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戴 共享珠寶 -
10 min閱讀
介紹篇|紫色系寶石
人間四五月,應屬於紫色。丁香、風鈴草、紫藤花、紫羅蘭,還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都在這個盎然的季節肆意綻放。
這個春天,紫色一直在備受寵愛~那麼,當紫色遇到珠寶,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來看看下面這些紫色系寶石你都認識嗎?
紫水晶vs紫鋰輝石
紫色尖晶石vs紫碧璽
紫色藍寶石vs堇青石
紫羅蘭翡翠vs紫玉髓
是不是覺得乍一看都很像,這些寶石界的孿生姐妹花大家都猜對了嗎?想了解有什麼不同的就跟著我往下看吧!
紫水晶vs紫鋰輝石
紫晶vs紫鋰輝石
外觀
紫晶的主要由Mn、Fe3+呈現紫色,顏色有深有淺,有的紫中透紅,有的紫中帶藍,顏色大多分布不均,晶體中常見深淺不同的色帶分布。
而紫鋰輝石主要由Mn而呈現淺紫色,顏色多以淺紫為主,深色的紫鋰輝石少有,以淺的薰衣草紫色最多。不過它的顏色並不穩定,若長時間曝曬於強光或高溫下,顏色會褪色。
內含物
紫晶有兩相包體、癒合裂隙之外,還有礦物包裹體,所謂的「斑馬紋」是紫晶的一種具有深色和淺色交替條紋的癒合裂隙。
而紫鋰輝石晶體淨度相對來說比較乾淨,普遍不含包裹體,因此,這也可以作為辨別紫晶與紫鋰輝石的參考。
專業儀器檢測
折射儀:二者折射率相差較大,可以通過折射儀將他們區分開。
水晶的折射率穩定:1.544—1.553,雙折射率為0.009。
紫鋰輝石折射率:1.660—1.676(±0.005),雙折射率為0.014—0.016;
紫水晶vs紫鋰輝石
紫色尖晶石vs紫碧璽
紫色尖晶石vs紫碧璽
外觀
尖晶石擁有明亮的玻璃光澤,大多呈紫色調或藍紫色調。
而碧璽為玻璃光澤,紫碧璽偏向於紫紅色調,但這也並不絕對,這一點可以幫助判斷,但不是決定性因素。
內含物
尖晶石的內部常含有氣液狀或八面體負晶包裹體,而紫碧璽的內部常含有大量針狀物包裹體,有時會呈扁平薄層狀分布。
專業儀器檢測
折射儀:尖晶石為光性均質體,折射率一般為1.718,無雙折射;
碧璽的折射率一般為1.624—1.644,雙折射率為0.018—0.040,通常為0.020,碧璽具有極大的雙折射率,因此在顯微鏡能看到碧璽的刻面稜重影。
其實通過重液法將二者區分開來,在密度為3.06g/cm3的重液中,碧璽懸浮或者緩慢下沉,尖晶石則迅速下沉。
紫色尖晶石vs紫碧璽
紫色藍寶石vs堇青石
紫色藍寶石vs堇青石
外觀
堇青石擁有玻璃光澤且多色性強,三色性表現為靛藍-淡藍-無色(淡黃色)從不同方向觀察,肉眼可見不同的顏色。
而紫色藍寶石的顏色在高溫後可能發生改變。淺紫色的藍寶石在經過高溫後顏色或可消失,深紫色藍寶石被加熱後則可能得到美麗的玫瑰色。
密度
藍寶石的相對密度為3.99~4.00,而堇青石的相對密度為2.60,密度相差很大,堇青石密度明顯小於藍寶石,手掂無重感。可以用重液法區分開。在密度為2.65g/cm3的重液中,堇青石懸浮,藍寶石則下沉。
紫色藍寶石vs堇青石
紫羅蘭翡翠vs紫玉髓
紫羅蘭翡翠vs紫玉髓
顏色
紫玉髓顏色分布比較均勻,有種半透的感覺且顏色界限不明顯;而紫羅蘭翡翠的顏色分布既沒有玉髓那般通透也沒有那麼均勻,大部分紫羅蘭翡翠顏色界限相對明顯,讓人感覺有一種厚重感。但紫羅蘭翡翠也有顏色分布均勻的,不過那都是屬於極品級別的。
紫羅蘭翡翠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容易「見光死」。在自然光下,紫色可能遠不如室內燈光下的濃鬱。與此相比,紫玉髓就顯得相對穩定,不管在哪種光線下,它都能保持原來的顏色。
紫羅蘭翡翠的「見光死現象」
翠性
翡翠的一個獨有特徵就是具有翠性,通過翡翠的表面能看到翡翠內部解理面的反光,特別是那些質地較粗的翡翠,很容易看到這種反光,但是紫玉髓是不具有翠性的,無論質地如何都看不到。
紫羅蘭翡翠vs紫玉髓
這是兩種常見的分辨方法,但由於優質的紫羅蘭翡翠價值相對較高,為保險起見,還是建議去專業的鑑定機構進行檢驗。
好了,以上就是寶石的孿生姐妹花,你都了解嗎?
想看更多珠寶諮詢,可以在後臺留言哦~
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