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第一湯」,一碗牛雜湯賣到50塊錢,來吃的人還真不少

2020-12-22 特色美食速遞

在這寒冷的天氣裡,湯是人們最喜歡吃的食物,滄州這家全牛湯館,一碗牛雜湯賣50塊錢,這價格聽起來就很高,但是來吃的人卻不少。

這家店就是滄州很有名的吳記老店全牛湯,別看這家店還小不起眼,可是30多年的老店,是滄州的一張美食名片,還曾經上過央視的《舌尖》。這樣一說你就可以理解了吧,他家一碗牛雜湯賣到50塊錢也不算貴,畢竟名氣在那裡擺著,這家店有滄州第一湯之稱。

牛雜湯就是用牛的內臟做的湯,包括牛肝,牛肺,牛心,牛肚等等。因為有牛內臟的各個部位,因此營養非常全面,而且牛雜湯有補氣的作用,對身體很有好處,在寒冷的冬日裡,一碗牛雜湯能讓人抵禦嚴寒。

這家店的店面很不起眼,就是很平常的路邊一家小店,沒有特別的裝修,也沒有張揚的宣傳語。但是走進店裡卻不一樣,人氣很旺。店雖然小,但收拾得很乾淨,店裡瀰漫著牛肉的香味。一碗牛雜湯50塊錢,這是套餐,除了湯以外還有主食,窩頭,鹹菜,小菜,全部免費湯可以無限量喝,關鍵是這味道正宗地道。

選用的是新鮮的食材,經過特殊工藝熬製而成,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貴有貴的道理,並不是因為名氣大才賣得貴,而是因為東西正宗好吃,買帳的人多東西才會賣得貴,這50塊錢一碗的牛雜,用很大的一個蘭花碗盛著,滿滿一碗湯,裡邊的牛雜有半碗。

老闆對每一位客人都很熱情,客人想吃哪塊肉就給剁哪塊。花50塊錢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這樣一算性價比就很高了,他家的一口大鍋一直翻滾著牛肉湯,鍋裡有牛骨頭,這貨真價實的牛肉湯,喝上一碗也比喝那些有添加劑的湯要好很多,難怪賣到50塊錢一碗來吃的人還這麼多。

