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糖精棗」還有人再買,教你4招,輕鬆買到脆甜冬棗。每年到了10月的下旬,就是冬棗大量上市的時候,新鮮可口,皮薄肉脆,又大又甜。愛吃冬棗的朋友,皮膚都不會太差,因為冬棗有「維生素丸」的美稱,尤其是維C的含量極高,是蘋果的70倍,柑橘的16倍,堪稱百果之冠。所以正值冬棗上市的季節,遇到了不妨買些來吃吧。
冬棗雖好吃,但也分「真假」,有的朋友不會挑選,難免會買到「糖精冬棗」。這種所謂的糖精冬棗就是商販把一些賣相不好品質不高的冬棗浸泡在糖精水中,浸泡後的冬棗不僅甜度提高了,色澤也更鮮亮,從而價格也上去了,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冬棗價格很貴卻一點也不好吃的原因。那如何辨認真假冬棗呢?下面小小就跟大家分享4個挑選冬棗的小技巧,這可是我從水果店老闆那偷師回來的,保證學會後,脆甜冬棗一挑一個準。
一、聞味道。
自然成熟的冬棗有一種淡淡的清香味,而糖精棗是將品質不好的冬棗浸泡在糖精水中很長時間才形成,所以不論是冬棗的外皮還是果肉,都有一種異常的甜味,所以買冬棗時一定要先聞聞味道,如果有突出且異常的甜味,多半是糖精棗,再便宜也不要買。
二、看顏色。
冬棗的表面的顏色一般有3種,紅色,青色和黃色。冬棗隨著生長,表皮的顏色是由青色慢慢變成黃色,再慢慢轉成紅色的,黃色覆蓋面積多的冬棗說明接收的陽光照射充足,吃起來也更脆甜,自然生長的冬棗是青紅黃這3種顏色間雜分布的,各個顏色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而糖精棗是青紅黃三色的界限十分明顯,因為浸泡在水裡的冬棗是漂浮的狀態,泡在水裡的部分多為暗紅色或暗黃色,沒有浸泡的部分呈青色,這導致它顏色有明顯的分層,所以碰到這樣的冬棗就別買了。
三、摸手感。
自然成熟的冬棗個個圓潤飽滿,摸起來表皮光滑且堅硬,而糖精棗因為浸泡過糖精水,所以表皮沒有浮灰且不光亮,摸起來略帶黏膩,用手捏會發軟無韌性,有的還會因為浸泡時間太長表皮變得起皺且鬆弛,這樣的冬棗賣家經常會說成熟度高,更香甜,其實這種糖精棗更容易被細菌浸染,也更容易腐爛變質。
四、嘗口感。
自然成熟的冬棗吃起來清脆可口,果皮無味,果肉香甜,而糖精棗則恰恰相反,果皮比果肉吃起來更甜,畢竟泡得了皮泡不了心啊,同時因為是糖精浸泡的緣故,吃完之後除了甜味,還會有一股淡淡的苦味,所以下次買冬棗時不妨嘗一個試試,甜味過後發苦大概率是糖精棗,可別買。
挑選總結——
1、自然成熟的冬棗自帶清香,而糖精棗甜味異常。
2、自然成熟的冬棗紅黃青顏色相見混雜,而糖精棗顏色界限分明。
3、自然成熟的冬棗光滑圓潤,表皮堅硬,而糖精棗表皮黏膩,質地偏軟。
4、自然成熟的冬棗果肉脆甜,而糖精棗皮比肉甜,甜味過後會有苦味。
各位食友們,關於冬棗的挑選你還有哪些新的方法嗎?歡迎留言分享。食材有性格,小小有工坊,每日更新最in的美食做法與美食趣聞跟朋友們分享(本文為造飯師的圖文原創,禁止轉載,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