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島美雪是個怎樣的人?(轉自知乎回答)

2021-02-13 山河古歌

一直很喜歡中島美雪,「如果一個男孩大跨步的走路,我不會覺得有什麼特別;而如果一個女孩走的氣宇軒昂,我會覺得那太酷了。」

中島美雪就是這樣一個女孩。今天碰巧看到一篇關於她的知乎回答,很有深度,分享於此。

轉載已被授權

Coke,以前是文科生的碼農

美雪和吉田拓郎的戀愛傳聞很可能是假的。
美雪和吉田拓郎的戀愛傳聞很可能是假的。
美雪和吉田拓郎的戀愛傳聞很可能是假的。
美雪和吉田拓郎的戀愛傳聞很可能是假的。
美雪和吉田拓郎的戀愛傳聞很可能是假的。



重要的事情說五遍。

依據:這個傳聞,作為一個繪聲繪色的「事實」,只在中文網際網路上存在。日文網際網路上,當然也有八卦的,比如這個:

この二人、実はできていたというのだ!
中島みゆきが吉田拓郎の熱烈なファンで追っかけであったことは有名だが、まさか、肉體関係があったとは・・・・
(聽說兩個人其實有過!中島美雪曾經作為粉絲熱烈地追捧過吉田拓郎,這點眾人皆知了。難道,他們有過肉體關係...)

還有這個:

吉田拓郎と中島みゆきの二人が昔付き合っていたという噂も、今なおまことしやかにささやかれています。
(吉田拓郎和中島美雪兩個人以前交往過的傳聞,現在仍然有一點點可能是真的。)

上面這句我不是很有把握翻對了,敬請指正。但意思應該是這樣的。

也就是說,對日本的粉絲而言,這個也只是狗仔小報上的「傳聞」的程度。你可以信其有,但是qq空間體的那一大堆繪聲繪色的描寫是什麼...中島美雪是非常重視隱私的一位歌手。長期深居簡出,不上娛樂節目,很少辦live,八卦稀少。至少我沒有查到他們真的談過戀愛的任何證據。問了一些美雪鐵桿腦殘粉朋友,大家都說那篇文章所描述的故事肯定是假的。

知乎還真有這麼一個問題,期待達人的考證:中島美雪和吉田拓郎曾經是戀人是不是謠言?如果是的話,源頭在哪裡? - 日本明星

========================謊言和真相的分界線================================
拆穿這個謠言,並不是為了戳破一個美麗但並未存在過的愛情故事,而是為了看到真實的中島美雪是個什麼樣的人。通過那個謠言愛情故事認識到的中島美雪,就像東來順的涮羊肉,也挺好吃的,但絕對不是原汁原味。至少我個人覺得,原汁原味的更好吃(好像不大對)。

《給我一個永遠的謊言》,就像美雪的很多其他作品一樣,文學價值很高。說人話就是,歌詞的意味並不清晰,很多隱喻不明所指,雲裡霧裡莫名其妙。因此,現有的廣泛傳播的翻譯幾乎都錯誤百出...是的,你不能指望一群連三級都沒過的小朋友翻出國民教科書水平,還有點後現代意味的歌詞╮(╯▽╰)╭ 為了幫助我理解歌詞到底在說什麼,我的美雪腦殘粉朋友慷慨解囊,不吝賜教,指點迷津,賜給我一版大神的翻譯。

(據說是可以署名轉載的,如果大神看到覺得不合適請果斷私信刪除:))

吉田拓郎 中島みゆき:永遠の噓をついてくれ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youku.com/v_show/id_XMjkyNDk5NTI4.html

我要你永不破滅的謊言/永遠の噓をついてくれ

歌詞曲:中島美雪

(同塵譯2012/07)

聽說紐約現在正飄著細細的小雪

也不知成田出發的航班是否還來得及

如果一個接一個把所有朋友都借個遍

也絕不至於飛不到你那裡去的,只是紐約而已

 

可是卻偏想聽永不破滅的謊言,今天仍一如既往醉在這個城市

想聽永遠不破滅的謊言,想聽「兩個人的旅程現在仍還在繼續著」

你啊,我要你說永不破滅的謊言不管到何時都不要揭穿背後的真相

我要你永不破滅的謊言,要你說「一切的一切皆由愛而起,為愛發生」

 

