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的孩子一夜長大,3點建議教你活出生命的意義

2020-12-18 紫蘇心靈港灣

9歲的孩子一臉驚恐:「爸爸,你不要死!」鄰居小張聽到兒子稚嫩的聲音,再也忍不住,父子倆抱頭痛哭。

小張突然得了重病,一個人在醫院衛生間哭得稀裡譁啦,先是悲憤:自己才30出頭就要不久於人世。後是酸楚:父母年紀大了一身病,孩子還在上學未成年,自己怎能放心地走呢?

回到家強忍眼淚不敢讓家人看出半分端倪,這種苦該和誰說呢?

朝夕相處的家人還是知道了,老婆天天紅腫著眼,父親一夜白頭,母親一宿一宿地在陽臺上獨坐。

孩子一夜間忽然長大了,不再嚷嚷著玩遊戲,小小的人兒背著大大的書包,回到家就寫作業,還會提醒他:爸,你該吃藥了。

懂事得讓人心疼,一下子成熟了。

小張說:我要拼命地活著,活一天賺一天,父母年紀大了,我還未盡孝!我希望我能看到孩子長大成人的那一天!

心理學說人在經歷創傷性事件或人生發生重大改變的情況下,會變得成熟。

紫蘇心靈港灣說: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合理情緒療法創始人埃利斯有一個著名的「黃金規則」,即像你希望別人對待你的樣子去對待別人。

換句話說,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別人。

許多人卻認為「我對別人怎樣,別人就必須對我怎樣。這就是所謂的「反黃金規則」。

比如:很多女人會認為,我愛我老公,我不會出軌。那麼我老公也應該愛我,他也不會出軌。

事實是老公不一定愛你,也不敢保證一定不會出軌。

俗話說「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為什麼人總是活得特別累?很多時候,其實是被非理性信念所困擾。

那麼什麼才是成熟?如何才能活得通透?

1、改變信念

把「必須」換成「希望」,我愛我老公,我希望他也愛我,希望他不會出軌。因為不再執著,結果也就不會那麼影響自己的情緒。

記住一句話:沒有人有義務對你好,即使是父母子女。

2、關注自我

人為什麼累?因為你總是關注別人,她為什麼比我漂亮?她為什麼嫁得比我好?為什麼比我有錢?

把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不攀比,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正道。

3、變得強大

當你成長變得足夠強大足夠優秀,你會發現當初困擾你的問題早已風消雲散。真正靜下心來,才能領略這世間美好的風景。

強者在面對困難時,不抱怨不退縮,充滿自信,努力去改變現狀。

改變不了,也不黯然消沉,而是心平氣和坦然接受。

如心理學博士維克多弗蘭克爾,作為猶太人,弗蘭克爾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父母、懷孕的妻子、弟弟,全部死於毒氣室,只有他和妹妹倖存。

走出集中營,他用9天時間完成了膾炙人口的《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曾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選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圖書」之一。至今,銷量超過1200萬冊,被翻譯成24種語言在全世界發售。

這就是活得通透!活出生命的意義!

關於如何做一個成熟的人,怎樣才算活得通透?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紫蘇心靈港灣,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致力於和您分享生活中的心理學,關注我,每天都有不一樣的內容

