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第三季如約而來,清流爆款在這樣升級

2021-02-08 廣電視界


每逢歲末年底,「我怎麼這麼窮」已經成了很多人的口頭禪,而且古今中外通用。早在三百多年前,山東才子蒲松齡就寫過《除日祭窮神文》,在大年夜憤憤不平地質問:「窮神呀窮神,我跟你是親戚嗎?熱熱鬧鬧的人家你不去,為什麼非要進我家的門呀?」


一般人牢騷發到這裡也就結束了,但蒲松齡不然。他又以「窮神」口吻給自己回了封信:「像你這麼個花法兒,哪有不受窮的?」接著,就開出了一個奇葩的脫貧秘方。



《見字如面》第三季開始釋放預熱小段,這個笑翻了全場的對讀信,無論從內容還是表演都精彩至極、趣味盎然,為期待了一年的「麵粉」們送出了驚喜。12月25日起,實力文化的老牌現象級綜藝《見字如面》第三季即將如約而來,每周二晚8點在騰訊視頻首播,每周六晚9:20在黑龍江衛視播出。而就在之前一天,同樣出自關正文導演之手、為數億觀眾帶來巨大驚喜的《一本好書》也迎來了完美收官,實現從「好書」到「好信」的無縫銜接。


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的《見字如面》第三季媒體發布會上,騰訊視頻綜藝版權負責人簡琳、黑龍江衛視傳媒中心副主任王成、《見字如面》《一本好書》總導演關正文分享了《一本好書》的節目影響力數據與《見字如面》第三季的精彩亮點。


選信範圍擴展到全球

唯一標準是「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見字如面1》中,黃永玉致曹禺的「你多麼需要他那點草莽精神」以及兩個文壇老友之間的深厚情誼,讓這個節目一夜爆紅。《見字如面2》中周迅的四十秒哽咽停頓、李真感謝母親的無奈悲情,讓無數人淚流滿面,一周之內吸引了3.6億次點擊。信件內容的絕高價值、信件演繹的走心與精彩,使這個節目在收穫巨大流量的同時,更長期屹立在豆瓣9.3分的綜藝口碑第一的高度上。


《見字如面》《一本好書》總導演關正文


如果只是保持同一水平,觀眾可能會感覺不爽。總導演關正文覺得應該進一步開拓疆界,變以前只選中國信件,為放眼全球資源甄選信件。關正文說:「信件原本的私密性所帶來的更加真實的認知價值,古今中外都是一樣的。儘管文化上千差萬別,但人性是相通的,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的認知和思考是相通的,閱讀趣味也是相通的。中國信件依然是我們選信的主體,但國外好信的加入,為節目帶來更加多元的趣味。」


《見字如面3》的選信工作從第二季還未收官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一直延續到今年12月份第三季正式錄製,歷時一年多。節目組找了幾千封信,從中挑出幾百封,然後一遍遍篩選,最後確定入選的不到100封。再通過跟演員們溝通,最終播出的信件預計70-80封。「我們選信只有一個標準,就是這些信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所謂值得,如果一定要給一個參照標準,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提供了足夠多元的認知視角,是不是能激活獨立思考的普遍發生,有沒有當下性和供給大家討論的話題性。那些入選信件,看著是年代的、古代的、外國的,但其實都是身邊的,每個人都繞不開、躲不掉的。」關正文談到。


第三季《見字如面》依然採用主題編排,從現在透露出的信息,我們可以看到「錯位」、「輕重」、「笑談」等命名,這些顯然都是作用當下的熱門話題。此外還有「相思」、「不舍」、「守望」等讓人期待的情感話題。關正文說:「既然大家都覺得沒營養的東西是在浪費時間,我們就專注於提供多元認知、激活獨立思考,這是人類精神生活的主流,最直接的價值就是別讓觀眾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董勇讀大島中典寫給遺言收集者袁苡程