「是我已經對這樣的國家不再抱任何希望」

朋友曾經這樣嚷嚷著,為了躲避追捕流亡到他鄉

來信說他正病倒在上海的陋巷

陌生人的代筆,素不相識的生硬字跡

可是仍想堅持永不破滅的謊言,信的最後以「不要來找我」結尾

要編織永不破滅的謊言,想說:「我們的旅程現在都還在繼續著」

 

你啊,我要你說永不破滅的謊言不管到何時都不要揭穿背後的真相

我要你永不破滅的謊言——難道那不是你嗎?曾展示給我們夢想的人啊

身負重傷的野獸們用盡最後的力氣亮出獠牙仍要反抗

「走開,我不需要你們!」用盡最後的力氣還要編織謊言

那就說謊吧,用謊言來代替永別的悲傷

用謊言代替無限難堪的現實

 

就算是反反覆覆地追問你「為什麼」,也請一定要甩開它,就像風一樣瀟灑

因為人總是希望能聽到自己想要聽的回答,不得到自己心中的答案便難以罷休

你啊,我要你說永不破滅的謊言不管到何時都不要揭穿背後的真相

我要你永不破滅的謊言,「沒有什麼緣分是值得後悔的」我要你這樣笑著說

你啊,我要你說永不破滅的謊言不管到何時都不要揭穿背後的真相

我要你永不破滅的謊言,「沒有什麼緣分是值得後悔的」我要你這樣笑著說


其實不看翻譯僅僅看原詞,敏感的朋友可能已經感到了奇怪。這首歌,不像一首情歌,至少不是純粹的情歌。【謊言】【真相】等等,是另一種主題的歌曲的常用詞,何況還有「對這個國家感到失望」這一句,而且對國家失望以後還逃往國外了,逃亡的對象還是中國。

後來做了一點調查研究,搜索並粗略(google)閱讀(translate)了日本粉絲和其他日本人對歌詞的理解,並認真分析了一下原版歌詞。可以肯定,《謊言》是一首政治和愛情互為表裡的隱喻性歌曲。其「表」是一個女人在責問男人為何逃避,希望男人告訴她他們的感情仍在,即使她心裡知道他已經不再愛她了。「裡」的主題則是70年代的日本左翼學生運動,以及運動親歷者面對一地狼藉的歷史時極其複雜的心態。表裡的敘述,既互相映射,而又同時存在,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按照朋友的理解,歌中的「你」是70年代新左翼學生運動的領導人,而「我」是他的革命同志,很可能也是他的愛人。「謊言」指的是「革命沒有失敗、仍然在繼續、這段旅程很不錯、我們仍然繼續相愛」的自我安慰,而「真相」則是「學生運動已經徹底失敗,大家作鳥獸散,再無未來旅途可言,兩人的愛情也就此泡湯」的事實。

----日文翻譯探討的分割線,不關心日文歌詞細節的可以跳過--
我拖著小於幼兒園水平的日語,把這一版翻譯check了一遍,覺得大體忠實。兩個故事的接榫是過片的一段。如果僅僅是情歌,那麼這一段劇情是無法解釋的:

この國を見限ってやるのは俺のほうだと 
追われながらほざいた友からの手紙には 
上海の裡街で病んでいると 
みしらぬ誰の下手な代筆文字

無視通順程度的粗暴直譯如下:

「俺這邊已經放棄這個國家了!」,
流放中已經胡言亂語的朋友在信裡這樣寫道。
不知道是誰寫下的粗劣代筆,
說他病倒在上海的裡巷。


ほざいた的意思是瞎說、胡說,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朋友已經生病,嘴裡儘是胡話所致(這個口氣確實聽起來很中二...)。追われながら則是全篇最容易翻錯的點。追われる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追う的被動語態,表示「被追」,可以引申為「被緊逼」;另一個是「被放逐」,這個讀音也可以寫作「逐われる」。原版翻譯成「追捕」,很明顯是政治性的措辭。理解成「流放」則更能說通朋友為什麼在上海的裡巷,而「你」也在紐約(當然,這只是歌詞暗示。日文版並沒有明確告訴讀者「你」在紐約,中文版直接按照這種理解來翻譯了)。而如果理解成非政治性的意思,比如「追問」「逼問」等,那麼無法解釋朋友為什麼會說「已經放棄這個國家」。

