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鈴、金剛杵的真正含義
金剛杵、金剛鈴是密宗常用的法器。金剛比喻堅固不壞之性,密乘中作為不生不滅之佛性的表法。最常用的五鈷金剛杵表示五方五佛的智慧功德,也表示五方空行。五鈷金剛杵就是五方五佛與五方空行雙運的表法,象徵自性明空的本體功德。金剛鈴表示五方五佛自性功德任運的妙音,這是本體與妙用雙運的表法,簡單來說,就是方便與智慧一體無二的表法。
一般金剛鈴與金剛杵合用,即左手持鈴,右手持杵。金剛鈴是發音器物,常有令人驚覺、警悟之意。在和金剛杵一起使用時,兩者比附一陰一陽,互相補充,使佛性更為完備。
【密教的法器——金剛鈴——空性智慧的結晶!】
金剛鈴,杵屬佛教西藏密宗法器一類。又作「法鈴」、「金鈴」、「金剛法鈴」,其中西藏密教所用者又稱「藏鈴」。為督勵眾生精進與喚起佛、菩薩之驚覺所振搖之鈴。即於修法中,為驚覺、勸請諸尊,令彼等歡喜而振搖之。
佛教在法事活動中,誦經時,作法時使用。並且,金剛鈴和金剛杵也是佛教西藏密宗常見本尊的持物。於修法終了,為了奉送諸尊而振鈴,稱為「後鈴」。鈴表示說法之義,如果配以五智,此五種鈴即象徵五智五佛說法之外用。除了五種鈴之外,天息災所譯之《微妙曼荼羅經》卷五,亦舉出九股鈴(忿怒變化明王伶)及七股鈴(金剛忿怒明王鈴)。
金剛鈴,代表「般若波羅蜜多」的陰性,【「般若」是空之智慧,「波羅蜜多」是完成、完滿。即指最高的空之智慧的完成。六度或六波羅蜜多之一。】它直接體現著空性。據說,每次搖法鈴都在「宣告空性之聲」。神或修持者的「智慧」左手總是拿著陰性法鈴,通常與握在「方法」右手的陽性金剛杵相配。它們合在一起象徵著智慧或空性(鈴)與方法或方便(金剛杵)的完美結合。鈴代表空,金剛杵代表色。
金剛鈴杵主要代表修持者的本尊神及本尊神的壇城!作為神靈的壇城,鈴的比例通常十分完美,與鑄件的高度、底座的寬度及青銅手柄的尺寸相符。加大鈴的表面積或增加鑄件厚度會使鈴的音量加大。空心鑄件或鈴「口」代表著智慧的直接領悟,而鈴舌則表示「空性之音」。鈴鑄件內層的上端有一個環,鈴舌掛在這個環上,內層刻有「法相」【法相:作為現象看的法,現象層面的存在。這是一般意思。但有時法相可作法的特質解,甚至作法性解,後者則不是現象,而是本體意思了。】,形狀如六角星。在這個法相裡面也刻有象徵神之「身、語、意」的三個符號。
傳說金剛鈴的神是大智慧波羅密多女神,「波羅密多」意指完成、完滿,因而大智慧波羅密多女神體內的甘露又可比作「圓滿甘露」。女神腦後攏成的髮髻代表著思想上的「一元化」。藏銀金剛鈴的柄端與鈴身結合處用帶有斷口的圈代替了一般的甘露瓶,它將大智慧波羅密多女神身體的智慧比作純淨的空性,它和鈴所代表的空載精神象徵意義上同質。
在佛教儀式中,金剛杵和金剛鈴經常搭配使用,二者在金剛乘中同樣重要,一般左手持鈴,右手持杵。杵代表陽性,象徵佛性的圓滿;而鈴代表陰性,直接體現佛的空性和智慧。鈴本身樂音清明、祥和,有如溫婉女性的撫慰。因而金剛杵和金剛鈴正如兩性的結合,其象徵意義反映了佛教金剛乘的陰陽二化概念,體現了深刻的佛性哲理。
在傳統上,要用熟練的砂鑄技術分別用「青銅」或「鍾銅」【青銅合金,通常為三至四份銅與一份錫組成的青銅合金,用於鑄鐘。】鑄成藏式法鈴。在鑄鈴時要先準備好內外鑄模,鑄模在密實的優質砂中成型。要將砂與一種紅色汁液或紅糖原料類似的黏合劑混合在一起。要用一塊無飾紋的鈴「胎」作為模具進行鑄造,然後,將鈴內層精心裝飾的圖案小心地印刻在砂制模具的外層。要經過一系列金屬壓花工藝並刻上裝飾鈴外表面的各種圖案才能完成。
