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在治療期間及治療後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當今,乳腺癌已躍居女性腫瘤發病率第一位。臨床工作中,經常會有乳腺癌患者詢問她們該注意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乳腺癌患者在整個治療期、治療後的注意事項。
手術期間注意事項
乳腺癌病情特殊,手術治療會很大程度上損傷患者的身體,還會因為肢體功能等方面的障礙導致身心承受巨大痛苦。
■入院時及手術前:
多與醫生、護士溝通,了解乳腺癌及治療手段,諮詢相關專業人士,了解乳房重建的可能,信任醫生、護士,配合醫護人員完成相關檢查。加強營養攝入量,使身體抵抗力得到提升,注意避免攝入過多的高脂肪食物,多喝水,保持排便通暢,便秘時告知醫生,妊娠期及哺乳期立即終止妊娠或停止哺乳。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儘量讓親人陪伴,使自己處於舒適的環境,適當使用鎮靜止痛藥物。
■手術後:術後心理諮詢;術後合理膳食;術後功能鍛鍊。
術後有效咳嗽、咳痰,排淨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引流管通暢,避免牽拉、扭曲、摺疊引流管;若發現有血性液、膿液或引流液數量突然變化(超過100 ml/h )及時通知醫生。
胸帶加壓包紮鬆緊要適宜,不要隨意鬆緊繃帶,若發現皮膚呈紫紺色,伴皮膚溫度低,脈搏觸不清,應及時通知醫護人員調整繃帶鬆緊度。
術後患肢功能鍛鍊的注意事項
乳腺癌術後經常會發生患側上肢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腋下淋巴水腫、肩關節運動幅度受限、肌力低下、運動後迅速出現疲勞及精細運動功能障礙。功能鍛鍊對於恢復患者患肢功能和消除水腫至關重要:有利於手術後上肢靜脈回流及引流液的流出,避免術後上肢水腫;減少皮下積液、積血,避免皮瓣壞死;減少疤痕攣縮的發生,提高患側上肢的功能恢復及自理能力的重建;增強對生活的信心,提高生活質量。
目前患側上肢功能鍛鍊方法較多,可根據手術方式、理解能力、文化程度等循序漸進地學習,其注意事項如下:
鍛鍊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以不感到疲勞為宜,過度的鍛鍊會影響切口的癒合,術後7天內應限制肩關節外展,以免影響皮瓣癒合;
與有氧運動結合:可保持和改善上肢的運動功能,使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得到恢復和改善;
與按摩相結合:手法按摩能減輕患肢僵硬和疼痛,同時按摩對神經系統有鎮靜或刺激作用,有利於皮膚癒合,減少疤痕增生,有利於肌肉,神經功能恢復;
堅持鍛鍊:時間不應少於半年,特別是前3個月,堅持患肢的功能鍛鍊是非常重要的。
化療期間注意事項
化療期間可出現胃腸道反應等不良反應,且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因此了解化療期間注意事項對臨床療效及預後尤其重要。
■化療前心理準備:
了解藥物化療目的及可能出現的毒副反應,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消除或減輕不良情緒;
學習疾病相關知識,消除悲觀失望的情緒,聽取成功病例,並與已經接受藥物化療的病人交談,積極配合治療;
分散注意力:合理休息,如化療期間適量使用鎮靜劑,聽音樂,看電視,多與親朋好友聊天,與護士交流,在輕鬆的心境下接受化療。
■了解化療常見不良反應及處理措施:
胃腸道反應:噁心可緩慢深呼吸,頻繁少量飲水,但進餐前後1小時內不要飲水,避免一切引起噁心的視、聽、嗅覺刺激;較輕的腹瀉,酌情進食少渣食物或增加纖維含量,多飲白開水。較重者,通知醫生。
骨髓抑制:加強自身防護,提高衛生觀念,做好口腔護理,勤洗手,不接觸上呼吸道感染人群,不去人多的環境和場所,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染發生。
脫髮:束髮帶、戴冰帽;避免過分洗頭和用力梳頭;使用柔和的香波和柔軟的頭刷。
靜脈炎:輸液時如有疼痛及其他不適及時告訴醫護人員,並積極配合其處理。
損傷卵巢:有生育需求在化療期間應給予卵巢保護藥。
