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咖啡℃——關於咖啡烘焙⑤烘培曲線與相關認識

2020-12-13 dans2010設計啡論

烘焙曲線是指在咖啡烘焙時記錄烘焙狀況和操作的溫度等詳細信息曲線圖表。

可以是軟體記錄,也可以手工記錄,從開始烘焙,記錄每30秒或1分鐘的溫度,記錄完成後繪製曲線。

對於烘豆師來說,最讓其感覺受挫的就是不能再次複製出上次所烘焙的咖啡的美味風味。

烘豆的風味一致性是關鍵,專業烘焙師回應我們是需要記錄烘焙數據,而且是越多越好。

只有根據你的烘焙曲線,並參照使用相同的燃氣和風門設置才能夠獲得風味的一致性,同時達到某個溫度的時間點以及方式就如同烘豆機內的溫度一樣重要。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記錄詳細的烘焙曲線,他們的作用是你不斷複製相同風味咖啡豆烘焙的參照。

曲線烘焙決定烘焙程度與風味

烘豆曲線的數據分類為兩種曲線:可控曲線和只讀曲線。

可控曲線是在烘豆過程中可以直接控制的變量,比如溫度設置,風門大小以及其燃氣大小。因為這些變量是持續變化的,所以記錄下來就是連續的曲線圖,所以閱讀曲線就是讀取溫度。

閱讀烘豆曲線時你需要知道關鍵的數據是咖啡豆溫度曲線、空氣/環境溫度曲線以及升溫速率曲線;當然你也能通過測量咖啡豆顏色變化、氣流大小以及燃氣壓力去追求更深刻的解讀。

GIESEN 烘焙

由常見cropster,Giesen,Roastermaster記錄軟體信息來看曲線相關:

□ Roastmaster同時提供生豆庫存和杯測報告,可以保留曲線模版,也能很方便的進行不同烘焙曲線的對比分析。橫軸為時間,縱軸為溫度顯示。探針記錄的是豆表溫度。如果可以同時記錄風溫,就可以對烘焙有更加細緻的把握和調整。

□ GIESEN 烘焙記錄軟體,則有多個操控數據:

豆表溫度(bean temp)曲線為豆溫探針測得的豆表溫度,烘豆機中咖啡豆溫度變化是人們想要獲取的數據之一;

咖啡豆溫度看起來就像一個√,一旦它開始爬升(這個開始升高的點被稱為『回溫點』)它就應該持續地升高。如果沒有的話,你咖啡豆的烘焙就會被「拖延」並發展出麵包味和平淡無味的瑕疵風味。

熱風溫度(air temp,Exhaust temp)藍色曲線為熱風探針測得的熱風溫度或者空氣溫度;

測量這個溫度是很有用的因為烘豆過程中很多熱量傳遞都是通過空氣進行的。這個變量的曲線和咖啡豆溫度的曲線形狀差不多。

溫升速率(ROR,Rate of Rise)左部圓滑的曲線是ROR,溫升速率或者叫升溫率,就是兩個採樣的時間點之間的溫度差,GIESEN記錄的ROR是默認現實30秒的。

升溫速率曲線是與咖啡豆溫度聯繫在一起的,但是有細微的差別:它測量的是咖啡豆溫度變化的速率。你能更早的從中讀到溫度變化的預示,相應的,能讓你更好的掌控咖啡豆的烘焙。升溫速率曲線的形狀和咖啡豆溫度曲線的形狀非常不同,它在回溫點後會從0陡增。

PROBAT曲線控制

--- 烘豆曲線中的關鍵階段,你需要注意圖表中一些關鍵的點,預熱溫度(開始溫度)、回溫點、一爆和收尾溫度。

開始溫度(judge temp)即開始烘焙時的鍋爐溫度;通過控制預熱溫度,你可以加速或者放慢咖啡豆的升溫速率,相應的,選擇要突出多少的酸度。選擇預熱溫度的時候,你也應該注意咖啡豆密度和處理方式。