相關焦點

  • 《活出生命的意義》,給你無限力量與勇氣
    生命只有一次,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生命都是最寶貴的。然而,沒有死亡的威脅,一個人就不會真正知道生命到底有多可貴。最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有許多人染病去世,給家人留下無盡悲痛。我們在關注疫情的同時,也不由感慨,生命看似強大,實際上卻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 《活出生命的意義》:生活的本質,認清苦難,依然熱愛生活!
    年初的時候,小區裡有個十六七歲的男孩跳樓自殺了。不知是因為學習壓力過大,還是與母親積怨太深,據說,他失蹤了兩天,當他母親再次發現他的時候,已經陰陽兩隔。那個午後,剛好路過附近,聽到孩子媽媽悽厲的哭喊聲,那種絕望,撕心裂肺。
  • 活出生命的意義
    其實人生的痛苦來自於我們的欲望,我們的欲望,如果一不小心感想,進入了欲望的人生,你會發現你是也會有動力,你也會努力去工作,你也會去奮鬥,但是你會發現你的欲望會越來越大!最後你會發現,痛苦也只隨之而來就會越來越多,所以要第一區分欲望人生跟理想人生之間的差別。欲望是什麼?欲望是我想要我要大房子大house,大買輛跑車,我要一個體面的工作,我想要高收入,我想要怎麼樣?
  • 《活出生命的意義》:讓生活更加豐富,生命更加豐盈的三個方法
    當然,在我們身處困境時,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走出困境,如果超出能力之外,苦難成為必然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做一件很重要的事:賦予苦難以意義。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活出什麼的意義》是如何解讀苦難相對於我們生命的價值。
  • 集中營煉獄歸來《活出生命的意義》
    可是,如果你們看過維克多·弗蘭克爾博士所著的《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了解他在納粹的幾所集中營裡遭遇的一切和所做出的反應,你們才會真正理解生命是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你們會發現,《活出生命的意義》的深刻遠非《肖申克的救贖》可比。他從集中營煉獄歸來,克服了種種磨難與傷害。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治療法,用他自己的活法證明了絕處再生的意義。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生命的意義在於活出你自己
    ——塔拉·韋斯特弗《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美國作家塔拉·韋斯特弗的處女作。這是一本自傳體小說,講述一位17歲前從未上過學的女性衝破家庭的牢籠,最終通過教育實現人生逆襲,活成她自己的故事。這是一個鼓舞人心的故事,就連比爾-蓋茨也強烈推薦這本書,他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每個人都會喜歡。它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現實生活中每個人有不如意的地方,人們大都想要改變自己,改變命運,活出真正的自我。但常常卻望而卻步。改變真的那麼難嗎?
  • 9歲女孩跳樓:孩子,當你長大後,沒人會在乎你寫不完一篇作文
    又是一件悲傷的事5月6日,西安一個9歲的小女孩跳樓了。事情並沒有多複雜,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寫一頁半,在下午4點左右,小女孩給媽媽發了一條語音信息,說自己只寫了一頁零一行,但是還剩25分鐘就要交作業了,可能寫不完。
  • 經典《活出生命的意義》: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推薦書目《活出生命的意義》作者:[美] 維克多·E·弗蘭克爾著,呂娜譯出版社:華夏出版社出版時間:2018年01月 他擁有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達拉斯大學和匹茲堡大學教授職位,並在加利福尼亞聖迭哥國際大學教授意義療法。弗蘭克爾共出版了39部作品,並被翻譯成34種語言。他的作品《活出生命的意義》銷售超過千萬冊,獲選為」美國有影響力的十大圖書「之一。
  • 女人蛻變:從一夜長大,到一夜新生
    半年之後,專輯《一夜長大》發行。長髮披肩,面容清純的梁靜茹,唱起了同名主打歌: 末班車回家 雨一直下整夜忍的淚 它不聽話我不想去擦 就這樣吧愛讓這女孩一夜長大 一夜長大 那一年,梁靜茹21歲。滂沱的大雨裡,女生發出壓抑許久的質問,「那幾乎成真我們的家,你真的不想嗎」,「那這些年的專心無猜,你只當我是朋友嗎」。心裡明明再無疑問,偏偏存有僥倖,以為瓢潑的雨聲會遮住男生的回答,可「它卻那麼清楚啊」。很多女生的20歲,都品嘗過這樣的酸楚。當眼角的淚和心口的傷被時間風乾撫平,再回首,留下的是成長的釋然。
  • 蔣勳:如果生命沒有意義,你還要活嗎?
