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如何科學的做運動鍛鍊?了解運動的治療意義!

2020-12-23 騰訊網

很多腫瘤患者在進行抗腫瘤治療後,都會感覺得莫名的疲乏,無力感。這種癌因性疲乏往往會持續伴隨著腫瘤患者。很多時候,在患者向醫生反饋這種感受時候,醫生都會讓鼓勵患者適當的運動,通過運動提高機體自身的免疫力,從而消除這種疲勞感。

運動能夠給腫瘤患者的治療、恢復帶來積極的意義,這點是毋容置疑的,有證據表明,進行全身性的有氧運動,作為一種減輕癌症患者軀體和心理社會症狀的治療性幹預措施,已經越來越多的被運用。提倡定期、適度的運動,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各個方面都有益處。每周適度鍛鍊至少1-3小時,可能使乳腺癌生存者的復發風險減少26%-40%。伸展運動可能改善淋巴水腫的癌症患者活動能力。鍛鍊身體也可以改善腫瘤生存者的預後。

但是每個腫瘤患者的生活方式、身高體重、年齡、日常消耗、個人體質等方面存在差異,怎麼進行適當的運動,卻讓患者感到迷惑。所以腫瘤患者在鍛鍊身體之前,必須掌握好運動量,既要使身體各部分都得到最充分的活動,又不能使身體出現不適的傷害。

1

腫瘤患者如何判定適度運動?

對於運動量的掌握,這點就需要依據腫瘤患者運動鍛鍊後的直觀感受去判斷,如果運動時出現輕度呼吸急促,感到有些心跳加快、身體微熱,運動過後全身有種輕鬆愉快,精神充盈的感覺,且第二天不會出現明顯的肌肉酸痛、或者乏力疲憊感,這表明運動就是適量的;如果運動時感覺到呼吸困難、頭暈目眩、大汗淋漓等,那一定是運動過度了,或者第二天身體出現肌肉酸脹,乏力食慾降低、嗜睡等,這也說明運動過量,就需要調整運動量。其次是心率,運動使心率增快才能達到鍛鍊效果,但運動過程中一般要保持心率在每分鐘150次以內。超過這個心率,就是運動過度了。

2

腫瘤患者需依據病情調整運動方式

不同類型的腫瘤患者應當選擇不同的鍛鍊方式,告別相同的運動「頻率」,不能盲目的跟隨。通常肺癌患者在進行治療後,呼吸功能會減弱,運動就需要增強肺功能為主,可以通過吹氣球或做腹式呼吸,來恢復或增強肺功能。腫瘤出現骨轉移的患者,通常會有較為強烈的痛疼感,所以運動鍛鍊就應該以輕度的恢復運動為主;胃癌、腸癌、肝癌等患者的鍛鍊則應以適應新的生活習慣為目的,可以通過適量運動改善消化功能。乳腺癌病人在術後更應早期進行肢體功能鍛鍊,儘快恢復患側肢的關節、肌肉功能。

對於腫瘤手術病人來說,運動能避免其長期臥床造成肌肉萎埔,關節僵直或組織器官功能退化。如恢復良好無禁忌症,散步、氣功、太極拳,或是做操、慢跑等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而放、化療之後的患者,鍛鍊也沒有太多的限制,如身體情況允許,應儘早開始鍛鍊,強度可逐步加大。

3

腫瘤患者運動期間的注意事項!

腫瘤患者在開展運動鍛鍊計劃之前,應請教醫生,做一次全面身體檢查,充分了解自己,然後根據身體情況選擇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狀況的運動項目。在參加運動的過程中,要做好自我觀察,記錄出現的不良反應以便調整運動方式、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但處於以下階段的腫瘤患者,在運動過程中需要注意:

(1)、有嚴重貧血的患者,除了日常生活活動外,應該推遲運動,直到貧血改善

(2)、免疫力降低,白細胞低的患者,運動儘量避免在人多的地方,避免引起感染。

(3)、有留置PICC導管的患者,應避免接觸水或其他有菌環境

(4)、處於放療期間的患者,運動需要注意放射照射皮膚,不要直接暴露在外邊。

聲明: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腫瘤患者應該如何運動?醫生:這3種運動千萬別錯過,是控制癌症的一...
    作者: 龔龍(中日友好醫院) 如今,腫瘤的發病率逐年升高,不少腫瘤患者都需要手術治療,而手術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力低下,這對患者的預後和生活質量都有很大影響。
  • 腫瘤患者運動鍛鍊,到底什麼時候最好?看他們怎麼說!
    眾所周知,經常參與體育鍛鍊對人們的健康有好處,如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代謝能力、優化身體機能、促進食慾、改善睡眠等等。而適度的體育鍛鍊,對於那些正處於治療期或康復期的癌症患者也同樣重要,不僅僅能提高生活質量,促進康復,改善預後,還能降低癌症復發和癌症死亡風險。
  • 泰美寶法腫瘤醫院健康資訊|腫瘤患者如何在冬天提高自身免疫力
    甚至有專家表示,冬季是腫瘤惡化的高發期,部分患者易復發、轉移。雖然目前沒有任何科學的醫學證據證明,腫瘤在冬季易轉移、復發,但不少患者還是會擔憂,生怕自己熬不過冬。腫瘤復發真的與冬季有關?實際上,腫瘤在冬季容易復發的說法,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不科學的。
  • 花費最少但收益驚人,所有腫瘤患者都要做的是什麼?
    家務勞動不能替代運動,要做對腫瘤患者真正有益的運動。運動能緩解免疫衰老,進而對抗癌症大多數癌症的發生都與年齡變大密不可分,所以對抗衰老就是對抗癌症的方法之一。這裡所說的衰老主要是指免疫衰老。儘管許多患者都不相信運動能改善這種狀況,但身體鍛鍊確實可以提高身體機能,從而降低日常活動及治療帶來的疲勞感。洋蔥建議大家治療時也要適當進行體育運動哦~3、減輕治療副作用,改善生活質量乳腺癌根治術患者都知道,在手術後,一定要做一些上肢運動來預防淋巴水腫。
  • 一文帶您了解腫瘤患者如何遠離睡眠障礙!
    一文帶您了解腫瘤患者如何遠離睡眠障礙! 「雲琪醫生,您好!自從上次化療出院後,睡眠一直不好,凌晨醒來就睡不著了,越著急越睡不著,不停的數羊也睡不著,您說該怎麼辦?」
  • 腫瘤患者的飲食如何營養搭配?
    腫瘤患者的飲食如何營養搭配?在治療期間,良好的營養有助於保持體重和身體的營養儲備,減輕治療相關副作用,更好地治癒和恢復,患者在臨床醫生及營養師指導下,合理科學飲食,必要時進行營養支持治療。而在日常康復期間,癌症患者應如何保持科學合理的飲食原則呢?2017年8月1日,原國家衛計委發布了《惡性腫瘤膳食指導》,規定了成人惡性腫瘤患者膳食指導原則、能量和營養素推薦攝入量以及食物選擇。
  • 小腿肌肉萎縮患者應該怎樣運動鍛鍊呢?
    一些患有小腿肌肉萎的患者可以經常進行增強肌肉力的鍛鍊、耐力的運動,從而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但要注意我們在運動練習時
  •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與鍛鍊推薦:如何在運動中有效降血糖?
    即使是少量的體育鍛鍊也可以提供幫助。專家建議您每周抽出5天時間,每天至少進行30分鐘的中等或劇烈運動。如果您想減肥或保持體重減輕,則可能需要在一周的5天內進行60分鐘或更長時間的體育鍛鍊。耐心很重要,您可能需要進行幾周的體育鍛鍊,才能看到健康狀況的變化。如果患有糖尿病,我該如何安全地進行體育鍛鍊?
  • 運動總有"小傷小痛" 快記好科學鍛鍊知識點
    原標題:經常運動總有「小傷小痛」 不讓身體「罷工」 快記好科學鍛鍊知識點 冬季到來,北方天氣寒冷,不時降臨的雨雪也讓路面變得溼滑,讓習慣於運動鍛鍊的人群更容易發生運動損傷。記者了解到,近日來沈城因運動損傷到醫院就診的患者增加了約兩三成,運動後「小傷小痛」如果處理不當,反而容易加重損傷,延長恢復時間,甚至造成難以自愈的嚴重後果。
  • 運動健身,晨練?還是晚上鍛鍊?
    (圖片來源於網絡) 每日鍛鍊或每周幾日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對於維持身體健康、預防疾病發生、減緩疾病進展都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在這個全民健身時代,
  • 運動總有「小傷小痛」 快記好科學鍛鍊知識點