再劇透一封信。第三季《見字如面》第一期中入選的一封國外書信,出自一個日本二戰老兵。少年大島中典,像所有侵略者一樣,在中國殺人強姦無惡不作,戰後噩夢纏身,只好隱藏歷史移民去了美國。但沒想到那些曾經被塗炭的生靈跟隨他來到美國。他的妻子離奇失蹤,他的女兒全家死於大海。活到八十多歲身患絕症的他只剩下孤身一人。從噩夢中解脫的唯一途徑是徹底懺悔。於是,大島中典給遺言收集者寫了一封信,坦誠面對自己扭曲人性的作惡快感。在嘉賓許子東看來,如果日本人能普遍具有懺悔意識,中日關係會好得多。但作惡的快感不僅存在於戰場,而是身邊常見之事,每個人都應該警惕和自省。


在愉悅中享受思考

更多藝術家傾情加盟


 「好的信件,可能會因為不成功的演繹而黯淡無光。《見字如面》之所以受到歡迎,除了信件價值,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藝術家演繹的精彩。他們讓觀眾好像看見了寫信的人,好像看見了他的環境、神態,看見了他跟收信人正在交談。」


趙立新讀窮神寫給蒲松齡


 趙立新是《一本好書》、《見字如面》的常駐嘉賓,本季第一次出場,演繹的就是一直在吐槽蒲松齡、吐槽社會的窮神。穿著西裝、留著小鬍子的趙立新跟本土神怪還不違和,上場後回頭向董勇代言的蒲松齡冷冷一笑,只叫了聲「東家」,就贏得滿堂喝彩。之後,趙立新被眾人哄得完全放任進入開掛模式,各種邪招層出不窮一氣呵成,說好的清流靜雅節目卻充滿了笑聲。節目組透漏,本季《見字如面》出演藝人名單中除了有歸亞蕾、何冰等三季常駐明星,還有楊瀾、董勇、陳數等高大尚新晉嘉賓,以及王自健、戚薇、牛俊峰等青年喜感大咖加盟,更意外的是蔡康永、梁文道也成了讀信嘉賓。總體感覺是這個節目好像開啟了青春模式,更加活潑靈動了。


 「我們節目29歲以下觀眾本來佔比就超過75%。嘉賓的邀請都是按照信件需求和大家高興,沒那麼多市場心機。」在關正文看來,視頻節目本來就是為大眾生產的,大眾文化消費中娛樂元素是不可或缺的。「但快樂又分兩種,一種是表層的娛樂,就像是男女之間的肌膚之親。一種是深層的愉悅,就像是愛情。愛情五味雜陳,不都是傻樂,但卻是更強烈的快樂。事實上,多元認知的獲得感、獨立思考的成就感所帶來的快樂強度,比虛度時間的所謂休閒娛樂要大太多。只是總有一部分邁不進這個門檻,享受不到,非常可惜。」


 多元認知是《見字如面》始終堅持傳輸的價值利益,這樣包括了打破僵化的慣性壁壘。你以為韓愈一直在教導我們「業精於勤荒於嬉」,書信裡的他也曾經不想按時上班。你以為有了天文望遠鏡伽利略就能說服大眾相信自己的觀察,卻想不到大家蔑視真理的時候連望遠鏡也一塊兒蔑視。你以為公開懲處罪犯可以殺一儆百、以儆效尤?也許吧。反正狄更斯不是這麼看。


《見字如面》總導演關正文與梁文道


 對《見字如面》來說,光是信件內容豐富似乎還是覺得不夠,第三季的品評環節也更加精彩。邀請知性擔當的主持陳曉楠、配上許子東、梁文道、史航等一應名嘴,補充信件背景,直接抒發感受。普通人看見的一頁紙,人家眼裡就是一座山。如此高水平解讀,為多元認知、獨立思考樹立著可供借鑑的樣本。


  「嘉賓的觀點不可能代表真理,人情、人性的認知很難有什麼標準答案。導向上我們最看重的是真誠,說真話,動真情,不說教,不雞湯。我們選讀了很多革命烈士的信件,沒有任何功利的考慮,就是因為純粹的感動,因為從心裡的敬佩。要說我們有什麼堅守,不投機,不跟風算一條。」


