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00後詩人姜二嫚:如果我一直都不改變,以後就會是個「巨嬰」

2020-12-17 紅星深度

張愛玲曾說,出名要趁早,姜二嫚便是如此——2007年12月出生於深圳,至今已創作詩歌1000餘首。7歲時,她寫出「燈把黑夜/燙了個洞」轟動全網,《詩刊》《新世紀詩典》《中國詩歌排行榜》……漸漸地,她的名字不僅印在了詩歌領域,也參加了不少綜藝節目。餘秀華說:二嫚寫的天真爛漫,她的手指向哪裡,詩就出在哪裡;汪涵說:姜二嫚有一顆童心,有一雙發現的眼睛,充滿想像!很多人稱她為「神童」,但姜二嫚似乎對這個稱呼不滿意,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神童』這個稱呼是有問題的,如果我是『神童』那麼所有小孩都是。」她只希望,自己的詩能讓別人感覺到愉快或者共鳴,就很滿足了。

日前,姜二嫚的第一本個人詩集《姜二嫚的詩》出版,封面是幅小女孩站在地球上的漫畫,或許這就是姜二嫚在歡迎讀者隨她一起用童真的眼睛看世界。

起初,寫詩只為得到父母的關注

翻開《姜二嫚的詩》,裡面收錄了她的141首詩,以及大她4歲的姐姐姜馨賀所寫的《姜二嫚是一個什麼樣的小朋友》,這本由姐妹倆一起創作的書充滿童趣,好似回到童年。

姜馨賀1歲7個月開始「寫詩」,姜二嫚2歲5個月開始創作。回憶起最初寫詩的目的,姜二嫚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她只是為了讓父母多關注到她,「我姐姐一開始是從不自覺到自覺的,我因為看姐姐老寫詩,爸爸誇她的次數比我多,我心裡就覺得很不服,如果那就是詩的話,那我也能寫。」為了得到關注,姜二嫚有了第一首詩《大梅沙》:大梅沙在此/我們路過這裡/月光之下/有條紋的星星亮晶晶。

姐姐姜馨賀(左)與妹妹姜二嫚(右)

那時,姜二嫚還不會寫字,詩歌創作主要靠口述,當靈感來時,便請爸爸姜普元幫忙記下來。如今,姜普元已經記錄了帶有女兒們原創詩句的成長筆記43本,已然成了女兒的「詩歌秘書」。

「我看她的詩應該是最多的一個人,不知反覆看了多少遍,遠遠超過作者本人。」姜普元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即便是反覆看過,他也會對其中詞語和邏輯不明白,但也儘量不去追問。他解釋道,就像《大梅沙》,直到現在也沒明白其中「有條紋」的星星到底是什麼。「我不想讓她去為自己的詩進行解釋,詩人應該只負責寫。像『燙了個洞』這首,直到前天才聽她對記者說:寫這首詩時,她剛好迷戀玩打火機,一打,火就出來了,拿打火機點東西,甚至去點水泡……我才知道了更多。」

姜二嫚

對於姐妹倆寫詩這件事,父母很開明,從未教過她們應該怎麼寫,不應該怎麼寫,更多的是平等交流各自對於事情的看法,並一塊去賞析詩歌。「父母沒有要求過我寫詩,比如說催我寫一首詩,或者給我出個題目,從來沒有。」姜二嫚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雖然去上電視節目,導演往往希望能讓她現場寫詩,但姜普元表示,得看姜二嫚的意願,不想寫就算了。

雖然不催促寫詩,開始時,姜普元卻曾提過幫忙改詩的想法,姜二嫚拒絕過很多次,還曾生氣地表示:「你要給我改了,這首詩我就不要了!」漸漸地,姜普元放棄了這個念頭,只是幫忙提醒錯別字。

參加電視節目錄製

不會為了守住一個東西而拒絕成長

古有駱賓王7歲寫下了《詠鵝》,黃庭堅7歲寫下「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7歲的姜二嫚寫下「燈把黑夜/燙了一個洞」,看似不相關,沒有邏輯,卻又讓人啞口難辨,因為畫面好像已經出現在你的眼前。

姜二嫚的文字帶有童趣,就像她提及周圍人對她的評價:「外婆一直覺得我太瘦,不夠胖;姐姐一直覺得我太鬧,愛偷她零食;爸爸一直認為我現在很棒,99分,還有1分在遙遠的未來;媽媽一直覺得我要比她高了,天天找我比身高;外公村子裡的同齡小孩一直認為我很白。」