回溫點(turning point),因為你將室溫下的咖啡生豆放到烘豆機時,烘豆機中的溫度會急劇下降,然後才開始回升,而溫度開始升高的那個點就叫做回溫點。豎線TP(turning point)的縮寫,即回溫點或者稱為反轉點,會記錄回溫的溫度和回溫時間,作為日後的參考。

一爆,咖啡豆烘焙中最有名的一個時刻,一爆意味著咖啡豆差不多烘好。隨著咖啡豆受熱膨脹而其中的水分蒸發,水蒸氣在咖啡豆中形成併集聚。然後水蒸氣形成的壓力衝破咖啡豆外殼形成一爆。

收尾溫度,烘豆結束時候的溫度。

GIESEN烘焙機在風壓和轉速上是可調的,眾多烘焙師在相同的載豆量下,選擇的風壓和轉速匹的配值都有差別,就是說GIESEN烘焙風格上有很大的表達空間。

鍋爐轉速 (Drum speed) 從下往上數第一條橫線,是鍋爐轉速(單位是hz);

風壓 (Drum pressure)從下往上數第二條曲線,是風壓或者鍋爐壓力,也可以簡單理解為風門大小的標記(單位是pa);

□ cropster軟體自動記錄烘焙曲線,可以與咖啡烘焙機無縫對接,可以直接讀取火力、風壓、轉速的數據,另cropster也提供了生豆庫存和杯測模塊,甚至可以建立不同烘焙機的檔案和分庫存。

GIESEN 烘焙曲線

另外曲線變化也可以和烘焙程度的色度、咖啡的咖啡因數值變化構成聯動記錄:

色度Agtron值,美國咖啡協會(SCAA)烘焙度的標準,此標準採用紅外線焦糖化測定器技術(Agtron)測量咖啡豆的色澤來斷定咖啡的烘焙程度,在Agtron值的基礎上做出了供烘焙師鑑定咖啡烘焙度用的色卡。並且將顏色由淺至深區分成八等份製成八塊標準色塊,也就是我們之前介紹的以供咖啡界作為烘焙的認定 。

咖啡因

許多小夥伴喝咖啡都是因為沉迷於咖啡因所帶來的興奮感。《食品科學》曾發布的研究說,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的咖啡因含量最多不要超過400毫克(相當於4杯咖啡左右)。如果控制在這個量之內,就不用擔心會出現頭痛、睏倦、焦慮和噁心等負面反應。人體代謝咖啡因的快慢取決於性別、體重和基因等方面的因素。如果出現睡眠失常或者精神緊張這樣的問題,那說明你可能攝入太多咖啡因了,需要適量減少每天的咖啡飲用量。

PROBAT 曲線記錄

最後分享下常見的烘焙下豆時間參考:

