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不減內臟脂肪相當於治標不治本
內臟脂肪是人體脂肪中的一種,與皮下脂肪(也就是我們平時所了解的身體上可以摸得到的「肥肉」)不同,它圍繞著人的臟器,主要存在於腹腔內。科研發現,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存在並發的關係,內臟脂肪很容易引發皮下脂肪增多,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肥胖人群通過減肥藥劑等多種形式進行減肥,最後很容易反彈的根本原因,內臟脂肪不減,只減皮下脂肪相當於治標不治本,也是不健康的減肥方式。
溫馨提示:一定量的內臟脂肪其實是人體必需的,因為內臟脂肪圍繞著人的臟器,對人的內臟起著支撐、穩定和保護的作用。
內臟脂肪超標的危害大
抑鬱、不孕不育
當內臟脂肪進入消化系統時,會對肝臟等器官造成損害,引發脂肪肝,還會擾亂新陳代謝,引發2型糖尿病和不孕。不僅如此,內臟脂肪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機率,導致動脈炎症,甚至容易導致抑鬱。內臟脂肪還可能致癌。據英國癌症研究中心估計,體重超標男性的結腸癌發病率高出常人25%,而肥胖症男性患者的這種發病率比普通人高50%。
心臟病
內臟脂肪會導致體內毒素難以正常排出。還會產生多種化學物質,與心臟病關係密切。肥胖還會導致心臟肥大,進而使心臟泵血效率大大降低,導致氣短和疲勞。
呼吸急促
肥胖者感覺呼吸更困難,因為當人們平躺的時候,腹部任何脂肪都會壓迫肺臟,從而導致肥胖者躺下時感覺呼吸急促。呼吸越困難,就越容易造成血流中輸氧量不足,進而導致全身乏力、免疫力受損,甚至高血壓。
世界衛生組織在對全球各個國家肥胖人群進行減肥觀念普查報告中指出,91%關心家人健康的女性急於幫助家人或者自己減掉可怕的脂肪但減脂的過程中,只注重減掉「皮下脂肪」,而忽略「內臟脂肪」。
內臟脂肪怎麼減?
因為吃飯太快了,會促使胰島素分泌增加,吸收能量的比例就會增高,從而會轉化成脂肪吸收於內臟。解決吃飯快的辦法很簡單,如果習慣用右手吃飯,不妨換左手試試,筷子夾起來比以前慢,這樣會逼迫自己減慢吃飯的速度,這是減少內臟脂肪非常重要的一環。
一口飯至少要咀嚼15次,這樣一來會讓自己放慢吃飯的速度,同時會使胃腸道血液供應減少,進而減少胰島素的分泌,減低脂肪的合成。
因為餐前喝湯可使胃酸稀釋,減少食物攝入,從而減少熱量過多導致的脂肪堆積。
晚餐要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進食,即減少主食的攝入。因為晚上脂肪合成是白天的十幾倍左右,如果晚餐碳水化合物吃得過多,會導致體內脂肪合成過量,導致內臟脂肪堆積。
文章轉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
①回文章頂部,點標題下整體自然醫學進行關注(推薦)
②搜微信號Natural-healing或搜公眾號「整體自然醫學」關注
③如果想了解更多疾病信息,以及調理康復建議,請回復疾病名。如回復「高血壓」,獲取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