因此,這首歌確切地告訴我們,由於某種原因,朋友被流放或被追捕通緝,逃到上海給「我」寫了一封信,信裡面說自己已經放棄了國家。可見把它理解成純粹的情歌是完全錯誤的,它是一首直接描寫學生運動的政治歌曲。
-

其實通過對日文歌詞咬文嚼字來理解這首歌完全是捨近求遠,因為在日本人心目中它在說什麼就像我們理解崔健《一塊紅布》在說什麼一樣自然流暢。歌曲的具體所指和解讀,這篇資料已經非常詳盡了:吉田拓郎さんの「永遠の噓をついてくれ」の歌詞の意味がさっぱり分からな...(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detail.chiebukuro.yahoo.co.jp/qa/question_detail/q11110148896)

但是我們咬文嚼字了以後才找到的這篇文章所以..._(:з」∠)_
(其實真相是看到這麼多日文我就直接暈了,還是咬文嚼字比較輕鬆)。

吉田拓郎和中島美雪,都是日本50-70年代轟轟烈烈的左翼學生運動的親歷者、參與者、同情者、反思者。學生運動滲透了他們的青春時代,成為一生中無法揮去的重要的一筆。而對那個時代的回憶和反思,也是日本「團塊世代」(戰後嬰兒潮)一代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項之一。村上春樹「尋羊三部曲」《挪威的森林》寫的都是這個時代的歷史,也曾略帶嘲諷地涉及過學生運動。

以下引自中文wiki:

日本戰後的左派運動發端於1958年,學生群體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韓戰爆發前,一些學運領導者已認為日本政府已淪為美國「戰車」的走卒,並準備與美國在東亞發動戰爭,當時的全國性學生組織「全學連」因而確立了「反帝和平鬥爭」的主軸。在1958年至1960年間,美日安保條約引發戰後日本社會運動的高峰,當時學生與工人、農人一起發動了抗爭。1960年6月19日,20萬人的反安保示威遭警方鎮壓,日本政府和國會強制通過美日安全保障條約,左派運動也暫趨消沉。

1966年,社會主義陣營內部發生路線爭論,日本共產黨決定脫離所謂「中國路線」,同時積極與蘇聯修好。反對蘇聯路線的左派人士因此另起爐灶,發起所謂的新左派運動。

1968年至1970年間的第二次反安保運動帶來了新左派的另一高峰。在70年代,日本的新左派發動了反越戰、反美軍基地與成田機場等等抗爭,與政府的「機動隊」爆發多次衝突,造成許多學生被捕,甚至遭機動隊毆打致死的事件。另一方面,新左派內部出現了「赤軍派」、「ML派」(毛澤東、林彪,中國文革派)等主張激烈手段的派別。

然而此時新左派內部的分歧也愈演愈烈,派系林立,因而日益脫離群眾與知識界。隨著越戰告終、中日建交與日本經濟的起飛,日本新左派進入了低潮時期。日本民間除原有的「社會主義協會」、「東京唯物研究會」等左翼學術團體在堅持活動外,山口勇等左翼人士於1988年成立了「社會主義理論協會」,廣松涉與飯田桃等人在90年代又成立了「論壇90」,其下分化為「結構改革派」與「市民派」。這些現象是蘇聯與東歐的劇變對日本思想界的衝擊所致。


明白為什麼要逃到中國了吧?學運領導者本來就是左派,且不乏同情中國革命的毛派,反抗對象則是與美國合作將日本推向冷戰前線的戰後日本政府。

1978年,作為超女(誤)出道歷經坎坷的美雪,針對第二次反安保運動寫下了《世情》。這首歌曾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也被認為是當時日漸式微的左翼運動的」鎮魂歌」。儘管相見恨晚(為了八卦《謊言》才被科普了它),我個人非常喜歡這首歌。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usic.163.com/%23/song%3Fid%3D625180

