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求職者:起碼要把房租掙出來
投了幾十份簡歷,沒收到一個面試通知,疫情之下,該怎麼找工作?
"學姐,我辭職了…"正在刷微博,突然跳出來一條消息。
"什麼情況?怎麼選在這個時期離職呢?你不是剛當上店長不久麼?"我不解。
"現在工資嚴重縮水,與其等幾個月再辭職,不如現在走吧,我不想再浪費時間了…"隔著屏幕,都感覺到了學弟不滿的情緒。
"可是現在工作不好找啊…"現在疫情之下,很多公司都面臨倒閉。
"沒事,這個我有打算,我同學公司招人,已經讓他內推了,明天就去面試,那家網際網路公司我已經關注很久啦…."學弟發來一條活力滿滿的語音,我也安心了。
疫情下,很多人都覺得不敢辭職,現在有一份工作都不錯了。這個時候辭職,不就是自扔飯碗麼?
今天要跟你說的是,疫情下辭職找工作,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疫情時期下的求職現狀
我們想一下,不管是不是在疫情期間,我們的本質都是想加入一家有前景的優質企業,你說對麼?
而企業想找的也是真正匹配的人才,這是一種能力和崗位的"價值交換"。
所以我們大可放平心態,抓住疫情求職的核心變化,調整策略;越是艱難時刻,就越要把它當做平常時期去對待,這樣你才不會因為過於擔憂意外狀況而不敢出手。
我們先來看看,疫情下,求職的核心變化有哪些呢?
1、崗位變少了,但都是急需的崗位
其實從求職端來看,疫情下放出來的職位,絕大多數都是企業核心並急需的職位,正好過濾點一些企業不急需或者儲備職位,反而幫我們提高了求職效率。而且,這個時期,其他人就更不敢辭職了,你不就正好把握住了這個機會。
2、關注網際網路等行業的招聘崗位,線上的招聘崗位在增多。
有一句這樣說的,你的危難時刻就是別人的賺錢時刻。特殊時期,總會有些行業是在搶佔消費者的注意力的。
你看,疫情之下,網際網路、在線教育、在線協同辦公、元計算寫作寫作系統等行業是不是都迎來了一波新的業務增長呢?他們的公司網站,是不是在招聘更多的崗位?
據獵聘發布的大數據報告顯示,網際網路醫療、在線教育、遠程辦公、以及生活服務類網際網路產品的人才需求,從2月初以來進入了迅猛增長的狀態,四個行業的新增崗位數比2019年同期,均超過了78%。
我認識一家線上教育公司的人事,問過她近期公司有沒有在招人,她跟我說,公司現在很缺人才,還興致勃勃問我有沒有推薦,推薦成功,公司獎勵吃火鍋呢。
你看,總有一些行業,在至暗時刻,抓住了機遇,在迅猛擴展。
3、長時間沒有接到招聘反饋時,基本上可以剔除掉這部分投遞信息了。
我的一個朋友,最近也在找工作,問她都投了哪些公司,她發給我一連串的截圖,好傢夥,從3月份就開始投簡歷了,將近十多家企業。我問她有沒有接到面試邀請,她說還沒有。都過去一個月了,即使疫情再影響,也不至於沒有個答覆,這樣,基本上可以判斷這個招聘崗位是不是真實的,或者是已經招到合適的人選了。
這樣的情況,可以剔除掉它們,尋找其他崗位。
記住,真正要緊的職位,不會掛在網頁上一個月都不會更新信息,看到這樣的情況,就不要浪費時間投簡歷了。
另外,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查看這個崗位的招聘情況。
例如添加招聘人員的微信,或者關注企業公眾號發布的招聘信息獲得快速的反饋。不得不說,現在通過微信的辦事效率,比網頁快得多,因為我們時刻都離不開微信,想忽略它的消息都很難。