相關焦點

  • 河北滄州路邊店賣小吃,連招牌也沒有,用碗沿切肉,一般人吃不了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有些特色小吃很具有地域特徵,當地食客甘之如飴,但是其他地方的人卻很難接受,像滄州的羊腸湯就屬於這一類的特色小吃,河北滄州路邊有一個賣羊腸湯的小店,連招牌也沒有,在這裡賣了十幾年,當地人公認他家的羊腸湯味道正宗,地道好吃。
  • 牛雜湯之所以誘人,關鍵在湯,牛雜湯製作流程,牛雜湯做法大全!
    牛雜湯之所以誘人,關鍵在湯,牛雜湯製作流程,牛雜湯做法大全!牛肉什髒湯是以牛肉什髒和湯為主要成分和各種輔料製成的小吃。
  • 一碗60元的麵條,吃的人還真不少,經常來的老顧客:65一碗也值!
    但是麵食的價格卻令人望而卻步,有的店面隨便吃一碗麵食就要花去二三十塊錢,對於那些普通家庭或者是勤勤懇懇的上班族來說,是很貴的,吃一碗這樣的快餐是要在心裡心疼很久的。可是如果選擇點外賣的話,外賣的價格又是一筆巨款,還是讓人在買與不買之間躊躇不定。
  • 成都最任性的包子店,晚上才營業還只賣一種包子,顧客排隊吃
    最近在成都九眼橋有一家莫名火起來的包子店,這家店很任性,一般的包子店都是早晨開門,他家的特色就是夜宵的包子,早晨不開門,每天晚上8點才營業,一般會賣到凌晨一兩點左右就閉門了。經常半夜十一十二點的時候還有很多的人在這裡排隊買包子,要排很久的隊,可能是因為這種群聚的效應和從眾的心理,每天晚上來這裡吃包子的人是越來越多。位於九眼橋海底撈對面,九妹鳳爪的隔壁,這家店本來是個攤攤,後來不給擺了,老闆就在旁邊找了個門面,就是廖排骨的下面。
  • 臨沂大媽路邊支棚子賣羊雜湯,5塊錢一碗,客人點了一碗大媽愣了
    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一碗熱熱乎乎的羊肉湯或者羊雜湯,才是冬日裡正確的打開方式。臨沂位於山東的南部,經濟非常發達,這裡美食眾多,其中羊肉湯味道非常鮮美,當地很多人從事這個行業,經營羊肉湯的人也不一定是開店,路邊支個棚子賣羊肉湯,羊雜湯生意同樣很好。
  • 一碗牛雜湯,嘗出了諸暨人的「倔味道」......
    我們能在酒樓餐桌上品嘗精心烹調的料理,也會窩在簡陋樸實的小店裡,喝著牛湯配麥餅。從小在諸暨長大,舌頭早已習慣了諸暨的「南方」味道。大學離開家鄉,去到了沿海,方驚覺到兩者的差異竟是如此不同。初始的新鮮感不過多久就消失殆盡,我很快開始懷念諸暨特有的北方味。
  • 義烏上溪牛雜湯:冬日熨帖身心好滋味
    在這樣的日子裡捧一碗熱乎乎的牛雜湯,喝上一口,可以讓人從胃一直暖到心。而在義烏,要嘗到最正宗的牛雜湯,當然要去上溪。上溪牛雜湯,古時俗稱「上溪牛血湯」,鮮香爽滑,歷史悠久,深受義烏人喜愛。上溪一帶的人們還把它編成了順口溜:「夏吃牛血湯,出汗不口乾;冬吃牛血湯,眠熟到天亮」。寓意牛雜湯冬夏兩宜,冬季吃可以助睡安眠,夏季吃則健胃益脾。
  • 開封大叔大清早出攤賣當地特色小吃,10塊錢一碗,2小時賣掉50斤
    開封是豫菜的發祥地,這裡的美食更多,豫菜裡面湯水類的菜品特別受歡迎,像早上人們喜歡吃的胡辣湯,而有位大叔則另闢蹊徑,早上賣黃燜魚湯,10塊錢一碗,同樣很受歡迎,大叔每天只準備50斤,兩三個小時就賣光了,這位大叔擺攤已經有17年了,在開封有很高的知名度,大叔很佛系,冬天天冷的時候在家休息不出攤。
  • 青島泊裡大集上的羊肉湯,15塊錢一碗,湯和餅不要錢,隨便吃
    現在每一座城市都有很多大小超市,給人們的購物提供方便,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保留趕集的習慣。哪怕是天冷的時候也要到大集上去擠一擠,感受一下趕集的氛圍,人們之所以喜歡趕集,是因為集上物品齊全,價廉物美,還有很多大集上有很多小吃,這些小吃已經很多年了,是人們已經習慣了的味道。
  • 一張塑料凳,一碗雞雜湯,一對賣了18年的老夫妻.