(海外上不了網易的朋友可以看這裡:https://www.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youtube.com/watch%3Fv%3DjxYNSOrXAv4
(這是唯一有美雪本人音軌的版本,我真不是故意放這個版本的w 不過,個人覺得吉他+人聲版更好聽。))


(2016.2.13更新:youtube上找到了原版音軌!在此:https://www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youtube.com/watch%3Fv%3DHnwepBu5sx8

因為不知道什麼原因,《世情》在華文世界知名度遠不如美雪其他名作,翻譯版本也很少。試著翻譯一下歌詞:

世の中はいつも 変わっているから
頑固者だけが悲しい思いをする。

変わらないものを 何かにたとえて
その度 崩れちゃ そいつのせいにする

※シュプレイヒコールの波、通り過ぎてゆく
  変わらない夢を、流れに求めて
  時の流れを止めて、変わらない夢を
  見たがる者たちと、戦うため※

世の中はとても臆病な貓だから
他愛のない噓をいつもついている。

包帯のような噓を見破ることで
學者は世間を見たような気になる

正因世事變幻,浮雲蒼狗,
只有頑固者,才會悲傷地沉思。
若問那不變之物是什麼?
每次行將崩潰之際,便將責任推卸出去。

示威集會的聲浪川流不息,
在那洪流般的變遷裡,
人們把永不改變的夢尋覓
他們是為了與另一些人戰鬥
那些人也有永不改變的夢:讓時間停止...

世人如同膽小的貓
把那些沒有同理心的謊言散布
學者把那繃帶般纏繞的謊言揭穿
而後便感到閱盡世情了

示威集會的聲浪川流不息,
在那洪流般的變遷裡,
人們把永不改變的夢尋覓
他們是為了與另一些人戰鬥
那些人也有永不改變的夢:讓時間停止...


若是單獨聽歌,大概會覺得這是一首動員民眾起來反抗的硬頸抗爭歌曲(國際歌那樣的,編曲形式也確實很像)。然而歌詞卻有一種矛盾之感,我儘量把這種矛盾感翻譯了出來。日語很生疏了,如有錯漏還請指正。

具體說來,「流れに求めて」和「時の流れを止めて」,發音十分接近(nagareni motomete vs. tokinonagarewo tomete),意思卻是相反的。進步人士們,在「變遷」中夢想。而保守派的老人則在時光停止中看到了自己的夢想。抗爭的雙方都有著永遠不變的夢,為此而動蕩不息。誰是正確的?責任在誰,為何崩潰,永不改變的到底是什麼?洪流般的變遷之中,真正存在永恆嗎?那些戳穿了謊言的學者,真的看破紅塵了嗎?答案飄在風中,只有人群不斷地重複副歌的語句:我們尋求那永不改變的夢,是為了和那些有著別樣夢想的人戰鬥到底...

(用這首歌作為雨傘革命背景曲的同學,你們真的應該好好了解下這首歌再來用...)

這種曖昧的感受,「謊言」「真相」「夢想」等等,與《給我一個永遠的謊言》這首歌的歌詞,屬於同一個話語體系。而它們想要傳遞的「密碼」,是那一代人心底的傷痛。象徵著他們的青春和理想的政治運動,遭遇了毫無餘地的慘敗。而把運動沁入心底、融為一體的這一代人,必須給這件事一個交代。然而,令他們尷尬非常的是,也許這件事不存在一個交代。起於真誠的和平心願和反抗壓迫之心的反安保運動,最後面目全非,一地狼藉。新的消費時代來臨,財富掩蓋了一切尷尬,一切仿佛被遺忘。也許唯一的解釋是「變化」,但他們是沒有夢想就活不下去的人們,他們的良心無法讓他們在溫水煮青蛙的罪惡中繼續生活。

為什麼直子、木月要死?70年代末是一個重要的分界線,就像我們的80年代末。有的人死了,有的人活著。而另一些人一直遊走在過去與未來之間,陷入悲哀中的沉思。

《給我一個永遠的謊言》的起因是吉田拓郎寫不出歌了。70年代大紅大紫的歌手,也曾深度參與過學生運動,但在屬於「美國式資本主義」的新時代,再也找不回原先的靈感。而《給我一個永遠的謊言》,則是一個無法找到自己位置的「被棄者」憤怒而無力的宣言:「即使都是謊話,也請你告訴我,我們經歷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你說啊!說啊說啊說啊...」