烘焙程度 - 下豆時間點

淺焙(light) 一爆密集

中焙/城市(medium/city) 一爆與二爆間

深城市(full city) 二爆開始

意式/法式(Italian/French) 二爆之後

相關焦點

  • 2020年深圳咖啡烘焙大師課:《烘焙曲線(Roasting Curve)》開啟報名!
    印象最深的是老師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安全問題在烘焙中有多重要,這是一個非常容易被忽視的事。在課程中還認識了很多小夥伴,不僅在課程內互相幫助討論,在課後還保持聯繫,在日常的咖啡烘焙和出品方面,甚至在咖啡館的運營方面都能持續有效的溝通交流。大家一定要把握機會!
  • 世界咖啡烘焙冠軍烘焙曲線
    冠軍-來自義大利的Rubens Gardelli  義大利咖啡舉世聞名,至今仍有許多人認為咖啡源自義大利;義大利是咖啡文化的象徵,
  • 咖啡知識 | 烘焙曲線對咖啡烘焙師的重要性
    對於未經訓練的人來說,烘焙曲線如同一堆亂麻。但是,對於烘焙師來說,學習解讀烘焙曲線是深層次了解烘焙技術的重要工具。對於始終關注咖啡品質的精品咖啡烘焙師來說,烘焙曲線尤其重要,它有助於微調烘焙方案,並最大程度表現咖啡的獨特風味。
  • 咖啡烘焙曲線大不同
    烘焙咖啡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是需要經驗累積的一門藝術。一般來說經驗豐富的烘焙師傅,會深入了解生豆的原始味道與其特性。從咖啡種植的區域、氣候、海拔、咖啡果實採收後處理的方式,到咖啡豆包裝時的含水量,咖啡豆出口時儲藏的溫度及溼度,都會影響咖啡烘焙出來的口感,而了解這些要素對於烘焙好壞的影響,正是咖啡專家所追求的烘焙技巧。
  • 第二條咖啡烘焙「曲線」-變動曲線d15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咖啡烘焙有2條曲線第一條是在咖啡烘焙過程中預設的曲線。
  • 乾貨 | 烘焙對咖啡風味的影響
    隨著越來越多數據記錄軟體的出現和應用,人們理所當然地對咖啡是如何從綠色變成特定程度的棕色更感興趣,他們也很容易就能比較每天和每周的烘焙成果,以了解個中差異。即使有了更好的追蹤和記錄方式,對專業烘焙師來說,仍有許多問題待解決。「我該如何開始對我的咖啡做實驗?我的烘焙曲線會如何影響咖啡最後呈現的風味?烘焙咖啡時有任何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情嗎?大家是怎麼找到自己的烘焙曲線的?」
  • 咖啡烘焙 | 焦糖化反應
    【焦糖化反應】    咖啡豆中的糖份大約在170~200℃進行焦糖化反應,正好是蔗糖熔點(185℃)、咖啡豆烘培時一爆階段的溫度。       不過如果在烘培的過程中焦糖化過頭並不是件好事,反而會造成碳化,使咖啡燥苦絞喉。如果焦糖化不足則會使得香氣單調乏味缺少層次。
  • 初學咖啡烘焙,怎麼看烘焙曲線?
    「只想喝咖啡,不想學衝煮」這是最近做夢都想要過的美滋滋生活了剛學習完衝煮的我因為深淺烘焙的風味問題
  • 關於咖啡烘培
    (3) Medium Roast:中度烘焙,又稱「微中烘焙」風味表現:豆表呈慄子色,口感清淡、偏酸帶苦、香氣適中,保留咖啡豆原始風味,常做美式咖啡或混合咖啡之用。(4) High Roast:中度微深烘焙,又稱「濃度烘焙」風味表現:豆表呈淺紅褐色,口感清爽豐富、酸苦均衡不刺激,且略帶甜味,香氣風味均佳,藍山、吉利馬札羅咖啡均適合此烘焙程度,為日本、中北歐人士喜愛。
  • 咖啡烘焙 | 深度烘焙型咖啡與咖啡因並無關係?!
    此外英國科學家表示,深度烘焙的咖啡其預防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的功效較低,那麼,深度烘焙的咖啡還值得喝嗎?深焙咖啡比淺焙咖啡含有更多的咖啡因嗎?深焙的確比淺焙產生更多的咖啡因,但這並不是表明深焙咖啡比淺焙咖啡含有更多的咖啡因!
  • roast咖啡烘焙雜誌 | 烘焙 |​ 咖啡水活性認識誤區的報告(PT. 1)
    在過去的六年裡,明尼阿波利斯生豆咖啡進口公司Cafe Imports的感官分析專家們一直在努力地在杯測中記錄咖啡生豆的水分活性和含水率。結果,他們得出了迄今為止關於咖啡水分活性的最可靠的數據,最近他們大方地與咖啡行業分享了這些數據。
