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刮痧後的出痧與退痧現象

2020-12-21 劉紅亮醫生

出痧

痧是滲漏到毛細血管外的含有毒素的血液。毛細血管作為最細小的管腔,血管管壁本身就具有通透性,是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進出的通道。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微循環障礙,即經脈氣血淤滯不通不僅引起疼痛性疾病,也是產生眾多症狀的主要原因。

當人體健康、血液循環正常時,毛細血管沒有出現血液淤滯,刮痧後只有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的作用,不會出痧。在機體生病,血流循環減慢,血液淤滯時,毛細血管裡淤滯的血液中代謝廢物會逐漸增多,營養物質則會逐漸減少。一旦開始刮痧,刮痧板的按壓力會將淤滯的血液從毛細血管壁間隙擠壓到血管壁以外,形成痧。而毛細血管內的淤滯會瞬間得到緩解,血流也恢復正常。

由此可見,出痧是將含有毒素的血液從血管中分離出來,使皮膚表面出現淤痕的現象。對人體有較好的作用,不會對機體造成傷害。

退痧

刮痧所出的痧象一天天逐漸淺,直至完全消散,這個過程就是退痧。人體血液、淋巴液和組織間液中有多種防禦因素,能對體內異物,即非正常組織、外來組織有識別能力和排除能力。痧會很快被識別出來,並機體的防禦因素吞噬和分解,分解物會隨汗液、呼吸、尿液等排出體外。