美雪寫出了吉田拓郎喪失靈感的原因。「奧斯維辛之後,作詩是野蠻的。」——學運失敗之後,發軔於西方戰後左翼思潮,並在學運中燦爛盛放的現代日本流行音樂,陷入了精神困境,無地自容。她必須給她的精神基座一個交代,但十年來(《謊言》作於1990年),人們只是迷茫而已。於是美雪一針戳破了那個「喪失靈感」的真相。

周作人說:「悲哀之極,乃有諷刺譬喻之文字。」(寫西乞特林的,忘記了確切的措辭)。中島美雪的很多作品都是如此。初看似乎是一種感情毫無保留的宣洩,但那只是旋律造成的氣氛。歌詞卻往往是參差多態的,將人心和時代深處的矛盾和盤端出。敘述者只是看起來像中島美雪本人,其實一般都不是她本人,而是模擬的persona。即使是抒發強烈感情的歌,如この空を飛べたら,也因為這層persona的存在,而具有一些反諷的意味。




談到這裡,看起來可以結論了,但是並未結束。

如果僅僅看到歌詞中的「諷刺譬喻」,在我看來,只是看到了美雪的一面。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聽她的歌,往往受到強烈的情感震撼。有一種不可言喻的美,堅定,愛和信在裡面。

像《時代》這樣的,也【相對】直截了當地透露出美雪藝術品質最底層的東西。

現在是如此地悲傷啊!

眼淚也早已流盡,

似乎展現笑容的時刻,再也不會到來了。

可是,「曾經有過那樣的時代」

能對人這樣說的那天,一定會來臨

「曾經有那樣子的時代呢。」

一定可以笑著,這樣向人說起。

所以呀,今日就不要煩惱憂愁

好好地讓今天的風,吹拂自己吧

旋轉著,旋轉著,時代總在旋轉無停歇。

悲傷與喜悅,往復交替。

今天分別的情侶們,

輪迴轉生,便又一次相遇了。

一直走在旅途上的人們

總有一天,會與他們的故鄉邂逅。

即使今夜倒了下來

一定會懷著信念,再次推門而出。

即使今天下著

無窮無盡的冷雨也好

旋轉著,旋轉著,時代輪轉不息

重複著分別與相遇

即使今天倒斃路旁的遊子們,

輪迴轉生,也能邁步出發。

即使今天倒斃路旁的遊子們,

輪迴轉生,也能又一次邁步出發喲。


這是自己翻的。「即使今天倒斃路旁的遊子們,輪迴轉生,也能邁步出發。」這一句,也可以理解成「即使今天倒下,脫胎換骨後也可以再次出發」,但我認為這句話的原意就是:你可能在抗爭中真的會死去,但抗爭的精神不會破滅。地球依舊轉動,另一個你,轉世後依舊做著你想做的事。

是否肯承認死亡的存在和不可避免,是否能夠面對死亡後的世界的意義,某種意義上,決定了音樂可能達到的深度。

《時代》作於這兩首歌之前,美雪還沒大紅的1975年,據說是因為父親中風而作。彼時她的長相和氣質都是一位楚楚可憐的年輕怨婦樣_(:з」∠)_ 據說後來還差點被強X,奮力自保而得免。在充滿惡意的社會裡,一個女性,懷抱著僅存的夢想,和世界無縫對撞,迎接那個時代和後來的時代的滾滾洪流。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youtube.com/watch%3Fv%3DofQeJxFAHIE

FIGHT/ファイト
——詞曲歌:中島美雪(同塵譯2011/4)(侵刪)

「我只是初中畢業,在你那兒肯定找不到工作的」
女孩兒的信裡面 字跡顫抖著有些激動
「黃毛小子!」 巴掌一次一次地打在臉上 少年們的眼睛漸漸老去
充滿怨惱的拳頭裡 緊緊地,握得太緊了的拳頭裡 指甲深深地扎在了自己的肉上

