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綜藝市場,《見字如面》真是一個另類節目,它從來不用娛樂取悅大眾,而是探討複雜真相的本質,並用不迴避的態度來刺痛乃至喚醒觀眾。繼此前在疫情期不迴避地直面離別探討永逝,今天這期《見字如面》用主題「嘆無常」再次帶領觀眾直面無常。
疫情當下,幾乎全世界都被巨大未知的無常籠罩——突然失去摯親的傷痛,害怕被感染的恐懼,不知何時才能恢復正常生活的焦慮,面對這場巨大的無常,每個人都在遭受著精神的折磨,而漫漫人生路,無常才是人生常態,如何心境平和地應對無常毫無疑問是人生的必要修行,於是這期《見字如面》用幾個無常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了對抗無常的智慧與力量。
15歲姐姐給2歲殘疾弟弟的承諾:我願耗盡一生陪你長大
這封信是一個小女孩寫的,雖不是出自名人之手,確是記者最被打動的一封信。女孩叫心悅,來自杭州,15歲這年,在她的期盼下,弟弟明哲誕生了,但新生命降臨的喜悅並沒有維持多久,弟弟就被診斷為唐氏症候群,這意味著弟弟將面臨智力發育落後、面部及身體發育畸形的殘酷人生。這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天大的不幸,父母與心悅的絕望可想而知。
熱依扎讀心悅致弟弟明哲
但在經歷了精神的震蕩後,15歲的心悅卻迸發出了讓人震撼的力量,她寫,「爸爸媽媽為了你,每天東奔西跑,發現唯一的辦法,竟只能是慢慢康復。可這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愛總是波折的,我願意耗盡一生的精力來陪你長大。你叫我一聲姐姐,從此便是一生。」
這封信的感人之處在於,面對孩子被診斷為殘疾的巨大無常,成人父母尚未必能承受得住,這位15歲的姑娘卻敢於直面無常,她的勇氣以及她對弟弟這份深沉愛意所迸發出的力量簡直讓人敢於相信這世間沒有什麼是不可以戰勝的。在現場,演繹這封信的熱依扎也幾度哽咽,當她讀到「你是我的弟弟,無論你什麼樣子,你都是我這輩子的珍寶,是我踏出家門的念念不忘,是我寫不完的紙短情長,是我一直熱愛的萬裡山河。你在我的眼裡,光芒萬丈」時,現場觀眾無不強烈感受到了「愛是對抗無常的最有力武器」。
不過,《見字如面》並未止步於傳遞對抗無常的力量與勇氣,這封信的延伸話題是殘疾人的社會救助問題。許子東說,社會不能只依照正常人的標準來構建,應該是讓能走路及不能走路的人都正常生活。吳伯凡說,社會的構建應該讓不同能力的人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因此,從社會對抗無常的角度來說,《見字如面》想要傳遞的價值是,所謂殘障實際上是由於一部分人完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建構社會而絲亳不考慮殘疾人的存在所造成的隔閡,只有當社會構建讓這種隔閡消失時,整個社會才具備了接受無常的能力,這樣當無常發生在任何一個個體身上時,個體才能更自如地對抗無常。
世界最後一隻人工飼養白鱀豚的遺書:死是我期盼已久的解脫
本期主題中,讓記者印象深刻的另一封信是一位網友模擬一隻白鱀豚的口吻寫給人類的遺書。白鱀豚是世界十二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因為幾乎絕跡被稱為長江瑰寶,為了保護這一物種不至滅絕,科學家曾在野外抓捕白鱀豚進行人工飼養,淇淇是人工飼養的最後一隻,這封遺書正是來自於「它」。
寧靜讀白暨豚致人類
《見字如面》選擇這封遺書的原因在於,透過這封信,人類可以從白鱀豚的視角感受到所謂保護的好心給動物帶來的傷害。遺書開篇一句「死,是我期待已久的解脫」,就讓人感受到了這隻白鱀豚一生都無處安放的痛苦: 被抓捕時被迫與媽媽永別,之後人類兩次為它抓來女友,第一位女友為此痛失雙親,後與它剛剛建立起深厚感情就因肺炎死去,第二位女友還沒等與它見面就剛烈地觸網自盡。此後,淇淇一直形單影隻地生活,直到死去,孤寂,了無生趣是它生活的底色。當死亡漸趨臨近,一生的精力都被耗盡,寧靜讀,「住在人類專門給我修建的豪宅裡錦衣玉食,也許很多人類會嚮往這樣的日子,可我一點也不喜歡。活著沒有任何的希望和期盼,更別說有什麼樂趣了「,這樣的字句直戳人的心窩子。