痧消退的過程不是體內毒素以原有的形態被肌體再吸收,而是激活了這些具有免疫功能的細胞,提高了自身清除異物的能力,增強了肌體的免疫力。

相關焦點

  • 刮痧刮出來的「痧」是什麼?是身體在排毒?出痧越多越好?
    現代大家的養生意識都越來越強了,很多90後已經開始喝著枸杞泡水來養生了,生活很常見的一種養生保健的方法——刮痧,相信大家即使沒有刮過,也都聽說過吧。養生達人們就更按捺不住了,經常刮痧對身體大有益處。但是你知道掛出來的「痧」到底是什麼嗎?刮痧時是出痧越多代表身體排出的毒素越多嗎?
  • 除暑溼:刮痧,扯痧,揪痧,放痧,擠痧
    有些人不易出痧,不可強求,以免損傷體表。適應症刮痧療法的適應症十分廣泛,涉及內、外、婦、兒科等360多個病種。此外,還有預防疾病、養生保健的作用刮痧能治百病,但不能包治百病。有些可以單獨使用;有些需以刮痧為主,配合其他療法;有些需要以其他療法為主,配合刮痧療法禁忌症1、急性傳染病患者禁刮。
  • 七問刮痧:刮出的「痧」究竟是什麼?
    在我們刮過痧的部位,皮下也會出現一些類似瘀血的斑點、斑塊,卻出現了相反的現象,原來疼痛難忍不能運動的部位,隨著痧的排出,卻疼痛減輕,甚至消失,運動自如了。再細觀察,就會發現:①運動外傷所出的血液是鮮紅的,而所刮出的痧大多是暗紅或紫紅色,甚至是青黑色。②在大量的刮痧實踐中我們發現輕重不同的疾病,所出痧的顏色、形態、部位各不相同。
  • 正確腿部刮痧方法、 腿部刮痧出痧說明什麼
    刮 痧是以中醫的一種常見手法,有活血透痧、排毒等作用,昨天買了刮痧板,想問一下正確腿部刮痧方法?腿部刮痧出痧說明什麼?1、準備工具:首先刮痧板,牛角類的刮痧板可發散行氣、活血消腫,玉石類的刮痧板能潤膚生肌、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砭石類刮痧板有助於疏通經絡、清熱排毒、軟堅散結。然後是刮痧油,有液體類的和乳膏類的。
  • 刮痧並非越痛越好 出痧後呈微紅紫紅即可停止
    很多人以為刮痧一定是感覺到疼痛難忍、颳得「慘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專家表示,其實這是錯誤觀點,刮痧並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颳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實,刮拭部位出痧後呈現微紅色或紫紅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當,片面追求出痧的顏色,不僅無效,還可以造成皮肉損傷。
  • 刮痧時,刮出的「痧」是什麼?痧越多排毒越多,是真的嗎?
    說到刮痧,是注重養生保健的人會做的事情,通過刮痧,發現身體變得好很多,後背有非常多的紅印,認為身體得到了改善。從字面上理解,是用一個用具,對身體進行刮來刮去,達到出痧的目的。「痧」是大家關注的,那麼刮痧,出現的痧是什麼呢?
  • 【美容】解密美容刮痧中的「痧」是什麼?
    但是,什麼才能被稱為「痧」? 刮痧和瘀血有什麼區別? 刮痧又有什麼好處? 為什麼有的時候能刮出「痧」,有的時候又刮不出「痧」? 刮痧是不是很痛苦呢?痧的消退又有什麼作用呢? 「痧」又曰「瘴氣」。
  • 刮痧對於減肥和出痧狀況分析(附刮痧方向圖)
    」,每條6-9cm,可是直條,也可是弧線;4.身體瘦弱、皮膚失去彈性或背部脊骨突起的,最好不要刮痧;5.患有心臟病、病原性水腫、白血病以及出血傾向的均不宜刮痧;6.刮痧時和刮痧後,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避免空調直吹,半小時內不用冷水刺激身體;7.刮痧手法以能接受即可,不用刮到很疼;8.刮痧後喝杯熱水並休息15分鐘左右;9.痧未退,同一部位不能再刮痧;
  • 刮痧時候,出痧多少有講究!
    有些人認為,刮痧就一定要刮出痧才可以。是不是出痧越多越好呢?像下面這樣的血淋淋的?刮痧時我們要求「徐而和」的手法,操作時通過透皮入骨的手法,以「文火燉蹄膀」的節奏,平和、滲透力強,從而達到臨床效果。切忌使用暴力強行出痧,但也忌諱不使用向下的按力,僅僅在皮膚表面刮拭。
  • 中醫藥谷:刮痧中的「痧」你知道是什麼嗎?
    還有什麼樣的「痧」有代表什麼樣的意義?「痧」主要指兩方面:一是指病理反應的「痧」,也就是「痧象」;二是指刮痧刺激後反應的「痧」,也就是「痧痕」,二者在形態、色澤上均有差異。痧象也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皮膚表面出現的色紅如粟的疹子:如風疫出現的疹子叫風痧;猩紅熱出現的疹子叫丹痧。