想必大家都在朋友圈看過別人發招聘信息,你試著去諮詢下,就會發現回復的速度都會比外部招聘網站要快。
我看到朋友投遞的簡歷中,有家公司我剛好認識他們的員工。就直接讓對方幫忙詢問下她們公司現在的招聘情況,是不是已經招滿人了。
不出半個小時,對方就帶來了確切的消息:投簡歷的崗位已經招滿人了,但是還有其他崗位在招人。說完就直接給我發了招聘連結,把HR的微信號也推送了給我。
大家都在搶註意力,投簡歷也一樣,你能比別人的應聘者更接近HR,你就能在HR那獲得更多的機會。
有時候被動等待,不如主動出擊來的痛快。
4、在線面試會多於面對面面試,也會更加考驗求職者。
疫情期間,視頻面試也悄然興起,2月份時,@西南政法大學 就開始推出網絡招聘雙選會,80多家企業在網絡上掛出近3000個職位供畢業生們挑選。
可能你很少或者完全沒有在線面試過,但是只要你通過視頻開會、培訓,或者跟家人視頻,你都會發現許多問題。像我在上培訓課時,就發現自己家網絡不好,同步信息很慢,聽講師講課時語音都是時斷時續的。
在疫情期間,在線面試也是很多HR的首選,但是也會讓他們失去更多的耐心,所以面試前做好萬全準備是必須的。
這裡給大家提幾個醒哈。
一定要提前測試設備和網絡。
如果網絡不好,建議換個環境。電腦和手機,首選電腦,因為電腦的穩定性更好,手機舉著還累,固定在架子上,角度也不好。如果沒有辦法,一定要使用手機,建議要調整好角度,固定好位置,不要讓手機被碰倒、移位。
面試的時候要看著攝像頭。
我們在鏡頭前,總會有錯覺,以為盯著屏幕就是和視頻外的人是對視的,但是這樣其實對方看到你是略微低頭的,感覺像是在逃避鏡頭。
所以,咱要看著攝像頭呀,這樣才能跟對方對視,消除距離感。
面試過程中避免搖晃。
面試的時候,就當做你是坐在面試官的對面,什麼身體搖晃呀,伸手拿遠處的東西呀,都要避免,如果有需要的文件,建議提前準備好放在身邊。如果一定要移動,動作需要放緩,不然網速不給力的話,對方看到的就是模糊的畫面了。
製造面試的現場感。
如果你有書房,那書房就是最佳的面試地點。如果沒有書房,就找一個安靜、整潔的房間,背景最好的白牆或者是整齊的書架。
穿戴正式整潔應該就不用我說的了吧,千萬不要上面穿正式的襯衫,下面卻是睡褲,這樣營造不了你是在正式的場合,而且在自己家,很容易就不自覺放鬆了下來。你想想,萬一你要走動,忘記了睡褲這回事,讓面試官看見,印象分就大打折扣了。
至暗時刻,更要保有黃金信心
疫情之下,總會有一些負面情緒,焦躁著自己失業、找不到工作怎麼辦。越是這個時刻,我們就越要充滿信心。
還記得嗎?企業想招的也是真正匹配的人才,我們想找的企業也是有前景,有發展,對自己的未來有助力的企業。
不管什麼情況下,這些都是不變的。
所以我們要做的也是完善自己的簡歷,做好充分的面試準備,認真對待每一次面試機會,明確自己的求職方向,對自己進行梳理,對未來進行規劃。這樣你才能打敗其他的求職者,獲得自己的位置。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要做的那些事兒。
1、充分了解招聘公司和招聘崗位,針對性完善自己的簡歷。
我曾聽過一個新媒體大V的招聘全職作者的要求,如果應聘者在面試前沒有了解清楚他公司的定位和文章的調性,連他近兩年的公眾號文章都沒有看完的話,那這個求職者就一定不是個好的求職者。
你想,如果你連投簡歷的這家公司都沒有了解清楚,HR又怎麼會相信你真的想得到這份工作呢?
