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療是通過放射線的電離輻射作用殺滅腫瘤細胞的一種局部治療方法,在乳腺癌治療中佔有重要地位,與外科手術相輔相成。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加全乳放療,使其局部復發率從10%降到2%;
對於腫塊較大或腋窩淋巴結陽性的患者,乳腺癌根治術後放療可使5年局部復發率降低到原來的1/4~1/3。
為讓每位乳腺癌患者安度放療期,本文整理了放療前的注意事項以及不良反應的應對之策,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 乳腺癌放療如何進行?
放療前準備:醫生會在放療前介紹放療目的、治療安排和治療計劃,首先要進行放療定位,確定放療部位的準確位置和範圍。
定位時,醫生會在患者身體上用記號筆做一些標記線,這些標記線用於保證放療準確性,十分重要。
在整個放療期間,皮膚上標記的紅色十字線不可以擦掉或洗掉。這些標記線的顏料在患者出汗、衣服摩擦、洗澡等情況下容易消失。
所以,在放療中儘量不洗澡,並且每天自己觀察標記點線是否清晰可辨。如標記線變淡,應主動找負責醫生加線。
放療體位:患者應牢記定位時的體位(兩臂上舉時雙手的姿勢),每次放療時的體位和姿勢應與定位時保持一致。
定位和掃描模擬CT後,由醫生進行放療靶區勾畫,物理師進行放療計劃制定,放療計劃完成後開始放療。
放療時間:一般為每周一至周五,因保護正常組織需要,患者休息兩天。
2. 常見不良反應如何「解」
放射治療是一種局部治療,採用先進的精密設備在精確的治療計劃下實施。因此,發生嚴重併發症的情況少見。
但是,放療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會對正常組織產生一定的損傷和副作用。放射治療造成的副作用大體上分為:
治療中,立刻產生的急性副作用(如皮膚變化、喉嚨痛、白細胞下降等);
治療後,經過幾個月才出現的慢性副作用(如上肢水腫、肺纖維化等)。
一般都是輕微症狀,治療後經過一段時間可以恢復。
(1)皮膚變化
放射治療進行2-4周以後,照射部位的膚色可能會加深,皮膚可能會變得乾燥、瘙癢。如果繼續加重,可能會像燒傷一樣出現皮膚泛紅或表皮脫落、糜爛、滲出。
大部分急性皮膚變化,在治療結束7-10天後慢慢恢復正常。
對策
放射區域出現瘙癢、紅斑、刺癢時,可用手輕輕拍打局部皮膚。保持放射區皮膚透氣、乾燥,忌用手抓,以免加重皮膚損傷。日常護理時要注意,放療照射區域的皮膚要保持清潔,避免物理或化學刺激;
儘量減少塗抹肥皂和用力擦洗;
應穿著柔軟的棉質寬鬆服裝,不要穿得過緊,衣領不要過硬;
治療部位避免摩擦、日光照射、強風、熱敷或冰敷等刺;
外出時避免陽光直射,做好物理防曬;
避免過熱或過冷鹽水,避免外出遊泳;
保持照射區域皮膚的清潔乾燥,防治潰瘍感染。禁用酒精擦。皮膚破潰合併細菌感染,症狀較輕時可外用紅黴素、氯黴素軟膏。
總的來說,放療的皮膚損傷以預防為主,在還未發生反應前,可以使用正規的藥膏進行塗抹,以保障放療的順利進行。
(2)喉嚨痛或吞咽時胸骨後疼痛
如果腋窩或鎖骨上淋巴結陽性,照射靶區要包含鎖骨上區域,這可能會使臨近的食管被部分散射劑量照射。
一般來說,在乳腺癌患者中,這個反應會在放療兩周左右時出現,吞咽唾液時會有異物感或疼痛感。有些患者的修復能力較強,不做任何治療,到第三個星期後,症狀會有所改善。
當然,也會有一部分病人喉嚨痛持續時間比較長,在這種情況下,醫生一般會用一些對症治療:
喝金銀花露、口服牛黃丸或西瓜霜含片。
吃質軟易吞咽的軟食物,爛糊面、粥,不要太熱。
飲食主要選用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的清淡食物。
(3)白細胞、血小板或者血色素下降
放療時,骨髓內的造血細胞的分裂繁殖受到抑制,導致白細胞、血小板下降,晚期出現貧血的症狀。
乳腺癌患者一般症狀輕微,骨髓抑制程度並不顯著;放療期間,患者要每周檢查血常規,醫生會根據查血結果對症處理,給與口服藥物或針劑治療。
(4)疲勞感
放療最常見的副反應是疲勞,一般在治療2-3周就會開始出現,疲勞感的程度因人而異。
提倡放療病人一定要 保證充足的睡眠休息時間 來緩解疲勞,要配合輕度鍛鍊,適度的勞逸結合更有助於緩解疲勞感。
均衡、適量攝取豐富多樣的飲食。不推薦高熱量飲食中單純攝入大量高糖飲食。
(5)食慾減退、噁心
放射治療可能會引起食慾減退,目前其產生的原因尚不明確,通常症狀輕微,治療結束後1-2周內症狀就會消失。噁心可能是由於放療引起胃腸功能紊亂。
食欲不振可服用 開胃藥或開胃食物(如山楂等);
建議可常備健康小吃,以少食多餐的形式保證營養攝入充足。
多吃高蛋白食物、及富含維生素B和C的蔬菜水果,同時注意食物應該便於吞咽、消化。
(6)對放射線的焦慮情緒
患者進行放射治療時,會產生焦慮,恐懼放療,擔心自己會患上非常嚴重的放射性疾病。
這種擔心都是由於對放射線認識不足造成的,臨床上對放射線劑量的掌握是非常嚴格的,只要準確地控制射線劑量及照射靶區,就可以在不引較大損害的情況下,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7)手臂浮腫
手臂浮腫的發生可能與腋窩淋巴結清掃術有關。當出現浮腫時應積極尋求康復治療, 使症狀得到控制和緩解。
積極進行手臂運動。這是為了使手臂充分伸展,最大限度的滿足放射治療的體位要求,保證治療效果,同時還可以預防運動能力降低造成的肩膀僵硬。
注意預防手臂浮腫。對於進行了腋窩淋巴結清掃的患者,應避免患側手臂受傷;避免蚊蟲叮咬;在休息和睡眠時避免壓迫患側手臂;日常勞作時避免使用該側手臂提拿重物。
(8)肺部纖維化
放療引起的肺部問題,最常見的肺部一些炎症性纖維化改變,這些改變在放療後半年內常見,但乳腺癌患者肺纖維化發生率極低。
3. 放療與全身治療的時序配合
對於用曲妥珠和帕妥珠單抗靶向治療的患者,只要在放療前心功能正常,就可以與放療同時使用。
對於內分泌治療與放療的時序配合沒有統一意見,可以與放療同時進行或者在放療結束後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