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元社 國際專欄
在日本各地的便利店,一切東西都很乾淨,擺放整齊,更重要的是,便利店賣的很多商品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通常都包裹在塑膠袋裡出售。
煮熟的雞蛋,巧克力餅乾,都被層層塑膠袋和塑料盒子包裹起來。在超市,百貨商店地下一層的食品街,甚至便利店,買東西的時候塑膠袋都是免費的,甚至香蕉和草莓都是一個一個被裝在塑膠袋裡,最誇張的是,高端葡萄也是一個一個包裹起來的。
幾十年來,情況一直如此。
在日本的商戶們認為,如果商品不是用塑料包裝的話,就很難保證供應鏈中的食品安全標準。
打個比方,在一個帖子裡看到,日本的水果很好吃,也很珍貴,有一次,網友在超市裡買到一個草莓(注意是1個)。
這顆草莓據說是很名貴的品種,之後他說吃起來也很好吃,但有一個小問題……
這一個草莓用5塊塑料包裝的。
就算這個草莓再怎麼好吃,再怎麼珍貴、
怎麼可能需要5個單獨的塑料包裝袋(分解需要幾百年的時間)才能保護好一個漂亮的草莓呢?
日本的水果業真的那麼專注於形象嗎?
其實,這顆草莓可能只是一個更大問題的症狀;系統性的、不受控制的過度使用塑膠袋。
而這對於一向標榜垃圾分類先驅,環保至上的日本來說,實在是有些奇怪。難道對於食物衛生和形象的重要程度,讓他們忽視了地球的健康?
塑膠袋大國
據聯合國2018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儘管日本的人均普通垃圾產生量低於大多數發達國家,但它的人均塑料垃圾產生量高於除美國以外的世界任何地方。
在全球每年使用的5400億個購物塑膠袋中,日本消費者使用了大約300億個。
相比之下,日本的人口是英國的兩倍,但塑膠袋的使用量卻是英國的17倍。而美國則是這兩個國家的佼佼者,據估計,美國每年使用1000億個塑膠袋。
日本在1991年頒布了一項法律,將回收包裝的責任推給企業,自那以來,日本一直在努力減少塑料垃圾。
但是,當其他國家多年來一直在對一次性塑料發起戰爭時,日本在這方面行動遲緩。
據懷卡託大學(Waikato University)教授、市場情報網站JapanConsuming的編輯羅伊·拉克(Roy Larke)說,日本對塑料的痴迷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日本被視為世界工廠,但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日本尋求將自己的形象從廉價產品製造商轉變為高端零售商。
製造商更加注重包裝,以吸引追求質量的消費者,而零售商堅信消費者更喜歡精緻的包裝,因而加強了這一標準,更多地使用了塑膠袋。
Larke說:「大型零售商認為自己是消費者質量的仲裁者,所以他們會拒絕不合格的過於簡單的包裝。」
對包裝的偏好延伸到食品——這是為了衛生和外觀。
1993年,人類學家喬伊·亨德利(Joy Hendry)在她的著作《包裝文化:日本和其他社會的展示及禮儀》(Wrapping Culture: Politeness, Presentation in Japan and Other Societies)中指出,偏愛用塑料包裝食品是日本客戶服務文化(omotenashi)的固有組成部分。
Hendry寫道,如果用塑料包裝,更便宜的商品會顯得更高端。它讓人相信店家提供了更好、更周到的服務。
塑料回收壓力愈來愈大
日本人在垃圾回收和環保方面的意識的確是楷模。
在指定的日子裡,人們會扔掉食物垃圾、塑料、玻璃瓶和鋁罐。許多地方政府網站都有關於人們應該如何回收物品的詳細說明。
例如,東京附近的千葉市就會為人們指定一些地方,讓他們扔掉PET瓶蓋。千葉市還為那些想扔掉注射器和電腦的人提供了電話熱線。
但實際上,儘管日本人意識高超,但實際上,日本的垃圾回收系統已經被大量的塑料所淹沒,運轉已經十分吃力。
日本每年產生約900萬噸塑料垃圾,僅次於美國。美國在2017年產生3500萬噸塑料垃圾,不過,美國的回收利用率還不到10%。
據日本塑料廢物管理研究所(Plastic Waste Management Institute)的數據,日本官方公布的塑料回收率為84%。
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駐日本的女發言人佐野智人(Chisato Jono)說,這個數字聽起來很高——的確如此——但其實這個數據並不能反映真實情況。
Jono說,當人們對塑料垃圾進行分類並將其扔到回收桶時,他們會覺得,這些扔掉的塑料將被處理成新的塑膠袋或者塑料盒子。
然而,很多被放進垃圾桶的塑料並沒有被回收成新塑料產品,因為它們的質量太低,數量太多了。
塑料垃圾管理研究所(Plastic Waste Management Institute) 2018年的一份報告顯示,一些垃圾被填埋,但大多數垃圾(56%)被焚燒發電。Jono解釋說,這個被稱為「熱回收」的過程可以發電,但也會排放對環境有害的二氧化碳。
日本全部塑料垃圾中有一小部分被送往海外進行處理。2018年,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垃圾和廢料出口國,出口超過100萬噸,相比之下,美國出口了近90萬噸。
在中國停止進口垃圾時,日本塑料處理方式又少了一種。
終於開始減少使用
日本在1991年頒布了一項法律,將回收包裝的責任推給企業,自那以來,日本一直在努力減少塑料垃圾。
但是,當其他國家多年來一直在對一次性塑料發起戰爭時,日本在這方面行動遲緩。
然而,這種情況可能即將改變。本月,日本政府對每個塑膠袋徵收3至5日元(3至5美分)的強制費用,與英國和美國已經採取的措施相一致。
這是否標誌著日本終於準備好了解決它對塑料的迷戀?
日本的塑料未來
儘管這項全國性的塑膠袋收費規定標誌著日本遏制對塑料依賴的一項重大舉措,但專家提醒說,收費可能太低,不足以嚇阻塑料的使用慣性。
Larke表示:「如果有人攜帶太多東西,特別是在便利商店,他們可能會選擇買一個塑膠袋包。但如果費用足夠昂貴,比如是10日元(9美分)或更高,情況就不一樣了。」
然而,很多專輯認為,日本的消費者是真正致力於回收利用的,如果供應商把這一點融入到他們的營銷中,他們就可以扭轉消費者對塑料包裝的期望。
日本社會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從「一次性包裝的社會」,向「生態友好社會」轉變。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選擇使用可重複使用的瓶子和袋子。
但是個人需要意識到他們的態度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商業模式,日本的一些商家擔心,如果他們不把商品包裹在精美的塑膠袋裡交給顧客,顧客就會抱怨,但如果顧客說他們不需要這些商品,商家也會改變。
人們的態度正在慢慢改變。2018年,日本加入美國的行列,拒絕籤署七國集團關於減少一次性塑料使用和防止塑料汙染的協議,引起了轟動。
當時,日本環境大臣宣稱,日本對減少塑料垃圾的熱情與七國集團協議的目標一致,但決定不參與,因為它可能影響日常生活和工業。
然而,在接下來的一年,日本承諾到2030年將一次性塑料垃圾減少25%,並在同一年將60%的塑料包裝和容器重新利用或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