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燉雞屬於客家菜,主要食材是雞肉,主要烹飪工藝是燉。雞肉蛋白質含量高,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可作為食補菜品。
食用功效和營養價值:
雞肉肉質細嫩,滋味鮮美,由於其味較淡,因此可使用於各種料理中。蛋白質的含量頗多,在肉之中,可以說是蛋白質最高的肉類之一,是屬於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鉀硫酸胺基酸的含量也很豐富,因此可彌補牛及豬肉的不足。同時也由於雞肉比其他肉類的維生素A含量多,而在量方面雖比蔬菜或肝臟差,但和牛肉和豬肉相比,其維生素A的含量卻高出許多。
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製作材料:
雞(土雞,家養)1隻、輔料棗(幹)適量、枸杞子適量、調料食鹽2勺、當歸4片
烹飪方法:
1.新鮮土雞一隻洗淨,紅棗數顆,泡洗乾淨後去核,枸杞適量,當歸四片泡洗乾淨
2.取大約1.5至2勺鹽抹勻雞全身內外,脖子及腳剪下來和內臟一起塞入雞肚子,再放入所有藥材,肚子朝上放盆中,封保鮮膜,入冰箱冷藏2到4小時,然後入鍋中隔水蒸燉2小時即可
烹飪技巧:
1、常做飯的人都知道,隔水蒸燉是最容易出油的一種烹飪方式,所以怕油的人要先把雞油去掉;
2、翅膀尖容易沉積激素,所以也要剪掉不要,僅僅是翅膀前面那一點點尖尖哦;
3、關於鹽的量,是指鹽罐裡的小勺子,可別用喝湯的勺子啊,否則就成鹹雞了(客家鹹雞也是一道名菜,不過做法不同)。
4、不喜歡甜味的可以少放或者不放紅棗,不喜歡藥材的也可以不放任何藥材,但是要放點薑片去腥,那就是原滋原味的清燉雞了,當然喜歡藥材的也可以放北芪或者黨參。
5、如果蒸鍋的蓋子滴水過多,一小時候後可在碗上蓋錫紙,防止湯汁過多衝淡香味。
食物相剋:
不宜與兔肉同時食用,不宜與鯉魚同時食用。
忌食人群:
1. 感冒發熱、內火偏旺、痰溼偏重之人、肥胖症、患有熱毒癤腫之人、
高血壓、血脂偏高、膽囊炎、膽石症的人忌食;
2. 雞肉性溫,助火,肝陽上亢及口腔糜爛、皮膚癤腫、大便秘結者不宜食用;
3. 動脈硬化、冠心病和高血脂患者忌飲雞湯;感冒伴有頭痛、乏力、發熱的人忌食雞肉,雞湯。
來源:「i客家」整理自網絡各媒體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