隨著年齡增長,人會變得成熟,文字也會失去童趣,對於「是否擔心網友覺得『姜二嫚變了』」這個問題,她坦然表示「不擔心」。姜二嫚認為改變是必然的,她不會為了守住一個東西而拒絕成長,如果自己一直都不改變,以後就會是個「巨嬰」,「如果詩歌逐漸成熟了,也不能說是變了,只能說我長大了。」

《火車站廣場的夜晚》

其實,在姜二嫚的文字中,會看到她對於人生的思考,並引起很多人的共鳴。如《孤獨》:我站在人群中/孤獨得/就像是P上去的;《微笑》:不想笑的時候/微笑/好累啊。不禁讓人好奇,她當時經歷了什麼。「小孩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就像朋友和家庭能給她的關心是不一樣的。」姜二嫚解釋道,寫《微笑》這首詩,是因為父母喜歡給她拍照,而那段時間不太想笑,所以就寫了這首詩。

姜二嫚已經寫了上千首詩,但她卻不認為哪首詩很經典,「因為我現在還沒有什麼固定的標準,所以對於我的詩不夠滿意。」她坦言會繼續寫詩,最近也在嘗試著寫散文,想多試一些新的表達方式,但對於未來,她卻不想成為一個職業詩人,「我想成為商人,把寫詩當成業餘的事。」姜二嫚說,姐姐姜馨賀現在在做生意,她也希望以後可以有這方面的成就。

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

當然,姜二嫚的各種奇思妙想,離不開父母對她的教育。她漸漸觀察到,父母對於她們姐妹倆的培養方式就是陪伴,一起看書、交流、養動物、旅行、玩耍。平日裡,除了寫詩,姜二嫚還養動物,打桌球、烹飪,烘焙。

有網友擔心,姜二嫚會不會像是「仲永」一樣,享受了光環卻沒有了後發之力。可是,姜二嫚不是仲永,她堅持讀書,堅持寫詩,堅持用她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

「我喜歡讀散文,小說,歷史類和傳記類。我看書很雜,幾乎對所有的文字都有興趣。」姜二嫚口中的所有文字,甚至包括零食包裝袋上的配料表。她還記得有一年,自己整天都在迷戀《故事會》,把圖書館裡的所有合訂本都看完了,當時可以一天看3本。

《燈》

對於閱讀的熱愛,其實也離不開父母從小對她的家庭教育,「我說過一句話,『在我們家任何地方,半米之內都能抓到一本書!』」姜二嫚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她讀詩歌類的書反而不是最多的,而對《夏洛的網》《時代廣場的蟋蟀》《塔克的郊外》《追風箏的人》等小說很喜愛,都讀得很熟,其中,作家李娟的書她尤為喜愛,「都被我翻爛了。」

如果你翻開了《姜二嫚的詩》,姜二嫚也有想要告訴你的話:如果你是小朋友,我會很開心你去看我的詩。如果你是大人,我希望你不要盲目地逼迫孩子去上各種興趣班,而是給他更多的陪伴,當一個家庭的給孩子的陪伴足夠,他自己就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亮點。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曾琦