而簡歷,就更不用說了,簡歷就是我們的"產品說明書"啊。我們先要通過這張薄薄的紙,展示我們的能力和潛力,敲開面試的大門。
這裡提供幾點寫簡歷的方法呀~
研究應聘崗位需求,針對性完善簡歷。
崗位的需求不一樣,所以你要呈現的能力也不一樣。千萬不要一份簡歷投給多個崗位,特別是同一家公司,會給人病急亂投醫的感覺。
好好的研究崗位需求,認真的調整簡歷,讓HR看到他想看到的東西。千萬別偷懶哦~
要有亮點
在梳理自己這一塊,很容易就亂寫一通。因為沒有結構,就會寫的沒有重點和亮點。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工作經歷,結果和業績用結構化的方式寫出來,少用文字敘述,多用數據和結果說話。這樣才會體現你的亮點和重點。
簡歷上的每一句話都要設想一個問題
你的簡歷上的每一句話,都會成為面試官提問的點。所以每寫一句話時,都要想下,面試官會問哪些問題,你要怎麼回答。所以也不要把無關的話語,或者你圓不了的話寫上去。
寫簡歷的過程也是一個"面試演練"的過程。
2、做好充分的面試準備,並用STAR行為時間描述法演練項目經歷。
STAR的解析如下:
S——Situation,情景,就是當時面臨什麼情況;
T——Target,目標,需要完成的任務是什麼;
A——Action,行動,你採取了哪些行為來達成目標;
R——Result,結果,最後的結果如何;
例如:公司銷售部門第一年的業績是30萬,如果不創新,就很難再增長。那時候我剛當上部門經理,公司設定的目標是翻一倍。我帶領團隊不斷刷新著成績單,其中還花了僅僅三個月的時間拿下了大客戶長江集團。他們的董事長在籤訂合同後和我說,你是我見過最細緻最負責任的客戶經理。
一年後,我們部門的業績達到了70萬,平均每年的銷售業績增長52%,和行業35%平均水平比較,高出近17個百分點。
3、對過去的自己進行梳理,對未來進行規劃
這裡的梳理,是要求你有清晰的自我認知,對於你的過去,要梳理出你匹配現在這個崗位的重點,還有對未來的職業規劃。
企業的第一次面試,通常都是HR先進行的,他們都會看你的綜合素質,看你以前做過的項目和具備的經驗是不是和需求崗位相匹配;你的潛力是不是符合公司對於人才發展的需求。
我們要知道的是,在現在這個職場,不論職位的高低,企業都希望你具備學習能力、自我驅動能力,主動思考方面的能力。
誰還不希望自己看中的人是潛力股啊,你說是吧?
4、認真對待每一次面試機會,從中學習
從你認真做好企業的資料調研,到跟HR面試,不管結果如何,你都要時刻問自己"你能從中學到什麼?"
HR跟你介紹企業背景、行業動態時,就是我們學習和了解行業的好機會,如果你真的有心,可以在面試時打開自己的手機錄音,在面試結束後再進行總結學到的經驗,這樣即使你面試失敗了,也不虧呀。
我在面試版權協會的微信公眾號運營小編時,其實並不懂得版權相關的知識,所以在應聘前,我都會快速學習,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在面試的時候,也從HR口中了解到更多行業動態,這都是我的學習素材,我腳下的磚。
相信你在不斷的面試過程中,會逐漸了解到一個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了解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都在哪些地方,這樣,也能讓你進行取長補短。
抱著學習的心態,每一次受挫和跌倒,都是你的成長。而那一次成功,就是對自己的肯定。
疫情下的求職之路從來不是一個困局,而是一次契機。
無論求職結果怎麼樣,這個過程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一個認識自己,提升自己,發現自己的機會,都是我們寶貴的經歷和財富。
預祝在求職路上的你們,找到心儀的工作。
作者:春小鳳一個為了吃,能堅持300多天早起,做不重樣早餐的嗜睡90後小姐姐。