我昨天其實看到了 就在車站的樓梯上
被撞下樓梯的一個孩子 和把孩子撞倒在地的女人 兇手臉上的冷笑
我當時被嚇壞了 既沒有過去幫扶,也沒有大喊求救
我只是害怕得只顧著逃離現場 我的敵人 是我自己

戰鬥!或許你拼命吹起的號角
也只是引起懦弱者們的嘲笑
戰鬥!但仍要頂著冰冷的急流
渾身顫抖著也還要勇敢向前

黑暗中寒流的衝擊下 遍體鱗傷的魚兒們奮勇向前
那水裡面閃閃地發著光的 是剝落下的魚鱗在晃動
為何不乾脆放棄了堅持、隨波逐流? 順流而下是那樣的簡單
可是魚兒們已經瘦成這樣 如此憔瘦卻還在倔犟著前行

是輸是贏這誰也不知道 即便這樣也仍舊緊緊地
擁抱著戰鬥出戰通知的那個人 他終於成為了大海

(這裡找到了不少同塵大神翻譯的美雪歌曲,以供參考:點滴——地上的星——中島美雪)


中島美雪對於人心世態的觀察和思考,與作為女性社會人、音樂人獨自屹立於世的人生,互為表裡。而音樂底層流出的,是沉澱下來的生命之井的聲音。它可以幻化為銀龍、繁花、清流、天空、大海等美好的事物與人格,也可以荷戟彷徨,沉鬱頓挫;可以感性地詠嘆世界,也可以理性地沉思長考。攻擊、思辨、質問、感受、歌頌、終而通神(孤陋寡聞的我以為這是日本戰後流行音樂最高的境界)。美雪貢獻給日本音樂的,是極其獨特的東西。這樣的豐富和深刻,是絕不可以用廉價的愛情謠言替換的,儘管那是個很美的謠言。

 