    冬季到來,北方天氣寒冷,不時降臨的雨雪也讓路面變得溼滑,讓習慣於運動鍛鍊的人群更容易發生運動損傷。記者了解到,近日來沈城因運動損傷到醫院就診的患者增加了約兩三成,運動後「小傷小痛」如果處理不當,反而容易加重損傷,延長恢復時間,甚至造成難以自愈的嚴重後果。
  • 癌症患者做哪些運動比較好?推薦這5種運動項目,別選錯了
    很多人在出現癌症之後並沒有適當的鍛鍊身體,而在身體虛弱,體質下降之後癌症更容易發展,需要通過合理的方式來鍛鍊身體收穫明顯的好處。癌症患者哪些運動可以適當進行呢?1、散步對於癌症患者來說運動是促進健康的有效方法,而常見的散步運動是比較適合的,可以通過散步這種方式增加運動量。如果病人本身年紀較大,癌症比較嚴重,在發病期間除了耐心治療之外可以適當多散步,特別是吃完飯之後適當散步。
  • 【科普】防疫期間,如何科學運動?
    【科普】防疫期間,如何科學運動?樂博士說防疫期間 如何科學運動?1、防疫期間,居家人群該如何進行適量的活動?防疫期間,運動的空間、時間、方式、人物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和革新。由「社交性運動」轉向「個人性運動」,運動空間從傳統的健身房、運動館等「公共領域」轉變成家庭化的「私人空間」。
  • 心臟病患者康復能做哪些運動?可以試試這4種運動
    心臟病患者在康復期間不能一味的臥床休息,除了科學規範用藥物外,還需注重於精神心理康復、飲食調理以及糾正壞習慣等,還有最關鍵的莫過於運動康復。選擇適當且規律的運動,能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延長預後,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那心臟病患者康復時需做哪些運動呢。
  • 腫瘤在冬天更容易轉移復發?如何在冬季提高自身免疫力
    很多人說,過冬是個坎,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乳腺癌患者。寒風一吹,稍不留神就得了感冒。放化療使患者的免疫力受到一定的破壞,如果發生感冒、發燒等疾病,患者的身體素質將會變得更差,嚴重時可能對生命造成威脅。那麼腫瘤患者如何安然度過冬天呢?
  • 日常養生,長者如何進行科學運動?
    《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數據顯示,55歲以上人群每天平均鍛鍊時間達28.3分鐘,高出55歲以下總體人群20分鐘。這說明,在堅持鍛鍊方面,長者的積極性比年輕人更高。 那麼,長者如何做才能避免常見運動誤區,進行科學健身運動呢?根據《中老年人運動健身的誤區》文中的問卷調查顯示,48%的被調查長者選擇早晨鍛鍊健身。
  • 經常運動總有「小傷小痛」 不讓身體「罷工」 快記好科學鍛鍊知識點
    原標題:經常運動總有「小傷小痛」 不讓身體「罷工」 快記好科學鍛鍊知識點冬季到來,北方天氣寒冷,不時降臨的雨雪也讓路面變得溼滑,讓習慣於運動鍛鍊的人群更容易發生運動損傷。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近日來沈城因運動損傷到醫院就診的患者增加了約兩三成,運動後「小傷小痛」如果處理不當,反而容易加重損傷,延長恢復時間,甚至造成難以自愈的嚴重後果。本期第一健康就邀請到沈城多位運動醫學及健康科普專家,為大家講解冬季如何更加科學地進行運動鍛鍊,避免損傷。
  • 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運動?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患者除了飲食調理和藥物治療外,還需要運動。有學者甚至提出:運動可以撐起糖尿病治療的半壁江山。 一、人為什麼要運動? 運動的好處很多。從中醫來分析,運動能平衡五臟。
  • 帕金森患者如何正確運動?
    肌肉強直可能使患者出現頭部前傾、軀幹和下肢屈曲,嚴重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肢體疼痛;由於患者肢體感到僵硬無力,日常生活會比較遲緩,穿衣、吃飯等動作難以完成;病情持續加重,部分患者起步、轉彎都很困難,甚至需要輪椅、或臥床。目前有研究證實,儘早開始運動鍛鍊,可以有效的緩解部分運動症狀,延緩病情的發展。
  • 制定分級運動處方很有必要 - 國家體育總局
    ,潛在地減少或延遲復發或第二次原發性癌症,通過提高身體和心理的能力來抵抗對復發或第二原發癌的焦慮,減少、減弱和預防癌症治療的長期影響提高生理和心理能力,以抵禦任何當前或未來的癌症治療是此類患者的運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