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記憶,不過一碗燒臘飯!

2021-02-14 深圳衛視

在這個可以輕易嘗遍世界百味的年代,但我卻始終相信,只有一種味道是無論何時都能輕易勾起你的情懷與內心最美好的記憶的。

舌尖上貪戀的味道,往往是心裡不斷湧現的鄉愁。而腸胃中不能忘卻的食物,也正是靈魂深處所思念的味道。

紅底白字的招牌,金光閃閃的外表,鮮嫩多汁的內在,便構成了我心目中那道回憶滿滿又難以忘卻的食物——燒臘

作為一個在廣東長大的孩子,每次去到外地,點上份燒臘,蜜味的燒臘一入口,仿佛立馬就能讓我回到溫暖的家中,融化一身的疲憊。

小時候,父母白天都在外上班,等到下班匆匆回到家中,便只能用家中的食材簡單炒上幾個菜,但是每當家中來客人亦或是家中有喜事的時候,父母便會從隔壁的燒臘店打包一份燒味來加餐,這時,家人總會默契的將燒鴨比留給我,那時候小小的我吃著甜甜的燒臘,想著世界上應該沒有比它更好吃的食物了吧。

現在看似平凡的食物,卻是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最值得回味的幸福

後來,隨著家中條件越來越好,需要加餐的日子和小時候單純的想法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消失了。在幾次中午實在想不到吃什麼的時候,我偶爾還是會去那家已經開了十幾年的燒臘店吃吃燒臘,但是卻發現味道早已沒有記憶中的驚豔了。

   時間會流逝,心態會不同,口味同樣也會改變

再後來,搬家了,我也去到了外地上大學,更加沒有機會去吃那碟燒臘了,直到某個日子,突然收到一個朋友的信息:你知道麼?我們之前常吃的那家燒臘店要關門了

朋友是在隔壁的一所高中就讀,她曾經無數次的跟我提起這家號稱是他們學校小飯堂的燒臘店有多美味,每每聽到我都會得意的說道,雖然我不是你們學校的人,但是他陪伴我的時間也不比你們短。

          二十年來你的過去也有我的痕跡

得到消息的我特意趕在它結業前又去了一次,看著店裡熟悉的人和熟悉的味道,童年的味道一下又重新湧現在了腦海裡。

店裡面所有的飲品都出自雷姨的手,她衝的那杯奶茶更是令人回味無窮,還有很多人都愛吃的店裡的西多士,她有時候原料不夠了,自己還會特意跑到隔壁麵包鋪買方包來做,無論是奶茶還是西多士,每一份出自她手的食物都包含著雷姨的心意。

何叔,店裡所有的燒臘都出自他的手。店裡的燒爐房,幾十度的高溫,每天讓何叔堅持下去的是那份燒臘情,街坊心。

只要她在店裡,就總會伴隨著爽朗的笑聲的娟姐。記得有一次夜晚我和朋友到店裡面吃三寶飯,那天店裡沒什麼人,吃著吃著娟姐和我們聊了起來,說聖誕節快到了,萬象城那個聖誕樹好大好漂亮,說女兒放假從香港回來要和她去過聖誕節,還說差不多也要準備退休了。當時的我並沒有當真,以為只是娟姐隨口一說罷了。等真的看到他們退休的牌子貼出來,我才恍然時間過的實在太快。

他結業這天,剛好也是我大四生涯開始的那一天,吃著那碟熟悉的三寶飯,我再次找到了童年記憶裡最深刻的美味。

心中最難忘卻的食物,也正是靈魂中最值得思念的味道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您點一個  ,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編審 | 張丹   主管 | 楊曉雪  責編 | 鄭俊欣  

 編輯 | 張若男

有志者,跟我來!