    如果生命沒有意義,你還要活嗎?  ·蔣勳·  我出版過一些書,談了美學、談過詩,寫了一些小說和散文,我想我最終的著作應該是一本懺悔錄。包括我自己,儘管說得冠冕堂皇,只要在八十四歲的媽媽面前,我又變回了小孩子,哪敢談什麼自我?談什麼情慾孤獨?  她照樣站在門口和鄰居聊我小時候尿床的糗事,講得我無地自容,她只是若無其事地說,這有什麼不能說的?  其實,我母親和許多母親一樣,手上一直握有一把剪刀,專門剪孩子的頭髮,比中學時代教官手中那一把更厲害,這一把看不見的剪刀叫做「愛」或是「關心」。
  • 疫情中一夜長大的孩子:如果你熬不下去了,請看看他們………
    我們嫌棄父母的嘮叨,卻是有些孩子想而不得的美妙旋律。「爸爸媽媽你們安心工作,我會照顧好妹妹」四川瀘定縣的一名輔警,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主動請纓到檢查組執勤,而他的妻子也在醫院一線進行檢查工作。家裡剩下兩個孩子,9歲的哥哥當家,照顧4歲的妹妹。
  • 如果父母依舊辛苦,那我們長大還有什麼意義?
    四十歲前總以為青春如酒,成長正酣。所有美好的,都將被分享;所有錯誤的,都將被原諒;而所有不夠成熟的,都可以慢慢等待。 四十歲後才發現酒量如青春,你在桌上睡正酣。也就是說,沒有人會心甘情願地等待你的溫吞成長,寬容你的錯誤,分享你的美好。 你會發現,我們成長的速度,往往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 《活出生命的意義》:終其一生,追求的不過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段日子讀了弗蘭克爾的書《活出生命的意義》,深有感觸。弗蘭克爾之所以能從集中營中倖存,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知道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而很多人對於生命的意義卻不以為然,準確的說他們根本找不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爾在集中營的生活,讓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使他對生命充滿極大的熱情,發自內心地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他在67歲仍然開始學習駕駛飛機,並在幾個月之後,拿到了飛機駕駛執照,到了80歲還登上了阿爾卑斯山,最後一直活到92歲高齡。你看!若一個人的心境改變了,再大的困難都會如滄海一粟般渺小。
  • 塑造人物和過好人生一個道理:拿好自己的主動權,活出生命的意義
    如果問:有哪些人物讓你印象深刻,你一定會說出很多吧?生活中給你啟發,教你上進的良師益友;共同生活,享受幸福的親密愛人;陪伴成長,無微不至關懷你的親人……當然,肯定也有那些活在虛幻世界——書中或電影中,讓你久久不能忘懷的人物,比如經典電影《阿甘正傳》裡的阿甘,《肖申克的救贖》裡的安迪……說到這,我想你的腦海裡也已經湧現出了一個或幾個人了吧?
  • 活好就是有意義的事情
    原重明老先生能活到105歲,作為百歲老人他的一生真的活的很通透,配得上活好這兩個人字。原重明老先生一生不僅寫過200多本書,作為醫生還幫助了很多病人減輕痛苦,治癒疾病,《活好:我這樣活到105歲》這是最後一本,是他在人生的最後時光裡與老人,年輕人、孩子的對話,從中,我看到他關於愛、死亡、生命、家庭、朋友、工作、孤獨感的感知和洞察。
  • 長大的意義是什麼
    對於你而言,何為長大,而長大的意義又是什麼呢?曾今一度認為18歲離我很遙遠,而轉眼間我已不再年少,已站在二十歲與三十歲的節點,似乎昨天還在和夥伴嬉戲打鬧,瞬間成人。說實話有點措手不及。一長大大家都會希望你早點嫁人成家,卻沒人關心你想不想由女兒的角色,變成妻子兒媳媽媽;你會很知書達理做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讓大家滿意,卻唯獨不是你自己。如果長大意味著,沒那麼開心,你可能不會羨慕他們的生活,也不會過早的把頭髮梳成大人模樣;如果長大意味著你要更懂事,你可能不會掩藏自己的本性,曾今的快樂是真的快樂,而現在的你不一定是當初那個你了。
  • 五歲孩子一句話,讓我淚目
    今天早上六點我起床去鄭州上班,五歲的孩子突然對我說了一句話,「爸爸,長大後我不想和你一樣去打工」,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眼淚再也止不住流了下來,現在的孩子思維太活躍了,勝過他的父親百倍,一個孩子啊,他的話深深觸動了我的心靈!
  • 《自卑與超越》教給你的人生道理:生命的意義在於合作
    生命真正的意義存在於個體與他人的交互作用中。社會的創新與進步是個體自我價值感的最高體現。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道,個體心理學家證明,所有個體生活中的大部分問題都屬於這三個範疇:職業、社會和性。而要解決人生的這三大問題,就需要學會貢獻與合作。
  • 9歲孩子獨自離家兩天一夜,到底能有多慘?
    上個月我家的毛頭小朋友剛過完9歲生日,已經小學三年級的他,經常讓我有一種很矛盾的感覺:一方面覺得他真的長大了,會做很多事情,譬如自己洗澡換衣服整理房間
  • 人在一夜長大之前,總要經歷一些東西
    文|紫藤從父母的角度看,「一夜長大」該是父母最願意看到孩子的表現。無論多少歲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永遠是孩子,可當孩子開始能替家庭分擔的那刻起,父母就會覺得孩子「一夜長大」了。從孩子的角度看,「一夜長大」就是和幼稚說再見,和過去說再見,變成現在能踏踏實實做些當下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