編輯 李潔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

相關焦點

  • 《姜二嫚的詩》:讀一首00後的詩歌,撫平90後的生活皺紋
    第一次讀這首詩,我就覺得與顧城的《星月的由來》有異曲同工之妙。姜二嫚的首本個人詩集《姜二嫚的詩》精選了她6歲到11歲的141首詩。書名雖普通,但充分展現了這位初出茅廬的00後小詩人的才華。小小的二嫚,用詩句寫出她眼中的世界。
  • 爆紅全網的00後小詩人姜二嫚:堪稱當代神童,不識字時便口述作詩
    感受娛樂百態,講述生活真理,大家好,我是悅影。歡迎關注@觀影雜貨鋪,將為您帶來更多精彩內容。在大多數人看來,小孩子就是些涉世未深的小傢伙,他們需要我們來教他們知識,來告訴他們道理,我們就是他們的老師。姐姐姜馨賀(左)與妹妹姜二嫚(右)可是,你是否想過,小孩子有時也是我們的老師,他們也能帶給大人們,很多的人生啟迪。
  • 《姜二嫚的詩》:藝術家與他們不被理解的藝術那點事兒
    作為一個質勝文太多的人筆者一向欣賞不了詩歌這類藝術作品。因此,看完《姜二嫚的詩》後,我的第一印象是想起了一生作詩四萬首,幾乎是盛唐世人的總和,卻沒有一首流傳下來的乾隆皇帝——他寫的不怎麼好。這種流派,是不是類似那種我們欣賞不來,卻僅僅憑一堆塗鴉就能拍賣個一兩千萬的高雅藝術。直到看到作者的名字後,筆者終於釋然:作者姜二嫚今年才十三歲,也就是說這是一本兒童寫的書,它的受眾應該也是兒童。這可苦了我們這幫寫書評影評,容易不說人話的「專業」寫手了,該如何入手?如何寫的看起來高大上?
  • 《姜二嫚的詩》:我們都曾年幼,對世界充滿好奇,對未來充滿幻想
    她就是「00後萌派詩人」姜二嫚,她的詩集名為《姜二嫚的詩》於2020年3月首次上市,上映後頗受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3。她的詩簡單而真實,讓每一個閱讀的人都感受到被治癒的溫暖,仿佛是在同一個天真的小孩子聊天一般。餘秀華說:「二嫚寫得天真爛漫,她的手指向哪裡,詩就出在哪裡。」
  • 「小詩人」的姜二嫚出詩集了!我羨慕的,是她家的「姜詩群」
    還有更多精彩的:第一次看到她的詩,瞬間就記住了她的名字:姜二嫚。前幾天偶然看到這位小詩人出新詩集了,詩集名字就叫做《姜二嫚》的詩,決定查一查這位小詩人是怎樣煉成的。我有個同事,每次看到公司做設計的小姐姐,都會特別羨慕的說:「能學畫畫真好,我小時候最想學的就是畫畫,不過爸媽不同意,覺得學習最重要,到現在,畫畫都是我的一個夢,有機會我一定重學繪畫!」每個孩子天賦都不一樣,而且天賦之間沒有高低之分,只有在孩子擅長的事情上配合努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姜二嫚的詩》:兒童的眼裡,世界是浪漫的
    不止如此,小小年紀的她榮獲了2018年度中國十佳詩人。部分作品更是被譯成英、德、日、韓等文字,大受歡迎。《姜二嫚的詩》就是她的第一本個人詩集。本書精選了141首詩,年齡跨度從6歲至11歲。 而且這一次,孩子的詩,是用孩子的畫來詮釋的。這是一本特別的兒童詩集。
  • 博鰲國際詩歌獎揭曉 韓慶成:00後詩人不如90後詩人活躍
    韓慶成:我前面說過,中國詩歌在國際上的地位一直不高,很多國家的很多著名詩人對中國新詩缺乏了解,說到中國詩歌,可能只知道李白、杜甫。這與中國新詩的對外翻譯遠遠跟不上創作有直接關係。所以博鰲國際詩歌獎每年都要評選幾部中國詩人在外國出版的雙語詩集,比如本屆艾子的《詩意與詩人的不確定關係》,樹才的《節奏練習》。
  • 《姜二嫚的詩》:十歲孩子的詩,成人讀來何用?
    「爸爸帶我過馬路/太陽很曬/天空突然變陰了/原來是爸爸/用手幫我遮住了陽光/爸爸像個巨人/一望無際」高大的爸爸,就是二嫚心中的英雄,是為她遮風擋雨的「保護傘」。一個幸福的家庭,必然是少不了女主人的。「我愛你」在二嫚和媽媽之間,從來不會吝嗇。
  • 12歲天才小詩人出個人詩集,父母給多大空間,孩子就有多優秀
    ,她的作品(15首)入編《中國詩歌地理:00後九人詩選》,系該詩集作者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她就是姜二嫚,一個從小就出口成詩,頗受人們關注的天才小詩人。2018年1月5日,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節目邀請了一對以詩句刷爆微博的小詩人姐妹花:姜馨賀,姜二嫚。那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之前聽過的那些充滿童趣的詩竟然來自於十幾歲的孩子。
  • 《姜二嫚的詩》丨時光隧道中那個女孩兒對生活某個瞬間的詩意記錄