  • [咖啡烘焙]「香」與「顏色」
  • 咖啡烘焙師是怎麼煉成的?
    比如:烘焙曲線,用來記錄烘焙過程中變化的可視化圖表資料。論是新豆還是老豆,每一批都擁有它們不同的烘焙曲線以及烘焙手法,只有精準地掌握關鍵要素,才能輕鬆獲得咖啡豆應該有的口感。在咖啡烘焙的過程中,對於生豆的認識和理解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關鍵點,就像學習使用老式膠片相機攝影的朋友,優秀作品煉成的背後總有一大堆犧牲的膠片
  • 西雅圖星巴克典藏咖啡烘培店,你知道多少?
    西雅圖除了必去的派克市場有著世界第一間星巴克咖啡館&星巴克復刻店外,還有全球第一間高級版星巴克「星巴克典藏咖啡烘培店(Starbucks Reserve Roastery)」,這是一間合併了咖啡、烘焙工場的星巴克高級概念店。
  • 探店|中國首個「咖啡奇幻樂園」 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搶先看
    今天,封面新聞記者將為你揭開巴克首家海外咖啡烘培工坊的神秘面紗。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坐落在南京西路興業太古匯,面積約2700平方米,為美國西雅圖的臻選咖啡烘焙工坊的兩倍。烘焙工坊共有兩層,集咖啡烘焙工坊和零售體驗的旗艦店於一體。上下兩層,主色調為深胡桃木色,樓梯的弧度參照著咖啡烘焙時溫度變化的曲線而設計,空間感極強。
  • 【獨家】資深咖啡烘培師教你如何開一家咖啡館
    豆叔,也是這麼想的,並且豆叔也已經這樣做了。不同的是,他開的可不是一般的咖啡館,他賣的也不是普通的咖啡。他經營的是一家咖啡烘焙館。相比於重視環境布置的咖啡館,豆叔更在乎自家咖啡的品質。肚肚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這樣一位特立獨行的咖啡烘焙師:他自稱擁有全北京最好的進口咖啡烘焙機別人開咖啡店,他開咖啡烘焙館作為一位咖啡烘培師,他自信:每一粒咖啡豆都出自他之手相較於其他環境優雅的咖啡館,豆叔傲嬌地宣稱:我這裡除了咖啡,別無所長在這位專注於製作精品咖啡的大叔身上,關於他的執著經歷,關於咖啡的知識
  • 專業咖啡烘焙 | 烘豆的自然曲線是巧合還是科學?
    人們總是談論咖啡烘焙的藝術,而我們的興趣是科學,因此,我們持續把可以用來分析、比較每一次烘焙的功能加到Artisan上。其實Artisan的Blogger還透露一個訊息,我個人也頗有同感,也就是:Scott Rao主張的其實是FSSF(Fast Start Slow Finish)的烘焙節奏,這個節奏搭配他比較常操作的烘焙機,支持著他最重要的二個論述:向右平緩斜降的RoR並且沒有Crash/Flick現象,以及DTR 20~25%是最佳的。
  • 商業豆特輯 | 商業豆的特性及烘焙表現,濃縮咖啡製作流程
    多種產地的咖啡豆混合調配出的咖啡,烘培師會同時烘培兩到四種的咖啡豆,咖啡豆都是來自不同產地和種植國家,這裡又可以分為生拼和熟拼,生拼是先混合生豆再一起烘焙,熟拼指每一種咖啡都是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烘培。    為了提供你最喜歡的咖啡口味,它們都是依照不同的比率(烘焙和混合)混合而成。
  • 咖啡豆烘焙 | 咖啡烘焙記錄全程詳解!
    烘焙一支豆子是否穩定是需要烘焙師每次烘焙都詳細的記錄每一鍋豆子的入豆溫、入豆重量、豆子的回溫點、鍋爐每分鐘的溫度、脫水點、一爆點、一爆時間、出爐時間、脫水率、溫升率等(越詳細越好),由於烘焙過程中溫度、熱量等各種微小變化便可改變豆子的味道,不同的豆子又具有不同特點,而且烘焙是一項在短時間內快速操作的工作,所以要求在烘焙過程中準確預算烘焙過程並通過杯測去校正曲線。
  • 咖啡為什麼這麼香?咖啡烘培時的焦糖化與梅納反應
    『不行,主子,醫生吩咐只能喝一匙咖啡。時間還沒到,你的胃不好,提早喝只會提早吐。』今早早上他已經吐了九次了。過去叱吒風雲、率領大軍,是個人人畏懼的英雄,如今淪落到乞討咖啡,順從的像個孩子。一次次的乞討,一次次的被拒,卻不生氣。此情此景令人鼻酸。」除了咖啡因之外,咖啡迷人的香氣也是令拿破崙、我、眾多咖啡迷時時想念咖啡的主要原因。可是到底為什麼咖啡會這麼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