鈴上一般有各種圖案裝飾,上半部的圖案是一圈蓮花,代表修持的蓮花座,裝飾華麗的蓮瓣和種子符號已經刻在鈴板的肩部。鈴上部的青銅手柄是用青銅鑄造的脫蠟法分別鑄造而成,隨後可能會進行鍍金。最後,用瀝青樹脂把鑄件和手柄粘在一起。金屬鈴舌掛在鈴內一個小插件上或鑄件內中心點上一個焊接好的環上。
金剛鈴的開口部分代表六度中第六「陰性」度——代表著對智慧的領悟。鈴舌則指「空性之音」,後者掛在刻有法相的環上。鈴的開口和邊緣稍稍向內錘打以形成一個薄金屬圈,這個金屬圈可以使鈴發出的聲音持續不斷,使「空性之音」產生共鳴。
鈴邊代表壇城外層的「宇宙圓盤」,是用線條勾勒出的、環圍壇城的一片區域。在錐形邊緣的上方是一圈直立的金剛杵,處於兩排珍珠或硨磲念珠之間。較低的一排珍珠代表壇城「光圈」的外保護圈湖「火山」。火山由三十二堆火焰組成,四五種顏色交疊排序。三十二或六十四個直立金剛杵象徵著「金剛欄」,是壇城中不可侵入的保護圈。上面一排珍珠代表著「蓮花子宮」這個第三層保護圈,「蓮花子宮」由三十二個或六十四個形狀各異的蓮瓣組成。三層保護圈可以使壇城分別免遭大火、地震和洪水的侵襲,象徵性地代表著斷滅貪、嗔、痴「三毒」。
在較低的橫裝飾帶的下面有一片毫無裝飾的開闊區域,代表壇城的地圓盤。在這篇開闊區域上面有一個橫飾帶,上面有八張「饕餮」臉【龍之九子之一,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齒人爪,有一個大頭和一張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就吃什麼,由於吃得太多,最後被撐死。】。饕餮臉上掛有成串的珍珠,它們令人生畏的大嘴上掛有珠寶。八張饕餮臉代表著大「十字金剛杵」的八大摩羯頭。大十字金剛杵承託著位於中央的壇城宮,掛著珠寶的珠寶網和懸掛的珠寶代表著壇城宮宮牆複雜的裝飾性結構。有時,饕餮臉有另一個象徵符號,代表壇城的「八大屍林」【八大屍林(又稱寒林、屍陀林),古印度主要的八大墓地。分別是:東方暴虐寒林、南方骨鎖寒林、西方金剛焰(金剛炎)寒林、北方密叢寒林、東南方吉祥寒林、西南方幽暗寒林、西北方啾啾(囀囀)寒林、東北方狂笑寒林。】。
在饕餮臉中間或在珠寶圈的拱形處都有八大菩薩的象徵物,常有的形式為:⑴輪(前面,東);⑵蓮花(東南);⑶珠寶(南);⑷輪(西南);⑸蓮花(西);⑹金剛杵(西北);⑺劍(北);⑻蓮花(東北)。
在菩薩象徵物和饕餮臉橫飾帶上面還有兩排珍珠,環圍著八個或十六個水瓶放置的金剛杵。這兩排珍珠代表著壇城供養女神聖壇和內牆的裝飾。水平放置的一圈金剛杵代表著壇城中隆起的中央臺座具有堅不可摧的金剛特質,也象徵著「八空」或「十六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無散空、本性空、一切法空、自相空、不可得空、無性自性空。】。
在金剛鈴鑄件上肩部有壇城中央臺座的八瓣蓮花,每個蓮瓣上都刻有一個特定的藏文字母。蓮花的八個蓮瓣象徵著八大男性菩薩,八個字符象徵著「八大菩薩」【⑴地藏菩薩(東,前面);⑵彌勒菩薩(東南);⑶虛空藏菩薩(南);⑷普賢菩薩(西南);⑸觀音菩薩(西);⑹文殊菩薩(西北);⑺金剛手菩薩(北);⑻除蓋障菩薩(東北)。】或「八大供養天女」【⑴華蔓天女(東);⑵供花天女(東南);⑶花蔓天女(南);⑷供香天女(西南);⑸妙音天女(西);⑹燈明天女(西北);⑺舞蹈天女(西);⑻塗香天女(東北)。】。