    就連開豪車來的人,也不例外,沒位置了站著吃也美滋滋。沒有招牌也沒有店名,當初因為廣州還沒人賣,兩夫妻就把家常的味道搬出街,溫暖了鄰裡街坊的每個冬日。每天現煮兩大鍋熱乎乎的湯,9塊錢一碗雞雜湯,3塊錢一碗豬紅湯,路過的人都會來一碗。
  • 老西安常吃的羊雜湯,早6點開門就排長隊,20塊錢一碗真捨得給肉
    西安有不少傳統的特色美食,很重口味,像滷製涼粉,這一碗涼粉裡面放的調料有五六種,老西安甘之如飴,但是其他地方的人真的有些吃不慣。不過也有很多其他地方人也喜歡吃的美食,像羊雜湯,西安有一家羊雜湯店有30多年了,開在大皮院裡,它就是老李家雜肝湯。
  • 滄州人為啥這麼愛拉麵?這幾家貼條也要去吃?
    本來以為滄州要邁入夏天了但是一場風把我吹的透心涼這個時候來上一碗熱乎乎的拉麵簡直是從內到外的暖和……小編聞著味尋摸了在滄州廣受好評的幾家如果你有更好的推薦拉麵八塊一大碗,七塊錢一小碗。在經濟不景氣的今天,一碗牛肉拉麵絕對是打工人滿滿的幸福。
  • 嘉義美食 | 東市場超人氣「牛雜湯」傳承四代
    ,每碗都是滿滿料,吸引超多人排隊。 臺灣南北早餐文化大不同,除了臺南的牛肉湯聞名全臺之外,在嘉義也有超在地的牛雜湯早餐! 位於嘉義市城隍廟旁的東市場,已經傳承了四代,每天都高朋滿座,到了假日想吃還要先排隊,真的是超高人氣的在地小吃。
  • 鄭州三巨頭之一的燴麵館,一碗燴麵19塊錢,老鄭州人提鍋來買
    在這三巨頭中,鄭州人最喜歡吃的還是燴麵,因為這種味道是留在兒時記憶裡的,不管時間過去多久都很難忘記。有人離開家鄉後,總有愁緒,而這愁緒是來自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和家鄉味道的眷戀,這燴麵的味道就是伴隨著很多鄭州人的家鄉味。
  • 這碗屹立成都十幾年的牛雜湯,憑什麼成為好吃嘴心上的硃砂痣
    潮人說說起成都人對牛的喜愛只能用「吃幹抹淨」來形容就算是小小一份牛雜湯
  • 從10塊錢到1000塊,把貴陽這些高顏值大餐統統吃個遍!
    每日三省吾身,早上吃什麼,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相信不少人都和我一樣,每天都有這個疑問。一到了吃飯時間,大家都開始尋思吃什麼去哪吃。在貴陽這片希望的田野上,吃飯不分貴賤,喝咖啡也能就大蒜。你可以選擇去凱賓斯基元素西餐廳吃自助餐,吃個扶牆進扶牆出,也可以選擇去路邊攤吃一碗素粉。 在貴陽,月薪多少決定了你在哪裡吃飯。
  • 12.9元=牛雜湯+拌麵+青菜!莆田這家傳承3代的牛雜湯,藏著本地人才懂的老味道!
    還未入門,大喬便被門前的牌子吸引了目光,問過老闆才知道,這門手藝到她這已經是傳承了三代。這碗「三代人堅持的味道」,大喬一定要嘗嘗!明亮開放的灶臺前是一個個忙碌的背影,師傅們一邊燉煮著湯底,一邊為食客製作菜品,眼明手快,絲毫不怠慢。「湯底嘛,就是會用很多牛骨熬湯,要熬4、5個小時才行。」
  • 牛雜湯看這裡·這幾種還不錯
    羊雜湯是秋冬季節的,牛雜湯不分季節,如果你需要羊雜湯的做法,可以在公眾號裡面回復「羊雜湯」,系統會自動回復羊雜湯的多種做法
  • 阿姨,給我來一碗胡辣湯,兩塊錢水煎包!
    逛超市時,有時看見貨架上賣的速食燴麵和胡辣湯,不由得唏噓不已,買一份回去做,卻做不出熟悉的味道。當你看到下面這些食物時,還能回想起當時的味道嗎?理工大有很多家胡辣湯,每家的味道都各不相同,稠的稀的,濃的淡的,肉的素的。冬天的早晨看見滿滿一盆胡辣湯還冒著熱氣,心裡先暖了不少。食堂阿姨盛之前先攪一攪,讓豐富的配料混的均勻。再舀一勺熱氣騰騰的胡辣湯,滴上幾滴香油,一點陳醋。
  • 一碗牛河敢賣50塊!還能火9年!
    凌晨12點,彩田路街道上不復白天的喧鬧,巷子裡的牛肉店,卻圍了一波又一波來吃宵夜的人。「老闆,物碗牛肉粿!」(老闆,來碗牛肉粿!)「厚!」(好!) 這裡既沒環境又沒服務,招牌牛肉粿賣到50塊一碗,許多老潮汕還是認準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