從「好信」到「好書」

高內容價值節目的又一次更新迭代


《見字如面3》如此備受期待,除了有前兩季打下的觀眾基礎,關正文導演的另一個節目《一本好書》的成功也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從10月8日以《月亮與六便士》開場,到12月24日以《麥田裡的守望者》收官,《一本好書》為國產綜藝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樣板。


歸亞蕾


在《一本好書》之前,觀眾對讀書節目的基本印象就是「主持人+薦書嘉賓」組合;這類節目對「書」的呈現方式,是抽象的、停留在口頭評論層面的。這就造成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任書的內容再好,主持人和嘉賓再能說會道,都很難吸引那些還沒有看過此書的觀眾。受此限制,再加上近年來大眾閱讀本身就呈分散和下滑趨勢,曾經在電視螢屏上火熱一時的讀書節目,如今已基本絕跡。


但對有20年文學編輯經歷、又深耕電視行業的關正文來說,做一檔真正的讀書節目,是一直以來的夙願。正是在思考如何做讀書節目的過程中,《見字如面》成了關正文團隊的意外之喜。而《見字如面》精選素材、邀請表演大咖站臺的表現手法,也為《一本好書》提供了靈感。


郎永淳


毫不誇張地說,《一本好書》帶來了國產讀書節目革命性的升級迭代:它獨創了一種「場景式讀書模式」,通過舞臺劇、影視表演、片段講述的手法,把經典書目中最精彩、最動人、最發人深省的部分,鮮活地呈現在觀眾面前。觀眾被感染、被打動,然後自然而然地,想去看看全書到底是什麼樣的。


《一本好書》的第一期即贏得開門紅。為了還原毛姆小說《月亮和六便士》,節目組將書中男主人公斯特裡• 克蘭德在英國高貴溫馨的家、在巴黎流浪落魄的小酒館都搬上了舞臺。趙立新以表演者和講述者的雙重身份,直面黃維德飾演的克蘭德——為何你甘願放棄在外人看來富裕美滿的生活,到異國他鄉做個窮畫家?


牛駿峰


     雖說「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本好書」,但《一本好書》12期節目甄選出來的11本經典書目,卻獲得了專業和普通讀者的一致認可。11本書目涉及歷史、愛情、科幻、書信、諜戰等不同題材,從《萬曆十五年》到《三體》,從《霍亂時期的愛情》到《麥田裡的守望者》,按照關正文的說法,「整個拍攝過程,快樂是最重要的主題詞。差不多一年,天天跟書在一起,天天在書中的世界裡生活,作者、人物都在你身邊、你眼前,鮮活生動。那種感覺,是製作其他節目少有的。我最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件事幹成了,這輩子也值了。」


趙立新、董勇讀窮神、蒲松齡來往書信


除了精選書目和精心改編,《一本好書》還集中了一批本身就很熱愛閱讀和思考的表演藝術家。出鏡次數最多的趙立新,先後在這個舞臺上詮釋了《月亮與六便士》、《三體》、《暗算》三個故事。在趙立新看來,《一本好書》的舞臺既是對演員的極大挑戰,也給了一個演員最廣闊的發揮空間,「這個舞臺我認為就像一個大遊泳池,我在裡邊隨便遊,各種泳姿都可以展示。相比之下影視劇像是一個小水坑,或者是一個小池子,我只能在那兒,很有限地擺一擺Pose。」 