從金剛鈴肩部的圈形設計上可以看到這些字符的排列:四大方位上的字符也與「四佛母」(四方佛的佛母)相符。度母在東蓮瓣上,盧舍那佛在南蓮瓣上,金剛母在西蓮瓣上,而大白衣觀音在北蓮瓣上。
八瓣菩薩蓮花中有一個更小的圈,上面有二十四、三十二或四十個向四方散射的小蓮瓣或蓮幅,金剛鈴的鈴杆從中伸出。這個內圈代表壇城中央神的蓮花寶座。如果是金剛鈴,這個神就是大智慧波羅蜜多女神。
金剛鈴的鈴杆常比鈴肩部高出一指,鈴杆與青銅手柄在肩部合為一體。青銅手柄的底部有三小圈珍珠飾,它們和金剛鈴頂部金剛鈴頂部金剛杵上的另一組三個小圈連在一起,象徵著六度波羅蜜多。長壽甘露瓶的方形或圓形底座放在這三個較低的圈上。長壽瓶有四個葉狀懸飾,它把大智慧波羅蜜多女神體內的甘露比作「圓滿甘露」。大智慧波羅蜜多女神的頭從瓶頂伸出,她戴著珠寶頭冠,頭髮攏在腦後形成髮髻,代表著把一切觀點束縛在一個單一、非二元的現實中。其頭冠上的五智寶珠疊列在金剛杵的蓮花基座上。作為五佛智,它構成了金剛鈴的冠狀。在一些金剛鈴上,帶斷口的圈替代了甘露瓶。在手持金剛鈴時,中指和無名指可以插在圈的斷口處。這個帶斷口的圈將大智慧波羅蜜多女神身體的智慧比作純淨的空性。
一般而言,金剛界金剛鈴的身是屬於素紋,但胎藏界金剛鈴則富於裝飾,在以圓圈圍繞的梵字中,具有寶相華紋與蓮華紋的裝飾。上下圍以寶珠帶,上部有獨鈷紋,下方有三鈷紋,製成蓮華座。同時,柄的鈷都在握把上附以鬼目,在脅鈷的基部上獅面花紋。
金剛鈴的柄端有佛頭、觀音、半個金剛杵或五股金剛杵形,另外半截則是身形較大的鈴,二者合成法鈴的外形,其身內部中間有金屬鈴舌。以柄之樣式而有獨股鈴、三股鈴、五股鈴、寶鈴、塔鈴等五種之別,稱五種鈴,與五種杵共置於修法大壇上各相應之位置。
在五種鈴中,五鈷鈴是最為重要與常見的。
五鈷鈴是指具五鈷杵形之柄的金剛鈴。
五鈷鈴和獨鈷杵、三鈷杵、五鈷杵同時盛放時,要安置於金剛盤的中央。五鈷鈴的種類依鈴身裝飾不同,可分為素紋、種子字、三昧耶形、佛像等四類。
分別稱為:
一、五鈷素紋鈴——為鈴身上中下只圍以帶飾之一般性的鈴。
二、五鈷種子鈴——五鈷種子鈴,是指鈴身上刻有諸佛的種子字。一般可分為象徵金剛界五佛的「金剛界五佛種子鈴」與「胎藏界五佛種子鈴」兩種。金剛界鈴鐺鈴身上刻有(vam),代表大日如來、(hum),表阿閦如來,(trah)代表寶生如來、(hrih)代表阿彌陀如來、(ah)代表不空成就如來。種子字的位置分配,乃是依照順時針方向排列,表示大日如來的作用具體開展(向下門)。
即以三昧耶形來代表諸尊,金剛界曼荼羅九會中的三昧耶會,乃是其基本形成。
一般三昧耶鈴所刻的是大日如來與四波羅蜜菩薩:
金剛杵三昧耶鈴——代表金剛波羅蜜多菩薩;
寶杵三昧耶鈴——代表寶波羅蜜多菩薩;
蓮華杵三昧耶鈴——代表法波羅蜜多菩薩;
羯磨杵三昧耶鈴——代表羯磨波羅蜜多菩薩。
三昧耶鈴大致上具有與胎藏界種子鈴共通的紋飾。鈴身的三昧耶形之間雖然素紋者較多,但也有輪寶紋與羯磨紋。
三、五鈷三昧耶鈴——於鈴身上刻有諸佛菩薩之三昧耶形的五鈷鈴。
四、五鈷本尊像鈴——五鈷本尊像鈴,是指在鈴身上鑄有佛教諸尊,尤其是護法諸尊之鈴。常見的有代表五大明王的「明王鈴」與代表四天王的「四天王鈴」,以及以梵天、帝釋天加上四天王的「梵釋四天王鈴」。