    印象中2014年有句小孩兒的詩引爆全網,那是我第一次聽到姜二嫚的名字:「燈把黑夜/燙了一個洞」,當時的感覺是天呢,這是多麼有靈氣的小孩兒,才七歲,我的孩子七歲時在做什麼呢,大概只會對好吃好喝的感興趣吧。當時就想假以時日,這不得是個小詩人嗎?
  • 《姜二嫚的詩》:童言童語真童趣
    最早讀到姜二嫚小朋友的詩是在微博上,一首短詩《光》,以一句「我拄著一束光」令人交口稱讚。對於更多的讀者來說,另一首轟動全網的短詩《燈》——「燈把黑夜,燙了一個洞」——成為與姜二嫚小朋友「相識」的契機。聽起來著實有些不可思議,甚至在搜尋引擎內輸入「姜二嫚」後,自動聯想的條目中有一條是充滿懷疑的「姜二嫚的詩是自己寫的嗎」。不過,比起一位成年人返璞歸真,能重新以一雙孩童的澄澈目光看待一草一木,一位真正的孩童秉著對詩歌的熱愛多年「筆輟不耕」,後者更令人信服。無他,只因為要變得庸俗、變得油滑、變得合時宜當然比保持童真容易得多也自然得多。
  • ...2020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誕生 深圳兒童詩人姜二嫚詩集...
    和深圳這座城市的氣質相同,創新精神貫穿於整個評選活動之中,主要體現在規則、互動和公益三個方面。比如今年打破了組別界限,入圍 30 強的每本圖書都由所有評委共同表決。此外十分注重與孩子們的互動,向全市徵集 " 閱讀小天使 ",讓孩子為心儀的童書代言。
  • 紅星專訪|王二冬:致力於為快遞小哥「代言」的90後詩人
    「我們這一代人的漂泊,屬於扎不下根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當我的生活被茶米油鹽佔據,我便更需要詩歌。」「恍惚、存在與虛無甚至是懷疑,成為我們90後詩人的共性。」2015年初,一篇《2014年借山而居》的帖子在朋友圈刷屏,80後詩人張二冬在2013年花4000元在終南山租下一座使用權20年的小院,從此過著餵雞養狗、寫詩畫畫、種地曬太陽的生活。七年來,他不光沒有離開這座山居小院,還跟村民們交上了朋友,如果有事需要回城裡住上幾天,就會特別想念山上的生活。
  • 00後的詩
    掃碼看著名詩人麥笛點評及修改痕跡創刊的話青春如夢,歲月如花。最美的想像都盛開在五月。在快速網際網路化的今天,中國青年報「五月」文學版這個20後今天誕生。00後青年一代已經開始走向舞臺中央,進入他們人生的「五月」。詩天生青春性,詩人歷來最敏感、最熱情、最富創造力,青年詩人更是如此。本期我們推出「00後的詩」專版,請00後用詩歌講述他們的心聲。
  • 巨嬰型人格讓我命運多舛,總歸咎於原生家庭,終於意識到療愈之道
    一直以來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巨嬰,在生活中遇到事情就會逃避,在人際交往中,就想著如何討好他人,這些年來:情感不順利,創業不順利,前年做金融投資又被別人騙了大概有10萬元,如此被抑鬱給纏上了。軀體症狀通過心理藥物治療以後,我總是試圖從心理層面去尋找原因。
  • 37年前,一出生就重14.5斤的「巨嬰」,長大以後怎麼樣了?
    新生命的誕生,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不普通的事情,但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單個新生命就是普通的。但有的人的誕生,在那一刻就已經展現出了他的不普通。成長中的不一樣如大家所預想的一樣,Kevin的身體成長也與其他小孩不一樣,從小他就是同齡人裡最"壯"的。也是因為身體原因,他在小時候收到了NFL和美國海岸警衛隊的預約邀請。而這一切都要感謝"巨嬰"這個稱號。
  • 變形計「巨嬰」劉思琪,16歲吃飯還要媽媽餵,參加節目後怎麼樣了
    美國傳奇詩人艾米莉·狄金森有句名言:「如果我沒有見過太陽,我就能忍受黑暗。」出生貧寒,吃不飽飯,讀不起書的孩子,突然來到這個城市,過上了童話般的生活,可在短短的2個月後,又讓他們回到殘酷的現實,這樣真的不會有什麼影響嗎?
  • 33歲「巨嬰」仍在穿紙尿褲,吃飯靠餵睡覺靠哄,活在嬰兒的世界裡
    事實上「巨嬰」的存在與父母的教育有直接的關係,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嬌生慣養,不培養孩子生活的能力,孩子就會一直不知道如何自立,能夠自己照顧自己。在平時生活中也會穿著超大號的紙尿褲,已經33歲的他竟然連上廁所都不會,而且跟小孩子一樣情緒變化無常,遇見不開心的時候就會號啕大哭,媽媽竟然還會主動上前像哄小孩子一樣的安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