《一本好書》獲得流量和口碑的雙豐收,幾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騰訊視頻,《一本好書》還未播完,11期節目播放總量(含會員版)已超過3.6億,每期播放量平均超過3300萬,單期最高播放量4925萬;在節目的音頻獨播平臺蜻蜓FM,《一本好書》專輯與衍生節目的總播放量(含生態播放量)已經破億,連續霸榜蜻蜓FM文化類節目前兩名。在愛書人集中的豆瓣,超過1.3萬人為《一本好書》打分,評分始終穩固在9.3,連續11周登陸豆瓣「國內口碑綜藝榜」。根據總局監管中心11月28日發布的《網絡原創節目發展分析報告》,《一本好書》名列2018年度網綜豆瓣評分第一。節目連續獲得2018南方周末年度盛典「年度創新案例」、2018騰訊視頻星光盛典「年度口碑節目」、指尖綜藝榜「2018年度最具引領力節目等諸多榮譽。


打造「內容價值類節目」

節目成功都是單品的勝利而不是類型的成功


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到《中國成語大會》,從《見字如面》到《一本好書》,近年來,關正文的每一次產品輸出,都被譽為國產文化類節目當中的「清流」。但無論是對「文化類節目」還是「清流」的說法,關正文都並不熱衷,他一再強調,自己做的是「內容價值類節目」。


王自健


被稱為「文化類節目」有什麼不對嗎?關正文對此的解釋是:「節目原本應該按照形式,劃分為談話節目、問答節目、歌舞節目之類,而不是從內容出發,被叫做什麼文化節目。如果按照這個標準,那餐飲類節目可以叫飲食文化節目,保健類節目可以叫養生文化節目,唱歌類節目可以叫音樂文化或者流行文化節目,你看有這麼叫的嗎?沒有吧?所以我會把自己的節目努力方向,定義為內容價值類節目。我覺得人類精神生活的主流,從來都是為了獲得內容價值。而內容價值的核心,是提供多元認知,激活獨立思考。獲得個體生命成長的滋養,是任何時期人類進行精神生活、文化消費的最基本利益需求。」


無論是為《一本好書》挑書還是為《見字如面》選信,「多元」而不是單一,「激活」而不是教導,都是關正文強調的重要關鍵詞。有意思的是,跟漢字、成語、信件、圖書打了多年交道,關正文卻並不是一個「懷舊主義者」或者「復古主義者」。他認為《見字如面》的目的絕不是抱著老式郵筒的懷舊,「我們不是為了追憶紙上書信的歲月。在我看來,人類現在才是處於書信最輝煌的時期,信件量前所未有地特別巨大。不僅是寫在紙上的才是有價值的好信,電子文本一樣可以是。」



通過節目,關正文領銜的實力文化團隊也確實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激活」。2016年《見字如面1》推出黃永玉、曹禺書信之後,深居簡出的黃永玉再次為眾人仰止。到了2018年,《一本好書》直接引發了線下的閱讀熱情,所選書目先後登陸豆瓣讀書熱搜榜和噹噹圖書熱搜榜,「看了節目,我真的想去讀這本書了」成為高頻率的評論和彈幕內容。今年「雙11」期間,《一本好書》推薦過的圖書幾乎全部上了包括當當網在內的各大電商的圖書暢銷榜,其中《月亮與六便士》更是多個電商平臺同類圖書銷量榜的冠軍。關正文笑言:「《三體》熱賣,我們不敢說是節目帶動的,人家本來就很火。但《月亮與六便是》熱賣,那一定是因為我們的節目。」