  • 出痧的學問
    伊瘦堂纖體連鎖機構——愛生活,愛美麗,愛養生從這裡開始! 刮痧雖然對減肥瘦身很有好處,不過畢竟這裡面有不少講究,不是隨便刮刮的。除了穴位、手法這些,其實還有一個東西要了解一下,就是出痧的情況。痧是什麼,就是刮過以後,皮膚表層會出現很多個紅色小點點~一般刮出的痧點是暗紅色的,不過也有紫紅色、紫黑色、青紫色的痧點記得大S微博裡曾經PO出過一張出痧圖,膽小者略過…給妹子們看下痧點長什麼樣~
  • 刮痧之要(刮痧之痧瘀和跌打損傷青瘀)
    我們在患者皮膚上用牛角板刮痧器具刮出的紅色、紫紅色斑點、斑塊稱之為痧瘀。「痧瘀」是形成諸多疾病和加速人體衰老的有害毒素,也可以說從微循環中分離出來的瘀血及病理產物稱為痧瘀。而我們刮過痧的部位,皮下也會出現一些類似痧瘀血的斑點、斑塊,卻出現了相反的現象,原來疼痛難忍不能運動的部位,隨著痧瘀的排出,卻疼痛減輕,甚至消失,運動自如了。再細觀察,就會發現:①運動外傷所出的血液是鮮紅的,而所刮出的痧瘀大多是暗紅或紫紅色,甚至是青黑色。②在大量的刮痧實踐中我們發現輕重不同的疾病,所出痧的顏色、形態、部位各不相同。
  • 中醫-營養-經絡-刮痧系列--3【痧像與痧痢】
  • 刮痧時的「痧」塊和瘀血塊有什麼區別?
    ②在大量的刮痧實踐中我們發現輕重不同的疾病,所出痧的顏色、形態、部位各不相同。  隨著痧的排出,無論輕病重病都得到了緩解,有的甚至痊癒了,特別是疼痛性的疾病效果更為顯著。刮痧前後的變化及出痧的規律說明痧與一般的瘀血有本質的區別。
  • 清代刮痧專著《痧脹玉衡》(2)
    一範季廉小腹大痛,每每右臥,右足不能屈伸,陽明大腸經痧也。刺腿彎青筋四針,毒血成流,不愈。用枳實大黃湯,冷服,半夜痧退少安。後調理而愈。 一鍾孟芳小腹大痛,放痧三次,不愈。延餘治之,脈數而疾。餘曰∶「痧毒已攻壞臟腑矣。」辭之,半月而亡。
  • 刮痧可以排毒,那麼「痧」是毒素嗎?是不是痧越多排毒越多?
    對於一些熱衷於養生的人來說,刮痧並不是一件少見多怪的事情。很多人都會在工作之餘去養生館體驗一下刮痧,而且在刮痧結束後,他們往往也會覺得身體變得十分的健康,因此不由愛上了刮痧這項活動,還會帶上朋友一起去享受。那麼刮痧刮出來的痧究竟是什麼呢?大家難免會好奇,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刮痧時,刮出的「痧」到底是什麼?明明白白告訴你
    那麼,刮痧時刮出的痧到底是什麼?刮痧時,刮出的「痧」到底是什麼?經歷過刮痧情況的人就知道,一般刮痧之後人的身體皮膚表面會有痧印存在,這些痧印通常會呈現紫紅色。其實,刮痧時刮出的這些痧是血管擴張或者毛細血管破裂的一種表現。因為在刮痧的過程中,血管可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皮膚局部形成了血斑或者有血液外溢的表現。
  • 痧是什麼?拍打法、拍痧與痧的關係
    用痧自我診斷的基本原則:有病就出痧,無病不出痧;病重痧就重,病輕痧就輕;痧色越深,說明體內之毒、寒、溼、熱等病氣越重。有些痧還會伴隨包塊、紅腫出現。知道有病,但不必拘泥於病名,能通過拍打拉筋退痧、止痛,就是自愈有效。出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是想出多少就出多少,而是有多少病才會出多少痧。健康者大力拍也不出痧,病者輕拍也會出痧。
  • 出痧為什麼能夠疏通經絡?
    臨床上我們把皮膚上拍打出的紅色、紫紅色斑點、斑塊稱之為痧。「痧」是形成諸多疾病和加速人體衰老的有害毒素,也可以說從微循環中分離出來的瘀血及病理產物稱為痧。     2、「痧」塊和瘀血塊有什麼區別?     從表面上看痧與普通的瘀血沒有什麼兩樣。可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卻發現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 拍打出的「痧」是什麼?出痧的顏色和症狀!
    痧中的毒有四類:風寒暑溼類外邪之毒;各類疾病之毒;長期服藥及各種合成加工食品在體內形成的藥毒,拍打時聞到的各種化學異味就是排毒現象;負面心態與情感產生的毒素,此毒更大,遠勝外邪和藥毒,是造成病的主因。皮膚被拍打後,帶毒之血會如垃圾般掛在血管壁上,並會在皮膚表面顯出顏色,這就是「出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