化學腦:表現為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作用也會影響化學腦,儘量保持心理愉悅。
內分泌治療用藥注意事項
口服藥物:堅持長期定時定量服用,不要擅自停藥或減量;
注射藥物:記住注射部位,不要在同一部位反覆注射;
避免食用:雌激素的保健品、花粉類、胎盤類及胎盤成分製品。
■代表藥物不良反應及處理措施:
1. 他莫昔芬:
月經失調、顏面潮紅、皮疹、血脂異常、肝功能損害,處理後多能緩解。血栓風險相對稍高。長期服用(尤其是5年以上),可引起子宮內膜增生,雖有子宮內膜癌風險,但罕有發生(用藥10年發生率<1%)。
處理措施:定期複查肝功能、血脂及婦科超聲。
2. 芳香化酶抑制劑:
顏面潮紅、疲勞:放輕鬆,隨用藥時間延長會逐漸好轉;
關節疼痛:排除其他疾病,症狀嚴重時,可適當使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對症治療;
骨質疏鬆:每年檢測骨密度,補充鈣劑及維生素D,多曬太陽,適當鍛鍊身體。
放療常見不良反應及處理
■皮膚反應:
幹反應:色素沉著,脫皮,灼燒感;溼反應:水腫、水泡、滲出;嚴重反應:潰瘍。
處理:穿寬鬆衣服,保持清潔乾燥,不用刺激性洗滌劑清洗皮膚。
■全身反應:
表現為乏力、頭暈、白細胞計數輕微減少,一般輕微;
處理:照射前不宜進食,照射後靜臥休息30min。
■放射性肺炎:
表現為發熱、胸痛、咳嗽,發生率低;
處理:注意防寒保暖,預防感冒。
■其他症狀:
心血管損傷、臂叢神經損傷、上肢水腫;發生率更低。
處理:有異常及時告知醫師。
靶向治療用藥注意事項
■口服靶向藥物:
每日劑量一次性服用,不推薦分次服用,每天大約相同時間服用;
應整片吞服,不得壓碎或破壞服用;
拉帕替尼、依維莫司不能與食物同服;
哌柏西利,隨餐服用,但不能與葡萄柚或葡萄柚汁同服。
■注射靶向藥物:
首次輸液或輸注時可能有輸注反應(發熱、寒戰),輕、中度症狀無需特殊處理,病人可多飲水,定期觀察體溫的變化,如果體溫超過38度,請遵醫囑採用退熱治療;
本品要求放置在2℃~8℃的冰箱中貯存,平時要準備冰包,當藥品交接時可放在冰包裡。
■靶向治療主要不良反應及處理措施:
心臟毒性:定期監測心功能;
口腔炎: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及飲食習慣,使用溫和的牙膏和軟毛牙刷,避免口腔接觸含有酒精的飲料;
皮膚反應:勿搔抓剝脫皮屑,使用乳霜保護皮膚,避免劇烈陽光刺激皮膚;
腹瀉:清淡飲食,少食多餐,多飲水。
院外注意事項
向醫護人員諮詢功能鍛鍊計劃;
避免在手術側肢體測血壓、抽血、靜脈注射、提重物等;
5年內應避免妊娠;
每月進行健側乳房檢查,檢查最好在月經來潮後7-14d進行;
定期隨訪,加強胸部保暖和保護,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到醫院就診;
保持樂觀情緒,適當休息和鍛鍊,增強體質,預防感冒;
多吃蔬菜、小米、奶製品,少吃脂肪、高熱量飲食,忌吃含有雌激素、生長激素的食物,如蜂皇漿、雪蛤、胎盤製品等,預防乳腺癌的復發;
了解乳房重建方法以及利用服飾改變胸肩畸形的方法。
定期複查
近年來乳腺癌的治療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術後5年內復發、轉移率相對高;因此,應定期複查和進行自我檢查以及時發現復發或轉移病灶。複查時間:術後(或結束輔助化療後):第1~2年每3個月1次,第3~4年每4~6個月1次,第5年開始每年1~2次。
總結
乳腺癌術後要及時進行術側肢體康復鍛鍊,尤其是術後3個月內至關重要;
放/化療期間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不必緊張,可按部就班做好防護措施,若出現身體不適,應立即向醫護人員反應;
內分泌治療時避免食用含有雌激素類的食物,補充鈣劑,定期檢查肝功和婦科B超;
規範化足療程是獲得臨床療效的根本;
出院後不可放鬆警惕,要定時自檢、按時隨訪和複查,以便及時發現乳腺癌的復發和轉移。
專家簡介
朱巧俐教授
2004年畢業於浙江大學臨床醫學系,曾赴上海腫瘤醫院乳腺外科專科進修。現為衢州市人民醫院乳甲外科副主任醫師。浙江省醫師協會乳腺腫瘤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醫師協會乳腺腫瘤青年委員會委員。擅長乳腺、甲狀腺良惡性腫瘤的診治及乳腺良性腫瘤微創治療。
文章來源:醫學界腫瘤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