相關焦點

  • 全明星讀信版「吐槽大會」《見字如面》第四季火力有點猛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為向抗疫期間被迫宅在家裡的億萬觀眾送去更多溫暖,年度高分綜藝《見字如面》第四季於3月16日正式上線。首期節目一改前三季溫婉感人的設定,開啟了「炮轟」式讀信,讓人眼前一亮。而其沒有任何廣告贊助的「裸奔」行為也受到觀眾點讚。
  • 顏真卿,見字如面
    常言道:「人如其字,字如其人。」顏真卿這個人,和他的字一樣,既正且直,猶如風雪中的巍巍古松,屹立不倒,貧賤不屈。但顏真卿親自去見盧杞,對他說:「相公先中丞首傳至平原,面上血真卿不敢衣拭,以舌舐之。相公忍不相容乎?」大意是說,「你的父親(即盧奕)身亡後,頭顱曾送到平原郡,臉上都是血,我不敢用衣服擦拭,親自用舌頭舔淨。這樣你還忍心不容忍我嗎?」這番話幾乎是指著對方的鼻子在質問了。
  • 《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朗讀者》……文化綜藝折射青年...
    文化類綜藝能有這樣的生命周期,並且未見明顯頹勢,就當下而言,有著足夠豐富的意義和內涵。從2016年至今,《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朗讀者》《國家寶藏》等多檔文化類綜藝,不斷贏得收視率和口碑的雙重認可。
  • 見字勝如面 情書抵萬金
    然而,還是有很多這樣的夫妻,在執手偕老的尋常日子,仍會寄情彩箋尺素或「伊妹兒」。讀一讀這幾對婚齡十年以上的「老夫老妻」的情書,仿佛經歷一場浪漫洗禮:原來,一紙婚書並非情書的最後一頁;原來,愛是能抵禦歲月磨損的。從紙箋到指尖,情書變的只是形式身邊幾個很久不看電視的朋友,居然紛紛轉粉一檔明星讀信的節目《見字如面》。
  • 豆瓣9.4,神仙綜藝《見字如面》,五星好評,值得擁有!
    如今也只有《見字如面》第四季,能在這亂象叢生中給些安慰。《見字如面》第四季《見字如面》,國產綜藝中難得一見的「常青樹」,從第一季到第四季,平均分穩定在9分以上,做到了國產綜藝領域真正的高質量、高水準、高口碑。
  • 《見字如面4》:以「藝文志」開篇,用詩心對應時代焦慮
    《見字如面》第四季,豆瓣評分9.3分,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7.5億,討論量過200萬,這就是文字所帶來的魅力。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立足中國,秉承多元化視角,展開全球化選信,挖掘更多元價值,探索更極致人性,引爆更廣泛熱議,盡現世道人心精神意蘊,這才是這個節目帶給我們的時代意義。
  • 等待的美好,從「見字如面」到「見屏如面」
    等到有了電話,有了手機,聯繫方便了,這樣的通信等待的幸福也就沒有了。前幾天,簡子收拾書房雜櫃,角落裡翻出一大箱信件和明信片來,往事瞬間湧上心頭。話說,我自小就跟小姨很親密,寫信總會這樣開頭:「想念的姨姨,姨叔,你們好!」姨叔有點大男子主義,一收到信總會衝小姨埋怨我:「姨侄女點兒都不懂規矩,我才是一家之主,每回都把你寫在前面,未必把我寫在前面要不得嘜?」哭笑不得,不是先有姨媽才有姨叔嗎?沒毛病!
  • 《見字如面4》犀利顛覆流行文化,得罪人的信被很多明星婉拒
    年度豆瓣評分佔據領先位置的明星讀信節目《見字如面》始終保持著一種特立獨行的姿態,當初第一季開篇之作,便是黃永玉與曹禺兩位大師之間的往來信,尖銳的批評與寬容的接受,構成了這個節目區別於所有綜藝的社會角色。
  • 拿起紙筆·見字如面!北京中小學生對話時代英雄
    今天,「拿起紙筆·見字如面」北京市中小學書信交流活動工作推進會舉行。繼去年11月「見字如面·對話故宮」主題開啟後,寒假期間,這一活動還將解鎖「對話時代英雄」和「對話未來」兩個全新主題。未來,「提筆寫信」還將融入本市中小學的主題班會等活動中,與學科教學實踐、研學活動等相結合。
  • 《見字如面》人生多重選擇 愛德華八世不愛江山愛美人