AMAZING 2016

微信號:SZTV2004

相關焦點

  • 它是廣式燒臘飯的主角,從今天開始,會是你的拿手菜單中的主角
    作為南方人的泥丸,對於廣式燒臘飯還是非常熟悉的。在泥丸所在的城市,美食也不少,但在大街小巷裡總會有一間廣式燒臘飯餐廳。裡面賣的燒臘飯,不僅是我們上班白領一族的心頭愛,而且也陪伴著許多打工人日日夜夜的溫飽首選。燒臘飯有很多吃法,有單拼,有雙拼也有三拼。為什麼叫燒臘飯呢?
  • 燒臘飯小吃培訓 燒臘飯小吃技術培訓班 燒臘飯加盟費要多少錢
    燒臘飯小吃培訓 燒臘飯小吃技術培訓班 燒臘飯加盟費要多少錢
  • 《血色莫扎特》:青春記憶與社會史
    長篇小說《血色莫扎特》 高凱 攝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高凱)作家房偉的最新長篇小說《血色莫扎特》日前發布,這部作品被認為是一部記述大時代變革之中,一代人的青春慘烈記憶與深沉反思的「哀悼之作」,亦被稱為中國版的「白夜行」。
  • 【露一手】記憶裡,有一碗涼粉兒
    今天,要和我們分享他記憶深處味道的主人公是——張黎。但卻還是常常經不住誘惑在路邊攤坐下,點一碗涼粉兒……等著攤主從大塊涼粉上刨出長長的絲堆在碗裡,澆上調味汁,送到手裡。那味道雖然和小時候有差別,但總能勾起曾經最美好的回憶。
  • 記憶裡的那一碗清涼,才是如皋人這個盛夏最貪戀的甜蜜……
    立秋已過,秋老虎猖獗晌午過後,滾燙的空氣如今喝著冷飲 吹著空調度夏仍會懷念起記憶裡的夏天
  • 原來你在他心裡,不過是一碗油渣面.
    cindydu「你明明是那麼萬丈光芒獨一無二的人啊,可在某些人眼裡,也不過是一碗油渣面。                      」周日的時候,小夥子興致勃勃地帶我去吃早飯。清晨飄香四溢的麵館門口簇擁了好些人,應接不暇的人們吧唧著嘴的模樣讓我覺得這裡的面一定很好吃。
  • 第二輯 | 那些關於食物的記憶 久違的一碗熱湯
    就是那種「一碗熱湯的關懷」。2.你曾經吃過的什麼一直始終難忘?有一年坐長途車到雲南戶撒,吃到「過手米線」,當時那地方好像只有「過手米線」可吃。茄鯗到現在也沒有人成功複製過,不過我每次吃眉州東坡的家鄉風味茄丁,總會想起這道菜。日劇《深夜食堂》裡很多集都讓我當場想吃。
  • 瑞城記憶|用三十年的時間,煮一碗排骨麵(24小時營業)
    媽媽說我小時候最愛索麵,但打我記事起,我就不曾再吃過,一直期待閨蜜的那一碗索麵湯。最痛苦的印象是初中軍訓時一連7天的鮮粉,吃到害怕去學校。最美好的記憶是高中時期,學校門口的點心店。最難熬的幾年是留學在外,多想吃一碗海鮮面。
  • 一碗醪糟雞蛋
    你的記憶裡有一碗媽媽煮的醪糟雞蛋嗎?記得小時候,每逢家裡來客人,媽媽總會煮上一碗香甜醉人的紅糖醪糟雞蛋給每個客人。
  • 青春易逝,永不再來,短褲小白鞋馬尾辮,是永遠的青春記憶
    我作為女人一生當中最重要的時間就是自己的青春年華,那個主宰了一生完美夢想的年代唯美而又清晰的在我們的記憶中,時間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了,無論你是高矮胖瘦男女老少,還是富貴貧窮,時間面前對每一個任都不偏不倚一模一樣。
  • 迷迭香—喚醒記憶 留住青春
    在古老的偏方裡,迷迭香被認為能促進記憶,防止記憶衰退,《哈姆雷特》中,奧菲利亞說過一句話,「迷迭香,是為了幫助回憶,親愛的,請你牢記在心。」迷迭香不僅能喚起記憶,還有留著青春的效果。從迷迭香中提取的迷迭香精油不僅能外用還能內服,迷迭香精油能收縮毛孔,提拉緊緻:有很強的提拉效果,可以收縮毛孔,緊緻肌膚,改善鬆弛;平衡水油,煥顏亮膚:平滑細紋,舒緩保溼:迷迭香的提拉效果能夠滋潤肌膚,平滑細紋,補充水分並長久保溼。迷迭香精油可以適當降低皮膚油脂分泌,補充肌膚水分,平衡水油,還你水嫩亮顏膚色!