相關焦點

  • 我心中的音樂人——中島美雪
    中島美雪語言的關係,我聽不懂她的歌詞意思,但從曲調上就可以體會到,我還特意去看了翻譯後歌詞,竟是和我想像的如此貼切,不知道是我厲害還是她厲害了呢,很顯然,是她將感情完全融入到了歌曲中,曲調與歌詞竟是如此完美的融合。中島美雪原來,她的歌曲早已被全世界所傳唱,又是多少歌手的代表作,本期推薦音樂人中島美雪,歡迎留言關注。
  • 日本國寶級天后 中島美雪
    1981年發行的單曲《惡女》一洗過去中島美雪悲戀歌曲的形象,以清新活潑的曲風席捲日本,大賣80萬張以上,成為中島第二張冠軍單曲。1982年收錄此曲的專輯《寒水魚》也是大熱賣,是當年日本的年度銷售冠軍唱片。1992年3月為日劇《給親愛的人》寫的主題曲《淺い眠り》(《淺淺的睡去》)獲得巨大成功,是中島美雪首張百萬單曲。
  • 為什麼這麼多人翻唱中島美雪的歌?
    網絡上一直在流傳著一句話:一個中島美雪養活大半個香港樂壇,有人說譁眾取寵,讓很多資深人士不以為然。但是中島美雪的音樂影響力,確實是不可磨滅的。作為日本樂壇的傳奇歌姬之一——中島美雪(Miyuki Nakajima),日本女歌手、音樂創作人,廣播主持人、作家、演員,1952年2月23日出生於日本北海道札幌市。
  • 日本國寶級創作型歌手中島美雪
    換句話說就是許多粵語經典歌曲都是翻唱自日本歌曲,所以很多人說某某日本歌手養活了半個香港歌壇,當然這屬於特別誇張的說法。香港也有特別多的詞曲創作者,比如作曲大師顧嘉輝,一生做了上千首曲子,最著名的是《上海灘》《世間始終你好》,還有既能作詞又能譜曲的大師黃霑先生,最為著名的是《滄海一聲笑》,《上海灘》,《男兒當自強》,《我的中國心》,《倩女幽魂》等。
  • 一個中島美雪養活半個華語流行樂壇?
    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不少讓人聽出耳油的中文歌,原來都是翻唱自同一個人的創作,而且她還是個外國人。其實,我們都是聽她的歌長大的中島美雪,這個名字或許你會覺得陌生,但只要耳邊響起下面這些旋律, 你會知道,她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比如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漫步人生路》是根據中島美雪1980年的單曲《習慣孤獨》改編的,這首單曲曾創下了40萬張銷量的奇蹟。
  • 這些歌原來都來自中島美雪!
    甚至被某些人稱為「養育華語樂壇三十年的女人」。今天就要為大家介紹這位,我偶像的偶像,日本國寶級創作歌手——中島美雪。根據知乎答主「冷杉」的不完全統計,華語樂壇翻唱自中島美雪的作品,大概是這種感覺。對於這種現象,有些人很喜歡說,當年的港臺樂壇就是個「漢化組」。嘿,稍微動動手指,就把一整個時代音樂人的努力和才華全打翻了,好爽啊!中島美雪自己音樂事業的黃金期是20世紀80年代。
  • 中島美雪一個被稱為養活了半個香港娛樂圈的女歌手
    中島美雪是個日本女明星,出生於1952年。如今已是68歲的老年人了,很開心的是她很健康,心態很年輕,生活也很幸福。為什麼說她養活了半個香港娛樂圈呢,肯定是誇張的說法啦,不過這也體現出了中島美雪確實有過人的地方。今天來介紹一下這位天才型的創作型女歌手。
  • 中島美雪《騎在銀龍的背上》霸氣;範瑋琪《最初的夢想》堅定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中島美雪是日本歌壇的殿堂級人物,她不僅歌唱得好,還是個音樂天才,作詞作曲都不在話下,在她的那個年代,她的歌,可以說是叱吒風雲,席捲亞洲樂壇。華語樂壇有很多明星,像鄧麗君、徐小鳳、周慧敏、鄭秀文等,很多優秀的作品都是翻唱自她的歌。
  • 王菲「恩人」中島美雪:68歲仍未婚,一人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
    曾經,有一種略顯誇張的說法:上世紀90年代,一個中島美雪幾乎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2020年8月21日,菅田將暉、小松菜奈、成田凌、榮倉奈奈主演的電影《線》上映,該片便是根據中島美雪1992年發表的歌曲《線》的歌詞構思出來的作品。
  • 這是生命的力量|對不起,中島美雪,現在才向大家介紹你
    70多億人,什麼不會發生呢?世界幸福著它的幸福,亂著它的亂,習慣就好了了。前兩年知道有中島美雪這個人,說中港澳臺各地明星都在翻唱她的歌。Who care?作為網際網路人,百度,騰訊,阿里等哪些又不是翻得美國的項目?Copy成了常態,人會麻木的見怪不怪。可惜,看了中島美雪的一個演唱會視頻,然後看了看她寫的歌詞,我知道我「淪陷」了。大學時聽過一些濱崎步的音樂。
  • 日本歌壇超霸氣老女人「中島美雪」