金剛鈴——《七系付法傳》
多羅那他尊者著
嬉女金剛傳法金剛鈴。此阿闍黎為鄔胝毗舍附近一剎帝利種,於那鄰陀寺出家,得名慧藏吉祥,而後成為大智者,摧伏外道爭論,敵者共稱為尊勝天。傳師曾一度為那鄰陀寺之親教師,而後遇得成就者陀裡迦波,遂請求灌頂及傳真實義,依之修觀,師授記言:「若往往烏仗那者當生悉地。」遂前往烏仗那,於彼遇瑜伽母嬉女金剛,作牧豬女狀。嬉女金剛授以大手印不可思議大欲理趣,遂悟入一切真實義。後至東方鄔胝毗舍一樹林中修觀,生起二次第殊勝證解。時此國王入林狩獵,見師心念比丘無活命物真可憐,即請師入城。阿闍黎言:「不應輕侮善知諸事智者等,較小草尖尤小受用彼不著,如於不絕滴酒之濱有巨像,身形粗壯細蓮花絲不能系縛彼。」王心念言,此比丘辱我,我當以惡報之。乃宣於世曰,林中有一比丘,誰能降服之者,當於重賞。爾時有一賣酒婦應命而往,而後此婦恆送資生之物至阿闍黎處。異時阿闍黎以賣酒婦之女,具足一切具生蓮花德相,故取以為手印母,而修觀行,十二年中此阿闍黎即得大手印最勝悉地果位。爾時為遣諸大城中不淨信者故,及為未來有情作福田故,建立觀自在尊石像。又為真言教法廣大增長故,一度化為童子童女形。時國王聞此事即囑賣酒婦言,趨呼阿闍黎來此城中。遂於城東門外聚集多人,阿闍黎於自林中入城途中,令置眾多酒瓶,其手印母自彼吹角前引,化身童子及化童女左右奔馳。迨抵城東門時,其國中人鹹依前王凌蔑之詞唱言:「國王請不來,酒婦呼即來,此以何因緣?」唱已拍掌。爾時阿闍黎以號角口擊地,地穿七穴,湧出大水,阿闍黎及母雙身化為呬嚕迦雙身,童男童女化為鈴杵,阿闍黎兩手執持,騰空而起。時諸人等漸為水沒,乃祈求阿闍黎,阿闍黎言:「當求觀自在尊。」諸人皆誦敬禮觀自在,是時水中自然現出觀自在石像,其水即繞此像,然後復入地中,後阿闍黎即對此國人廣宣金剛乘法,實得悉地之弟子無量無邊雲。
【註:金剛鈴師據傳為清辨菩薩之後身,清辨為南天竺摩欏耶國剎帝利種,出家後至中印度,從龍友之弟子僧護學龍樹論,後回南印,為五百僧伽藍之主。此師以提婆弟子佛護所解中論諸作未愜密意,遂造般若燈掌尊等論成經部行中觀自續派,據玄奘法師傳說,師曾至摩揭陀欲與護法菩薩諍論空有兩宗是非,護法菩薩拒而不見,未果所懷(前後九年)回本國後即修金剛手法,竭誠三年面見本尊,令入馱那羯磔迦國阿修羅窟待彌勒菩薩降生(見大唐西域記卷十馱那羯磔迦國條),奘師傳說,師入修羅窟時,年甫二十八歲雲(見成唯識論述記義演),提婆為龍樹弟子,鳩摩羅什譯有提婆傳及提婆所造百論。】
【金剛杵是金剛乘堅不可摧的典型象徵!】
「金剛」二字既是金剛杵的名稱,也是一群以金剛冠名的神靈、器物和性質的稱號或前綴。梵名「瓦支拉」,意為「堅固」或「力大無比」;藏語稱「多吉」,是「石王」之意,表明它和金剛石一樣具有堅不可摧的硬度和璀璨之光,這種堅硬無比的石頭是不易切割也不會破損的。曾音譯為「伐折羅」、「縛日囉」、「跋折囉」、「伐闍囉」。又叫做「寶杵」、「降魔杵」等。原為古代印度之武器,由於質地堅固,能擊破各種物質,故稱「金剛杵」。最初的「金剛杵」,其尖端頗為銳利,後來成為道具,其形狀乃有變化。與金剛法鈴一樣,金剛杵亦是修法的重要器具。
在佛教密宗及藏傳佛教中,金剛杵象徵著所向無敵、無堅不摧的智慧和真如佛性!從根本上來講,佛教的金剛杵象徵著絕對現實的難以捉摸、不會毀滅、不可撼動、不可改變、無形和堅固的狀態,即:「佛性的圓滿」!