  • 那些記憶猶新青春與酒的往事.
    文:宋美妞 | 整理:酩悅團隊任歲月蹉跎,時光荏苒,青春仿佛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然不復。在騷年們內心澎湃的青年節,感懷的同時,也回想起當年的陳年舊(酒)事。畢業十年,班裡的23人首次聚齊,是在上個月班主任70歲的壽宴上。
  • 一碗神仙湯承載多少人的童年記憶!舌尖上美味有濃濃的鄉愁
    不過,喝神仙湯倒是我人生中一段難以磨滅的記憶。小時候在鄉村,喝一碗神仙湯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家裡沒燒菜或者沒什麼好菜,往往會在吃飯之前當即做一碗神仙湯應急。父親是一位很講究的人,尤其做神仙湯,他說什麼都要到菜地裡找一棵鮮嫩的蒜苗洗淨切碎,再在湯裡撒一點胡椒粉,如此一來,我們家的神仙湯比一般人家的要多出兩鮮。
  • 科比球衣退役三周 一代人的青春記憶就此封
    科比球衣退役三周 一代人的青春記憶就此封時間:2020-12-19 13: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比球衣退役三周 一代人的青春記憶就此封 3年前的今天,在科比球衣退役儀式上,8與24號被永遠懸掛在斯臺普斯球館上空。
  • 好吃不貴,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煙臺那些藏在巷子裡的老字號美食,好吃不貴,一代人的青春記憶。老於拉麵老於拉麵是煙臺拉麵三巨頭之一,始建於1984年距今已經有超過38年,是一家名副其實的老店。這家店除了總店之外還開了好多分店,味道也還不錯也很有特色,很多老煙臺都吃過。
  • 皮薄如竹衣,一碗手作餛飩喚醒了無數徽州人的記憶
  • 『糖水』:一碗糖水,一份老一代的記憶;
    - Sugar -」所謂糖水,並不是水,而是中西甜品的創意組合,豆類、薯類、奶類、新鮮水果等等;只均可用來煮糖水,不僅代表著老一代人的記憶口味綿甜,可以加之以地瓜、紫薯和芋頭搓成的芋圓放入其中,一碗入心。
  • 咖啡的記憶與青春有關
    忘了咖啡是怎麼走進我的生活的,最早喝的咖啡是雀巢的速溶咖啡,雖然現在它已經不再出現在我的生活裡,但是它絕對是我的咖啡啟蒙,他絕對跟我的青春有關,紅色的雀巢咖啡杯,高考時的夜夜奮戰有它陪我,我的第一份工作,第一群同事,紅色咖啡杯伴隨我走過那段稚嫩
  • 房偉小說新作《血色莫扎特》回首青春歲月,用文學挽留生命記憶
    作為世紀之交巨大動蕩的親歷者,如何把個人記憶融入寫作之中?12月12日下午,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山東籍作家房偉做客濟南想書坊,圍繞小說新作《血色莫扎特》,回首青春歲月,探討時代與人性,與讀者分享小說創作的心路歷程。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王方晨作為對談嘉賓出席活動,在場的眾多高校學生和熱心讀者參與了話題互動。
  • 福州記憶碎片一碗扁肉,30年漲了30倍
    作為成長於斯的外地人,從第一碗扁肉至今已有30年,除了漲了30倍的價格記憶深刻,還有更多點滴值得回味。大概是84或85年,學校的鼓號隊夏令營每天有4毛多的補貼。下課後,迷迷糊糊地和學長一起去吃扁肉拌麵,在白馬路和光祿坊交界的路口的一處半露天的攤子。一碗多少錢真不記得了,只是吃完了還能剩一半多的錢上交給媽媽,推算是一碗一毛吧。用第一份「工資」換美食,吃貨大概都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