摩店技師扳腰,致梨狀肌問題個案治療!
    沒錯,就是梨狀肌症候群(腰部當晚彎不下來是因兩側豎脊肌與腰方肌被壓到發炎痙攣了)合併坐骨神經壓迫。因此時距離受傷已經2星期,而且患者服用多天消炎止痛劑,所以已經沒有急性發炎的徵兆了。所以....(1)請W女趴在床上,找出梨狀肌痙攣的疼痛點,再以徒手治療中的一指刀法解除該點沾黏的現象。
  • 梨狀肌:功能解剖指南
    梨狀肌的位置和形狀(外觀)梨狀肌是一種小的梨形肌肉,與中臀肌後緣幾乎平行,並深處至臀大肌。它部分位於骨盆內,緊靠其後壁,部分位於髖關節的後部。因此,它是重要的解剖學標誌。下圖顯示了後臀肌肉的中央為梨狀肌(塗成紅色)。您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直接位於更大的臀大肌下方(塗成藍色)。
  • 被人忽略的梨狀肌綜合症—— 坐骨神經痛的病因之一
    之後醫生轉介我去接受物理治療,症狀曾經減弱過,但停止了物理治療後,症狀又再出現,好像硬要跟著我……」  我幫他做了一些簡單的測試,發現當我將他的髖關節向前屈曲及內旋時,痛症會相對較嚴重,而他的髖關節進行外旋阻力測試時,亦顯得梨狀肌 (即將髖關節外旋的肌肉) 較弱。種種因素顯示,他患有梨狀肌綜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