    《見字如面》第十一期節目上線後有許多封書信都引發了網友的熱議,無論是國王不愛江山愛美人的「童話」故事,還是麥當娜與麥可·傑克遜兩位巨星的溫情私交,亦或是鄭板橋平生最大願望竟是當一個農民這樣的驚人言論,都給觀眾提供了豐富的話題素材
  • 《見字如面》:5封書信寥寥幾筆,卻承載了近一個世紀的重量
    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也是一段需要不斷回首的歷史,《見字如面》第四季的第9期便用書信的方式帶領我們追溯了那段歷史。 《見字如面》以明星讀信為主要形式,旨在用書信打開歷史節點,帶領觀眾走進那些依然鮮活的時代場景、人生故事
  • 給故宮寫封信 「見字如面·對話故宮」書信交流活動啟動
    寫給書畫器物、花園麗宮,寫給歷史人物、學者藏家;寫給宮廷建築、瑞獸祥雲;我們可以探究問題、分享知識,也可以交流思想、表達感情……」11月27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大劇院聯合主辦的「見字如面·對話故宮」書信交流活動正式啟動。活動現場,9位學生代表向北京市中小學生發出倡議:「期待我們一起,見字如面,對話故宮!」
  • 見字如面 | 一張小卡片上的「深圳溫度」
    見字如面 | 一張小卡片上的「深圳溫度」 2020-03-07 2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就是演員》第三季開播,賽制升級後,跟隔壁節目越來越像了?
    #我就是演員#第三季還是照常開播了如果算是《演員的誕生》,那麼《我就是演員》這檔綜藝其實已經做到第四季了,每季都會有些變化,而來到新一季的《我就是演員》,又回到了原來的選秀模式,不管是資深演員還是零經驗的,都在同一個舞臺上比賽,所以第1期節目的5組作品,呈現出來的品質也是有些起伏。
  • 2020簡單生活節,如約而來
    每屆簡單生活節結束的時候,我們都說「記得明年見!」今年,我們沒有失約,終於可以在今天宣布:2020上海簡單生活節,我們如約而來!
  • 在「世事難料」成為世界命題的2020年《見字如面》與你一起對抗無常
    在綜藝市場,《見字如面》真是一個另類節目,它從來不用娛樂取悅大眾,而是探討複雜真相的本質,並用不迴避的態度來刺痛乃至喚醒觀眾。繼此前在疫情期不迴避地直面離別探討永逝,今天這期《見字如面》用主題「嘆無常」再次帶領觀眾直面無常。
  • 被戚薇美到了,《見字如面》裡齊肩直發知性優雅,氣質髮型就選它
    但被人們叫做戚哥的戚薇,其實也有著優雅知性的一面,比如最近在《見字如面》中的一身打扮就很好看,和平時的一些造型營造出來的氣質有點兒不同。一頭齊肩直發的戚薇,知性又優雅,很有女神範兒,和平時的髮型對比,也是髮型這一次的髮型更氣質一些。
  • 石景山這所學校入選「見字如面」書信交流活動...
    日前,「見字如面·對話故宮」書信交流活動在故宮博物院報告廳啟動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石景山實驗學校入選「見字如面」書信交流活動試點單位「見字如面」活動是博物館與學校教育教學、綜合實踐有機結合的一種先行探索,希望通過更多類似的實踐教育活動
  • 三毛遺屬起訴《見字如面》案一審判決全文
    三被告未經許可,對涉案書信進行刪改,組織演員進行朗讀錄製,出品《見字如面》第二季第十期節目(簡稱涉案節目),並通過騰訊視頻APP 及官方網站(https://v.qq.com/)、黑龍江網絡廣播電視臺(http://www.hljtv.com/)大範圍傳播,侵害了陳嗣慶對涉案書信享有的修改權及三原告的複製權、表演權、信息網絡傳播權。
  • 本期《見字如面》直面大眾婚姻焦慮
    《見字如面》第四季第五期「婚姻策」用幾封來自不同時代和階層的信件,站在婚姻的不同角度對婚姻觀進行闡述,期望能給今天對婚姻滿懷焦慮的年輕人提供一些參考。達爾文論證婚姻必要性:比孤獨終老要強婚姻像是一道神秘的門,門外的人,不見其真容,卻往往對其有許多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