    中島美雪日本女歌唱家、音樂創作人、廣播主持人 及演員 於1975年出道 並於80年代風靡日本歌壇 是跨越四個年代的國寶級歌手 在日本音樂界佔有舉足輕重的特殊地位 被譽為「日本殿堂級常青歌后百度圖片中島美雪的歌曲風格多樣化 她的音樂曲風廣泛涉及吸收搖滾樂、民間樂、抒情樂等多種元素歌唱風格大膽多變 她歌曲的特色魅力
  • 中島美雪年近古稀鮮少路面 國民喜愛度依舊高漲
    來源:新浪娛樂(文/hikaru)年關將至,喜愛搞各種排行榜的日本網友,這次通過街頭訪問得到的榜單——「讓人覺得是活傳說的歌手排行榜」也新鮮出爐。在這個號象徵著國民度的榜單中,女歌手排名最高的當屬中島美雪,這也是眾望所歸的結果,就連同樣身為國民歌后的松任谷由實也不得不甘拜下風。
  • 中島美雪:王菲翻唱她的歌,一曲即巔峰
    這首歌翻唱自中島美雪,熟悉港臺老歌的人對於這個名字想必「耳熟能詳」。據不完全統計,中島美雪有七十多首歌曲,被翻唱為超過100個以上的華語版本,比如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陳慧嫻的《戀戀風塵》、劉若英的《原來你也在這裡》、範瑋琪的《最初的夢想》、王菲的《人間》、任賢齊的《天涯》,等等。
  • 山口百惠與中島美雪:成功女性的人生哪有什麼固定模式?
    站在山口百惠的反面,她是中島美雪50年代出生的日本女星,山口百惠之外的另一旗幟人物莫過於至今仍然活躍在一線的中島美雪。被稱作「一個人養育了半個華語樂壇」的中島美雪,你可能不認識她的人,但一定聽過她的歌。
  • 為什麼說,中島美雪養活了香港音樂圈,王菲張學友都因她一夜爆紅
    中島美雪,她在音樂上的造詣,大神級別,讓人心悅誠服。像中島美雪這樣漂亮又有才,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大美女,卻一生未婚。有人曾問中島美雪為什麼不結婚,有人回答說中島美雪嫁給了音樂,這便是她最好的歸宿。中島美雪是上世紀日本音樂界的「國寶級天后」,如果你不了解她的話,但你一定聽過她的音樂。
  • 用靈魂譜曲,用心血澆灌歌詞,68歲的中島美雪把自己嫁給了音樂
    ,大家的回答幾乎是一致的:她的歌詞寫出了自己的心聲。這首歌的原版歌曲《口紅》,同樣是中島美雪作詞、作曲並演唱的。出自中島美雪手筆的,還有範瑋琪這首旋律激昂,引發無數聽眾共鳴的《最初的夢想》,這首歌曲關乎勇氣,也關乎每個人的夢想。
  • 王菲「恩人」中島美雪:68歲仍未婚,嫁給事業生500多個「娃」
    曾經,有一種略顯誇張的說法:上世紀90年代,一個中島美雪幾乎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 的確,中島美雪的詞寫得很好,每首歌都像一個故事,而她本人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 中島美雪,成功女性的人生哪有什麼固定模式
    站在山口百惠的反面,她是中島美雪  中島美雪  「一個人養育了半個華語樂壇」  的中島美雪,你可能不認識她的人,但一定聽過她的歌。  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  王菲的《容易受傷的女人》,  任賢齊的《傷心太平洋》  範瑋琪的《最初的夢想》  ,30年來,中島美雪有  70餘  首歌被翻唱,養活了不下  50個  港臺歌手,以至於那些年的華語樂壇幾乎成了漢化組。
  • 中島美雪:給我一個永遠的謊言——永遠說愛我!
    中島美雪和吉田拓郎,日本的兩位傳奇音樂人,同樣的才華橫溢,同樣的性情中人。 49歲的吉田拓郎在創作力枯竭之時向中島美雪邀歌,要求是"像遺書一般的歌曲"。中島美雪給他寄去了這首《永遠の噓をついてくれ》。2006年,在吉田拓郎60歲的演唱會上,54歲的中島美雪作為特邀嘉賓出現。她一件男裝白襯衣,牛仔褲,松蓬的長髮。用迷一樣的聲音和吉田拓郎合唱了這首《永遠の噓をついてくれ》。唱完,笑著輕快的走向幕後。這也是她為吉田拓郎作詞的唯一一首歌。 據說,年青的時候,她曾經愛上了他,並穿上迷你裙來到他演唱會的後臺。
  • 日本國寶級歌星中島美雪,真的是她養活大半個華語樂壇?
    中島美雪是日本國寶級的歌星,為何總說她是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的人呢?其實這種說法有道理也沒道理,有道理的是,我們確實看到了很多非常經典的老歌都是翻唱於她創作的歌曲。比如:鄧麗君《漫步人生路》,王菲《容易受傷的女人》,任賢齊《傷心太平洋》《天涯》,湯寶如《絕對是個夢》,張國榮《第一次》,陳慧嫻《戀戀風塵》、呂方《流浪花》,範瑋琪《最初的夢想》,劉若英《原來你也在這裡》,高勝美《瀟灑的走》,徐小鳳《人生滿希望》等等70多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