因為人類的幹預,淇淇的一生遭遇了更多無常,它的一生帶給我們的啟示是,人人平等之後是萬物平等,人類沒有權力去支配動物的生命,但即便是有了警示,相信這樣的行為還是會繼續。聯想到《見字如面》第三期「怯貧富」下中國農大教授葉敬忠那篇信文中提到的強者心態,人對動物的控制其實就是人與萬物不平等的強者思維在作祟,借用葉教授的話說,「這樣的強者心態表現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往往是想徵服自然而不會敬畏自然,想改造自然、剝削自然而不會尊重自然。」這封信也似乎再次印證了葉教授所說的「像弱者一樣感受世界」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
風流才子唐伯虎不為人知的坎坷人生
本期節目中,還有一封最讓記者感到意外的信。受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等經典電影的影響,今人對唐伯虎的印象大多是風流倜儻、快意人生,而《見字如面》選擇的這封信卻告訴我們歷史中唐伯虎的真實命運其實歷經坎坷,晚景悽涼。嘉賓陳曉楠說,用唐伯虎的命運講無常實在是太經典了。
公磊讀唐伯虎致文徵明
唐伯虎16歲便奪得秀才考試桂冠,在當時轟動整個蘇州城。然而正當其少年得志時,父母、妻子、妹妹卻相繼病逝,家境逐漸衰敗。29歲時,重振旗鼓的唐伯虎到南京參加鄉試再次奪魁,名人志士都蜂擁與之結交,一時風光無兩。次年,唐伯虎赴京參加會試,本是躊躇滿志誓奪狀元,不料,這一年卻成為他一生命運的轉折點,一場小人栽贓陷害的科場洩題舞弊案將其牽連入獄。出獄後的唐伯虎被終生禁考,並發配到縣衙充當小吏,仕途之路從此被斬斷。遭此劫難,感到深受羞辱的唐伯虎,堅決不到縣衙就職,選擇了回家。
而回家後的唐伯虎,早已由眾人稱讚的才子變成了千夫所指的不齒小人,第二任妻子也與其反目,離他而去。此後唐伯虎的生計日益艱難,直至家徒四壁,除衣衫之外,再無長物。在終於撐不下去的時刻,唐伯虎不得已向摯友文徵明寫了一封求助信,希望好友能接濟下自己。信中,其盡述一生坎坷,同時表白其生平志向,演技派演員公磊的脫稿演繹仿佛讓現場所有人都經歷了一番唐伯虎的跌宕人生。
從名震江南到妻離家破,了解了唐伯虎從極盛跌落至谷底的無常命運後,他那些快意人生的詩句——「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便多了幾層深意:也許在不確定的人生下,只有眼前的花與景才是可以被抓住的確定。
不確定才是世界的本質
除以上信件外,本期「嘆無常」主題下還有一組由熱依扎,海一天同臺演繹的皇家婚變對讀信。用嘉賓許子東,吳伯凡的話說,這場皇家婚變是人類文明史上意義最重大的一場離婚案。
英王亨利八世在與第一任妻子生活了數年後瘋狂愛上了王后的宮廷女官安妮·博林。為了能跟安妮結婚,亨利八世不惜發動宗教改革,讓英國教會脫離了羅馬教廷,英國從此從一個天主教國家變成了新教國家。但是亨利八世如願娶到安妮僅三年後,就因另結新歡而對其生厭,並捏造罪名將安妮一殺了之。
海一天讀亨利八世與安妮·博林往來信
這場婚變不僅讓我們看到了愛情的無常,更讓我們看到了歷史的無常,因為正是由這場婚變引發的宗教改革直接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從而有了後來大英帝國的崛起。嘉賓吳伯凡說,如果沒有這場愛情,世界的宗教版圖,政治版圖,殖民地版圖甚至是整個世界史都可能大不一樣。
林永健讀尼克森致登月的賀詞與悼辭
一場偶然的婚變影響了整個世界史,再次印證了不確定才是這個世界的本質。
而關於無常,本期節目還有由林永健演繹的塵封四十年才公開的美國總統尼克森為防登月失敗而準備的備用悼詞,以及由王珞丹演繹的世界級現象美劇《權力的遊戲》中的龍媽扮演者艾米莉亞與病魔搏鬥,兩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驚險故事。
生老病死的無常,命運的無常,愛情的無常,歷史的無常,本期《見字如面》講述這麼多的無常故事無非是想傳達,無常才是常,我們無法逃避,只能學會接受與面對。尤其是幾天前,許子東老師還說,誰能想到,「世事難料」在2020年成了世界命題。所以在新的世界命題下,去看看這期的《見字如面》吧,去汲取對抗無常的智慧與力量。
來源:北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