金剛杵
金剛杵可以斷除各種煩惱、摧毀形形色色障礙修道的惡魔。由此,金剛杵代表佛智、有空性、真如、智慧等含義,為密教諸尊之持物或瑜伽士修道之法器。
密教中,金剛杵象徵如來金剛之智慧大用,摧滅煩惱之菩提心,為諸尊之持物或修法之道具。於曼荼羅海會之金剛部諸尊皆持金剛杵。
密法真言行者亦常攜行,蓋以此杵顯示:揮如來之金剛智用,用以破除愚痴妄想之內魔與外道諸魔障,以展現自性清淨之智光。於密教中,「曼荼羅海會」之「金剛部」諸尊,悉皆執持此杵。後世行人,意味著「摧毀敵者」的旨趣,大都把它演繹成「降伏諸魔外道」的作法用具了。
金剛杵一詞,原本是帝釋的一種電光的稱呼。不過,平常都用於稱謂他所用的武器,同時對於諸神力士所持用的一種器仗,也稱作金剛杵。在後來的密教中,採取它寓有「摧毀敵者」的間意義,遂把諸尊聖神所執持的某些器仗,都稱呼為「金剛杵了」,從而更把它轉變為修法用的道具。
在印度吠陀時期,金剛杵最初是大天神因陀羅的主要武器或「霹靂閃電」。因陀羅神運用神力控制季雨期的電閃雷鳴並殺死了八百一十條龍。據說,因陀羅神的金剛杵是用「大賢哲陀提吉」堅硬的顱骨製成的。這個金剛杵常被畫成中間有洞的圓盤,上面有一對交叉的渦杆或一根帶槽的金屬棒,棒上有一百顆或一千顆尖釘。作為霹靂閃電,金剛杵可能相當於「條頓」民族「雷神」的流行斧、希臘天神「宙斯」的霹靂王杖和羅馬「朱庇特神」的三道霹靂閃電。作為一件投擲武器,因陀羅神的堅不可摧的霹靂閃電宛如火球般的流星划過天界,在雷暴的大漩渦中發出閃電和火光。在早期印度和中亞藝術中,金剛杵通常被畫成短而堅硬的棍棒,兩端各有一個尖利的股叉。這或許是對這個令人生畏之武器的最精準的描述。據說,佛陀從因陀羅神手中接過這個武器,將股叉折在一起使之變成了一根和平王杖。【條頓——古代日耳曼人或克爾特人的成員。宙斯——希臘宗教的主神,位居奧林匹諸神之首。有時衣被稱作「天王」,但不是天地的創始者。被認為是維持自然秩序者,尤為主宰雷電之神。朱庇特——羅馬宗教的主神。原為義大利半島雷、電、雨之神和「葡萄之靈」,後傳予羅馬人。後又與希臘宗教中的宙斯相混同。】
其一端意表「九法界眾生」,「皆不離自性」;
另一端意表「度盡九法界眾生」,悉皆「匯歸自性」,既是成佛。表慈悲與智慧的結合。
《大藏密要》說,金剛杵是菩提心義,能「斷壞二邊契於中道,中有十六大菩薩位,亦表十六空為中道,兩邊各有五股,五佛五智義,亦表十波羅蜜能摧十種煩惱」。
《諸部要目》載:「不持金剛杵念誦,無由得成就。金剛杵者、菩提心義,能斷常二邊,契中道。中有十六菩薩位,亦表十波羅密,能摧十種煩惱,成十種真如,使證十地。」
金剛杵之質料
關於「杵」的質料,據《陀羅尼集經》第二,說:金剛杵之質料有金、銀、赤銅、鑌鐵、錫等五色金屬合和而成。
「天鐵」是鍛造物化表現形式的金剛杵或其他鐵製武器的最佳材質,因為天鐵在掠過天際時已被神靈錘擊過。隕石的完美隱喻著色與空的不可分割性。隕石在虛空中燃燒,變成一顆流星或一團火球,在地球表面爆炸成為熔融鐵碎片。西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地域遼闊,因此會有大量的隕石降落。西藏的金剛杵常常用天鐵鍛造而成。由於具有催眠作用,這樣的天鐵有時會返回原地。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蛇形劍」【蛇形劍,亦稱波刃短劍,一種馬來刃或印度尼西亞人用的短劍,通常具有扇形的雙刃和呈脊狀的蛇形刀身。】也有同樣的傳說,它們也是由天鐵鍛造而成的,在傳統上,會受到一位天上捕獲神的保護。
《蘇婆呼童子》卷上,說:由於所修之法不同,金剛杵所用之質料也有金、銀、熟銅、砂石,以金銀銅混合、鐵、失利般尼木、毗嚕婆木、佉他囉木、摩度迦木、阿設多木、害人木、人骨、水晶、苦練木、龍木、毗梨勒木、天木、泥、迦談木、遏迦木、無尤木、阿沒羅木、遏順那木、柳木、白檀木、柴檀木等等的差別。
金剛杵之大小器形
金剛杵之量度,據密部的典籍說:金剛杵長度為十二指,因為它滅除了因緣鏈條上的十二因緣。其圓形的中心點把「法爾」【法爾:自然,本性,現譯為「規律」。】比作「空性的終極真諦」。在扁平狀的「種子」中心處有字符「Hum」 ,它發出的三個合音代表一切佛法都是無依據的。三個和合音包括:「法清淨、推求清淨和化生清淨」。
在金剛杵中心點的兩側各有三個斜向上升的圓圈,這三個圓圈環圍著金剛杵兩個對稱的蓮花底座,形成珍珠項圈的樣子。這三個圈象徵著「三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和無願解脫門」三者。亦稱「三三味」。這是三種禪定的名稱,是通往解脫的三個門戶。】這三個圈插在金剛杵的兩個蓮花底座之間並斜向上升,象徵著它們在中心處的空性生成,宛若蓮花盛開在反射實物的水面上。每個蓮花底座都有八個合圍在一起的蓮瓣,上邊的八個蓮瓣象徵著八大菩薩,下面的八個蓮瓣象徵著八大天女或女性菩薩。十六個蓮瓣象徵著十六菩薩和大乘佛教經文列出的「十六空」【十六空:⑴內空、⑵外空、⑶內外空、⑷空空、⑸大空、⑹勝義空、⑺有為空、⑻無為空、⑼畢竟空、⑽無際空、⑾無散空、⑿本性空、⒀一切法空、⒁自相空、⒂無性空、⒃無性自性空。】。兩個蓮花底座的上方都有三個一組的珍珠圈,它們代表著菩薩所修的「六度」【「布施、戒、忍、精進、禪和慧」。】。每個蓮花座上面一圈的頂都有一個扁平的月亮圓盤,在中心點兩側構成了蓮花座或寶座的形狀。這兩個月亮圓盤(作為月亮和太陽的星相象徵物)代表方便和智慧、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的結合及俗諦和真諦的菩提心露的合一。
兩個對稱的金剛杵軸股叉直接在月亮圓盤上。每個股叉的截面呈方形,長度為四指,形狀更像一支矛或一把劍刃。中央股叉的叉頭通常像削尖的錐體或四面珠寶。它們既象徵著把人體內微觀世界的軸中心比作中脈,也象徵著把須彌山四面比作宏觀世界宇宙的軸中心。以這種形式出現的單股金剛杵代表著一切星相象徵物的結合。
《蘇婆呼童子請問經》卷上,說:金剛杵之大小有長八指、十指、十二指、十六指、二十指不等,中間為把手,兩端有獨鈷、二鈷、三鈷、四鈷、五鈷、九鈷等刃頭,人形杵、羯磨金剛杵、塔杵、寶杵、鬼面杵、雲形杵等。
據《慈氏菩薩略修愈哦念誦法》卷下,說:有金剛杵之器形有「五鈷、四鈷、三鈷、二鈷、獨鈷」等不同形式的「金剛杵」。
另據《一切如來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荼羅經》第五,列有:「金剛部金剛杵、寶部金剛杵、蓮華部金剛杵、羯磨部金剛杵」,以及「如來最上金剛杵、金剛智慧菩薩金剛杵、忿怒金剛杵、微妙心金剛杵」等等的名目。並有「獨鈷、三鈷、五鈷、九鈷、四面十二鈷」等「金剛杵」的說明。其中以「獨股、三股、五股」最為常見,分別象:「徵獨一法界、三密三身、五智五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